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丨熊丙奇:规则教育是最重要的德育

熊丙奇 中国德育 2021-05-26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

据媒体报道,2017年8月25日,两女子带一男童在广西南宁某影城观影,期间孩子时有吵闹,旁边一女子无奈换位到前排。之后,男童连续踢她的座椅靠背,女子提醒他们注意素质,抱男童的女子怒而猛踢其椅背。散场后,女子再度提醒文明观影,结果被对方打伤,手机也被砸烂。

这样的事已经不止一次发生了。就在前不久,在中国飞往洛杉矶的航班上,一个6岁孩子不断打扰邻座乘客,坐在旁边的父亲非但没有制止,反在该乘客提出不满时,动手殴打对方,结果落地后即被FBI逮捕,随即一家三口全部就地遣返回国。

网友对FBI遣返一家三口大多点赞,认为这种纵容“熊孩子”的家庭就应该得到惩罚。而且,对身边的“熊孩子”不懂规则、打扰他人的行为,有不少人表示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以至于今年5月,对于网上曝光的一段女大学生在餐馆里脚踢“熊孩子”的视频,力挺女大学生者众多。道理很简单:父母不教育,就让别人来教育。

但是,还是有很多家长,以“孩子还很小”为由,百般纵容自己的孩子,并以为这是现代的家庭教育方式,是鼓励孩子自由发展。可以说,这些父母根本不懂家庭教育,不但抛弃了我国传统的教育孩子好好做人的“家教”,而且,也错误理解了西方的“赏识教育”。

我国对中小学生以及幼儿的德育,通常显得很“高大上”,比如要有远大梦想,要有爱国热情,要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可是,恰恰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怎么做一个合格的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需要有基本的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因而,最基本的德育应该是从小进行规则教育。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比较强调规则的,比如,吃饭时应该怎样坐,使用碗筷时应该注意什么,对长辈说话时应该怎么说,等等。一个人有无家教,主要就看他的言谈举止是否讲规矩。当然,很多的规矩并不尊重个体,强调的是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在倡导个体平等的时代,这些僵化的规矩应该破除,但不意味着在现代社会就不用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让孩子任性妄为。

传统家庭教育中,家长教育孩子做人的一些规则,任何时候都不过时,但是现在却被有些家长一并抛弃,转而对孩子无原则地纵容、溺爱。孩子与其他孩子打架,有的家长不问原因,为保护自己的孩子,把别人家的孩子打一顿,引发家长冲突;有的孩子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吵闹,家长不制止,反而对教育孩子的其他人不满,让别人少管闲事。大家所见的是,现在有老师教育学生,学生会动手打老师;有家长教育孩子,变为父母和孩子对打。这是非常荒谬的景象,扭曲了正常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是长期以来不注重规则教育引发的恶果。

这些现象的发生与家长自身就缺乏规则意识有关,或者说,有的家长自己就在没有良好规则教育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等到自己成为父母,自然也不懂得怎样对孩子进行教育。最近,因台风南宁机场一航班无法起飞,一群未成年人在家长的“指示”下抢占航空公司柜台,并在柜台里玩起了游戏。这就是典型的不懂规则的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十分恶劣的教育示范。

在美国,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课就是学会“遵守规则”,让孩子理解规则的目的和必要性,教的内容都是学校里需要遵守的规矩,包括在什么地点和场合应该用多大的音量说话,在食堂吃饭需要帮助时打什么手势,要求上洗手间又打什么手势,等等。孩子懂得规则很重要,因此在参加社会活动,比如过马路、逛商场时,会先研究规则,然后按规则行事,如果写着禁止通行,孩子就不会去走,因为这就违反了规则。

同时,在美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既给孩子自由,但也明确告诉孩子自由的边界在哪里,即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比如,孩子能独立吃饭时,父母会把孩子放在餐桌边吃饭,如果孩子说自己不吃了,离开餐桌,接下来不久又饿了,父母会拒绝给他再吃饭,只有等下顿饭再吃,因为他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这就是在给孩子“立规矩”,通过这种“立规矩”的过程,孩子的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

而教育孩子与人相处,西方学校的第一课通常是“不要伤害别人,也不要让别人伤害自己”,家庭教育则告诉孩子最重要的文明礼貌是“不打扰别人”,因此,在公共场合,鲜有“熊孩子”。笔者有一次在一家国外宾馆办理入住手续的时候,碰到4支小学生夏令营团队,其中1支来自中国,另外3支来自其他国家。4支团队中只有中国团在宾馆大堂内高声喧哗,闹成一团,老师只有大声叫大家不要大声说话。而其他3支团的学生,都安静地排着队。

我国学校和家庭,有很多时候,对学生伤害他人的行为,表现得很宽容,称之为“恶作剧”,比如,有孩子在上课时,在其他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会抽掉他的凳子,导致这名学生一屁股坐在地上,有的甚至造成尾椎骨折。家长会用恶作剧来开脱孩子的责任,但这是严重的伤害行为,并非什么“恶作剧”。之所以孩子将其视为“恶作剧”,是因为没有人教育他这是严厉禁止的行为。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案高发,有一些欺凌他人的学生就将自己的行为解释为只是“恶作剧”,而在国外,是不会理睬所谓“恶作剧”的解释的,如果欺凌行为涉嫌违法犯罪,将会依法追究涉事学生刑责。

德育需要从小做起,对于未成年学生,最基本的德育是做人的规则教育。需要注意的是,规则和自由并不矛盾,懂得尊重规则,会获得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也是如此,没有原则的赏识教育不是赏识教育,而是伤害教育,既伤害孩子,也会伤害他人,最终会害了父母。我国家庭教育需要走出这种误区。当然,这也需要对家长进行相关教育,在美国,就有针对家长的教育,第一课即为“家庭教育需要掌握的规则”。



【作者: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编审】

【责任编辑:赵庭】

【来源:《中国德育》2017年第20期】

【微信编辑:崔倩倩】

声 明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征集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无所不能——

观点丨“掩耳盗铃”还是“直面生活”?——社会事件融入中小学教育

大家谈 | 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

推荐 | 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1-36批全名录(建议收藏)

关注 | 影响儿童教育百年的心理实验

课例 | “爱情是什么”教学实录

征稿 | 固定栏目征稿         非固定栏目征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