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女大学生讲述100个党史故事〡淮河治理:淮水安澜 稻香两岸
讲述人:蚌埠医学院学生 赵腾
淮河治理:淮水安澜 稻香两岸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每当这首旋律优美的《我的祖国》响起,已经96岁高龄的蔡敬荀老人,头脑中总会联想到那条“为之奉献了大半生,如今仍魂牵梦萦”的大河——淮河。
蔡敬荀是江苏人,退休前是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1951年,已从南京大学工学院毕业一年、就职于淮河水利工程总局的蔡敬荀,听到了党和国家“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毅然和同学好友来到“刚经历过洪灾,十里八里见不到人”的安徽,在治水一线“一干就是几十年”。
回顾七十余载治淮路,在家人眼中“思维已不太清晰”的老人,在忆及自己初到安徽时的见闻,治淮初期的重要人物——恩师汪胡桢,为修建佛子岭水库创办的“夜校”佛子岭大学,以及淮河沿线一座座标志性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却又如数家珍,鲜有差错。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十万人一起治淮”“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是蔡敬荀老人和像他一样的一代又一代治淮人,一生难以磨灭的记忆。
情势如火,坚决治淮
1950年7月,东北地区,鸭绿江一线,战争一触即发。几乎同时,连日暴雨致淮水漫溢,连续不断的溃决,已致豫皖苏三省1300万人受灾,流域内4300余万亩土地被淹,其中,皖北受灾面积最大。
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却又面临内忧外患。如何应对当时危机四伏的现状,无疑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气、智慧和胆略。
结果出人意料:8月,一封记述皖北灾情的“机要急件”,送到了毛泽东手中。紧蹙眉头看完其中“不少是全村沉没”“今后水灾威胁仍极严重”的灾情报告,毛泽东泪流满面,不断重复一句话:“不解救人民,还叫什么共产党!”随即断然作出治理淮河的决定。
“请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导淮计划,送我一阅。此计划八月份务须作好,由政务院通过,秋初即开始动工……”
“导淮必苏、皖、豫同时动手,三省党委的工作计划,均须以此为中心,并早日告诉她们。”
“现已九月底,治淮开工期不宜久延,请督促早日勘测,早日做好计划,早日开工。”
如今已安静“躺”在淮委治淮陈列馆里的三份批示,字里行间传达着彼时毛泽东焦炙如火的心情。
全民参与 边干边学
1950年11月23日,水利部召开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将治淮列为下一年度首要工作。
听闻中央的一系列决定,灾区群众纷纷返回家园,主动请缨为治淮修造船只,打造工具,准备往工地运送工料和粮草。一时间,“父子齐上阵,兄弟争报名,妇女不示弱,夫妻共出征”的场面激昂着淮河两岸。同时,中央从东北、华北、中南各省紧急调运建设物资,调派工程技术人员。
1951年初,毛泽东题写“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授予治淮委员会。“那年5月,绣有毛主席题字的锦旗送到治淮工地那天,热火朝天的工地一下子沸腾了,大家欢呼雀跃,治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蔡敬荀老人深情回忆。
1951年10月,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佛子岭水库开工。蔡老依旧记得70年前在佛子岭水库工地不分昼夜、边学边干的场景:“当时,中国的水利工程师没建设过大水库,很多工人是当地的农民,更没干过水利工程。大家都住在工地,白天上工,晚上上课,干部给工人上文化理论课,工人给工人上技术实操课,边学边干,相互学习。”
这所被治淮人称为“佛子岭大学”的夜校,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培养了众多技术工人。佛子岭水库竣工后,他们又到梅山水库、淠史杭工程等多个水利工程工地,在实践中不断学习、钻研、探索,为中国治淮事业锻造、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
治淮岁月 巾帼有为
同如火如荼的抗美援朝战争一样,治淮“战役”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空前支持。数据显示,从1950年冬到1951年春,豫皖苏三省上堤民工达到220万人,加上参加运输的民工,多达300余万人。
这其中,不乏女性的身影。已经95岁高龄的李秀英,是安徽阜阳颍上新集人。当年,家住淮河边的李秀英,响应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主动请缨,带领26个姐妹组成“女子突击队”,一根扁担两只筐,走上了治淮工地,参与润河集蓄洪闸的修建。
李秀英带领的突击队,敢跟男同志比高低,她曾经累倒在工地,却从没旷过一次工。在一次工程突击竞赛上,她和她的搭档抬土竞赛,半天时间,抬断了几根扁担。因为工作出色,李秀英两次被评为特级治淮劳模。而在淮水安澜的今天,“治淮精神,党员模范”,已成为老人的至理名言和传家理念。
采访中,记者走进治淮陈列馆,走近几代数位治淮人,在阅读史料、倾听故事的过程中,“触摸”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坚如磐石的治淮初心,感受那些热火朝天、激情四溢的治淮岁月……
70多年后的今天,沿淮河顺流而下,6000余座水库、2100多公里人工河道、约7万公里各类堤防、6600余座水闸、5.5万多处电力抽水站……蓄洪兼筹的治水方针,一系列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和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护佑”淮水。“大雨大灾、小雨小灾”的局面已彻底摆脱。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4月底,悠悠淮水无声,两岸已是麦浪滚滚。
不负青春 担当时代责任
□ 蚌埠医学院学生 赵腾
我的家就在淮河岸边,那句让家乡人引以为豪的“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俗语从小就萦绕在耳边。
这里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河流众多,水资源充沛,是稻米鱼虾的天然生长地。尤为难得的是,这里还同时盛产小麦,因此饮食中就兼具了不同的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我国南北分界线的淮河,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带来了更加包容的独特性格。
但历史上淮河带给两岸人民的并非都是美好,因为水患频发,家乡人对淮河的感情“爱恨交织”。
据历史记载,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50年间,淮河流域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94次。“两头高,中间低”的流域地形,使淮河成为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淮河曾一度被老百姓称之为“坏河”。
是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淮河治理的新纪元,而在步入新时代的今天,治淮又开启了绿色新征程。
在了解治淮历程时,我被其中治淮巾帼英雄的故事深深吸引——1950年钱正英被任命为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那年她才27岁,被戏称为“黄毛丫头部长”。治淮工程启动以后,这位年轻的部长就奔波在一个又一个治淮工地上,而当年只有22岁的李秀英率领着一支由26名姐妹组成的“女子突击队”,与男人们举行劳动竞赛,比干劲,夺红旗,让工地上的男人都服气。
新中国的劳动妇女在正当青春的年龄,参加艰苦的水利建设,她们靠自己的双手写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动人篇章。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学习她们的精神,不负青春、不负韶华,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
推荐阅读
♦ 快来看有没有你心仪的!中国妇女报社2021年度公开招聘中…
来源/中国妇女报(ID:fnb198410)
作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蓓/赵腾
觉得有收获就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