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科大强基计划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文件要求,加强强基计划招生和培养的有效衔接,现制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如下。


基本情况

0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始终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形成了不断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学校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竞争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入选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23个学院(含6个科教融合共建学院)、33个系,设有研究生院,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等。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共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安徽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和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学校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守“精品大学、英才教育”的理念,坚持“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传统特色,保持适度规模,强化科教结合,重视通过学科交叉培养人才,尊重学生兴趣,完善“两段式、三结合、长周期、个性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注重基础、强化交叉、突出前沿”的本科课程体系,促进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兼顾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建校60年来,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培养的毕业生中迄今共有87人入选两院院士,平均每千名本科生中就产生一名院士;一大批毕业生献身祖国国防事业,涌现出了32位科技将军;248位毕业生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大学子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科教报国”的光荣使命。



为贯彻教育部强基计划优秀理科人才培养计划精神,面向国家对基础科学人才以及具备坚实学科基础优秀人才的需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称中国科大)依托中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开展强基计划重点班(以下称强基班)优秀人才培养,深入实施“科教结合、理实结合、所系结合”与“长周期、个性化、国际化”的创新培养模式培养世界级数学精英人才


中国科大数学学科于1958年由华罗庚先生亲自主持创办。2011年5月,数学科学学院正式挂牌成立,首任院长为马志明院士。本学科自创办时起就一直是新中国数学基础学科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中国科大重要创始学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牢记科大“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力争一流”的目标,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致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数学科研平台,以一流的科学研究带动一流创新人才的培养,全面实施数学基础学科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中国科大数学学科是首批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首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一级重点学科“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重点支持建设的学科。数学学院拥有一支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学术梯队,现有教职工137人,其中全职教授47人,副教授33人,讲师5人,特任副研究员12人,博士后研究员27人,中科院院士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长江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青8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四青”人才15人。学院近年来,学院内先后成立了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分中心中科院吴文俊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丛上的几何与分析” 基础数学中心;设有“华罗庚大师讲席”及“吴文俊大师讲席”


数学学院近年来在一系列重要的数学问题上取得原创性突破,研究成果在Ann.Math.,Invent.Math.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先后2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主持国家理科人才基地项目3项,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安徽省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0余本,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安徽省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基地 1项,安徽省教学团队1项。2人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获评安徽省教学名师。


数学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海内外享有良好声誉。优秀本科毕业生中已有4人当选中科院院士,1人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人获华罗庚数学奖,4人获陈省身数学奖,5人获冯康科学计算奖,11人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邀请报告,30多人获评长江学者与国家杰青。每年的毕业生中,约50%左右获得美国或欧洲著名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约30%进入中科院相关院所或国内大学继续深造。数学学院充分发挥中科院相关院所资源,“所系结合”,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创办了中国科学院英才班计划建设的第一个项目—“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利用双方优势资源,共同培养世界级的精英数学人才。数学学院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法国科学院、巴黎高师等高校合作,创办了“中法数学英才班”, 采取中法教师合作的小班模式进行教学。中国科大数学学科将借鉴世界名校培养数学精英人才的经验,进一步探索数学学科精英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



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02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强基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强基班的培养目标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探索数学重大问题,为国家培养具有突出数理基础和创造性才能的从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研究和国家战略的世界级数学精英人才。毕业生应具有宽厚扎实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应具有科学创新的原创思维能力,应具备有国际竞争力的能胜任前沿基础研究和重大应用研究的综合素质。


毕业要求及授予学

03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制: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毕业要求:总学分修满160学分,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分类

学分

比例(%)

通修课程

80.5

50.3

学科群基础课程

11

6.9

专业核心课程*

39

24.4

专业方向课程

8

5

自由选修课程*

13.5

8.4

毕业论文

8

5

合计

160

100

课程设置分类及学分比例表


培养方式

04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强基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强基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数学学科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采用学业导师制和小班化教学积极鼓励学术交流推进科教协同,参与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机制,强化使命驱动,注重大师引领,探索创新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科交叉和科教融合,深化国际合作,培养世界级数学精英人才。具体地说,我们将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教学管理强基班采用30人编制的小班教学,实行学院专管与一对一学业导师制度;由数学科学学院教学院长担任数学学科强基班的主管负责人,选聘相关专业方向的年轻人才担任年级班主任,负责培养方案修订、学生动态管理与选拔、教学管理和国际交流等各项工作,全面负责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强基计划的开展。强基班将设立教学委员会,遴选优秀教师担任强基班各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提供师资保障。每学年,按学业表现采取动态管理和淘汰机制。确保强基计划配套保研指标的专项专用,鼓励强基班优秀学生保研深造。


创新教学方式:强基班将根据学生兴趣,细分学科领域,允许和推进个性化学习,保证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教结合,理实结合”,为促进科教融合,增强学生从事数学研究的兴趣,在开展固定讨论班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特邀报告系列,邀请数学大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深入借鉴国际一流大学荣誉课程和荣誉学位设置,在华罗庚英才班特色课程的基础上建设一批荣誉课程;荣誉课程是硬核课程,采取小班授课的形式,相比同名普通课程,更具深度和广度。在这些课程建设中,充分吸收中国科大传统优秀教材的优点,适时使用英文原著教材,开展全英文教学,邀请国际著名专家上课。把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时融入教学内容,创造接触前沿数学的机会,尽早引领学生接触科学研究前沿并开展研究创新。


本硕博衔接:为提高优秀数学人才培育效率,实现“本硕博”长周期、衔接式培养模式,学院将协同教务处、研究生院,梳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硕、博阶段的知识体系,优化课程设计,开设本硕衔接基础课程以供学生选择,并从选课、排课、成绩记录等各环节确保强基班学生能够顺畅修读研究生课程。优先安排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提前选定导师并参与导师课题组的科学研究等鼓励措施,形成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培养体系。


强化使命驱动:强基班建设的初心和使命是为国家培养世界级数学精英人才,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探索数学重大问题。在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指导方针指导下,将增强强基班学生的使命感,热爱祖国,热爱数学。计划通过《新生研讨课》、《大师讲坛》和大师座谈会等方式,让数学大师近距离现身说法,增强学生学习和研究数学的使命感。将强化荣誉机制与激励机制建设,通过设立强基班特别奖学金和强基班荣誉证书等方式,激发学习研究热情和报国荣誉感。


提升综合素养: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准线,在保证强基班学生具备扎实专业数学基础的前提下,采取措施,提升强基班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通识教育和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团队协作精神和健康体魄等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精英人才。将坚持立德树人,邀请品德高尚人士言传身教,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多种文娱活动、邀请文化界知名人士与强基班学生报告和座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促进交叉融通:依托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和国家天元基金交叉研究等平台,让强基班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统计、工程等交叉学科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中去。将邀请交叉学科领域大师做特邀报告,促进基础数学与大应用数学融合,在培养世界级数学精英人才的同时,培养新型数学交叉学科专业化人才。


深化国际合作和交流: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请进来送出去”,让强基班学生在国际化视野中学习和成长。将在已有“请进来”国际交流的良好势头基础上,结合中科大华罗庚数学暑假学校,邀请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开设短期课程和系列讲座,联合指导学生科研实践。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和数学学科在海外的良好声誉,深化开拓与美、法、英、日等数学强国著名高校的联系,与海外名校如MIT、Michigan等签订校际交流协议,全方位支持与资助强基办学生去海外名校交流学习。


课程设置

05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强基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强基班的课程包括通修课程、学科群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四大类。

主要课程关系结构图


配套保障

06



学校将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精神,专款专用,为强基班提供充足的经费,鼓励和支持强基班学生在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确保强基计划配套保研指标的专项专用。


数学科学学院教学院长作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强基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强基班的主管负责人,将遴选年轻人才担任强基班年级班主任,负责培养方案修订、学生动态管理与选拔、教学管理和国际交流等各项工作,全面负责强基计划的开展。强基班将设立教学委员会,遴选优秀教师担任强基班各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提供师资保障;设立国际交流委员会、学业导师小组、日常管理小组,提供组织保障;积极鼓励强基班优秀学生保研深造。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强基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强基班建设的初心和使命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探索数学重大问题,为国家培养世界级数学精英人才。强基班将建设和强化荣誉机制与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强基班特别奖学金和强基班荣誉证书等方式,激发学习研究热情和报国荣誉感,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优秀人才。


备注

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正在调整,中国科大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应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2020年)为准。


推荐阅读

中国科大强基计划之生命科学学院——培养世界一流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人才

中国科大强基计划 | 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曹原们”是怎样炼成的——解码中国科大科技英才班

中国科大强基计划招生访谈回放,报考科大你不容错过!(附各省招生咨询QQ群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自强计划招生简章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