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密集母职”再成为她自我实现的隐痛
“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最近,舞蹈家杨丽萍社交网站下的一条高赞评论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这条评论还说,“所谓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即使你再美再优秀都是逃不过岁月的摧残。”
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推波助澜,表示,女人不是用来生儿育女的想法,不但对自己、对家庭、对家族不负责任,也是反人类的。
有评论认为,这次所谓的争议不是个好话题,因为它是在用陈词滥调挑战已有的共识。
的确,在当下中国,婚育是法定的自由,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里明确规定:“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尊重女性权利,女性不应成为生育工具,这应当是普遍的共识,但为什么这些挑战共识的陈词滥调还是存在一定的“民意”基础呢?
首先,争议的实质不单是一个女性个体的生育选择权问题,它是一种价值观之争。
不可否认,每个人对于自身价值的定位有所差异,但独立自主、实现自我是当今时代业已达成的女性价值的时代标准。
女性不生育就是不完整的人生;女性的最大价值就体现在生儿育女上,不管她多么努力追求自我实现,但最终还是被定义为一个失败者,这些看法显然还停留在旧思想上,与女性是婚姻家庭的附庸一脉相承。
女人和男人一样,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被我们称为“万婴之母”的林巧稚是我国近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她终生未婚未育,亲手迎接5万多个孩子来到人间。在每个孩子的出生证上,她都用英文签名“林巧稚的孩子”。我们该怎样评价林巧稚的人生呢?因为她不曾生育一个孩子就是失败的人生吗?
同样对于60岁的舞蹈家杨丽萍、49岁的演员咏梅……今天众多的女性更不需要靠生育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就在我们还在喋喋不休争论生育话题的时候,单身社会的趋势正在蔓延。多元化的价值观、多元化的选择、更强的选择能力,正是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
其次,谁在定义女性?谁在为女性成长设限?
长久以来,平衡事业与家庭的关系一直都是困扰女性的主要议题之一。职场女性总是要被问到“你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关系”,甚至几年前还有所谓儒学家提出如何安顿现代女性的怪论,认为女性虽有在外工作的权利,但天职还是回家相夫教子。
同样是催婚、催育,你还是能发现,对于男性未婚未育通常被解读为一种选择,而放在女性身上则会被放大、苛责,这次的争论就是一个证明。
归根究底,对女性的第一属性是家庭属性的定义,还是由男性思维主导的,尽管不少女性也不自觉地被裹挟其中。
张泉灵回答记者关于“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提问。来源:经济观察报EEO视频
家庭和职场的二元对立或许正是女性不愿生、不敢生的最主要原因。正如林巧稚所说,“结婚就要准备做母亲,就要拿出时间照顾好孩子,为了事业我决定不结婚。”
要知道,她说这话的时代早已远去,可是今天的时代仍然存在着那么多女性生育的障碍和隐痛。“密集母职”、孩子成长中巨大的家庭成本都压得女性喘不过气来,内心自我实现的愿望和家庭责任压力不停地在交战。
今天,生育、养育正在成为自我体验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成长的需要、爱的需要。
若想实现真正的生育自由,关键还在于全社会共同构建起一个对女性成长更为友好的环境,发展更为和谐的两性关系。
让家庭和职场不再二元对立,不是男主内女主外,而是男女共担家庭责任,男性与女性在家庭角色上的安排不为性别定式所困,而是以利益最大化为标准,两性作为合作伙伴关系,能够各取所需,促进共同成长。
全社会应当共同致力于为家庭减负、为女性减负,推动工作与家庭兼顾、更为灵活的生活方式。疫情期间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所展现的,左手带娃,右手工作,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处理国家事务的生活场景不啻为好的启示。
演员咏梅说,我没有孩子,这是我的选择。但这个话题不可能深入谈的话,就先别谈。这不是绝对的,不是每个人都要这样。真正对一个女性的婚育选择、生活方式影响最深刻的,是她的文明程度和独立意识。
觉得有收获就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