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爱是父教的灵魂

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 2021-01-23

对孩子来说,“爸爸”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也不只是给自己买玩具、交学费、提供物质保障的那个人。


他们憧憬能有一个和自己“疯”,一起异想天开、天马行空,在自己遇到麻烦和困惑时挺身而出、指点迷津、给予鼓励和引领的爸爸。爱与陪伴相随,有爸爸在,无论干什么,自己就会有底气。







早在1919年,鲁迅先生发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诠释了父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和独特价值,但101年后的今天,父亲参与孩子成长和教育的状况依然不容乐观。父教对孩子的成长将产生什么影响、怎样才能做个好父亲,仍然是今天我们需要思考的课题。

性别特点所决定的父母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各自的优势,为孩子了解外界、认识社会打开了不同的窗口。而好的家庭教育无疑是父教和母教的配合与双方优势互补的完美结合,它们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营养素,缺一不可。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父教亦如是。


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更多,为家庭的大事小情付出也更多,如果没有父亲的足够的理解、关怀、体贴和行动上的支持,“孤军奋战”的母亲很容易焦虑、抑郁、急躁,这种情绪一旦淤积到一定程度,母亲就会暴发,夫妻争吵在所难免,家庭温馨和睦的氛围自然会被破坏。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容易焦虑、抑郁和急躁。

因之,父教中所蕴含的爱,首先是丈夫对妻子、对家庭的爱。

当一个男人有了家庭,需要反思自身的成长过程,觉察自己原生家庭系统中是否是妈妈对家庭付出得多,爸爸很少参与家庭琐事与孩子的教育,或者干脆就是个“甩手掌柜”。他需要有意识地摆脱原生家庭、特别是爸爸对自己的影响,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实现自我成长——

学习如何将夫妻关系放在家庭关系的首位,尝试做一个好丈夫,照顾好自己的妻子,体谅、关心她,共同承担家务、承担起家庭责任,而不仅仅是“赚钱”的责任。





从儿子到丈夫、父亲,男人的角色成长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角色任务不同,但成长具有连贯性。所以,爸爸们要经常反思,努力扮演好每个阶段的角色。因为,他们对家庭的真诚付出和浓浓爱意,会使母亲和孩子更有安全感、也更自信。


爸爸爱妈妈的另一个表现是尊重妈妈。在教育孩子上,即便双方观点有分歧,也应该耐心听取母亲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良好地交流达成一致、结成统一战线,使父教和母教发挥最大的效力。而不应一味地坚持自己,背离母亲的教育,最终使父教和母教的效果相互抵消。

孩子的眼睛就像一架同期声摄像机,父亲的言行都被录制其中,并在日后的生活中不经意地复制出来,父亲的为人处世方式,也将成为孩子为人处世的模板。

他们还通过与父亲的相处不断学习与男性之间的人际关系,在未成年的孩子眼中,父亲是什么样,就意味着这世界上的男人是什么样的。作为父亲,要时时刻刻在家庭中、在与人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修为,让孩子从中懂得爱、尊重和如何去爱、去尊重。

父亲是孩子认识社会的一个窗口,孩子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来自对父亲三观的认知与接纳。所以,父亲需要经常反思、觉知自身,教人先正己。

合格的父教有爱,爱需要陪伴。而大部分孩子对“爱”的解读,就是“时间”——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是美好的。这个欢乐时光可以是窝在沙发里看童话书、编故事,坐在地板上玩乐高,或者一起在小区的空地上打球,而未必是去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度假,只要其乐融融,就是幸福美好。


然而,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忙碌的爸爸,如何陪伴?

陪伴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质量。三个小时在孩子身边玩手机的父亲,其陪伴质量不及半个小时投入地和孩子做游戏的爸爸——

比如送孩子去幼儿园或上学的路上、晚饭后的一个小时,周末的一天,专心地和孩子做一件事、以孩子为主导;耐心地倾听、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拥抱;尽量推掉不必要的应酬,和孩子一起吃很多、很多顿饭……这些都是爱的表达;


同时,无论多忙,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爸爸们一定不能错过,比如孩子的生日、进幼儿园、入小学、初中、高中,孩子特别在意的某个重要活动等等,让孩子感受到爸爸是真正在乎自己、关心自己的,被爸爸的爱滋养,亲子之间的心会贴得更近,父教的效果也会更好。





一个忙碌的爸爸,只要心中牵挂着孩子,就能制造出很多与孩子相处的机会,即便是经常出差与孩子相隔遥远,每天也可以安排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和孩子一对一视频聊天,了解和掌握孩子的想法和动向,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也可以把沿途的美景、独特的见闻录成视频发给孩子,拓宽孩子的视野,让他感到爸爸就在自己的身边。

还有些爸爸因为工作关系和孩子异地生活,但父教仍能跨越空间传递给孩子——定期和孩子通信就是最好的方式。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养育了9个子女,“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栋梁。”作为一个博学且充满智慧的父亲,他对儿女的用心、放手和引领,堪称父教的典范。他一生写了一千多万字的作品,其中有一百多万字是写给孩子的书信。




如今,通讯方式较之以前更加便捷,爸爸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等即时通讯的方式,把书信发送给孩子,借助文字,实现和孩子的深层次交流,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指导、建议和期望。


孩子的成长不能等待,父亲错过了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可能就是永远地错过,会造成孩子成长的缺憾和父亲终生的遗憾。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曾建议每位父亲经常问问自己:

我是一个儿童友好的父亲吗?


我给予妻子足够的支持和帮助了吗?


我经常和孩子做游戏吗?


我养成孩子的运动习惯了吗?


我给孩子讲过故事吗?


我参加过孩子的家长会吗?


我出席过孩子的毕业典礼吗?


我给孩子写过信吗?


我出差时给孩子带礼物了吗?


我与孩子一起旅行过吗?





他认为,能做到以上10条,就是一个好父亲。但愿越来越多的父亲意识到自己的职责,陪伴孩子、引领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


推荐阅读
♦ “丁克一族”,如何更好把握幸福?

♦ 测评视频火上热搜,“虚拟恋人”真能解决“无处安放的爱与孤独”吗?

♦ 口述丨故宫粉丝的“进宫”三年



来源/中国妇女报(ID:fnb198410)
作者/陈若葵
编辑/侯晓然
审核/志飞

觉得有收获就点个赞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