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东师范大学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01

学院与专业简介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原对外汉语学院)下设汉语国际教育系、汉语言系、汉语基础教学中心、汉语教师培训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同时也是教育部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学基地、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原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是蜚声海内外的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单位和学术研究重镇。


目前学院拥有汉语国际教育与汉语言2个本科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国际汉语教育、文艺学等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


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原名对外汉语专业)于1984年在全国高校中首批开设,历史悠久、全国领先、世界知名,学科优势尤为突出;2007年成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科教育的坚实基础上,又在全国率先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从专业学位到学术型学位的完整人才培养链,在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持续发挥着标杆和引领作用。毕业生就业面广,就业质量高,优秀校友遍布世界各地。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02

师资力量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形成了一支学科分布均衡、梯队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其中多人入选各类人才计划,多位教师获学生心目中最优秀教师等称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项;教师中80%以上具备海外学习、研修、工作经历,充分彰显本专业“国际化”的特色。


本专业拥有若干知名教授领衔的高质量教学与研究团队,包括国际汉语教育研究团队、语言与应用语言学研究团队、文艺学研究团队、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团队、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团队、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团队,以及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CTTI来源智库)团队、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团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团队等。这些理念先进的教研团队,服务国家战略、智库建设与决策咨询,参与国家非遗保护,提升科研与教学的融合度,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撑。



03

人才培养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服务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培养具备“明德乐群、基础扎实、反思探究、身心健康、持续发展、国际视野”六大核心素养,能在国内外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以及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推广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一)以“双语(中文/外语)、双文化(中华文化/世界文化)、双能力(汉语教学/文化交流)”为人才培养理念,学生具备开国的国际视野,较高的外语水平、中外文化素养、中外语言与文化对比能力、跨文化沟通技巧,具有对人文学科各专业知识的整合能力,体现出“宽口径、厚基础、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


(二)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创新教学方法。建设教学资源,建成全球规模最大、集纳最广、内容最丰的国际汉语教育案例库,并积极推动案例教学法在系列课程中的应用;“国际汉语教育案例库建设及案例教学探索”、“国际视野下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课外养成机制”、“‘汉语种子教师’国际化培养体系建设”等荣获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三)构建多元实践平台与研究平台,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具备协同协作、实践创新与思辨探究等综合能力,具备在所从事的行业和领域进行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的能力,同时具备进一步深造为汉语国际教育或跨学科领域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潜能。


经过长期发展,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形成了国际化的办学特色,与国外20多所一流大学或机构建立了教学与科研的长期合作关系。每届毕业生中约30%赴国外名校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大部分在国内外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及相关工作,学院的教学质量、办学特点、培养规格和科研实力获得国内外同行的充分认可。



04

课程设置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具备完善的课程体系,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与实践应用课程互为支撑,全力推进通识型、研究型、研讨型课程的实施,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独立研究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国际中文教学”、“中外文学与文化”、“汉语与英语”三大主要系列课程板块,其中《国际中文教学法》(原名《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国文化通论》、《中国民俗》、《汉英语言对比》等课程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称号。


(1)

国际中文教学系列


《国际中文教学法》、《国际中文教学通论》等等。




(2)

中外文学与文化系列


《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史》、《英国文学史及作品》(双语)、《美国文学史及作品》(双语);《中国文化通论》、《中国民俗》、《西方文化》(双语)、《跨文化交际导论》(双语)等等。



(3)

汉语与英语系列

《汉英语言对比》、《英汉互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等。

汉语与英语系列


(4)

选修课


《新言语行为分析》、《国际中文教学技术》、《国际中文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类型学入门》、《汉语方言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翻译学导论》、《20世纪西方美学经典论著导读》、《中国思想文化》、《城市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等涵盖面广泛的各类课程近50门。



05

第二课堂与学生社团


(1)国际化的跨文化交流平台。


学院每年主办“国汉之夜”中外学生联欢晚会、“Showing World”中外学生服饰文化节等诸多活动,为学生提供接触各国文化的机会,增强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



(2)读书会与志愿活动。


学院定期举办“会饮读书会”,扩展学生阅读视野,提升跨学科研究能力;鼓励学生担任各项国际大型展览与会议的志愿者,参与普陀曹杨社区英语班“小讲师”以及长宁古北国际社区的“中华文化传播大使”等志愿活动,树立公益意识、奉献意识与责任意识。



(3)学生社团


由学院指导的“镜双语”话剧社是上海市优秀大学生社团,屡获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短剧一等奖);其他社团,如民俗协会、饮食文化协会、夏雨艺苑等各具特色,为学生提供展现才华的空间。


06

专业实践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目前拥有数十个实习实践基地,形成了国际化、高层次、专业化的实习实践体系,依托学院资源与专业建设资源,学生在读期间可进行丰富的专业实践。



(1)培养学生汉语国际教学能力的实习基地:

上海英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上海耀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上海浦东新区民办惠立学校、上海浦东新区民办万科学校、上海市民办中芯学校、上海市燎原双语学校、世界联合学院常熟分校等等。



(2)提升学生中外文化交流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实习基地:

上海国际电影节、电视节、艺术节等等。


07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70%左右在国内外著名学校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30%为境外世界高水平大学),包括美国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利兹大学,伯明翰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其余学生就职于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就业率一直保持100%,在华东师范大学各专业中名列前茅。

涌现了孔子学院院长、海外高校教授、双语学校校长、国际中文教师、中外合作企业高管等群体,不少毕业生已成为海内外中文教育、中外文化交流、中国文化传播的中坚与骨干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