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庆科大游,这一次是致敬之旅

1958年9月20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成立

中科院院长郭沫若任首任校长

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

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

创造性地把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

注重基础课教学

高起点宽口径培养尖端科技人才

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

使得这所为“两弹一星”重大战略需求而建的高校

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第一次系主任会议纪要


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为中国科大塑造了“红专并进、科教报国”的基因

为了纪念并传承他们伟大的精神

在科大校园里立下了他们永久的雕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瞻仰致敬这些大师们


东校区

郭沫若

郭沫若任中国科大首任校长20年,对学校感情深厚,亲自起草校歌《永恒的东风》歌词,其中“又红又专,理实交融,团结互助,活泼英勇”的句子在全校师生中广为流传。1959年9月8日新学年开学典礼上,郭沫若校长发表题为《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的长篇演讲,标题成为了科大的校风。


郭老爱生如子。1960年春节前把他刚收到的《沫若文集》稿费两万元捐赠给学校,其中大部分用于补助生活困难的学生。在那极其艰苦的年月,校长的爱心使远离亲人的同学们倍感温暖。

郭老逝世前将生前积蓄的15万元稿费交给中科院党组,希望用来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经中科院党组决定,国务院批准,从1980年起,这笔稿费用作在中国科大设立“郭沫若奖学金”。这是中国科大学生的最高荣誉,也是全国第一个以个人名义设立的奖学金。


华罗庚

华罗庚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在多元复变数函数、数论、代数及应用数学等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果。他早年自学成才,留学欧美,在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国。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0年与王元共获陈嘉庚物质科学奖。还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华罗庚认为数学是一门内在联系紧密的学问,是一个整体,于是在中国科大数学系开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把所有数学基础课综合为一门课进行教学,称之为《高等数学引论》。华老倡导“从薄到厚,又从厚到薄”读书方法,逐步积累,融会贯通后抓住要点甚至来龙去脉。华老1958年担任中国科大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


钱临照

钱临照先生是著名物理学家,中国金属晶体范性形变和晶体缺陷研究以及物理学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钱临照早年留学英国,学有所成。“七七事变”后,他接到恩师严济慈先生从法国打给他的电话,毅然中断研究工作,立即启程返国,投身抗战,与祖国人民共存亡。

1970年中国科大南迁合肥,经历了建校以来最为艰难的一段时期,科学仪器和科研人员流失过半。钱临照做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追随中国科大来到合肥。当时,随学校南迁的院士只有钱临照和钱志道两位。1972年,中国科大复课。钱临照重新走上讲台,以饱满的热情为工农兵大学生授课。当时已经66岁高龄。1978年,72岁的钱临照出任中国科大副校长。已过古稀之年的他,再一次将中国科大的责任扛在了肩上,为学校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钱临照先生在他深爱的家——“中国科大”离世。中国科大师生们为了让钱老能永远住在“家里”,看到“家里”的发展和变化,2000年的春天,在郭沫若广场东侧树林中安放了钱临照的半身塑像,而他的骨灰也被永远地撒在了那个丹桂飘香的地方。


赵忠尧


赵忠尧教授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我校近代物理系首任系主任,。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期间,通过实验在世界上首次观测到正电子现象,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与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失之交臂,当年的奖项颁给了稍晚时候用另一种实验途径观测到正电子的安德逊教授。杨振宁曾这样评价赵忠尧的工作:“赵老师用最简单的实验做出了最精确的结果,他的工作具有诺贝尔奖的水平。”1950年,在美国从事核反应和加速器研究的他立即回国,尽管途中在日本被扣留达数月之久,甚至遭遇生命威胁,最终冲破阻挠回到祖国。靠着从国外拆散带回的加速器部件和实验器材起步,主持建成了中国第一台70万电子伏特质子静电加速器,奠定了中国原子核能事业的基础,并于上个世纪60年代捐赠给中国科大供教学使用。如今他的雕像旁的碑上就镌刻着这台加速器。

1995年,赵忠尧教授将自己获得的“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部奖金十万港元捐赠给中国科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五所高校作为物理系同学的奖学金,激励莘莘学子潜心向学。


郭永怀

郭永怀是我国著名力学家,我校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他是横跨核弹、导弹、人造卫星三个领域,也是唯一一位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

郭永怀当年赴美留学期间和钱学森一起,攻克了声障瓶颈,解决了飞机超声速飞行的问题。这是继莱特兄弟之后,人类航空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郭永怀由此跻身顶尖科学家之列。1956年,为了回到祖国,郭永怀放弃了美国的优厚条件,甚至不惜烧掉多年研究的手稿。郭永怀的夫人李佩说:我们那个时候出国就是为了回国。

1968年,郭永怀为了主持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的发射实验,常年奔波于北京和青海之间。12月5日凌晨,在青海基地整整待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带着重要的实验数据连夜搭乘飞机从兰州返回北京。然而,在抵达北京距离地面400多米的时候,飞机却突然失去了平衡,数秒后坠地起火。在辨认遇难者遗体时,工作人员发现,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那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夹在他们胸前,安然无损!在他牺牲的22天后,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爆成功。1970年4月,由郭永怀参与设计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他以身许国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2003年9月18日,建校45周年校庆前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排了一场隆重的捐赠仪式,外语教研室离休教授李佩将其先生、中国科大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郭永怀荣获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捐赠给中国科大校史馆永久珍藏和展示。同年,学校设立“郭永怀奖学金”。2007年,李佩先生将个人的全部积蓄分别赠与中国科大和中科院力学所,用于郭永怀奖学金。 

这枚熠熠生辉的"两弹一星"勋章凝聚了郭永怀终身的报国情怀,它就像火炬一样照亮了莘莘学子的未来,它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潜心向学、发奋图强、科学报国,这或许正是郭永怀的期望。


为纪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永怀教授及其夫人李佩教授对我国科研和教育事业的伟大贡献,在中国科大六十周年校庆来临之际,中国科大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提出了小行星命名申请,并经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所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讨论通过,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发布了命名公告。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编号为212797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李佩星”。


杨承宗

杨承宗先生是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我校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首任系主任。

1951年,杨承宗在顺利通过约里奥-居里夫人主持的论文答辩、获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以后,垫上个人积蓄购买了国内紧缺实验器材与资料,带着极为珍贵的碳酸钡镭标准源,归心似箭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为了突破铀材料制备这个原子弹研制的关键瓶颈,他带领团队亲手建成一座铀冶炼生产实验厂,经过三年多的日夜苦战,生产出了符合原子弹原材料要求的足量纯铀化合物,为我国原子弹的成功研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杨老的同事、学生中,有的当选院士,有的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但杨老既不是院士,也没有佩戴上共和国的勋章。很多人为他鸣不平,对于荣誉得失,杨老平静地说:“事情做出来就好,别的什么都不要去想。”这位百岁老人一生所持的是宽容大度、默默奉献的君子风范,他谦虚地说:“我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为原子弹炼出了所需要的铀,还有就是在中国科大办了一个专业。”杨承宗先生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风骨。



西校区

严济慈

严济慈先生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研究水晶压电效应第一人。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席团执行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及研究生院院长等职。

1988年5月,严济慈为中国科大建校30周年题词:“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这句话高度凝炼,大气磅礴,寄托了老校长的深情厚望,为学校提出了新的宏伟目标。


科大人都知道,严济慈多次把中国科大称为“我的掌上明珠”。1991年12月26日,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90高龄的严老冒着鹅毛大雪参加验收会,会上他深情地说:“我今年已经过了90岁,很少出远门,但是我特别喜欢来安徽,回科大。到科大,我就觉得年轻多了,因为中国科大是安徽省和全国人民以及中国科学院的骄傲,也是我的掌上明珠,我每次来都看到她放出新的光彩。”

斯人已去,风范永存。严济慈的教育实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科大的成长历程,他的名字将与中国科大永远连在一起。



钱学森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力学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担任中国科大近代力学系首任系主任20年。

钱学森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师从世界著名大科学家冯·卡门,建立了“卡门-钱学森”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后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1955年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的争取下回到中国。

钱学森回国以后,所有的设想都是为了适应国防建设、经济建设的需要,针对性很强。特别是在培养人才方面。1958年中国科大创建过程中,学校应该设置哪些系和设置哪些专业,开设哪些课程,甚至请谁来开(讲)课,都有他的意见和建议。他动员了几乎全力学所的专家,来校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这恐怕是我国力学教育史上绝无仅有的盛世。这些无不反映出钱学森的远见卓识。

钱学森尽管工作繁忙,但他还是抽出时间给中国科大学生讲讲授《火箭技术导论》。钱学森在科大上课时发现,许多工农子弟因为经济困难买不起计算尺等学习用具,他就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出版的中文版《工程控制论》一书的稿酬捐给系里,资助困难学生购买学习用具。

晚年的钱学森仍时时关心中国科大的建设与发展。2008年初,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专门致信钱学森先生,向钱老汇报了中国科大50年办学成就,并请钱老就科大的进一步发展给予指示。1月28日,钱老专门回函白春礼常务副院长,对科大的50周年校庆表示祝贺,并就弘扬“理工结合”的人才培养传统,进一步发展走“理工文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



贝时璋

贝时璋先生是我国著名实验生物学家、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我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是我国现代生物学研究和教育的先行者。

贝时璋1921年前往德国留学,先后就读于福莱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图宾根大学,1929返回祖国。1958年,贝时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立了生物物理系并任系主任。创立之初,国内很多高校的生物系学习苏联的教学方式,专业划分过细,过于强调专业课教学,忽视了数学、物理、化学、无线电电子学等基础课的教学,导致这些课的课时很少,学生的数理基础较差。因此,贝时璋在中国科大生物物理系创建之初就强调,学生在校期间要用三年或三年半的时间打下坚实的数、理、化、生基础。这样才能充分满足生物物理学交叉边缘学科的要求,适应科学迅速发展的需要。

为了让生物物理系的学生课程更合理、更全面,贝时璋和一批著名科学家亲自参与中国科大生物物理系的学科专业设置,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并登台授课。正是贝时璋等老一辈科学家的亲力亲为,使得中国科大生物物理系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特色,并不断巩固发展。60年来,有6位毕业生当选了两院院士,为我国结构生物学、认知神经学、计算生物学的发展发挥了引领作用,一大批毕业生为我国载人飞船上天和放射生物学研究作出了贡献。



今天,中国科大和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合作共建科技英才班,并以这些老一辈科学大师为名,例如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钱学森力学科技英才班、贝时璋生命科技英才班等等,这不仅仅是纪念他们,更重要的是继承发扬他们科教报国、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


(本文文字和部分图片综合自:中国科大官方微信“六秩校庆”系列微信、中国科大出版社“大师集”系列微信以及官方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