薪感受丨西大学子感受大荆镇的教育扶贫
西大学子感受大荆镇的教育扶贫
2020年1月9日,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党支部赴黄山村调研团队对当地的教育扶贫现状展开了调查。
五十一名大学生这或许是一个很普通的数字,但对于大荆镇黄山村的干部和村民们来说,却意味着他们见到了下一代人走出大山、摆脱贫困的可能。“扶贫必须要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建设”,这是西北大学赴黄山村扶贫干部陈伟星老师在采访中多次提到的一点。陈伟星老师强调,黄山村的基础教育建设比较弱,把孩子的教育工作做好,让孩子们走出大山,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家庭贫困面貌,这是他作为扶贫干部的梦想之一。在陈伟星老师的推动下,短短三年间黄山村走出了51名大学生,这样的成就离不开扶贫干部的辛勤工作,也与我们西北大学的背后帮助息息相关。
扶贫必须要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建设
作为扶贫干部陈伟星老师的母校,西北大学一直对黄山村的扶贫工作十分重视。学校领导每年都会亲自到户发放扶贫慰问的物资,关心当地的扶贫情况,并鼓励这些孩子努力学习,至今全村已有81位贫困学生获得资助。无论是陈伟星老师这样一个平凡又伟大的扶贫干部,还是西北大学为改善黄山村教育状况作出的种种努力,都体现出了他们的坚守与担当。一位干部、一所高校,他们与基层的群众建立了最深厚的情谊,让党的脱贫攻坚政策能够在老百姓心里生根发芽。
在采访过陈伟星之后,调研团队又走访了大荆镇初小,有幸采访到了在该校任职的王老师。在采访过程中,团队首先了解到当地的确存在部分贫困且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而针对这些贫困生,学校方面会给予一定程度的帮助与关心,老师也会经常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学校甚至会安排老师为一些不方便到校上课的学生进行家中授课,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教育。除去在学业上的帮助,每逢过节,贫困生的家中都会收到一份带有宣传扶贫政策的节日礼品,这份礼物正是来自大荆镇政府和学校。礼轻情意重,一份礼品让贫困户们感受到了政府和学校的温暖,也让人们感受到了扶贫干部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决心与担当。
“人穷不能志短,扶贫先要扶志。”教育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基础,黄山村以及大荆镇的干部与村民们在为教育扶贫、扶智付出着努力,而在扶贫政策的深入普及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摒弃“等、靠、要”的思想,靠自己的双手挣钱脱贫,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奋斗。
往期精彩:
请关注我们:
文字:丛妍馨 龚泊榕 张晓丽
图片:高文欣 张晓丽 古丽梅热 郭泉冰
排版: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