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丨园林学院教师斩获2项2021年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LI)奖
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Landscape Institute)是英国风景园林专业的官方机构,以保护公众利益、养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和建成环境为宗旨。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奖(LI Awards)由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主办,是风景园林界最高荣誉之一,每年都会鼓励设计行业从业者展示他们在自然环境和建成环境保护与提升方面的项目,彰显景观在连接人类、场地和自然关系中的价值。
北京时间11月25日20:00,2021 LI Awards颁奖典礼以线上直播的方式举行。本届LI Awards共61个项目入围(除学生奖外),其中20个项目获得大奖。园林学院教师王向荣、林箐教授主持的“南宁园博园采石场花园”项目,斩获景观设计类(Excellence in Landscape Design)大奖,“从历史走向未来——厦门多元化滨海景观廊道”获得景观规划和评估类(Excellence i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Assessment)入围奖。
其中,“南宁园博园采石场花园”项目历经4年高难度的设计与施工,园林学院12位教师在各个不同阶段参与了项目的设计进程,包括董丽教授主持,郝培尧、王美仙、李慧等老师负责的植物景观设计,李倞教授和张诗阳、刘通、郑小东、崔庆伟,王晞月等老师和研究生团队参与的总体设计和建筑设计,体现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在风景园林综合设计和采石场生态修复上的高水准和强大实力;“从历史走向未来——厦门多元化滨海景观廊道”项目由李倞教授、王晞月老师及研究生团队全程参与方案的景观规划、详细设计等阶段,展现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在风景园林规划分析与设计、地域景观识别与滨海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与专业素养。
南宁园博园采石场花园
QUARRY GARDENS IN NANNING GARDEN EXPO PARK
设计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多义景观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Atelier DYJG, Beijing
获奖:2021LI景观设计类(Excellence in Landscape Design)大奖,2020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综合设计类荣誉奖,2019年英国景观行业协会(BALI)国家景观奖,2019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一等奖
断崖残石——景观的发现
2018年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南宁市举办。园博园选址于城市郊区的一片滨河的丘陵农业区,但场地东南区域分布着一系列的采石场,组委会希望将这些采石场转变为园林博览会中的有特色的园林,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设计面积约33公顷。场地上共7个采石场,有的已停采了几年,有2个直到园博会申办成功时才停止开采。由于开采采用的是爆破方式,因此开采面崖壁破碎,坑底高低不平。采石场留下的是破碎的丘陵,高耸的悬崖,荒芜的地表,深不见底的水潭,成堆的渣土渣石和生锈的采石设备。
如何认识并对待这些采石场?是把它们看作大地上丑陋的伤疤,想尽办法将其完全掩盖遮挡,甚至装饰美化让人看不出来原来的痕迹?还是认为它们是人类破坏环境的见证,应当顺其自然不加人工干预,任由自然演替逐步恢复?或者认识到它们的景观独特性,利用场地特征,通过修复、游览设施和艺术的介入,将这片破碎的土地转变成别样的风景?
枯木寻春——场地定位
这7个采石场极大地破坏了当地典型的丘陵风景,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们所展现出来的奇特、险峻、异样和荒凉的景观却是独特的,是在这片田园诗画风景中出现的一种异质性的介入。
这些采石场目前看上去破败不堪,只是因为岩层的破坏刚刚结束,植被还未恢复,水位还未稳定,如果能够按照自然规律恢复植被,采石场有可能会逐步演变成独特的山水风景,如同中国古代山水画所描绘的那样。
设计面临着一系列巨大的挑战:采石场地质情况复杂,岩壁破碎,有崩塌落石的可能,有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采石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植被的修复面临很大挑战;采石坑的地貌极其复杂,无法依据现状测绘图纸进行设计;采石坑的水位一直在变化,尤其是最后停采的2个采石场,水位一直在持续上升。设计没有有效的水文数据。
为了精确地开展设计,我们通过无人机航拍扫描,得到所有采石场的三维数字模型,设计得以从始至终在三维空间上进行。我们还委托当地机构每半个月记录一次每个坑中水位变化的情况,为设计提供依据。同时,我们根据不同采石场植被恢复的目标,引入土壤,形成不同土壤厚度的种植区域,为恢复生境创造条。在设置设施和参观路径的时候将安全性放在首位,在突出采石场景观特色的同时避让危险区域。
7个采石场看起来很相似,但实际上每个的尺度、形态和特征都不相同。针对不同的场地特征,设计采用了差异化的植被修复方法和人工介入方式,希望在这片破碎的土地上,创作一个生态修复与景观艺术互相结合的作品。
1号采石场(落霞池)
这个面积约1hm²的采石场,由于停采之后地下水渗出,形成了一个由雄浑厚重的石壁包围的宁静池塘。设计试图体现中国传统的风景美学。一个不规则形状的木结构建筑被嵌入池塘边缘的岩石豁口中,其结构形式从当地的乡土建筑中获得灵感。从陆地到水面,建筑从狭长的廊子转变为水边的大亭子。为适应水位的变化,亭子的地板是浮动的。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对面的岩壁和瀑布。瀑布增加了这个采石坑景观的动态变化,潺潺的水声增添了宁静悠远的气氛。水岸的一条小径联系了4处不同标高的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从不同的角度观赏岩石、瀑布和建筑的场所。
2号采石场(水花园)
采石场面积仅为0.4hm²,四周岩壁环绕,坑底较平缓,低处常年有积水。它被设计成为一个湿生植物花园, 种植了40多种水生和湿生植物。一条之字形钢格栅栈道从湿生植物种植区穿过,连接一个宽大的平台,然后通过几段阶梯与山崖上方的路径连接。最高的一段阶梯是一个封闭的木盒,既是安全的步行通道,也是一个空中观景台,人们可在此欣赏岩壁,俯瞰花园。
3号采石场(岩石园)
这个0.4hm²采石场基址呈碗状,三面环绕岩壁,被设计为精致的岩石园。设计将原有的渣石渣土整理后塑造出地形的骨架,然后在上面覆盖种植土。微妙的地形变化不仅创造出干燥和湿润等不同的生境,为140多种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也把场地雨水收集到最低的凹陷区。紧邻主园路设计了几层尺度亲切、变化丰富的台地来化解高差。台地上种植了仙人掌和多肉多浆等沙生植物,营造出极富特色的沙漠植物景观。中间缓坡区展现荒原植物景观。底部凹陷区被设计为湿生岩石园,有溪流层层跌落至最低处的池塘。两个标高不同的平台位于凹陷区的边缘,人们可以凭栏观赏溪流跌水。
4号采石场(峻崖潭)
采石场停采之后渗透出来的地下水汇成一个面积约1hm²的碧绿澄澈的大水潭。我们在南北两侧主要观赏点设置了平台。北侧的观景台是一个位于采石场边缘的耐候钢长廊,内部朝向采石场打开了一个长条带形窗,在此可以望见对面高出水面40多米的高耸险峻的悬崖。长廊南端悬挑在岩壁上,人们站在玻璃栏杆内侧可以俯瞰脚下的一池碧水和对面的滨水平台,惊险刺激。采石坑南侧,一个楔形平台从山石的一个豁口探出,悬挑于碧水之上,一条曲线的栈桥从平台引出,连接低处的滨水平台。坑体周围和和坑内缓坡处通过覆土,种植了南洋杉和一些乡土灌木及草本,使采石场有了生机并衬托出崖壁的险峻。
5号采石场(飞瀑湖)
这个面积最大的采石场约3.2hm²,底部呈现几层岩台,崖壁破碎。随着地下水逐渐蓄积,水位不断上升,采石坑成为一片湖面。我们通过覆土将采石坑底部两片开采深度相对较浅的区域抬高到水面之上,并种植耐湿高大乔木形成水上丛林,为荒凉的坑体内部带来绿色和生机。然后用不同高度的栈桥引导人们进入采石坑内部,穿越水面和树林,通往岬角高处的观景台,在下降和攀登的探索中体验空间和景观的变化。为了增加景观的丰富性,我们栈桥对面的崖壁设计了飞流而下的瀑布,人们可以在桥上观赏到精彩的瀑布景观。
6号采石场(台地园)
利用场地上遗留的制砂设备,这个采石场被塑造成具有后工业气氛的浪漫绚丽的花园。几层台地沿南侧崖壁蜿蜒展开,它们的覆土厚度满足从草本到乔木的不同植物生长的需要。机械设备大部分被置于绿地之中,生机勃勃的植物与锈迹斑斑的机械形成有趣的对比。道路在不同高度的台地中和原有高架传送带下方曲折穿过,路边设置了舒适的木质靠背椅供人休息。
7号采石场(双秀园)
这是位于一座小山两翼的两个1000多平方米的小采石坑。因为废弃了若干年,两个坑的石缝里长出了各种乡土先锋植物,景观朴野自然。设计没有采用过多的人工干预,只在2个坑体中间的山坡上设置了一圈环形栈道,让游人在这里俯视两侧的采石坑,让人们了解在矿坑修复中自然的力量和作用。在西侧坑体边缘设了一个临水小平台,与山上的环形栈道相呼应。栈道和平台都采用钢格栅的材料,透光透水,不会影响场地自然植被的恢复。
水渠
场地上原有一道水渠,将附近的泉水输送到周围的村庄和农田,是场地农业历史的见证。我们在设计中保留了水渠,将它作为该区域几个水面的补水水源,延续它原有的功能,并水渠上方架设高架步行桥,与相临的采石场花园的游览路径连接起来,形成该区域独特的立体游览体系。
图 (现状,设计后)
信息亭
一个600m²的信息亭为游客提供小卖、休息、电瓶车售票等服务,同时也展示园区生态修复的理念和方法。木结构的建筑呼应了当地乡土建筑的形式。
结语
通过契合场地地貌和景观特征的设计,7个岩石破碎、荒凉的采石场转变成为了园林博览会上独特的系列花园,展现了采石场生态修复的可能性和景观艺术的不同维度。它们所展现出来的思想和方法,不仅仅在采石场修复项目中、并且在更广泛的景观实践中具有示范的价值。
项目团队
设计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主持设计师:
王向荣、林箐
设计团队:
董丽,李倞,张诗阳,刘通,李洋,张铭然,华锐,韩宇,许璐,金佳鑫,赵真真,王譞,常弘,郝培尧,王美仙,李慧,郑小东,崔庆伟,王晞月,张雪葳,王越,李恒,谭立,张雨生,满媛,李雯,杜红娟
合作单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研究院
南宁古今园林设计院
摄影:
孙国栋,李婵,周仕凡,林箐,王资清
报奖:
贾绿媛,丁呼捷,李鑫,王晓春
从历史走向未来——厦门多元化滨海景观廊道
From History to Future-Multi-faceted Seafront Landscape Corridor of Xiamen
设计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多义景观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Atelier DYJG, Beijing
获奖:2021LI景观规划和评估类(Excellence i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Assessment)入围奖,20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运动与休闲网络类卓越奖
项目背景
从半渔半耕的海上离岛,到工业港埠,再到经济特区,厦门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一直与海洋密不可分。然而,随着城市用地的快速扩张,记录着区域发展历史的土地肌理被掩盖,使场地原生的风貌和本土文化特色泯灭,也使得海岸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场地位于厦门环东海域东侧全长7.8km的内海湾滨海区域,当地政府希望滨海带的开发能够配合周边正在展开的城市化发展,为新城建设提供支撑。这条滨海带串联了优越的自然风景资源、富有历史文化记忆的工业遗址和乡村以及正在建设的新城区域。以独特的风景面貌展示着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利用这片土地展开生产生活和谋求发展的场景。在面临历史文化缺失、海湾面积缩减、生境退化、极端气候威胁等问题的同时,场地内丰富的生产资源、工业资源、景观资源、古村落资源为设计改造提供了良好机遇。
项目平面与区位背景
厦门海湾发展的问题
场地现状
目标与策略
项目聚焦于如何利用并改善现有的滨海土地状况,进行的乡土文化的延续与再生,通过滨海环境恢复使其具有应对海平面变化的弹性,重建城市与自然、城市与海洋、历史与未来的关系,主要策略如下:
(1) 自然与经济文化的共赢发展:传统滨海生产、工业遗产、海洋乡村聚落的再生。
通过有选择性地对当地的传统滨海生产景观、工业遗产、海洋乡村聚落进行低介入式更新,设计在塑造具有地域识别性的滨海休闲空间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可持续性,实现保护性更新。
(2) 强化人与海亲密关系:公众可达性和新的城市公共休闲中心的塑造。
以马拉松线路和滨海岸线为基础,设计创造了一个公众可达的、舒适的、具有活力的公共休闲空间体系和连贯的慢行体系,成为强化人与海亲密关系的纽带。
(3) 修复生物与海的联系:生态恢复、动植物栖息地和滨海弹性的恢复。
通过融合场地传统生态智慧和现代工程技术手段,设计结合周边用地发展需求,规划适合基地的弹性设计策略。通过牡蛎养殖生态系统、弹性生态堤坝、人工栖息地生态系统等修复策略,促进滨海生态活力恢复、创造一定的动植物栖息地,并恢复海滨的水文弹性。
目标与策略
传统滨海生产景观的再生
富有现代活力和鹭岛风情的大型公共空间
海岸生态恢复与防洪策略(部分)
结语
本方案通过将当地传统的生产方式、工业设施、历史村落和生态智慧进行凝练和延续,并结合未来城市发展需求,创造了一条连贯的滨海绿色空间,缓解城市化带来的文脉断裂、景观单一、生态退化等问题。将重建具有生态、社会和文化功能的弹性滨海休闲廊道,并为诸多正在进行城市开发的滨海区域提供范本,阐释如何在经济文化可持续繁荣的前提下,以自然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低介入、低成本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创造具有本土特征与魅力的滨海风景带。
项目团队
设计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主持设计师:
王向荣、林箐
设计团队:
李倞、王晞月、赵茜瑶、钱蕾西、王可欣、唐予晨、冯嘉燕、林婕、韩静怡、王琼、贾绿媛、段雨汐、丁呼捷、蒋羊瑾、朱樱、贺洋、黄守邦、毛月婷、李见哲、吴雪菲
报奖团队:
赵茜瑶、钱蕾西、韩静怡、王可欣、黄守邦、唐予晨、毛月婷、贺洋、王琼、段雨汐、李见哲、吴雪菲、朱樱、林婕
END
责任编辑:金 帆
审核:李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