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周中之:勤俭节约——新时代消费观教育的守正创新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8年度专项任务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消费伦理观念研究”(18JF222)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为世界所瞩目。与此相适应的是,社会的消费水平也升级换代,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此,青少年消费观教育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锐意改革,守正创新,既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又注入时代的新元素,为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贡献。
1
勤俭节约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奢俭问题一直是消费观的核心问题。儒家、道家、墨家等对中华民族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思想流派,都是“崇俭黜奢”的。为什么倡导崇俭黜奢?中国传统伦理认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节俭是大德,它使人寡欲,一切德性皆从节俭而来,节俭滋养德性。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而奢侈是大恶,它腐蚀健康的道德人格,败坏社会风尚,甚至造成国家的衰亡。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成由勤俭败由奢”。
中国的消费观教育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把“勤”和“俭”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珍惜劳动果实教育与节约美德修养融为一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诗脍炙人口,千年相传。它通过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描写,激发了人们珍惜粒粒盘中餐的道德情感,从而增强了节约粮食的自觉性。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消费观教育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提高了实效性。
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以后,是否还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坚持勤俭节约的方针?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勤俭节约是我国长期要坚持的方针。继承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对青少年的消费观教育,是完全必要的,并且具有现实的迫切性。
我国有十四亿人口,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从中长期看我国的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是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大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把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针对触目惊心的餐饮浪费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1]而要培养节约粮食的习惯,必须从小开始进行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永远不能丢,勤俭节约教育要建立长效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与他们的前辈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没有经历过物质短缺的生活,对勤俭节约的价值缺少感性的认识、人生的体验。市场的繁荣、商品的丰富、网购的便利,使他们觉得只要有经济能力,任何商品几乎都是唾手可得的。在一些青少年的观念中,浪费一些食物,似乎不值多少钱,不足为道。从当前中国多数家庭的经济能力来说,满足子女的消费需求无多大问题,特别是在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即便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尽量满足子女的消费需求,否则就觉得对不起子女。而在社会中,大众消费文化通过媒体的宣传,广泛地进入到青少年的生活中,大大地刺激了青少年的消费需求。青少年往往将美好生活与高消费直接画等号,勤俭节约的教育难免事倍功半。
更令人痛惜的是,一些青少年由于追求名牌消费、时尚消费,崇尚、追捧明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高消费上,甚至因此影响学习。而大多数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在这种情况下子女和家长的隔阂、摩擦、矛盾就会逐渐滋生。在许多情况下,青少年的高消费是违法犯罪的温床。青少年还在学习阶段,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强烈的消费需求与有限的经济能力往往会发生冲突,使其难以抵挡高消费的诱惑而误入歧途。为了追求物质享受以致失足的案例,在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总之,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少年,必须继承这一美德,才能更好地成才成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
2
勤俭节约在消费观教育中的
继承和与时俱进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前,中国人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要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但也要与时俱进,在消费观教育中注入新的时代元素。
第一,节约是道德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统一。传统的价值观认为,节约具有道德价值。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践行节约的美德。一个社会以节约为荣,才能建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同时,节约具有经济价值。节约可以推动资本的增加,减少生产的成本,提高竞争力,劳动时间的节约等于发展生产力。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和自然关系的矛盾、社会发展和资源有限性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对节约的理解不能停留在道德价值、经济价值上,而且要强调生态价值,并且将三者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2]
中国因高速度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21世纪,消费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国外有专家甚至认为:“消费问题是环境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在产生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并威胁着地球的承载能力,从本质上说这种影响是通过人们使用或耗费能源和原材料所产生的。”[3]必须通过反对消费主义,控制、减少人类消费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压力。必须建设节约型社会,使人类沿着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方向前进。但在现实生活中,绿色消费的理念还会遇到各种思想的障碍。人们往往认为消费纯粹是个人的事,别人管不着,认为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在经济上微不足道,不必小题大做。因此,在21世纪的中国,必须变革消费伦理观念,在作出消费选择时,不忘绿色消费理念。不仅从道德上、经济上思考消费行为,而且坚持从生态环境的保护上遵循绿色消费的要求。
第二,节约是减量与增效的统一。从词源上说,节约是节省、俭约的意思。实现节约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是通过直接减少资源消耗的绝对量来达到节约的目的,例如节约粮食、节约纸张、节约用电、节约时间……这种节约是最直接的、显而易见的;
第二种是通过提高资源效率来达到节约的目的,在同样的资源消耗下产生更大的效果,这种节约是间接地、相对地减少了资源的消耗。
第一种途径是传统的,在现实生活中广泛采用,第二种途径是一种有新意的理念,它认为节约不仅仅在于减少消耗,也在于提高效率。近几十年来兴起的循环经济所倡导的节约就是基于这一理念的。
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再用、循环”为原则,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它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线型经济发展成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环状反馈式循环经济,不是抑制消费,而是强调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缓解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紧张关系。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的新途径,尽管过去的经济活动中也有利用再生资源进行生产的情况,但以产业的模式大规模地实施,却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循环经济对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价值,同时它也为公民勤俭节约的道德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坚实的支持。例如,垃圾分类是减少环境污染、资源再生利用的重要途径,需要公众的大力支持。教育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其中可回收垃圾转变为再生资源,是实实在在地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节约了资源,造福了社会。
第三,节约是经济评价与伦理评价的统一。从经济评价的角度分析,节约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节约有利于资本的增加,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过度节俭会压制消费需求,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当前外部环境严峻变化,中国要发展经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调整和转变“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经济方针,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就要求我们在国内要激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
在对节约进行评价时,要考虑经济和伦理两方面,实现经济评价和伦理评价的统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是实现消费行为的经济评价和伦理评价相统一的指导方针。“简约适度”明确地告诉人们,要坚持节约的理念,但要适度,这就兼顾了经济和伦理两方面的要求。为了贯彻双循环经济发展的方针,必须鼓励消费,通过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同时又要引导消费,掌握一定的“度”。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都是超过了一定限度的消费,必须坚决反对。
简约适度的消费观继承了人类辩证思维的传统。中国古人就主张“俭而有度”(《左传·桓公二年》)。《周易》曰:“节,亨,苦节,不可贞。”意思是说,节制而又适度,“刚柔两分而刚得其中”,则万事通达;过分节制(苦节)则不得其中。[4]亚里士多德也提出“适度是德性的特性”[5]。节俭作为一种德性,它在消费观上体现的是适度的原则。我们应该从中外历史中汲取思想智慧,应用于当代消费观教育的实践。
3
新时代消费观教育中
融入勤俭节约精神的反思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消费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受经济能力的制约,而且受消费者个人的心理特点、伦理观念的深刻影响。由于人们的经济能力、心理特点、伦理观念有差异,消费观是多元的。俭还是奢?这是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选择题。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他们人生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觑。青少年的消费观教育要包容多样,更要坚持正确的导向。
第一,夯实勤俭节约精神的人生观基础。人生观是人生的“总开关”,是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活着为了什么?享乐主义人生观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吃喝玩乐,追求物质生活享受。享乐主义的人生观与勤俭节约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它是高消费蔓延滋长的温床,是人的高尚精神追求的腐蚀剂。人生不排斥享受,也包含着享受,但不归结为享受。通过劳动创造实现美好生活,才是人间的正道、人生的真谛。在劳动创造过程中,人们体验到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从而产生珍惜劳动果实的情怀,为践履节约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可见,勤俭节约精神的人生观基础又是与劳动教育联系在一起的。“勤俭节约”四个字,约定俗成,本身也告诉我们,辛勤劳动与节约有着内在的联系。辛勤劳动、尊重劳动,才能更好地走向勤俭节约的人生之路。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弘扬勤俭节约的精神,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青少年。各级学校在实践中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通过一些感人的故事、形象的画面、丰富的活动来教育青少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前中国社会中,城市和乡村、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不同,消费观念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在消费观教育中针对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分类处理。
第二,激发勤俭节约的社会责任感。个人的消费是自由的,它是建立在平等、自愿、自主基础上的。但作为社会成员、国家公民,既有个人选择的自由,又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是自由与责任的统一。这种责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是其中之一。青少年是社会消费群体中的一员,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学校、社会、家庭要教育青少年,在购买商品时不仅要考虑经济上的性价比、商品的质量,而且不能忘记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例如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水、纸张、木材、能源的消费,不仅仅要从经济上进行考量,即考虑节约的经济价值,而且要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加以考量,意识到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即考虑节约的生态价值。考虑节约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不忘考虑其生态价值,就是消费者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特别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敌视中国的某些国家采用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打压,甚至欲以“卡脖子”这样极端恶劣的方法置中国于死地。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节约粮食不仅是经济的问题,而且是国家安全的问题,具有政治价值。我们要结合时事形势,教育青少年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节约粮食的政治价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节约粮食人人有责,在某种意义上说,节约粮食也是爱国的行为。
第三,培育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中国古代在道德修养方面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荀子在《劝学》中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段精彩的论述,千古流传,其中的核心观点是“积善成德”。“积善”是“成德”之路,要将勤俭节约的精神落到实处,必须诉诸行动,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形成习惯。要教育青少年在餐桌上节约每一粒粮食,在用水时节约每一滴水,在做作业时节约每一张纸……当前,在餐饮中倡导的“光盘”行动是社会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实践活动,应教育青少年响应这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并积极加入其中。在个人财务管理方面,要培养青少年节约用钱的习惯,如用记账的方式规划消费行为,理性地进行消费。
参考文献:
[1]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总书记这样强调[EB/OL].[2020-09-30].http://news.china.com.cn/2020-08/15/content_76601380.htm.
[2]周中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消费伦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2-125.
[3]拉尔夫.我们的家园—地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13.
[4]阮元.十三经注疏(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70.
[5]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97.
◆ ◆ ◆ ◆ ◆
【作者:周中之,中国伦理学会名誉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中国德育》2020年第21期】
【责任编辑:何 蕊】
【微信编辑:宋 芳】
声 明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2021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