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鸿门宴揭秘:汉王刘邦为何要赴史上第一饭局?

2016-07-06 第一民风


导读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由此可见,大丈夫要想做成大事,必须经历一些风浪、磨难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那些“称病不朝”、“称疾不起”、“愿乞骸骨”、“装疯卖傻”的人,其实并非表面的临危而惧、临阵脱逃,而是因为他们在做准备,准备增强自身挑战困难的实力。

刘邦VS项羽(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古人云:“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这“韬光养晦”其实就是藏锋露拙,与之相对的就是锋芒毕露。“露”也并非是不可取的,但也要懂得适时而露。如果是以卵击石、招惹是非之露,那就相当于是自取灭亡;若是藏于逆境、伺机而动,却能后发制人,如惊天轰雷。

所以说,藏露之道是要讲求具体实战的,当显则显,当收则收,处在逆境或是劣势之时,更要懂得如何收敛自己的锋芒,隐藏大计,保全自身,然后等到自己的羽翼丰满之时,再“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因此,越是能藏身者,越能胸怀大计,成就大业。

在自己的羽翼没有足够丰满之前就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心思就等于是告诉敌人自己的据点,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徐阶不愧为韬晦专家,通过掩藏、迷惑、麻痹等手段与严嵩周旋,藏而不露,伺机而动,在关键时刻发出致命一击,让一向把权势玩弄于鼓掌之间的严嵩也翻不得身,最终除去了天下之大害。

人活着就要有志气、有尊严,但在历史上的生存法则就是,谁能笑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逞一时之勇而搭上性命,不是聪明人的选择。胜败之事时有变数,一时的忍让若能换来将来的成大事,那么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在这一点上,刘邦就做得很到位。

鸿门宴的生死较量

鸿门宴(资料图 图源网络)

鸿门宴”本就是一场生死较量,如果其中的细节稍有变更,也许,今天的历史就要改写。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天下注定是被刘邦所得。当时,刘邦的势力和项羽根本无法相比,项羽若要杀刘邦就跟碾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

所以,刘邦知道,自己不赴宴就是暴露了自己争天下之心,必死无疑,赴宴,至少还有一线希望。所以,在赴宴前一天的晚上,他先拉拢项羽的叔父项伯,与他攀亲,认作儿女亲家,趁机表露自己无东渡之心,请项伯在项羽面前美言几句。果然,项羽听了项伯之言答应明日刘邦来时“善待”刘邦,这一计划收效甚好,算是帮助刘邦削减了潜在的危机。

第二天见面后,刘邦尽量表现得卑躬屈膝,一再地夸赞项羽是当世英才,无人能及,尽说好听的话。并再三解释自己入关中是始料未及的事,请项王不要听小人挑拨。

不过,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刘邦已是五十多岁了,项羽才二十多岁,刘邦可以算是项羽的长辈了。一个长辈在小辈面前如此“卑躬屈膝”,让骄傲自大的项羽如何不动心呢?

所以,“鸿门宴”看似是刘邦的屈辱之宴,项羽最终胜利,但是,从后续故事的发展来看,“鸿门宴”是刘邦胜利了。项羽此次放了刘邦,无异于是放虎归山,最后被刘邦夺得了天下。

从这个角度上是说,刘邦还应该对自己的“韬晦”之术而自豪呢!古人尚且如此,我们更应该以史为鉴,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打击报复,不是君子所为,能隐忍不争也是明智之举。

转自|“汉朝那些事儿”

慧,分

▶我的终南山之行(七)

▶我的终南山之行(八)

▶国资委副主任等省部级官员被通报违反八项规定!?

▶老太被蜱虫叮咬生命垂危!320小时血液过滤救回?

▶什么样的人?运气永远不会差!

▶一生中应有的三种人?三种爱!

▶中国古今有哪些乘愿再来的佛菩萨?!

▶从堪舆角度看北京四合院的风水底蕴?!

回复以下汉字查看更多内容

查看以下内容需先关注第一民风微信,点本文标题下方蓝字"第一民风"一键关注,或微信搜索微信号: dymf99

回复"日历"查看:最新年度给力日历

回复"数据"查看:最新数据相关信息

回复"微信"查看:最新微信相关信息

关注第一民风,任意回复,有惊喜!

最值得关注的公众号:第一民风

微信号:dymf99

2016年最值得关注的公众号,自2014年10月底创建至今,粉丝人数已超6万人。并深受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人们的喜爱与好评!分享内容包括:热点资讯,汽车知识,展会信息,爱情婚姻,经管励志,人生感悟,心理测试,经典笑话,健康养生等等精彩文章。目前,已有1000多万的读者学习了这些内容了哦!

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微信公众号: 第一民风

微   信   号:  dymf99

官 方 QQ群: 391373403

运营交流群: 426662114

免责声明

本刊重在分享,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