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

其他

【评论】钟思雨: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应处理好五大关系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2年度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22VSZ155)研究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战略举措。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变”与“不变”是什么?建设过程的教学主线是什么?建设的评估标准是什么?建设的总体环境是什么?如何辩证看待其育人实效?这一系列问题影响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进程。由此,灵活处理经与权、学与用、量与质、小与大、短与长这五对关系,秉承“顶层设计—教学主线—课程质量—教育环境—育人实效”策略逻辑,将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崭新视域。
2023年10月13日
其他

【话题】康丽颖:推进家风校风民风建设 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VFA210004)的研究成果。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对家族的血脉传承和民族的发展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家风既是家庭中的生活智慧,也是家庭的文化品格、精神追求、人格特质。它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校风是全校师生经过长期共同努力,在教与学中精神风貌的结晶或写照。[1]民风民俗是特定区域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产物。[2]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需要以家风建设为基础,开展校风和民风建设,构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环境。
2023年10月8日
其他

【话题】方凌雁:有意义的实践学习经历:高质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学生需要基于真实情境,提出真实问题,形成课题或项目主题,在一段时期内运用课题研究、项目制作、职业体验或社会服务等实践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实现知识与经验意义构建。实践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质量问题常常困扰一线教师。例如,浙江省2023年调查发现,仅39%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完全做到“学生在活动中亲身经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形无实的课程不仅难以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特别是综合素质方面的独特作用,也影响了其作为国家课程在学校常态化开设的进程。学生是否经历有意义的跨学科实践学习,应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本文就此做一简要论述。
2023年9月28日
其他

【话题】邹开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0年:成就与反思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目前,承载着改变学习方式重要任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整整走过20年。20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历程艰辛,成果丰硕。现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回顾总结性文章,理论性成果回顾较多,实践性成果总结较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成就进行回顾和反思,有利于比较全面地了解课程创立与发展的独特价值以及所面临的困境,也有助于反思新时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新定位。
2023年9月27日
其他

【话题】班建武:五育融合的实践误区及其超越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大中小学思政课相邻学段教学衔接研究”(2022年度北京市学校思政重点课题,编号:22GLA006)研究成果。“五育融合”作为当前教育实践与改革的重要话语,正深刻影响着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发展。可以说,很多学校都在五育融合理念的引导下,积极探索高质量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实践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五育融合的有效实现。正视这些误区,是切实提升五育融合实效的重要前提。
2023年9月15日
其他

【话题】许世梅 柯江锋:从“知道”到“做到”: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路径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本文系2021年度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指出,我国目前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抑郁症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2.1%和4.98%。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引人注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中提到,14.8%的青少年有抑郁风险,这一数据高于成年群体。《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进一步揭示,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其中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约占抑郁症总人数的30%。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2年面向全国24,758名中小学生的调研发现,高达31.3%的学生有焦虑问题。可见,青少年的抑郁焦虑问题不容乐观,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国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全方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素养?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提升呢?
2023年7月25日
其他

【话题】边玉芳 张馨宇:发挥学校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中的主导作用

[6]罗芮,陈福美,罗玉晗,等.学校视角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现状与问题分析——基于我国八省(自治区)的实证调查[J].中华家教,2022(6):24-35.
2023年7月24日
其他

【话题】丛中笑: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高质量的教育支撑。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有利于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2023年1月,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十三部门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指明了方向。
2023年7月21日
其他

【评论】孙云晓: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须以生活教育为本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2023年1月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在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中负有积极主导的责任,尤其是要履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职责。当学校承担起如此重大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时,自然应该认真反思什么是真正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指导服务。
2023年7月20日
其他

【探索】余雁冰 刘 冲:校家社协同育人的交互式合作路径探析

二、交互式合作:校家社协同育人的路径突破面对校家社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交互式合作路径强调校、家、社之间的相互配合与相互协作,强调构成有序的校家社协同育人系统,是扭转校家社协同育人困境的重要突破口。
2023年7月19日
其他

【探索】张晓东: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几个基本问题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教育高质量发展本质上就是人的发展、时代新人的培育,德育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价值。我们要聚焦和把握一体化的几个基本问题,真正实现育人方式的变革,从而更好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创新发展。
2023年6月29日
其他

【探索】席长华 蔡辰梅:家校关系中信任危机的类型、成因及重建路径——基于家校冲突投诉案例的研究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本文系福建教育学院2022年度专项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2022ZX-07)的研究成果。家校关系是从近代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我国家校关系的发展演变可分为“疏离”“家长要求参与”“学校邀约参与”“边界不清”四个阶段。[2]当前,伴随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提升以及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增强,家校冲突现象也日益凸显,成为不可忽视的教育问题。然而,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家校关系和家校合作,对于家校冲突及其背后的问题根源探索不够。如果不能直面冲突而探究其根源,真正意义上有效的家校合作就很难达成或者会受到影响和制约。因此,对家校冲突及其形成根源的揭示,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通过前期的探索性研究发现,家校冲突背后的深层根源是家校信任危机。当信任被破坏时,取代信任的往往是过度警戒和过分诉讼。[3]因此,教育投诉成为家校信任危机所导致的家校冲突的典型表现形式。本研究以G校在2018—2020年三个年度中发生的18起家校冲突投诉案例为研究对象,以社会信任理论作为分析框架,探究家校冲突中信任危机的表现类型、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建家校信任关系的实践策略。
2023年5月30日
其他

【探索】赵佳晶 傅淳华:教科书中的国家之美及其教育意蕴——以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EB/OL].[2022-06-05].http://www.gov.cn/zhengce/2019-10/27/content_5445556.htm.
2023年5月1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史根东 | 应对不可持续挑战的教育创新范式——关于生态文明教育创新范式特征的思考

【作者:史根东,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工作室主任,研究员】【来源:《中国德育》2022年第20期】【责任编辑:何
2023年3月27日
其他

征稿丨2021年《中国德育》投稿指南

韩倩:初中生感恩品质培育的活动设计与实施柯常达:学生情绪管理之“他引”与“自控”注意事项1.文章为课题成果的,须标注课题的名称、编号等信息。一篇文章只标注一个课题。2.参考文献按照《GB/T
2021年1月12日
其他

新刊速递丨中国德育2021年第1期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卷首语“五育”融合:推动学校课程改革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和未来人才培养的长远需求出发,提出建立“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教育体系。当前,新时代“五育”并举的格局初步形成,“五育”融合的实践仍需探索。“五育”中的智育重、德育疏、体育弱、美育少、劳动教育缺的短板和弱项依然明显,融合推进实施尚需时日;认识的二元论、知识的箱格化、学科的分离化等问题依然出现在我们的学校和课堂中;“五唯”评价,特别是“唯分数”“唯升学”评价导向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此,必须深化课程改革,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现全面育人目标。坚持育人为本,整体发展。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育人导向,树立课程融合就是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形成“五育”融合的学校落实机制。要立足中国大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注重知识内在关联和生活实际的有机联系,兼顾社会需求与学生个性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多元综合,知识融通。要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通盘考虑各学科、各领域的知识特点与内容特征,注重学科间的内在关联性,发挥各学科、各领域的独特育人价值。在学科育人的同时,推动学科内外、领域内外的知识融合、方法融合、思想融合、经验融合以及价值观念融合,增强课程的融合实施深度,推动学科间、领域间的优势互补,发挥综合协同的育人价值,让学校课程从“强起来”到“通起来”,真正实现“1+1>2”的育人功效。着眼未来发展,与时俱进。要深刻认识当今世界所处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着眼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具备创新思维与前沿意识,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吸收当今社会文化和科技进步的新理念与新成果,把握课程知识信息传播和应用的时效性,彰显课程融合的时代意蕴,强化融合课程的育人效能。注重优化结构,创新方式。围绕“五育”融合理念,明确课程逻辑主线,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内容,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和义务教育课程新方案新课标的融合实施,形成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创新课程组织方式,以主题、项目、活动为载体,形成多元的课程主线、融通的课程内容与协同的课程组织,促使学科课程项目化、校本课程活动化、社会实践生活化、自主探究个性化;要积极开展课程融合的主题教研活动,通过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以及教法分析,总结“五育”融合理念下课程融合的经验,提炼“五育”融合理念下课程融合的实施模式。【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本刊特约评论员:郝志军
2021年1月7日
其他

观察丨王殿军:学生手机使用管理的教育价值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正确、合理地使用手机,是信息化时代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如同只有让孩子下水才能学会游泳,手机的使用管理也是一样,必须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如何正确地对待它,让它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工具。我个人认为,不应该把手机视为“洪水猛兽”,一味地采取“围追堵截”的办法,“一刀切”地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往往还会适得其反。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制宜。学生的年龄段不同,手机使用管理的方法也应不同。一般来说,不建议小学生带手机上学,必要时的家长联系、紧急情况下的报警功能,一般的电话手表就可以实现。初中、高中可以允许学生带手机上学,但不提倡带功能过多、昂贵的手机,只要能满足一般学习需求的智能手机即可。另外,学校要明确规定什么时间可以用手机,什么时间不能用,还应让学生懂得手机的使用与场合有关,比如在教室或者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应该到没人的地方接打电话,在公共场所禁止玩游戏,在走路、上下楼梯的时候不要低头看手机,等等。总之,让学生带手机并不意味着对手机的使用不加限制和管理。一个有秩序的学校应该将手机使用管理的要求明确告知每位教师、每个学生,然后由教师监督、学生互相监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把手机使用管理当成对学生开展教育的契机,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学生手机使用管理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其一,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我们希望学生能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和举止行为,自觉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及时调整不符合既定目的和规定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针对手机使用,在不该用的时候要管住自己,该用的时候要正确使用。同时,要让学生树立长时间看电子屏幕会危害健康,尤其是影响视力的意识,时时处处提醒自己控制手机的使用时间,做到非必须不使用。在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那些平时注重培养自制力的学生,其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强,能够正确、合理地使用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把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能够合理使用手机、电脑等开展学习或者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合理规划利用自己的时间,不沉溺于手机游戏。其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既然让学生使用手机,学校和家庭就要制定使用管理规则,不能放任自流。制定手机使用管理规则不能只由教师或是家长说了算,要全班师生或全家人一起讨论,并形成公约。制定规则本身也是一个教育过程。学生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就愿意去遵守,同时还学会了在社会管理当中通过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的方法。班级制定的公约要跟家长达成共识,让学生在家使用手机的要求跟在学校尽量保持一致,提高家校协同配合的教育效果。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规则一经制定,就要严格遵守执行,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帮助学生养成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并形成依照规则行事的良好习惯。在发现学生有手机成瘾的苗头时,学校和家长要加强管理,及时矫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中学生出现手机依赖甚至成瘾倾向,往往与家长在孩子小时候放任其随意使用手机玩游戏、看动画片等做法有关。因此,培养孩子正确使用手机和其他移动互联网终端的良好习惯要从小做起,持之以恒。其三,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化时代,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成为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主要渠道和工具。因为它使用便利、信息更新速度快、涉及面广,还能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知识。学生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未来公民,如果没有学会正确使用手机,将来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问题,甚至妨碍自身发展。学生在疫情期间进行在线学习,基本都要用手机来提交作业,手机成了必不可少的获取知识、传递信息的学习工具。在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时,要教育引导学生提高对网络虚假信息、网络欺诈的辨别能力,提高在网络虚拟环境下交友的警惕性,分清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对网上各种言论要有正确认识的能力。学会正确使用手机,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有帮助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其四,让学生懂得网络礼仪。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文明地使用手机,做有礼貌、有修养的人。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规范的语言和标点符号,如何用表情传递情绪、体现语气和态度,这样学生进入社会后,在使用短信、微信等社交软件时就会懂得基本的文明礼仪。只有每个人都尊重基本的网络礼仪,才能让网络空间变得清朗。手机是当下导致学生与家长和教师产生矛盾的重要因素,甚至会成为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紧张的重要“燃”点。在手机使用管理方面,一定要有制度、有规则,并严格执行。但是我们面对的毕竟是未成年人,难以杜绝一些违反手机使用管理规则的行为。对此,学校和教师要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和包容度,讲究批评教育艺术,不能简单粗暴地制订和选择惩罚措施,比如砸、摔学生手机,没收学生的手机等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很可能引起学生的对立情绪。可以采取比较柔和的措施,比如积分制,即积够一定的正向分数就可以获得奖励,或者积够一定的反向分数就要接受做服务类的工作等处罚,但要注意相关处罚不能伤害学生的身体和自尊。在十余年前,手机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未来,我们很难预测孩子的人生会出现哪些更新的工具、更新的事物。现在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和管理手机,那么将来学生走上社会,才有可能在面对更新的事物时做到正确驾驭、合理使用。手机是学生未来生活的必需品,学会正确使用手机是一门必修课,也是当下教育的一部分。学生手机使用管理折射出学校的管理理念和育人水平,必须坚持“管”与“教”结合,化危为机。◆
2021年1月6日
其他

探索丨郭娅玲 刘曾曾:惩之有则,以惩育人——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原则与要求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尽管当前赏识教育大行其道,教育惩戒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仍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提到从法律上进一步研制实施方案,保障教师有效地行使惩戒权。同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广泛征求关于教育惩戒实施的意见与建议。教育惩戒是教师的职权与责任,是教育教学实践中采用的必要手段。教师需明确教育惩戒的目的在于教育,在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健全人格的塑成。为达成育人的切实效果,则必须惩之有则,即明确教育惩戒的实施原则,从而制定实施策略,在教育生活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01教育惩戒——教师的“责”与“则”教育惩戒是针对学生失范行为的否定性评价,它通过一定的强制力防止失范行为再次产生,引导学生从内心端正态度、改正错误并产生合范行为,从而自觉维护内心秩序和外部纪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而由于个别教师惩戒观念和方式错误,且一些媒体在相关报道中片面地夸大惩戒的消极作用,再加上家长的“护犊心理”,导致公众,特别是家长对惩戒和实施惩戒行为的教师存在偏差认识,甚至将少数过度体罚的典型案例视为普遍的实际情况。部分教师因此“谈惩色变”,教育惩戒的积极意义遭到弱化。在此情形下,“将戒尺还给教师”的讨论此起彼伏。《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1]教师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赋予的教育教学权利,教育惩戒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指导评价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教育惩戒基于教师的职业权利,体现为教师的教育责任,其在于运用惩戒及时干预学生的不端行为,以“惩”的方式实现“戒”的目的,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但教育惩戒也并不因是教师的职责而可以随心所欲地被运用,而需遵循一定的原则。教育惩戒的实施原则,是指以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为依据,为学校、学生、家长及教师本人所认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惩戒措施的关键在于教师基于实践经验而形成的教育智慧,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中,教育惩戒的表现形式总是具体而多样的,但基本性的原则是不可违背的,只有惩之有则,才能以惩育人。02实施教育惩戒的总体原则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总体原则是合法、合德、合理。合法是教育惩戒的基本红线,合德是达成惩戒目的的必要条件,合理既是教育情境的现实要求,也是落实育人目标的重要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合法
2021年1月5日
其他

征稿|2021年第5期话题:中小学教育惩戒

中小学教育惩戒教育惩戒问题关系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以及良好教育生态的营造,一直以来都广受社会关注。2019年6月,《中共中央
2021年1月4日
其他

话题丨郭潇莹 何美:落实“师德第一标准”的实践策略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8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所级个人(I)项目“校长评价政策与实践趋势研究”(GYI2018022)研究成果。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要求师德师风要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为实现立德树人和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发展任务保驾护航。然而,在落实“师德第一标准”的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和挑战有待解决。师德评价重形式轻内容、重问责轻发展、评价方法和工具单一等情况仍然存在。师德评价是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而教师评价是教师队伍建设各环节的重要构成部分,决定了各环节的规范性与成效。落实“师德第一标准”,要不断完善师德评价方法,强化师德评价结果的运用。一、优化师德评价内容1.依据法规与标准要求,细化评价内容
2020年12月30日
其他

新刊速递丨中国德育2020年第24期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卷首语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使命人是所有事物的量度,万物之灵长,就在于人有一颗灵动的心。教育的目的是保护学生心理不受伤害,帮助他们提升能力、产生思想、生成智慧,促进其心理健康、品格完善、心灵自由。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培育时代新人的时代主题。分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而非唯一尺度。在功利主义驱使下,学校、家长、社会营造了一个分数至上的“误区”,学生深陷其中,即使压抑个性也要追逐考分,从分值上获得短暂的快乐,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频发,中小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率不容小觑,个别学生因学习压力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时代命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教育由应急管理转向促进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时代使命。首先,推动转型使命。面向少数的心理咨询转向面向全体的普及性教育,矫治型危机干预转变为预防型的发展性教育,心理咨询单兵作战转换为与学生发展整合的全员性教育。其次,促进建设使命。完善教学体系、咨询体系和干预体系建设,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配齐专兼职师资队伍,提高心理健康教师水平;完善多元参与协作机制,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再次,实现整合使命。全体学生、教师参与全过程,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最后,完成创新使命。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构建做最好的自己的起点教育。以学生为本位、价值为圆心、爱自己—家庭—集体—人民—国家为半径,通过感觉、意志、态度,使学生了解自己,认识“我是谁”的教育,创建筑完全人格的柱石教育。通过倾听、共情等训练,缓解心理焦虑,提高心理自信,消除心理恐惧,发挥个人潜能,树立高尚品格,创新铸立德树人的基础教育。学校教育中思想是先导,政治是核心,道德是重点,心理是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以尊重、理解、接纳为前提,运用倾听、关注等方式,帮助学生面对困难树立一种哲学式的耐心、信心、恒心,实现立公德、铸私德的目的,以培养身心健康的时代新人。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激发内在动力、开发智力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培育德性品格、养成行为习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如果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的、持续的、满意的心理状态,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没有心理障碍的教育、心灵自由的教育、人格完善的教育与自我实现的教育。【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课程二室主任,法学博士】本刊特约评论员:江
2020年12月28日
其他

话题丨赵纪华:四阶同心圆:基于协同育人解决学生沉迷手游问题的策略研究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手机游戏的兴盛预示一个借助移动终端新型媒体时代进入了鼎盛时期,社会、家庭、学校中的几乎所有成员都是手机的使用者,当以“绝地求生”“王者荣耀”为代表的手机游戏在学生中风靡起来,学生因它乐不思蜀,家长因它怒不可遏,老师因它忧心忡忡,手机游戏给学生个体、家庭及班级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沉迷手游引发的亲子矛盾、生生矛盾、师生矛盾及学生个体生理、心理上的问题给学校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由此,笔者提出协同育人视域下的“四阶同心圆”策略,由学生、家庭及学校三方为预防和应对学生沉迷手游问题而构成目标一致、协同推进的教育场,旨在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一阶:从“我”出发,立同心圆之基点✚●○1.激发动机,实现自我觉察
2020年12月25日
其他

样本 | 抓实因地制宜“关联项”,上好劳动教育“必修课”——《中国德育》走进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是太原市市辖区之一,是太原南部重要门户和山西省政府所在地。全区现有中小学91所,其中有八个街道(乡镇)中心校,共有在校学生80640人。区域内,自然、农业、工业、服务等资源丰富,可以为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研学实践活动提供条件支持。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以“均衡、优质、特色”为主题,不断推出创新举措,全区教育呈现出重点突出、整体推进、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先后被评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社区教育示范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推动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小店区教育局第一时间组织相关科室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劳动教育实际,出台了《小店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并制定了《小店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纲要项目指南》,进一步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20年12月14日至17日,中国德育杂志社编辑一行走进太原市小店区,就劳动教育以及德育工作走访学校,并与学校负责人开展了深入的对话和交流。01强根固基
2020年12月24日
其他

观察丨姜朝晖 赵鑫:充分发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本文系教育部政法司2018年度委托课题“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实施策略研究”(JYBZFS2018102)研究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劳动教育作出重要批示指示。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他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充分肯定了劳动教育对学生德性养成的重大意义。那么,如何深刻理解并切实发挥好新时代劳动教育蕴含的德育价值,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德树人”,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新时代劳动教育继承发扬了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必须回归马克思教育思想的逻辑起点,从根本上理解“教劳结合”的深刻内涵,真正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对现实个人、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真切关怀,这也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德育价值所在。相当长时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着“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少于美、缺于劳”的现象和问题,劳动教育在教育实践中长期被淡化、弱化,甚至异化。更为严重的是,除了学生不想劳动、不会劳动外,不珍惜劳动成果、不尊敬劳动者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因此,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刻不容缓。纵观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不难发现,劳动教育具有较强的改造性、现实性与时代性。早期的劳动教育,侧重于技能培养,与工农业生产劳动直接挂钩,随后逐渐转向能力培养,如创造性活动中的创新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了道德培育,包括劳动态度、劳动品德、劳动价值观等。由此可见,劳动教育促使个体在劳动实践中完成经验积累与知识转化,形成特有的心智模式与思维方式,在促进品德发展、价值培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以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这也是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的集中体现。具体来说,新时代劳动教育不是仅仅教学生掌握一门技能或技术,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独立生活能力、发现与欣赏美的能力,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的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品质。这些能力和品质的养成,远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考试成绩和分数,真正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终生幸福奠基。发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科学的理念是先导。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质不是让学生去干活,也不是走秀、走过场,更不能演变成为惩罚学生的方式,而是要通过劳动教育真正去育人。学校要围绕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核与时代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进而转化为生动的劳动教育实践。发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完备的课程是基础。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健全完善,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渗透新时代劳动教育精神。同时,学校可依据校情、学情因地制宜开发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并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设计阶段化、层次化的课程体系,探索兼具思想性、系统性、趣味性、实践性的劳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在多样化、情景化、真实化的劳动实践中感知劳动魅力。发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优秀的师资是关键。促进新时代劳动教育进校园、进课程、进教室,离不开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拥有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各级各类学校应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中,开展全员培训,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强化教师在实践中学习与体悟劳动教育的本身就是生存教育、实践教育、创造教育、幸福教育、全人教育的属性,引导教师劳动观念的转变,并做到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同时,学校也可以聘请劳动模范、科学家、企业家等担任学校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丰富学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发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家校社协同是支撑。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开展,学校是主体,但是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只有家长理解、社会支持,劳动教育贯穿在真实的家庭、校园与社会生活中,关照到个人生活与集体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使学生在不同类型场域的自我管理、多方协作中感知劳动的魅力,体悟勤俭美德、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精神养分,形成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实践中发挥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发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科学的评价是保障。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的发挥,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出台,强化了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中小学的督导;10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印发,明确提出要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中。以上文件的制定为健全完善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制度提供了政策依据。各地各校在制定落实细则时,应将劳动教育的德育元素细化为指标,纳入考评中,切实确保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的落实。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信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劳动形态正在不断演变。劳动教育怎样超越将劳动单纯视为技能训练的认知局限,更加注重创造性思维、复杂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系统方法论的培养,从而真正实现手脑并用、身心合一,使人在教育实践中自觉认识到劳动是个体寻求、彰显与实现生活意义的过程,是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促进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可为空间,也是可以实现的时代机遇。◆
2020年12月23日
其他

讲堂丨文东茅:传统文化与幸福教育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本文由作者2020年9月28日于北京海淀敬德书院举办的“传统文化与生命教育”论坛上所作的题为“传统文化与幸福教育”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发文,强调要大力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很多人可能会问:作为现代社会的普通人,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至今的生活方式、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等的总称,有着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将极大地提升人的精神气质,改善生命状态,促进人生幸福。只有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与每个人的人生幸福息息相关,传统文化教育才能真正落地生根。一、传统文化与人生幸福的关联说起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儒家和孔子。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我们当代的教师和学生应该向孔子学什么?大家知道,孔子出生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动乱时代,生不逢时,命运多舛,一生奔波,大起大落。那么,孔子又活出了怎样的生命状态?这种生命状况是否可效可学呢?我认为孔子的生命状态大体上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学、教、乐、安。这四个字反过来念更容易记:安乐教学。这个概括源自《论语》中的两段话。第一段是《论语》开篇立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中的第一句就是在说“学之乐”;第二句可以理解为交友和教学之乐,因为孔子认为“以友辅仁”“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三句就是“心安之乐”。《论语》还有一段话描述了孔子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六个阶段中的前两个阶段可以理解为青年时的“学之乐”;中间两个阶段是学成之后开始杏坛设教,行师者之天命,是“教之乐”;后两个阶段是晚年境遇,尽管周游列国,百难备尝,思想观点不被理解、不被采纳,但他展现的是宠辱不惊、随遇而安的“心安之乐”。这就是孔子的生命状态,我们学习孔子,就应该学习他的这种生命状态。下面我们再把这四个字稍微展开一点,来看看孔子以及传统文化所展现的生命状态和人生幸福。第一,学——学而不厌。孔子在《论语》中的自我评价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可见孔子一生乐学。作为优秀学生代表的颜回,其特点也是好学:“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第二,教——诲人不倦。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他还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认为教学是一种快乐,他有教无类、教学相长,从不倦怠。孟子也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君子“三乐”之一。这个“英才”不是指才能杰出者,而是品行高尚的志同道合者。第三,乐——贫富皆乐。有著名的“孔颜之乐”。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是疏食饮水而“乐亦在其中”,颜回是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他们不是苦中作乐,而是时时处处自得其乐。第四,安——坦荡心安。“安”是孔子非常重视的一种生命状态。有学生问孔子的志向,孔子答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子路问孔子何为君子,孔子答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孔子认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考察一个人,应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中描述孔子的形象是“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可见,“安”是孔子对众人人生的期待,也是他自己生命状态的外在表现。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安”。家庭为什么能带来幸福?因为家是个能让人心安的地方。心安是福,这种幸福不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快乐,而是一种可以长期持续的内心安乐,它不专属于某些达官显贵、功成名就者,而是人人都可以心安。所以,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我们对幸福有了新的理解和定义:幸福是不断向上向善的心安。幸福是心安,但不是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安逸享乐,而是不断向上向善的心安。《易经》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王阳明说“此心安处即是乐也”,毛泽东主席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凝聚中华民族向上向善的力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些论述都从不同侧面阐述了生命应有的状态以及不断向上向善的幸福观。二、教育与幸福的现实反思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对此,很少有人会否认。按说,应该是教育越发展,师生越幸福,但从相关研究以及我们的经验观察都发现,并非学历越高越幸福,也并非名校师生就更幸福,教育对幸福的贡献十分有限。我们不禁要问:教育到底在人生幸福中起了什么作用?怎样的教育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师生幸福?对照孔子的生命状态,我们需要反思。第一,学生是否“乐在学中”?我们总是认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就必然是苦的吗?天性好学、好奇的孩子为什么在几年之后就会厌学?为什么连教师、家长也不爱读书、学习?在一次交流中,一位中职学校的校长说,他们招收的学生在经过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内心已经千疮百孔”。是谁在一次次地给孩子带来失败、恐惧、打击和伤害?第二,教师是否“乐在教中”?孔子说诲人不倦,为什么有大批教师存在职业倦怠感?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君子之乐,在名校、重点中学、知名大学教书就更幸福吗?第三,我们心安何处?面对升学指标和应试教育,我们是否内省不疚?面对孩子们所遭受的压力,我们真能不忧不惧吗?作为教师、家长,我们心安何处?这些问题和忧虑正是我们开展幸福教育的起点。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我们首先为“何以心安”找到了诸多答案,其中包括:读书明理,得理心安;为善去恶,修己安人;知足感恩,尽责心安;真诚慎独,问心无愧;宠辱不惊,随遇而安;志存高远,知止而定。通过学习,我们也形成了以下基本信念。第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师生幸福,因为由祖祖辈辈精选、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就是为了让后辈生活得更幸福美好。第二,幸福教育不应只图简单轻松的快乐,而应追求向上向善的心安。三、基于传统文化的幸福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思想,即“知行合一”,真知即有真行。基于对传统文化和幸福的理解,这些年我与一批志同道合的中小学教师一直在进行基于传统文化的幸福教育探索,我们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幸福教育模式,即修身为本、幸福家庭、幸福学校。“一体两翼”的思想来自《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在修身明德的基础上,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文化倡导的“修己安人”思想就是实现人生幸福的大道。(一)修身立德,知福感恩
2020年12月22日
其他

观点丨石书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德育意涵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2017年度后期资助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7FKS012)研究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为我们今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0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概念分析首先,要从“双创”的关键词中把握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词义。“创造性转化”中的关键词是创造和转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创造”的释义为: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转化”的释义主要是转变、改变。“创新性发展”中的关键词是创新和发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创新”的释义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发展”的释义主要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两个概念主要是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过程中提出的。有学者认为,“创造性转化”源于“创造的转化”,“创造的转化”这一概念是针对自由主义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态度而提出来的一种修正。“一方面,‘创造的转化’这个观念的内涵是重视与传统的连续性而不是全盘断裂,一方面在连续中要有转化,在转化中产生新的东西。”[1]而“创新性发展”这一概念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者在研究党的理论创新时较早使用的。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首次提出要“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后,这一概念开始在传统文化研究领域广泛使用。其次,要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双创”内涵的新概括。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一书中集中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解释。一是揭示了“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也就是说,“双创”首先是从中华文化的整体出发的,通过“双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二是从“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意义上揭示了“双创”的内涵,并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要求进行了一定区分。“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3]由此可见,创造性转化主要是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总体(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而讲的,而创新性发展则主要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讲的。这一概括比较全面地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核心要义和原则遵循。最后,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基本要求。从“创造性转化”的意义上讲,创造性工作意味着要进行改造,不能只做文字的“搬运工”。转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文化中糟粕部分的批判和否定,也就是从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传统文化转化为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和发展的前提;二是对成为优秀传统文化部分的转化,这是结合时代要求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升级转化,也就是“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通过创造性转化,将旧的文化转变为新的文化,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从“创新性发展”的意义上讲,创新性工作意味着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续接和拓展,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这里的发展也同样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量上对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及其内涵进行挖掘、开发、丰富、完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原有基础上生长出新的涵义、新的价值;二是从质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价值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超越。通过创新性发展,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普遍意义,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0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对象定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顾名思义,“双创”的对象毫无疑问强调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是,“双创”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要求,也是整个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要求。在“双创”问题上,学者们从传统美德、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资源、优秀传统文化等多种视角进行了探讨。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首次提出要“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4年9月24日,他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再次提出“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出“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上再次强调“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重大命题。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话语中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双创”的对象。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不同场合所使用的概念不同,“双创”的要求也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就传统文化而言,既包含了精华,也存在着糟粕,那么,对于传统文化的“双创”就必然要体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要求,要“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4]。而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则已经经过了筛选和提炼,剔除了糟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和精华部分,因而,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要求肯定与传统文化的“双创”要求具有一定区别,应是围绕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双创”,主要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造性转化、如何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上,要“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5],“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6],从而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所以,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与传统文化“双创”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对象进行准确定位,才能把握其科学内涵和正确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逻辑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包含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两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二者是一个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的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首先,“双创”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出发点和本质上的一致性。二者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均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本质上都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前发展。二是前后相继的承接性。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二者共同的基础,没有继承的创造性转化就是另起炉灶、全盘否定,就会中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而没有继承的创新性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无法接续发展。就“双创”之间的关系来看,创造性转化又是创新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创造性转化,就无法对传统文化进行甄别、取舍、扬弃,从而总结、提炼、继承优秀文化;创新性发展则是创造性转化的进阶和升华,目的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三是具体内容上的相通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这应该是“双创”共同涉及的内容,“双创”都要围绕这些内容进行。其次,“双创”的内涵和要求各有侧重。除了前面讲的“双创”在概念上的区别以外,还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视角和视野不同。前者重在创造和转化,后者重在创新和发展;前者着眼于当前,以古为今用为出发点,而后者着眼于未来,旨在延续和推进中华文化的向前发展。二是对象和内容有别。前者的对象是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是传统文化中“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后者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主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三是方法和途径不同。前者在于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也就是对旧的文化进行扬弃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后者强调接续发展、与时俱进,也就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根据时代要求进行开拓创新。四是宗旨和目标有别。前者重在古为今用、服务当代,后者重在超越提升、面向未来;前者重在“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在于“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7],而后者则重在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二者的这些区别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多维视角。最后,“双创”是一个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已经告诉我们,二者都旨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一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以优化和充实创新性发展的文化内容;而创新性发展则是创造性转化的超越和提升,拓展创造性转化的效果和价值。二者内在统一、缺一不可。如果片面强调创新性发展而忽视了创造性转化,就容易犯文化虚无主义的错误;反之,倘若只停留在创造性转化上而忽视了创新性发展,则又容易走向文化保守主义。所以,必须把“双创”结合起来推进,才能全面地、更好地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路径选择和方法指导。这也是文化传承发展的一般规律。0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德育启示《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提到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原则时明确指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8]这不仅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指明了方向,也对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启示。首先,要坚持取其精华与去其糟粕相统一。一切文化都具有两面性,积极与消极并存、精华与糟粕混杂。因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与精华进行正确的辨析、区分,而且要辩证取舍,做到取其精华与去其糟粕相统一。在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既不能全盘肯定和照搬,看不到其中的糟粕;也不能全盘否定和抛弃,看不到其中的精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国学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改造落后文化。同时,还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本源性的联系,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坚持古为今用与与时俱进相统一。古为今用,意思是传承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用来推动当今社会向前发展。从德育角度讲,就是开发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育人价值,特别是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当代价值。同时,也要看到,一切文化都具有时代性,需要结合时代特征和要求进行转化创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最终是为现代社会提供服务的。因而,对待传统文化不能只是“拿来主义”,而必须坚持古为今用与与时俱进相统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时代诠释,使之同现实社会发展衔接起来,为现今时代所用。而且,要善于运用新兴媒体,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表达方式,实现话语转换。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营养,发挥其现代德育价值。再次,坚持转化创新与实事求是相统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其关键就在于转化创新。通过转化创新,才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育人价值。不过,在推动“双创”工作中要尽可能地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性,实事求是地去挖掘、整理、改造、创新。进行“创造性转化”,“要求人们对传统概念的原始意涵作必要改造,但这个改造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要体现科学性,即在对之改造后,同该概念的原始意涵不相悖逆”[9],“不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盘推倒或转化得非驴非马、面目全非,而是将资源形态的中华传统文化,转化为价值形态的当代中华文化”[10]。只有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事求是地对其进行转化,传承好其中的精髓,并结合现实社会发展需要赋予其时代内涵,才能在“双创”中保持其内在的生命力,从而更好地走向世界、发扬光大。为此,在德育中要坚决反对和制止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歪曲性解读和传播的现象,坚决反对和制止篡改文化载体和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事件的行为,切实让优秀传统美德一代代传承下去。最后,坚持兼容并蓄与价值引领相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需要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的营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但是,必须看到,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发展具有双重的影响。一方面,外来文化中蕴涵的积极因素对我国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应当采取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中的优秀文化和有益成分;另一方面,外来文化中的一些腐朽文化思想也对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带来冲击和挑战,具有显而易见的消极作用。因而,我们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价值引领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夜郎自大。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兼容并蓄相结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过程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坚持中国特色,坚定文化自信,在新时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到一个新高度。参考文献:[1]陈来.二十世纪思想史研究中的“创造性转化”[J].中国哲学史,2016(4):5-9.[2][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03,203.[4][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3,313.[6][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1,161.[8]中共中央办公厅
2020年12月21日
其他

观点丨周中之:勤俭节约——新时代消费观教育的守正创新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8年度专项任务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消费伦理观念研究”(18JF222)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为世界所瞩目。与此相适应的是,社会的消费水平也升级换代,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此,青少年消费观教育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锐意改革,守正创新,既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又注入时代的新元素,为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贡献。1勤俭节约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奢俭问题一直是消费观的核心问题。儒家、道家、墨家等对中华民族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思想流派,都是“崇俭黜奢”的。为什么倡导崇俭黜奢?中国传统伦理认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节俭是大德,它使人寡欲,一切德性皆从节俭而来,节俭滋养德性。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而奢侈是大恶,它腐蚀健康的道德人格,败坏社会风尚,甚至造成国家的衰亡。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国的消费观教育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把“勤”和“俭”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珍惜劳动果实教育与节约美德修养融为一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诗脍炙人口,千年相传。它通过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描写,激发了人们珍惜粒粒盘中餐的道德情感,从而增强了节约粮食的自觉性。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消费观教育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提高了实效性。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以后,是否还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坚持勤俭节约的方针?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勤俭节约是我国长期要坚持的方针。继承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对青少年的消费观教育,是完全必要的,并且具有现实的迫切性。我国有十四亿人口,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从中长期看我国的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是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大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把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针对触目惊心的餐饮浪费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1]而要培养节约粮食的习惯,必须从小开始进行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永远不能丢,勤俭节约教育要建立长效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与他们的前辈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没有经历过物质短缺的生活,对勤俭节约的价值缺少感性的认识、人生的体验。市场的繁荣、商品的丰富、网购的便利,使他们觉得只要有经济能力,任何商品几乎都是唾手可得的。在一些青少年的观念中,浪费一些食物,似乎不值多少钱,不足为道。从当前中国多数家庭的经济能力来说,满足子女的消费需求无多大问题,特别是在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即便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尽量满足子女的消费需求,否则就觉得对不起子女。而在社会中,大众消费文化通过媒体的宣传,广泛地进入到青少年的生活中,大大地刺激了青少年的消费需求。青少年往往将美好生活与高消费直接画等号,勤俭节约的教育难免事倍功半。更令人痛惜的是,一些青少年由于追求名牌消费、时尚消费,崇尚、追捧明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高消费上,甚至因此影响学习。而大多数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在这种情况下子女和家长的隔阂、摩擦、矛盾就会逐渐滋生。在许多情况下,青少年的高消费是违法犯罪的温床。青少年还在学习阶段,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强烈的消费需求与有限的经济能力往往会发生冲突,使其难以抵挡高消费的诱惑而误入歧途。为了追求物质享受以致失足的案例,在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总之,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少年,必须继承这一美德,才能更好地成才成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2勤俭节约在消费观教育中的继承和与时俱进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前,中国人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要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但也要与时俱进,在消费观教育中注入新的时代元素。第一,节约是道德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统一。传统的价值观认为,节约具有道德价值。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践行节约的美德。一个社会以节约为荣,才能建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同时,节约具有经济价值。节约可以推动资本的增加,减少生产的成本,提高竞争力,劳动时间的节约等于发展生产力。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和自然关系的矛盾、社会发展和资源有限性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对节约的理解不能停留在道德价值、经济价值上,而且要强调生态价值,并且将三者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2]中国因高速度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21世纪,消费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国外有专家甚至认为:“消费问题是环境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在产生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并威胁着地球的承载能力,从本质上说这种影响是通过人们使用或耗费能源和原材料所产生的。”[3]必须通过反对消费主义,控制、减少人类消费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压力。必须建设节约型社会,使人类沿着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方向前进。但在现实生活中,绿色消费的理念还会遇到各种思想的障碍。人们往往认为消费纯粹是个人的事,别人管不着,认为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在经济上微不足道,不必小题大做。因此,在21世纪的中国,必须变革消费伦理观念,在作出消费选择时,不忘绿色消费理念。不仅从道德上、经济上思考消费行为,而且坚持从生态环境的保护上遵循绿色消费的要求。第二,节约是减量与增效的统一。从词源上说,节约是节省、俭约的意思。实现节约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通过直接减少资源消耗的绝对量来达到节约的目的,例如节约粮食、节约纸张、节约用电、节约时间……这种节约是最直接的、显而易见的;第二种是通过提高资源效率来达到节约的目的,在同样的资源消耗下产生更大的效果,这种节约是间接地、相对地减少了资源的消耗。第一种途径是传统的,在现实生活中广泛采用,第二种途径是一种有新意的理念,它认为节约不仅仅在于减少消耗,也在于提高效率。近几十年来兴起的循环经济所倡导的节约就是基于这一理念的。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再用、循环”为原则,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它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线型经济发展成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环状反馈式循环经济,不是抑制消费,而是强调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缓解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紧张关系。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的新途径,尽管过去的经济活动中也有利用再生资源进行生产的情况,但以产业的模式大规模地实施,却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循环经济对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价值,同时它也为公民勤俭节约的道德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坚实的支持。例如,垃圾分类是减少环境污染、资源再生利用的重要途径,需要公众的大力支持。教育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其中可回收垃圾转变为再生资源,是实实在在地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节约了资源,造福了社会。第三,节约是经济评价与伦理评价的统一。从经济评价的角度分析,节约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节约有利于资本的增加,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过度节俭会压制消费需求,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当前外部环境严峻变化,中国要发展经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调整和转变“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经济方针,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就要求我们在国内要激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在对节约进行评价时,要考虑经济和伦理两方面,实现经济评价和伦理评价的统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是实现消费行为的经济评价和伦理评价相统一的指导方针。“简约适度”明确地告诉人们,要坚持节约的理念,但要适度,这就兼顾了经济和伦理两方面的要求。为了贯彻双循环经济发展的方针,必须鼓励消费,通过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同时又要引导消费,掌握一定的“度”。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都是超过了一定限度的消费,必须坚决反对。简约适度的消费观继承了人类辩证思维的传统。中国古人就主张“俭而有度”(《左传·桓公二年》)。《周易》曰:“节,亨,苦节,不可贞。”意思是说,节制而又适度,“刚柔两分而刚得其中”,则万事通达;过分节制(苦节)则不得其中。[4]亚里士多德也提出“适度是德性的特性”[5]。节俭作为一种德性,它在消费观上体现的是适度的原则。我们应该从中外历史中汲取思想智慧,应用于当代消费观教育的实践。3新时代消费观教育中融入勤俭节约精神的反思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消费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受经济能力的制约,而且受消费者个人的心理特点、伦理观念的深刻影响。由于人们的经济能力、心理特点、伦理观念有差异,消费观是多元的。俭还是奢?这是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选择题。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他们人生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觑。青少年的消费观教育要包容多样,更要坚持正确的导向。第一,夯实勤俭节约精神的人生观基础。人生观是人生的“总开关”,是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活着为了什么?享乐主义人生观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吃喝玩乐,追求物质生活享受。享乐主义的人生观与勤俭节约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它是高消费蔓延滋长的温床,是人的高尚精神追求的腐蚀剂。人生不排斥享受,也包含着享受,但不归结为享受。通过劳动创造实现美好生活,才是人间的正道、人生的真谛。在劳动创造过程中,人们体验到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从而产生珍惜劳动果实的情怀,为践履节约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可见,勤俭节约精神的人生观基础又是与劳动教育联系在一起的。“勤俭节约”四个字,约定俗成,本身也告诉我们,辛勤劳动与节约有着内在的联系。辛勤劳动、尊重劳动,才能更好地走向勤俭节约的人生之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弘扬勤俭节约的精神,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青少年。各级学校在实践中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通过一些感人的故事、形象的画面、丰富的活动来教育青少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前中国社会中,城市和乡村、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不同,消费观念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在消费观教育中针对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分类处理。第二,激发勤俭节约的社会责任感。个人的消费是自由的,它是建立在平等、自愿、自主基础上的。但作为社会成员、国家公民,既有个人选择的自由,又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是自由与责任的统一。这种责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是其中之一。青少年是社会消费群体中的一员,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学校、社会、家庭要教育青少年,在购买商品时不仅要考虑经济上的性价比、商品的质量,而且不能忘记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例如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水、纸张、木材、能源的消费,不仅仅要从经济上进行考量,即考虑节约的经济价值,而且要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加以考量,意识到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即考虑节约的生态价值。考虑节约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不忘考虑其生态价值,就是消费者社会责任感的表现。特别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敌视中国的某些国家采用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打压,甚至欲以“卡脖子”这样极端恶劣的方法置中国于死地。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节约粮食不仅是经济的问题,而且是国家安全的问题,具有政治价值。我们要结合时事形势,教育青少年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节约粮食的政治价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节约粮食人人有责,在某种意义上说,节约粮食也是爱国的行为。第三,培育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中国古代在道德修养方面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荀子在《劝学》中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段精彩的论述,千古流传,其中的核心观点是“积善成德”。“积善”是“成德”之路,要将勤俭节约的精神落到实处,必须诉诸行动,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形成习惯。要教育青少年在餐桌上节约每一粒粮食,在用水时节约每一滴水,在做作业时节约每一张纸……当前,在餐饮中倡导的“光盘”行动是社会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实践活动,应教育青少年响应这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并积极加入其中。在个人财务管理方面,要培养青少年节约用钱的习惯,如用记账的方式规划消费行为,理性地进行消费。参考文献:[1]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总书记这样强调[EB/OL].[2020-09-30].http://news.china.com.cn/2020-08/15/content_76601380.htm.[2]周中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消费伦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2-125.[3]拉尔夫.我们的家园—地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13.[4]阮元.十三经注疏(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70.[5]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97.◆
2020年12月17日
其他

新刊速递丨中国德育2020年第23期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卷首语德育视角下的学校安全教育在科技发达、文明昌盛的今天,“安全”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话题、问题和难题。大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小到个人日常的衣食住行,再到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有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和纳米技术的深度融合……似乎人类文明越向前迈进,人类社会的安全和风险问题反而越来越突出。因此,安全保障和安全教育在各个领域都受到高度重视。对学校来说,保障学生的安全、提升学生的安全素养和应急能力是学校的基本职责。学校安全教育不仅包括与各种安全有关的知识、技能、能力的培养,还包括学生安全意识、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德育的视角看,重视生命、财产、信息等方面的安全首先是一种价值观,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文明发展的标志。在伤害和风险发生时,采取何种安全措施,涉及一系列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甚至存在价值冲突和矛盾。例如,在安全问题发生时,如何处理不同主体间的关系,谁的安全优先,谁的安全责任更大;生命和财产安全之间如何作出适当的抉择;当个体安全和公共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利益不一致时应如何选择;各种需要出手相助的复杂场景如何应对;如何让安全和发展之间良性互动而不是互相掣肘;等等。这时,安全教育就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所能胜任的了,而是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具体问题,进行更富有针对性的价值判断上的分析和指导。当然,有些问题是开放性的、多元性的,需要学生进行价值上的创新和个性化的思考。但无论如何,安全教育绝不仅仅是关于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一系列深层次的、不可回避的价值观教育是安全教育的应有之义,也让安全教育充满温度和人性的色彩。安全既然关涉价值观,那么,与安全有关的各种复杂的价值判断、心理体验和稳定人格的养成就不是仅靠课堂、书本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在特定的活动和实践中、在一定的职业环境和氛围中去实现。从儿童价值观形成的角度看,安全教育要遵循儿童道德成长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另外,要注意成年人的榜样示范作用,成年人在安全问题上不重视、不遵守各种安全管理规定将给孩子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总之,知识可以学习,技能可以训练,但安全教育中所涉及的深层次价值观以及我们所期望的在孩子身上应该表现出的安全素养,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路径和措施来培养。【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本刊特约评论员:唐汉卫
2020年12月16日
其他

观点丨蔡志良 柴晓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德育维度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系统科学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为人类文明指明了发展方向。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引导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品行,养成绿色生活习惯,是学校教育特别是德育的重要使命。从内容的视角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责任观和文明生活观四个德育维度。1“两个共同体”的生态世界观教育“两个共同体”是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两者相互联系,构成了生态世界观。第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人与自然关系正确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1]这一论述强调生态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结、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在这一生态系统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2],人类是“山水林田湖草”这一自然共同体长期进化的产物,自然生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天然家园。因此,“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继承与创新,也是对西方长期存在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的超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本真表达,使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回归理性,为建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与人的关系明确了发展方向。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不是一个国家的努力所能构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是部分地球居民的追寻能够实现的,它需要在国际层面密切协作、共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5]“人类命运共同体”描绘的情景就是“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它是由伙伴关系、安全格局、发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态系统等五个方面所构成的一个多元结构体系。相对于其他领域来说,保护生态环境是易为各国所接受的“公约数”,因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6]。这就从生态向度上实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衔接。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世界观充满唯物论、辩证法思想智慧。首先,坚持自然界的先在性、客观实在性。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离开自然界,人类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本依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具有自身存在形态和运行的规律,人应该尊重自然,尊重自然万物自身规律,不应违背自然规律。其次,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普遍联系。自然界是由万物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每一种物质形态包括人类都是这一有机体中的一部分,在这有机体中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联结成为生命共同体。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共享生态资源,生态问题既决定一国一地人民的生存状态,又涉及各国各地人民的生存状态,既影响当代人的共同命运,也关涉后代人的共同命运,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普遍联系,使人类构成命运共同体。再次,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对立统一。人与自然的对立是生态系统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对立,二者统一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从而摒弃了“人类至上”或“自然至上”的极端,达到和谐共生的辩证统一。人是社会性存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既有个体利益之争又有共同利益诉求,只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使人们搁置个体利益之争而统一于人类共同利益追求,走向人类和谐、世界和平。可见,习近平生态世界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发展,将之纳入德育内容,对于青少年看待外在世界时拓宽视野,加深对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性、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有着重要意义。2“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观教育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必然要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界,大自然是人类获得一切可资利用资源的源泉,如何认识和处理人类需要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价值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7],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这一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价值观的集中表达,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第一,明确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价值定位。对生产力的通常理解就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这就意味着自然只是一种属于生产资料范畴的对象性因素,生产力也往往被狭隘地理解为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也就仅仅体现为财富的增加。无疑,这样的生产力发展就是对自然资源的不断索取,结果必然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观,提出了生态环境的生产力属性,拓展了生产力的内涵,使生态环境显示的不只是外在经济价值,还具有自身内在价值,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第二,认识“绿水青山”的多元财富价值。“土地是财富之父,劳动是财富之母。”长期以来,人们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看到的是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物质变换关系,重视的是自然生态给人类所能提供的物质财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观则认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这一观点不但揭示了自然生态具有的多元价值形态,而且极大地拓展了财富的内涵,克服了仅仅关注自然生态的物质价值或经济价值的局限性、短视性。第三,追求“绿水青山”的民生价值目标。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强烈。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就要“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8]。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9],“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10]。“环境就是民生”的价值判断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价值追求,把良好的生态环境看作最基本、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中小学教育中,学生所接触的“价值”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二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这两方面都没有涉及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认识。因此,把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观引入学校德育,渗透于相关学科教学内容之中,将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在更为开阔的时代背景下加深对生态环境的价值属性、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公平正义、人的幸福等问题的认识。3“敬畏自然”的生态责任观教育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的要求就是人类要确立“敬畏自然”的生态责任观,做大自然的好子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1],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自然心存敬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保护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园,共同医治生态环境的累累伤痕,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12]。他所发出的增强保护生态环境使命感的呼吁,也是对人们敬畏自然的生态责任观的明确表达。第一,尊重自然的道德地位和权利。自然万物是宇宙进化的天然结果,各有其自身的地位和内在价值,有保持自身存在的权利,人类有保护自然万物存在的责任和义务。尊重自然,意味着不但要敬畏自然,还要关爱自然,将自然万物看作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在原有的人与自然“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中,增添“关爱与被关爱”的内容。人类在利用自然万物外在价值的同时,应当重视其内在价值,履行道德义务,担当生态责任,维护生态环境的完整和谐、有序循环和稳定发展。第二,顺应自然万物自身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13]顺应自然就要遵循自然万物共同的和各自的存在和运行规律,不能凭人类的主观意志、欲望需求而违反规律。古今中外有许多因违背自然规律而受惩罚的教训,如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而造成水土流失、沙漠扩张,对野生动物生存空间肆意挤压、滥捕滥杀滥食而导致埃博拉病毒横行、中东呼吸综合征肆虐全球等等,都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第三,保护生态环境以供人类永续享用。人类要生存、发展,不可避免地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但是在这过程中,人类要尊重自然运行法则和生命运动规律,爱护生态环境,珍惜自然资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既要支撑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14]。人类要精心呵护和蓄养自然万物,取用有度,使其长盛不衰,能永续地为后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条件。在学校德育中,责任通常是指个人对他人、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应承担的义务,而对生态环境的义务往往没有作为重要的德育内容。在生态危机成为全球性危机,保护生态资源,维护生态环境,追求人类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对青少年进行习近平生态责任观教育,对于他们形成生态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加深对自然的感激、尊重的情感,掌握生态知识和保护生态能力,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有着重要作用。4“返璞归真”的文明生活观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15],“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16]。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能停留于观念的建构,也不应满足于亲近自然的情感形成,而要成为全民的行为规范和生活常态。第一,树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观。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正在从基本生活型消费向享受型生活消费转变。这一时期,极易出现奢侈浪费现象的泛滥,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索取。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树立绿色消费观,就要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摒弃非理性的盲目消费、放纵性的欲望消费、炫耀性的攀比消费,选择适合自己实际状况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产品,达到既满足自身实际需要又节约资源的目的,做对自然、社会负责任的消费者。第二,形成仁爱万物珍爱生命的道德情怀。仁爱万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珍爱生命是自古以来普遍认同的道德准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述的观点。天地万物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都应得到尊重,如《列子·说符》就说“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又如王阳明讲“万物一体之仁”,人应该把有知觉的动物、无知觉的植物甚至无生命物体都看作自己身体和心灵的一部分。当然,在天地万物中,首先应该敬畏和关爱的是生命。而在各类生命体中,作为唯一具有主体性的人类,不但不能欺凌其他生命种类,而且应该对它们充满关爱之情,当它们受到伤害时,要有怜悯之心,尽力呵护。第三,养成爱惜环境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自然资源的消耗者、污染物的制造者,因此,让广大民众养成爱惜环境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看,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节约资源,消除浪费,特别是对于如食用野生动物、餐饮铺张等猎奇、炫耀式的行为,要坚决杜绝,尽量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力戒对自然生态的不必要伤害;另一方面,要少制造污染物,不污染或少污染环境,遵守公共生活规则,让垃圾正确分类、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等成为生活常态,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青少年来说,进行文明生活观教育,不只是让他们懂得量力而行的经济生活实践意义,还有厉行勤俭节约的品德养成意义,更有珍爱天地万物的情怀生成意义。◆
2020年12月15日
其他

探索丨陈姝娟:从“生命自然”到“生命自由”:后疫情时代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本文系广东省普通高校2016年度特色创新类项目“生命教育视阈中的高师生教师素养培养研究”(2016GXJK166)研究成果。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以迅猛之势席卷全球,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全球范围内几百万人被确诊,救治、诊断、防御变成了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词汇。昔日正常的生活被打乱,居家办公、居家上课成为防控疫情最有效的措施。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人们经历了恐慌—迷茫—理智思考—积极应对的过程。在后疫情时代,教育该作何思考?有学者提出了“教育意味着什么?教师意味着什么?学生的学习意味着什么?”[1]的思考;有学者提出基础教育“特别要重视敬畏生命的生命教育、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情教育,以及面对危机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基”[2]的论断;还有学者指出,基础教育应当把“培养学生基本的生存生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3];另有学者特别指出,疫情影响下居于未来基础教育首位的应是“关注生命教育,培育全面发展的人”[4]。朱永新教授认为,从生命的存在方式理解生命具有三重维度:自然生命(生命的长度)、社会生命(生命的宽度)和精神生命(生命的高度)。[5]生命的三重维度体现了生命存在的三个层次,即生命自然、生命自觉和生命自由。个体生命作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结合体,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每种属性的表现程度是不同的,外化表现为生命自然、生命自觉和生命自由这三个层次,且贯穿于生命发展的全过程。后疫情时代生命教育把握这三个层次,不仅可以延续个体生命的长度,还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进而提高生命的高度,使个体的生命存在更有意义和价值。一、生命自然:生命价值的自然根基个体生命的诞生首先是以其生物属性存在的,这种存在方式决定了生命体必须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满足时,生命体才能以自然规律健康成长。人类必须要认识自身,关注生命成长的条件,了解生命的开始与结束等关乎个体生命自然的知识。(一)生命自然的现实性及其危机
2020年12月11日
其他

观点丨 冉亚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注意事项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2018年度一般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研究”(18BKS151)研究成果。文化是教育的底色,同时也是教育的重要特色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学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坚定青少年文化自信,增强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推进学校德育,必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01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久久为功的事业。在德育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基本原则。(一)在全方位实施中追求结构性设计
2020年12月10日
其他

征稿|2021年第3期话题: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

明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推荐阅读新刊速递丨中国德育2020年第22期推荐
2020年12月8日
其他

讲堂丨金利:中小学思政教师队伍现状及建设的教研路径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本文由作者2020年9月23日于北京教育学院举办的2020年基础教育人才发展20人北京论坛“三全育人与教师成长”上所作的题为“北京市中小学思政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建设路径”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标题有改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建设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需要以提升中小学思政教师的育人意识与水平为基础。有与忧:中小学思政教师队伍的现状下面,我结合北京市2018年全市中小学思政教师开展的全员调研,简要陈述中小学思政教师队伍的现状。一是学历达标。从整体来看,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都有一支数量充足、初始学历达标、学历层次不断提升的思政教师队伍。在小学阶段约有九成多的教师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7%的教师达到研究生学历;在中学阶段近三分之一的教师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仅有0.35%的教师初始学历为大专。二是质量上“忧”。结合调研数据分析,中小学阶段的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和问题。第一,稳定性差。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虽数量充足,但从教授本课程的年限看,5年以下的教师占一半左右。结合教师的教龄情况分析,这一结果并不是说明小学教师队伍年轻化,而只是承担本课程教学工作的年限不长。本学科教师队伍的流动性与教授本学科的稳定性令人担忧。第二,教非所学多。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从教时的初始专业与所教授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所要求的相近专业,如思想政治教育、法律、伦理学、哲学、社会学等,一致性较差,小学阶段仅有2%的教师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三,工作量超标。思政教师由于所授课程在教育管理学生方面的特殊性和优势,在学校承担班主任、年级组长、少先队和共青团辅导员等管理工作的颇多,与此同时,思政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量依然繁重。调研表明,小学阶段85%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在从事本学科教学工作之外要兼任学校其他岗位的工作。中学阶段45%的教师周课时在12节左右,60%的教师兼任学校事务类工作。因此,教师不仅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繁杂的事务类工作,工作量超标令人担忧。在不同区域,思政教师队伍的现状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所面临的稳定性、专业性、超负荷等是影响这支队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共性问题。广与变:中小学思政教师队伍面临困境的原因思政教师队伍面临的困境可能有历史与现实的社会因素,如受到考试升学压力的影响,家庭、学校、学生等各方面对思政学科不重视;可能有教师职业要求带来的发展压力,如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程及思政教师高期待与高要求,在教师素质方面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也要努力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可能还有来自思政课程建设与发展中的自身原因。如果仅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角度简要分析,教学内容的“广”与“变”给教师教学和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一是思政课的内容涉及学科门类多、领域广。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文中指出,思政课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等。这样的特殊性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同,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在大学本科的学习中并不能系统学习以上涉及的所有内容;从高校的经济学、哲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国际关系学、教育学等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能达到对某一具体专业研究的精深,但很难广泛涉猎以上所有的学习内容。二是思政课的内容紧跟形势,变化很快。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指出,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较快,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置来看,课程建设自成体系,相对固定不变,且不同高校同名专业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存在较大差别,能引导未来承担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做好基础理论的学习,但在如何跟进国内外形势,学会应对教学内容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是不够的。例如,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020年12月7日
其他

新刊速递丨中国德育2020年第22期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卷首语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治理亟待加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与时俱进加强社会治理,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治理亦不例外。《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3.1%。为了营造安全绿色的未成年人网络环境,2020年8月25日,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央网信办等六部门印发《关于联合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整治。这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也为当前和今后推进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治理提供了行动指南。2020年春季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引发了云端教学的热潮。随着互联网技术对教育领域的持续渗透,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治理需要找准着力点,回应未成年人网上学习与学校课堂教育深度融合的现实需求,从源头上解决已暴露或潜伏的未成年人网络使用娱乐化、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诈骗甚至网络暴力等突出问题。抓好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治理,一是要进行整体规划,建立长效机制。要着眼于未成年人的未来发展,力戒短期效应,将网络环境治理工作纳入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之中,使之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构建净化网络环境的长效机制。二是要科学设计,有序推进。治理网络环境要从源头抓起,特别是要重视学龄前儿童的网络教育与管理,引导孩子从接触网络之初就养成良好习惯。此外,针对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及自控力差的心理特点,将网络信息甄别、网络操作技能、自我保护观念、网络自律意识、信息免疫、文明上网等能力的培养作为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必修课,有步骤、有计划地层层推进、螺旋上升。三是要多方联动,打造网络环境共治体系。强化沟通协作,完善家庭、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等多部门齐抓共管的网络治理体系。四是要建立网络环境的法律和法规,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要专门出台保护未成年人安全上网的法律法规,加大未成年人上网保护技术的研发力度,屏蔽、过滤网络垃圾信息或有害信息,坚决打击并取缔侵害未成年人安全和权益的违法违规的网站平台。五是要推陈出新,加强治理改革的创新力度。作为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烈的新生一代,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治理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问题,因而不能迷恋既有经验,要不断分析变化的实际情况,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打破思维定式,将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治理推向新的发展境界。【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本刊特约评论员:冯永刚
2020年12月2日
其他

讲堂丨班建武:德育理论与实践如何对接——一种基于循证的德育诊断理论与实践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本文由作者2020年8月18日于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举办的“面向未来的德育变革”研讨会上所作的题为“德育诊断:一种基于循证的德育中观理论”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题目有改动)。现在的德育研究,不管是从规模还是从数量的角度来看,应该说已经比过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让德育研究者比较尴尬的一个事情是,虽然我们的德育研究在不同的领域都有了很多理论上的探索,可是从实践的期待来讲,人们对于德育理论的实践指导力却有很大的质疑,很多德育理论看起来特别美好,可在实践中却很难应用。是什么导致了德育实践对德育理论和德育研究的疏离?或者说,德育理论怎样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古老却又常谈常新的话题。相比于其他领域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而言,德育领域中的理论和实践关系问题更值得每一个德育研究者高度关注。因为德育相比于教育社会学等教育学科而言,天然与实践就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德育本身就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实践范畴或工作内容。因而,有关德育的研究,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形而上的理论建构,还需要对德育实践的重大关切问题有所回应。01德育研究:question还是problem?德育研究毫无疑问都是指向特定问题的。但是,我们说的研究问题,到底是question意义上的问题,还是problem意义上的问题呢?实际上,不同的研究问题取向,将会导向不同的德育理论形态。如果研究的是question意义上的德育问题,那么,基于这样的问题所进行的德育研究最终目的是要回答(answer)它,其所对应的德育理论形态主要是以对问题的回答为旨趣,诸如关于事物的本质是什么、有什么功能之类的问题,都属于question意义上的德育理论研究。这样的研究一旦实现了对问题的一种理论自洽的回答,其任务就结束了。但是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德育领域里面所谓的problem的这类问题,也许我们的研究目的就是要解决(solve)它,而不是回答(answer)它。作为高校或者研究机构里面的德育研究者,很多时候我们的研究可能是偏向于question意义上的研究,即我们更多的是对德育问题的本质、本源、价值和意义等问题的研究。可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现实的德育工作者可能更多关注的是problem意义上的研究,因而其所期待的是有关这些问题的具体解决路径或方法。以这样一种思路来看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对于德育问题的偏好是存在一定的错位的。前者关注的是question意义上的问题,因而其理论更多的是描述性和解释性的;而后者更在意的是problem意义上的问题,因而其理论期待则聚焦于行动性或操作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德育理论层出不穷,但是相应的德育实践却似乎没有因为这些理论的出现而有多大的改观。也就是说,德育实践的进步和德育成果的积累,它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并不是一种非常明显同步增长的关系。那么,通过怎样的方式能让德育研究的成果和德育实践的发展,相对来讲是一种齐头并进的关系呢?02德育诊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新路径在我看来,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一个可能的出路就是德育诊断。诊断这个词很明显是一个医学的概念。如果从实践改进的角度来思考现有的德育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德育实践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临床学的特征,即德育实践归根结底要致力于学校德育功能的完善和优化,归根结底要致力于学生品德的提升。德育的实践与医学的实践有一个共性的地方,都是要对其实践对象的发展有所改进。诊断这样一个概念,可以比较好地把我们关于德育的一些基本理论研究(我把它叫作相对宏观或者是上位的德育研究)和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医生的诊断流程窥见一二。医生在诊断病人的时候,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或者程序来对病人的状况进行判断和处理,而这些标准和程序,源于对医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转换。因此,诊断当中必然要以扎实的理论研究为前提,否则就无法操作,而诊断所要面对的对象又是一个特别实践的对象——病人。由此可见,诊断本质上是一种理论和技术有机融合的新型理论形态。我将这种蕴含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称为中观理论。这种中观理论不同于过去所谓的宏观或者是上位的基础德育理论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但是,这种理论中包含的技术又不完全等同于一种纯粹的经验,它又有着自觉的理论指导。这样一种中观理论的德育研究,可以较好地实现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这应该是当前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实际上,“诊断”由“诊”和“断”这两个字构成。所谓“诊”,它的基本意思就是事实判断。比如说,医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个体的生理机能作一个事实判断,了解个体的身体状态是否正常、是否健康。在这个事实判断的基础之上,医生会依据一定的标准作出行动决断。也就是说,医生在基于个体的事实判断的基础之上,会给患者开出一张如何改进的处方,这是“断”。它不同于我们过去所讲的德育督导或者德育评价。德育督导或者德育评价更多的是把重点放“诊”这个问题上,也就是事实判断上,重点就看这个学校德育现在做得怎么样。可是至于后面怎么“断”,即学校德育具体改进的路径是什么等现实问题,可能就不是它关注的重点。这就使得德育督导或德育评价对于学校德育来讲,缺乏具体明晰的改进路径。那么对于德育诊断来讲,到底要“诊”什么?要“断”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与我们对德育的认识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德育是由“德”和“育”这两个基本概念构成的。“育”指的是德育的过程或者是组织方式,“德”更多的是一种结果层面的东西,主要体现为学生的品德素养。前者主要指的是德育的过程,而后者则主要指的是德育的结果。基于此,德育诊断可以从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进行。从过程的角度来看,我们首先必须明确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学校德育它到底存在哪儿?这个前提性的问题把握不清楚,针对过程的德育诊断就无法开展。在这方面的话,基本上我们会认为学校德育主要有直接德育、间接德育或隐性德育、显性德育等不同德育形态。只有对德育的不同形态进行划分,我们才可以对它的组织形式或者过程有一个把握。如果从结果的角度来看德育诊断,我们需要明确作为德育结果重要载体的学生品德素养与德育过程更多的是一种非线性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学生的品德最终是什么样的,学校德育只是影响因素之一。所以去“诊”学生的品德发展的时候,我们就很难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现状去判定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因为媒体、家庭等因素都会对学生品德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基于此,相比于医学意义上的诊断,德育诊断更注重对过程的诊断,因为对于学校而言,其德育过程是相对好把控的。03循证德育:德育诊断的标准来源不管是“诊”还是“断”,这里涉及一个前提性问题,就是“诊”和“断”必须有一个依据,否则的话,“诊”和“断”就很难来进行。所以在解决了“诊”什么、“断”什么的基础之上,接下来就是如何“诊”和如何“断”的问题。很多时候,社会包括我们自己都会说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但是这个高或者低,我们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再比如,一轮又一轮的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它的育人效果是高还是低?我们的依据是什么?很多情况下,我们在作判断、作评价的时候,依据更多的是一种直观的经验,或者说是一种思维的惯性。包括“断”也是一样,我们经常说学校应该如何,但是这些建议的有效性如何?我们只是原则性地提出学校或者是德育应该怎么样,但是这些德育改进的策略,它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经过一个相对科学的检验的。而我们现在在理论上所提倡的某种德育方法,也缺乏对它的普适性和推广性的研究,即缺乏相对科学的研究数据来检讨某种德育方法的得失。所以德育诊断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诊断依据或者标准的科学性问题。在这方面的话,我觉得循证医学或者是循证实践所提出的循证概念,是一个特别好的去思考如何提升德育诊断标准或者依据科学性的重要方法论。循证的英文单词是evidence-based。循证医学的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的David
2020年11月30日
其他

样本 | 扎扎实实做德育,一心一意谋育人——河南省驻马店市德育工作掠影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河南省驻马店市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理位置承东启西,贯穿南北,素有“豫州腹地,天下最中”的美誉。近年来,河南省驻马店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德育工作作为学校首要任务常抓不懈。驻马店市教育局注重高站位、谋全局、强引领、重实效,紧密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带领和组织全市中小学校认真学习实践《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引导学校开展德育顶层设计,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强化思政课教学,突出活动育人和实践育人,积极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持续丰富德育活动和载体,努力实现三全育人。在驻马店教育局强有力的引导和组织下,广大中小学积极因校制宜、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在德育常规管理、德育活动开展、德育特色打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实践,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2020年11月16日至19日,中国德育杂志社编辑一行走进河南驻马店,就德育工作走访学校,并与学校负责人开展了深入的对话和交流。01行仰浩气,学驰天下驻马店高级中学驻马店高级中学始建于1927年,建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办学业绩辉煌,培养了施一公、张泽民、季新生、张磊、宋新宇等大批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和企业家,是驻马店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现有三个教学部,在校学生近7000人。学校秉承“行仰浩气,学驰天下”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思想和特色发展、多样发展的培养理念,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教育资源和杨靖宇将军家乡的区域优势,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大力开展艰苦奋斗教育,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立志报国的热情,塑造出包容、开放、多元的学校文化和“勇毅、超越”的学校精神。学校坚持“以文化人”,围绕生活德育理念,使德育脱离抽象和空洞的说教,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通过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和生动有趣的综合实践,带领学生在书本与生活中学习。学校科创社团成果丰硕,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完备,社团成员在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中两次荣获一等奖,开创了驻马店市乃至河南省在该比赛项目中的先河。学校体育课程和水上运动特色课程成绩斐然,深受学生欢迎。在全体驻高人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科技活动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02对学生一生负责驻马店市实验中学驻马店市实验中学隶属驻马店经济开发区,2011年建校,是驻马店市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共同投资超亿元打造的一所学校。学校以“明礼、诚信、合作、创新”为校训,以“学习三年、受益一生”为办学目标,秉承行知教育理念,以“追求卓越、成就梦想”为学校精神,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综合能力提升。学校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对学生一生负责”为宗旨,致力于发展素质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努力打造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学校。学校以优异的办学质量被驻马店市教师培训中心确定为全市骨干教师培训基地,荣获全国信息化创新与应用先锋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巾帼文明岗、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河南省师德师风先进学校等200多项荣誉称号。03孝礼智信
2020年11月27日
其他

征稿|2021年第4期话题:教师角色与职责

明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推荐阅读新刊速递丨中国德育2020年第21期推荐
2020年11月25日
其他

征稿|2021年第3期话题: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

明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推荐阅读新刊速递丨中国德育2020年第21期征稿∣“第一线”栏目教学实录板块征稿启事(长期有效)推荐
2020年11月24日
其他

观点丨彭妮娅: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9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新中国七十年生态教育政策发展研究”(GYI2019004)研究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确保生态文明全面提升。而生态文明教育是推广和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强化生态文明素养、建立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对新时代中国青少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实际上,生态文明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培养强国、报国意识,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和“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行动观,都表明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践行爱国主义。在教育实践中,可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使生态文明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互相促进。01可行性分析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能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二者相辅相成。(一)内容相通
2020年11月23日
其他

话题丨李树峰:师德的三重境界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本文系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2018年度公益基金课题“以企业为主体的职业学校在职教师培训制度研究”(ZG201809)研究成果。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分为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至于一般的芸芸众生,不是属于自然境界,便属于功利境界;要达到自然境界或功利境界非常容易,要进入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却需要努力,只有努力,才能了解。[1]作为教师,其师德由低至高分为三重境界:作为普通人的私德与公德、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德与业德和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仁德与贤德。前一种境界是后一种境界的支撑。一、作为普通人的私德与公德私德与公德是普通人道德中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厚此薄彼则意味着人格发展不够健全。私德涉及的是私人领域;公德涉及的是公共领域。梁启超曾对私德与公德进行了界定:“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2]独善其身,依靠的是正其心、修其身,集中表现为“礼、义、廉、耻”;相善其群,依靠的是利于人、益于群,集中表现为“兼相爱,交相利”。公德与私德是个人道德的两个方面,不能偏废一端。梁启超强调:“无私德则不能立,合无量数卑污虚伪残忍愚懦之人,无以为国也。”“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洁身自好廉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3]不可否认,有一些人高度重视慈孝友悌等家庭私德的伦理,但又相对轻视社会公德,如不遵守公共秩序、不讲究公共卫生、不爱护公共财物等。梁启超曾对当时社会上的“束身寡过之善士”持否定态度。他认为:“束身寡过之善士太多,享权利而不尽义务,人人视其所负于群者如无有焉。人虽多,曾不能为群之利,而反为群之累,夫安得不日蹙也!”[4]兼备私德与公德的人,才是人格完整的人。教师首先是普通人,在他人面前,也有着体现私德和公德方面的言行。私德与公德均良好的人才是人格健全的人。如果教师在私德、公德方面做得还不如普通人,那将严重影响自己的职业形象。如果有的教师在公共场所违背公序良俗,可能很快就会被他人录下来放在网上,一旦教师的身份为人知晓,则很快成为舆论的焦点,在社会舆论面前,教师的私德和公德必然要做得比其他人好,否则无法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教师所传之道,其途径有言传更有身教。虽然教师是普通人,也有缺点,但社会舆论对于教师的要求却甚为严格。有的行为,即便是其他行业的人能做,教师也会因为自身的教师身份而不能做。例如:有的教师会认为,自己疼爱自己的孩子没错,但是对于别人家的孩子却不必要那么关心。这个想法对于普通人而言无可非议,但对于教师而言却有违公德。有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等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给予冷暖不同的对待,那么在众多学生和家长眼里则失去了公德。二、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德与业德职德与业德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的细化,将两者分开表述是为了进一步凸显业德的重要性。一般而言,在谈论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时候,更多的是指向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德,而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德较少提及。人们在评价一位专业技术人员是否具有职业道德的时候,主要是看其是否违反职业或行业的纪律或规则,是否利用该职业或行业的优势做一些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然而,一项工作要高质量完成,仅看重职德还是远远不够的,以职德作为基础的业德才更加有助于工作绩效的提升。职德是一种必须坚守的底线,业德是一种努力达到的境界。两者兼备,才能让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更为完善的产品或更具竞争力的服务。职德具有明显的职业或行业特征,正是这些特征让专业技术人员赢得了充分的社会信任。如,习武之人崇尚的武德、学医之人追求的医德、练艺之人需要的艺德、经商之人遵循的商德,等等。就业德而言,虽然其职业或行业特征不够明显,但是精益求精的追求无形之中提升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口碑,也进而提升了该职业或行业的吸引力。职德与业德的养成分别沿着不同的路径。职德的养成由低到高经历了职业谋生、养家糊口、获得社会荣耀,乃至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阶段。每上升一个阶段,意味着职业良知有着新的飞跃。业德的养成经历了全神贯注、追求质量、融入感情、融入生命几个阶段。每上升一个阶段,其专业投入度有着新的发展。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其兼备的职德与业德与一般专业技术人员有所不同。教师面向的主要群体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形成期的青少年,这决定了教师比其他职业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工作对象的影响更为深远。教师的职德与业德不仅对当前和近期的教育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而且对青少年未来的职业选择、职业态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良好职德的教师,为学生未来就业中忠于职守提供了样板;具有良好业德的教师,为学生未来就业中精于业务提供了标准。我们常听到,有的学生过了若干年后会说,自己的敬业态度和工作风格是从自己的老师那里学来的。从实践中来看,人气高的教师往往在职德与业德方面获得均衡的发展。他们会对学生、教材以及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进行研究,提供让所有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且不断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士气和学习自觉性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他们不会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在重视一部分学生的同时而轻视另一部分学生,也不会以下课铃响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为常规,更不会因为学生学习上的错误惩罚学生而导致学生厌学。相反,他们会经常琢磨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会经常思考怎样做才不至于落下任何一个学生,会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现有和潜在的优势与特长,让所教的学生人人出彩。三、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仁德与贤德仁德与贤德是教师在私德与公德领域的发展,也是教师在职德与业德领域的升华。仁德指的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度投入;贤德指的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正确指导,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创新。仁德的核心是爱心,集中表现为做人厚道、谦虚诚实、爱护学生、对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保持高度的职业自觉,等等;贤德的核心是忠诚,集中表现为为人豁达、顾大局、注重传递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朝着利于社会、利于国家的方向发展。教师作为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直接执行者,兼备仁德与贤德是其职业应具备的特殊品质。这样的教师培养的学生,才能为社会主流所接纳。仁德是为师之本,教师如果连仁德都不具备,那么就不适合从事这个职业;贤德是为师之道,教师如果欠缺贤德,那么即使受到所教学生的欢迎,但这种欢迎只是暂时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会发现教师在误导他们。尤其是当教师面对的是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学生时,其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的爱心不仅让学生得到温暖,而且会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教师的忠诚不仅让学生获得社会正能量,而且会教会学生理性地将自我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二者缺一不可。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教师虽然关爱学生,但在言行上常常给学生传递一些社会的负面信息,以个人对于社会的偏见影响学生,所教的学生身受其影响,逐渐思想偏激和愤世嫉俗。有的教师虽然善于讲道理,也帮助学生形成了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但对于学生关注太少,学生得不到教师的爱护,所讲的道理往往游离于冷漠的师生关系之外,难以让学生获得真正的认同。仁德与贤德融为一体的教师才是学生们从感性上接受、从理性上认同的教师。仁德在某些方面与私德有一定的重合,贤德在某些方面与公德有一定的趋同,但仁德并不等于私德,贤德并不等于公德。与私德相比,仁德多了一份大爱,教师在工作中充满了包容、厚德与热情,关心学生如同关心自己的子弟,热爱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与公德相比,贤德多了一份赤诚,教师在工作中充满了奉献、爱国和创新。教师以仁德为支撑,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以贤德为载体,为国家培养爱国的可用之才。仁德与贤德的同时具备,让教师在传递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参考文献:[1]李中华.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99-127.[2][3][4]梁启超.新民说[M].宋志明选注.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16,16,19.◆
2020年11月18日
其他

征稿|2021年第2期话题:教师育人能力建设

明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推荐阅读新刊速递丨中国德育2020年第21期征稿∣“第一线”栏目教学实录板块征稿启事(长期有效)推荐
2020年11月16日
其他

新刊速递丨中国德育2020年第21期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卷首语勤俭何以养德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俭以养德。俭何以养德呢?《说文》道:“俭,约也。”“俭”是主体对自我欲望的克制及适度的生活消费。“约”有限制、简单之意。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不得不俭,因为这是生存之需;在物质相对丰裕的年代,我们仍然需要抱持勤俭品格,因为勤俭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自身也成就美德,正所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在社会生产力和物质生活水平比较发达的当代社会,赓续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重构并弘扬崇尚勤俭、反对奢侈的风气,极为必要。当下,讲排场、摆阔气的奢靡之风正在侵蚀、挤压着勤俭之德的存在空间。《左传》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事实上,当人习惯于用物质的消费水平来定义存在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时,便已经失去了自我,更谈不上寻觅生命的价值与品位。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断言:道德德性就是适度。“每个人都会给钱或花钱,这很容易,但是要对适当的人、以适当的程度、在适当的时间、出于适当的理由、以适当的方式做这些事,就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或容易做得到的。”诚哉斯言!人的道德品质易于被不足和过度所摧毁,所谓“万物均须适度,道德当取中道”。勤,即勤劳。人只有通过辛勤的付出才能心安理得地获取自我欲求的结果及其价值。因为,只有在辛勤劳作中才能体会劳动成果之过程、之艰辛、之意义。事实上,合理消费、适度消费,不仅是对劳动过程的尊重,也是主体自我的生活修养与行为品质的流溢。唯有真正的、切己的“勤”才能达臻知俭、行俭之境。勤俭教育的德育价值,在于引导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意识到“勤”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与可能性,而“俭”则是对自我欲望适度、理性的控制;在于引导学生不断践行“勤”与“俭”,进而养成勤俭的良好习惯。勤俭教育是一种生活的教育——在生活中、通过生活、为了生活,应该从勤俭的意识、勤俭的思维、勤俭的能力方面着手。勤俭的意识,即一种对自我的勤俭行为进行反思或反观的意识,是一种能够认识到自身行为与勤俭的差距,进而达到知勤、知俭的意识;勤俭的思维,即根据具体事物与情境分析相应的勤俭行为之标准,进而能够明确勤俭的指向,形成思勤、思俭的道德思维;勤俭的能力,即控制自我欲望,达臻辛勤劳作与适度消费的能力,是实现达勤、达俭,养成勤俭之德的能力。勤俭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素养、一种德性。勤俭之德不仅是人们生活、消费的行动指南,也是消弭物质丰盈与精神贫困的落差这一时代顽症的有效路径。在此意义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学校教育承荷着勤俭美德教育之无法回避的职责。【作者系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本刊特约评论员:唐爱民
2020年11月10日
其他

观点丨檀传宝:不变的德育——疫情之下的德育之思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世界的教育人都在“抗疫”,中国教育界也有许多研究教育如何抗疫的成果发表。而我的一个基本认识是,虽然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的教育、德育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但问题的另外一面是,有没有疫情,原来该如何开展德育现在还是得如何开展德育。也就是说,疫情之下的德育,有变与不变两个方面。如果只从“不变的德育”这个视角去看,学校德育,到底要如何“抗疫”?我认为学校德育把该做的做好了,就是最好的“抗疫”。具体说来,可以分为“最大”的德育和“最小”的德育两个方面。“最大”的德育,指的是全部学校教育生活,都应该合乎道德,有德育的性质。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所说的“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也正是这个意思。今年某省出现了两个“可馨”事件,实在令人遗憾。两个“可馨”,意味着我们中国(而非仅仅某一省份)德育的两大问题。其中可馨小朋友的悲剧,实在是一场让教育人最为难过的教育伦理的悲剧,我把它概括为“错误的教育观念杀人”。2020年6月4日,小学生可馨,从教室跑出后,翻越栏杆坠楼身亡。据孩子妈妈讲述,6月4日作文课,可馨在《三打白骨精》读后感中,发出感慨:“不要被表面的样子,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在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却是阴暗的。”任课的袁老师在作文纸上批:传递正能量。作文中满是红笔圈点,显然是老师对她的作文不满意,让其对作文修改至少两次以上。随后就发生了坠楼一事。大家回过头去看看可馨小朋友被老师勒令反复修改的那篇作文的原稿,可谓心得真实、行文活泼,真是一篇上佳的作文!但是由于老师非要她“传递正能量”,其结果是我们失去了一位“世界上可爱的天使”……很显然,教师或者教育的伦理,不仅仅是不迟到、不早退之类琐碎、具体的行为规范,最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日常教学是否合乎教育的伦理:我们是在鼓励孩子,还是在控制孩子?孩子的个性、创造性、学习兴趣等等是得到教师的尊重,还是被我们无视、漠视甚或扼杀?全体教育工作者都必须牢记的是:一个不能提升孩子当下学习生活质量的教师,不能说是一个好老师;一种不能尊重儿童主体性的教育,绝不可能是“道德的教育”!“最小”的德育,实际上是狭义的德育概念,指的是我们学校教育生活里大家称之为“德育工作”的东西—德育课程、班会晨会等等,我常常称之为“直接的德育”。这个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可馨”的表现作为分析的案例。从网上广为传播的留学生可馨的资料来看,可馨的家境不错。但是一个条件优越、可以送孩子去美国留学的家庭,一个教育质量整体优良的发达地区,是如何培养出了一个从小骂自己同胞为“贱骨头”、骂医生抢救是“抢救你妈X”,且从小就认为“保护自己最好的方法是培养杀心,在脑内不断想象杀死别人的过程,人有了杀心外表就有了杀气,第一眼就把对手震慑了”的“孩子”?实在值得全社会,尤其是全体教育工作者深思。所以我认为,许多教育问题其实是与疫情无关的,疫情只是凸显或者淡化了某些教育本该解决的问题而已。在“最小”的德育方面,我认为中国德育有如下几个当务之急。第一,一定要加强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
2020年11月9日
其他

征稿|2021年第1期话题:“五育”融合教育体系的构建

明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推荐阅读新刊速递丨中国德育2020年第20期征稿∣“第一线”栏目教学实录板块征稿启事(长期有效)推荐
2020年11月5日
其他

新刊速递丨中国德育2020年第20期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卷首语感恩是一种人性之光感恩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蕴含着本能与崇高!感恩源于生命之原始本能。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自然界的动物都能感恩,何况人乎?人的社会关系的本质在于自尊与尊人。感恩凝聚着平等与仁爱,是人类美德中微小的生命情趣,是一种普遍的社会伦理和为人之道。“可怜天下父母心”蕴含父恩如山,母恩似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唤醒世人最普遍的扶助之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诠释人类最崇高的师恩!感恩是人生幸福的源泉。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人生漫漫,有无数苦难和骄傲的回忆,方有幸福的体验。哀哀父母,不养儿,不知报母之恩;碌碌人生,不当家,不知柴米之艰;绵绵关系,不付出,不知投桃报李之贵。若把恩情珍藏心底,回馈以爱的辽阔和深远,是高贵的人生之美。“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不完美的社会,人类的行为具有彻底的易错性。”索罗斯这一洞见,既适用于经济领域,也适用于道德领域。“彻底的易错性”可能源于某种盲目的信念,最终导致感恩的不理性、不道德。一是感恩之暴。源于“三纲五常”下的感恩伦理或传统,要求你必须感恩。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哪里。这样的感恩既伤害了生命,也消耗了感恩。二是感恩之恶。感恩需要尊重与私密,但现实中的许多感恩活动,变成了追名逐利的手段,如资助贫困学生,请媒体高调宣传,这容易践踏尊严,滋生傲慢与卑微,亵渎感恩。三是忘恩负义。有的人毁坏同学财物,甚至殴打自己的父母、老师和同学。他们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这是人性中最卑鄙的丑陋,源于过度溺爱与自私的传递,也滋长于社会精神的衰败与颓丧。尊重自然。感恩与平凡、朴实相连,任何时候,都要把平凡与朴实放在第一位!不要过于宣传施恩与感恩。因为感恩是一种生命的自愿与自然,没有丝毫矫揉造作的成分,它不可能存活于功利与欺骗之下。“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只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就会在应该感恩的时候感恩,感恩一切有恩于“我”的人。尊重理性。感恩的人需要理性,自我判断能力决定感恩的标准与方法。“无知的人本想做点好事,结果却害人不轻;小喜鹊拔出妈妈的羽毛,还以为报答了养育之恩。”所以,只有对自由、平等观念理解和内化,才能防止感恩暴力,流淌真正的感恩。尊重传统。有信心而又灵活地保留传统的感恩形式,但不要使传统成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资源。如果不加批评地感恩天神、权威与命运,就会出现不平等,甚至伤害生命的感恩意识与文化,这是感恩教育要警惕的。【作者系湖南文理学院师范学院院长,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本刊特约评论员:唐松林
2020年10月27日
其他

讲堂丨袁卫星:生命教育,让教育找到回家的路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本文由作者2020年7月15日于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立德树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德育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疫情之下的道德教育”系列云端论坛上所作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小学校要注重加强生命教育”成了共识。其实,早在10年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把“重视生命教育”作为了战略主题,只是这一次疫情发生之后,大家进一步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什么是生命教育?什么是生命教育?我的理解是,它是以人的生命成长为主线,围绕着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展开的专门化的教育,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拓展生命的长、宽、高,让有限的生命实现最大的价值,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人的生命有三重属性。第一重是他的肉体生命,或称自然属性,生老病死、饮食生息,这是生命的长度;第二重是他的社会生命,或称社会属性,各种角色、权利义务,这是生命的宽度;第三重是他的精神生命,或称精神属性,超乎天地、思接千载,这是生命的高度。生命教育应引导学生,包括教育者本身,在生命的长、宽、高方面达成以下目标:一是珍爱生命。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掌握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技能,学会保护自己,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二是热爱生活。熟悉国际视野下与他人相处的法则;认识到个体生命的共在性以及他人存在对于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友好沟通,相互关心、共同合作、彼此尊重;同情弱小,积极面对人际冲突,树立宽容意识;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拥有个性化的积极力量,包括乐观、胜任感、自尊感、人际支持等。三是成就人生。能够不断进行生命的自我体验和省思,欣赏和热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珍惜生命的存在,期盼生命的美好,体悟生命的意义,并且能够把这种生命的关怀和热爱惠及他人、自然,具有民胞物与的胸怀以及宽广的人类情怀。以上是生命教育的目标层面。那么内容层面又包括什么呢?生命与安全。包括居家安全、校园安全、社会安全三个模块。居家安全方面,让学生在了解居家安全常识外,重点掌握居家如何防电防火、防盗防抢,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及确保上网安全;校园安全方面,让学生在了解校园安全常识外,重点掌握在校如何确保游戏和运动安全,防止和应对校园暴力、疾病传染及其他意外;社会安全方面,让学生在了解社会安全常识外,重点掌握如何确保交通安全、野外安全,学会应对自然灾害、暴力恐怖。生命与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两性健康三个模块。身体健康方面,让学生在了解生长发育、疾病危害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营养、运动、治疗等对健康的作用;心理健康方面,让学生在了解情绪、性格、压力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情绪管理、环境适应、压力纾解等方法;两性健康方面,让学生在了解青春发育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正常异性交往、应对异性骚扰、防止过早性行为等方法。生命与养成。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三个模块。学习习惯方面,让学生在尊重教师、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学会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生活习惯方面,让学生养成卫生习惯、锻炼习惯、劳动习惯,并学会自我管理;文明习惯方面,让学生在认识文明行为的基础上,学习礼貌用语、社交礼仪。生命与交往。包括亲近自然、沟通父母、结交朋友三个模块。亲近自然方面,让学生在了解生命现象、生命起源的基础上,认识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学会绿色生活;沟通父母方面,让学生在了解生命诞生、父母养育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尊重,懂得孝敬父母,承担家庭责任;结交朋友方面,让学生在了解集体生活、社区生活、公共生活的基础上,掌握选择良师益友、应对同辈压力、提升社交能力的方法。生命与生涯规划。让学生在培养兴趣爱好、发展兴趣特长的基础上,养成职业素质,提升职业能力,做好生涯规划;让学生发挥自我的潜能和积极因素,弥补短处和不足,选择最有效的成长途径,获得最大限度的个体发展。生命与价值信仰。让学生拥有一个崇高的精神生活空间,为他生活提供勇气,提供必需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让学生在了解生命由来、生命成长、生命归宿的基础上,了解死亡现象,懂得临终关怀,学会向死而生,并在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上,成就人生。这里我跟大家说一下,生命教育内容当中有两大难点,一个是两性教育,一个是死亡教育。为什么没讲“性教育”这个概念呢?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除了异性之间的交往,还有同性之间的交往。世界变得比较复杂,所以我们称之为两性教育。对于两性教育,老师也好,家长也好,不知道怎么讲,这是一个难点。第二个难点是什么呢?死亡教育。我们中国文化往往是忌讳死亡的,不太愿意提死亡。事实上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从了解生命诞生、了解生命过程、了解死亡现象、了解生命独特、了解生命基因,到增强生命韧性、懂得敬畏生命、懂得悦纳生命、学会临终关怀、珍惜生命权利、活出生命精彩,这就是我们死亡教育的内容,我们称之为“生死智慧”。这次疫情发生,我觉得是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较好时机。看着持续上升的确诊病例、重症病例以及死亡病例,我们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生命是那样的脆弱与无奈。在人的生命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无数次地面临死亡的逼视。面对生命的脆弱与无奈,掩起双目是自欺,视而不见是麻木,徒叹奈何是懦弱,声嘶力竭是空洞,关键是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并用顽强、勇敢的态度去积极面对。因此,我们可以借机在认知层面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亡;在行为层面引导孩子远离死亡,学会风险防范,学会心理自救;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让孩子认识到人生的无常,学会“真正地活着”,活出健康的身体、积极的生活、向上的人生。为什么要开展生命教育?第一,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题中之义。就是说现在的教育绕不开生命教育。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也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我们用这些话来观照现在的学校,有的“高考工厂”是称不上现代教育的。所以,我认为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题中之义。其实想想也很简单,你的学生连健全的生命都没有了,你这个学校的教育,也就失去了基础。第二,生命教育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环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三个部分:一个是文化基础,一个是自主发展,一个是社会参与。细化的六大素养分别是: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那么,这里面其实有很多的地方都和生命教育有关,特别是在“健康生活”里,它的分支是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这些都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三,生命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朝向。1964年,日本学者出版了一本书,叫《生命的实相》,率先呼吁生命教育的重要性。1968年,美国一个叫华特士的学者,针对青少年无视生命价值的现象,在死亡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创办了阿南达学校,这个学校专门开展生命教育。受此影响,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概1,500多所中小学校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后来,澳大利亚、日本也纷纷跟进生命教育,将它课程化。我们国家开展生命教育比较早的是台湾地区,后来,香港和澳门也随之跟进。从2004年底开始,内地有些省市分别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上海市还制定了本市的《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生命教育在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当中,都是一股潮流,我们国家也是这样。第四,生命教育是解决青少年个体生命现实问题的必要途径。这里说几点青少年面临的现实问题。第一个是轻视生命、残害生命的现象层出不穷,包括轻视、残害自己及他人、动物的生命。第二个是消极生活的人群日益增多,很多人都觉得生命没有价值和意义。第三个是生命困惑、生命障碍问题堪忧。第四个是生存技能和安全常识都很欠缺。北京大学青少年儿童卫生研究所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学生每5人中就有一个人考虑过自杀,为自杀作过计划的占6.5%。因为亲子沟通不畅,因为师生对话缺失,因为学业压力过重,因为同学交往畸变,因为青春萌动等等原因,孩子轻易放弃了生命。反思我们的教育,不难发现,我们常常只关心孩子怎么学,很少关心他们为什么学。一句话,学生的动力源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动力源问题不解决,确立孩子的主体地位,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激发孩子的创造思维,强化孩子的创新意识,等等,这些也就成了空话。生命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唤醒,对生命感、价值感的唤醒;是一种建构,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建构。如果它只是停留在安全和健康这样一个长度的维度,我觉得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开展生命教育有这么一个说法:责任大于意识,意识大于技能,技能大于知识。这个很重要。怎样开展生命教育?第一,学科渗透。举一个例子,我曾经上过一堂高中语文课,是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我在讲这篇课文时,用国学大师梁漱溟的一句话来贯穿:一辈子首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后解决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用琼西的故事来讲的话,如果没有西药,也救不活她,这就是人与物的关系。同时,如果没有朋友的悉心照料,没有贝尔曼冒死画的永不凋零的叶子,她也得不到启发,这是人与人的关系。但是最后解决问题的,还是她受到了“最后一片叶子”的启迪,得到了生命自觉的唤醒,这就是人与内心的关系。这堂课仅仅是讲语文吗?我觉得不是。它跟我们的生命教育是有直接关系的,无论是生命的长度、宽度,还是高度,在学习这篇小说的过程中,我们都能得到启发。第二,主题教育。大中小学开展的主题教育内容丰富,包括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法治教育、慈善教育、生涯教育等,这些教育单独看太散了,像散落的珍珠,需要有一条线把它们串起来。那么这条线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生命教育,每一个主题教育中都可以有也应当有生命教育的影子。第三,综合实践活动。比如,班团队活动、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活动、社团活动等等。我们看一个台湾学校的例子,他们开展节日教育,会把中华传统的节日以及节气贯穿在里面。春节是植物萌芽的时候,这里有生命的更新;清明有生命的传承;端午有生命的保健;中元有生命的价值;中秋有生命的光辉;重阳有生命的危机;冬至有生命的转机;除夕有生命的圆满。这就是一种形式的生命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第四,校园文化。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其校园文化在启迪心智、确立人生价值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应本着生命至上的理念,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引导师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同学关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辐射生命正能量。无论用哪一种方式开展生命教育,我觉得最终还是要围绕生命的长(自然属性)、宽(社会属性)、高(精神属性),结合身边的人、事、物来展开。但就应试教育仍行其道、生命教育空间逼仄的现状来说,我们呼吁形成以专设课程为主导,专设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及各类教育活动有机渗透、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生命教育实施机制。强烈建议开设专设课程,以使学生在专人指导下,从个人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对生命问题进行较全面的了解,更好地理解生命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可以采取的对策。朱永新教授说,生命教育,就是让教育回家,就是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那么,这条回家的路,请与我同行,我们一起温暖地走下去。◆
2020年10月16日
其他

新刊速递丨中国德育2020年第19期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卷首语师德师风:在自我与社会的交互中生成教师,是育人的职业;师德,是教师的立业之本。为人师者,“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教师身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一言一行关乎学生成长,更关乎强国和民族复兴的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明确要求,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同时要求“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长期以来,师德师风建设以强调崇高师德为价值引领,以教师自身道德规约为发展举措,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过于强调高线追求,弱化了对行为的底线规约;过于强调道德宣讲和说教,忽视了道德认知与内化;过于注重教师个体的反省修身,忽视了社会文化的支持浸润。这些在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时,就显得力所不逮。师德的发展,是依赖于情境的。在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看来,道德的发展与不同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观念的形成源于社会交往。换言之,社会崇尚什么,深寓其中的人也会努力发展什么。一个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也将拥有一支道德高尚、勇于奉献、心怀大爱的教师队伍。反之,如果教师失范,那也将导致社会失范。因此,崇尚有道德的人生,提高教师地位,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是一个理性、负责任的社会所应为。师德的发展,是主体的反思性实践。师德的养成不是把一套既定的规范、规则灌输进“等待装载心智与道德洞穴”中的过程,而是主体不断积极主动建构的结果。尤其当人处于道德的灰色地带时,对于“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通过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成为理想的‘我’”这类问题的追问,将会使主体能够自律自觉地用“德”来推理、反思和内化,使“自我”挣脱两难的困境,使师德得以向高处跃升。教师的自我建构与反思,是师德生成的核心机制。启功先生在提出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时曾说过,“实践校训,关键在于师生的自觉性”。所学能否真正成为师表,并不是“职称”“级别”所能衡量或代表的;所行能否真正成为模范,也不待旁人选举出来,而是要随时扪心自问有没有可惭愧的思想行动。新时代,是逐梦的时代,也是奋进的时代。新时代的教师,应以立德树人、立德为师为己任和共同追求,慎思笃行,努力托起更加美好的明天。【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本刊特约评论员:郑
2020年10月10日
其他

新刊速递丨中国德育2020年第18期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卷首语教育评价改革要实现四个转变教育评价在当前为何如此紧要和受到密切关注,这都是与教育评价本身的内涵相关的。教育评价从表象来看经常是评选、评奖、考核、选拔等活动,但是这些多样化表象对应的内涵却是模糊的。在回溯教育评价定义发展的基础上,教育评价越来越可以明确理解为一种具有技术内涵的实态把握和价值判断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了要坚决克服教育评价的“五唯”问题,这说明消极的教育评价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作为技术工具的教育评价活动主要服务于什么目的?两个根本的方面是不能忽略的,一是诊断和促进,二是选拔和分配。教育需要良好的运行状态和更高水平的产出,也需要对职责、权利、资源、财富和机会进行合理配置,这两个“需要”决定了教育评价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说,没有教育评价的支撑,教育会重归自发状态,这样的教育难以回应人类社会在追求发展和避免危机上的积极性。教育评价的主要目标是对教育进行实态把握和价值判断,实现这个目标的核心难度则主要体现在持有与表现、复杂与简化、未知与已知、个体与群体等四个维度的辩证关系中。目前的教育评价之所以被诟病,被提出最多的一个原因就是太过“表现主义”,没有真正关注教育参与个体或部门内在积淀和生发的“持有”,但这些“持有”经常发挥着没有外在“表现”的积极功能。“五唯”教育评价的核心问题就是片面地简化,虽然依据关键指标进行整体把握是一个相当理想和经济化的状态,但过于简化的教育评价会忽视教育系统本有的复杂。现有教育评价的确立基础是我们对教育的现有认识,但是教育认识虽不断发展,也难以破除对教育世界的所有未知。当前对教育评价的不少批判是维护主体性或个体性角度的,但这与教育评价经常被群体用来实现整体教育发展的情况不对应,群体层次的教育评价对个体产生一些制约和规范是正常的。因此,目前的教育评价改革相对以往至少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坚持整体性视野,时刻意识到教育评价是对某个方面或参与者整体的评价,任何简化都有背离整体的风险;二是保持教育评价的动态发展性,跟随对“持有”的更多认识、对复杂进行简化的手段升级、对已知边界的扩大、对个体与群体关系的优化而动态发展;三是对教育世界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保有必要的尊重,在对这些方面的深化理解中追求信度和效度;四是有意识地进行反思和接受“再评价”,教育评价本身也需要进行更高层面的实态把握和价值判断。【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本刊特约评论员:余清臣
2020年9月30日
其他

探索丨韩宝江: 中小学生偶像崇拜现象解析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流行文化是与高雅文化相对而言的,指按一定节奏、以一定周期、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在不同层次人群中广泛传播起来的文化。流行文化是被许多人所喜欢和热烈追随的文化,主要功能是娱乐,对流行文化的追求是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流行文化成功地贴近了人们的社会心理,满足了人们回归本性、追求世俗快乐的欲望,但是其发展往往缺乏一定的引导与控制机制。偶像崇拜通常是指对某种偶像、图像或实物的崇拜,是对仰慕的象征物、对象的尊重与钦佩,乃至极端信仰。偶像崇拜是当今青少年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内容,有其积极向上的一面。成人完全可以引导青少年钦佩有才能的人,从而提升完善自己。本文谈的中小学生偶像崇拜,主要是指对于各类社会名人不同程度的追随与仰慕。一、中小学生偶像崇拜的特征中小学生这样一个特殊却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鉴于其自身成长发展需求和思想认知水平,以及社会文化潮流等因素,在偶像崇拜的过程中表现出某些具有突出共性的群体特征。(一)持恒与易变并存
2020年9月28日
其他

征稿|2020年第24期话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明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推荐阅读新刊速递丨中国德育2020年第17期征稿∣“第一线”栏目教学实录板块征稿启事(长期有效)推荐
2020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