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丨蔡志良 柴晓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德育维度

蔡志良 柴晓丽 中国德育 2024-03-18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系统科学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为人类文明指明了发展方向。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引导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品行,养成绿色生活习惯,是学校教育特别是德育的重要使命。从内容的视角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责任观和文明生活观四个德育维度。


1

“两个共同体”的生态世界观教育

“两个共同体”是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两者相互联系,构成了生态世界观。

第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人与自然关系正确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1]这一论述强调生态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结、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在这一生态系统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2],人类是“山水林田湖草”这一自然共同体长期进化的产物,自然生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天然家园。因此,“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继承与创新,也是对西方长期存在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的超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本真表达,使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回归理性,为建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与人的关系明确了发展方向。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不是一个国家的努力所能构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是部分地球居民的追寻能够实现的,它需要在国际层面密切协作、共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5]“人类命运共同体”描绘的情景就是“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它是由伙伴关系、安全格局、发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态系统等五个方面所构成的一个多元结构体系。相对于其他领域来说,保护生态环境是易为各国所接受的“公约数”,因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6]。这就从生态向度上实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世界观充满唯物论、辩证法思想智慧。

  • 首先,坚持自然界的先在性、客观实在性。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离开自然界,人类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本依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具有自身存在形态和运行的规律,人应该尊重自然,尊重自然万物自身规律,不应违背自然规律。

  • 其次,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普遍联系。自然界是由万物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每一种物质形态包括人类都是这一有机体中的一部分,在这有机体中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联结成为生命共同体。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共享生态资源,生态问题既决定一国一地人民的生存状态,又涉及各国各地人民的生存状态,既影响当代人的共同命运,也关涉后代人的共同命运,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普遍联系,使人类构成命运共同体。

  • 再次,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对立统一。人与自然的对立是生态系统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对立,二者统一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从而摒弃了“人类至上”或“自然至上”的极端,达到和谐共生的辩证统一。人是社会性存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既有个体利益之争又有共同利益诉求,只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使人们搁置个体利益之争而统一于人类共同利益追求,走向人类和谐、世界和平。

可见,习近平生态世界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发展,将之纳入德育内容,对于青少年看待外在世界时拓宽视野,加深对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性、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有着重要意义。


2

“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观教育

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必然要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界,大自然是人类获得一切可资利用资源的源泉,如何认识和处理人类需要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价值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7],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这一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价值观的集中表达,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第一,明确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价值定位。对生产力的通常理解就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这就意味着自然只是一种属于生产资料范畴的对象性因素,生产力也往往被狭隘地理解为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也就仅仅体现为财富的增加。无疑,这样的生产力发展就是对自然资源的不断索取,结果必然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观,提出了生态环境的生产力属性,拓展了生产力的内涵,使生态环境显示的不只是外在经济价值,还具有自身内在价值,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

第二,认识“绿水青山”的多元财富价值。“土地是财富之父,劳动是财富之母。”长期以来,人们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看到的是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物质变换关系,重视的是自然生态给人类所能提供的物质财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观则认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这一观点不但揭示了自然生态具有的多元价值形态,而且极大地拓展了财富的内涵,克服了仅仅关注自然生态的物质价值或经济价值的局限性、短视性。

第三,追求“绿水青山”的民生价值目标。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强烈。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就要“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8]。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9],“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10]。“环境就是民生”的价值判断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价值追求,把良好的生态环境看作最基本、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中小学教育中,学生所接触的“价值”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

  • 一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 二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

这两方面都没有涉及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认识。因此,把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观引入学校德育,渗透于相关学科教学内容之中,将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在更为开阔的时代背景下加深对生态环境的价值属性、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公平正义、人的幸福等问题的认识。


3

“敬畏自然”的生态责任观教育

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的要求就是人类要确立“敬畏自然”的生态责任观,做大自然的好子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1],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自然心存敬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保护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园,共同医治生态环境的累累伤痕,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12]。他所发出的增强保护生态环境使命感的呼吁,也是对人们敬畏自然的生态责任观的明确表达。

第一,尊重自然的道德地位和权利。自然万物是宇宙进化的天然结果,各有其自身的地位和内在价值,有保持自身存在的权利,人类有保护自然万物存在的责任和义务。尊重自然,意味着不但要敬畏自然,还要关爱自然,将自然万物看作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在原有的人与自然“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中,增添“关爱与被关爱”的内容。人类在利用自然万物外在价值的同时,应当重视其内在价值,履行道德义务,担当生态责任,维护生态环境的完整和谐、有序循环和稳定发展。

第二,顺应自然万物自身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13]顺应自然就要遵循自然万物共同的和各自的存在和运行规律,不能凭人类的主观意志、欲望需求而违反规律。古今中外有许多因违背自然规律而受惩罚的教训,如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而造成水土流失、沙漠扩张,对野生动物生存空间肆意挤压、滥捕滥杀滥食而导致埃博拉病毒横行、中东呼吸综合征肆虐全球等等,都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第三,保护生态环境以供人类永续享用。人类要生存、发展,不可避免地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但是在这过程中,人类要尊重自然运行法则和生命运动规律,爱护生态环境,珍惜自然资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既要支撑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14]。人类要精心呵护和蓄养自然万物,取用有度,使其长盛不衰,能永续地为后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条件。

在学校德育中,责任通常是指个人对他人、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应承担的义务,而对生态环境的义务往往没有作为重要的德育内容。在生态危机成为全球性危机,保护生态资源,维护生态环境,追求人类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对青少年进行习近平生态责任观教育,对于他们形成生态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加深对自然的感激、尊重的情感,掌握生态知识和保护生态能力,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有着重要作用。


4

“返璞归真”的文明生活观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15],“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16]。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能停留于观念的建构,也不应满足于亲近自然的情感形成,而要成为全民的行为规范和生活常态。

第一,树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观。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正在从基本生活型消费向享受型生活消费转变。这一时期,极易出现奢侈浪费现象的泛滥,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索取。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树立绿色消费观,就要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摒弃非理性的盲目消费、放纵性的欲望消费、炫耀性的攀比消费,选择适合自己实际状况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产品,达到既满足自身实际需要又节约资源的目的,做对自然、社会负责任的消费者。

第二,形成仁爱万物珍爱生命的道德情怀。仁爱万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珍爱生命是自古以来普遍认同的道德准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述的观点。天地万物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都应得到尊重,如《列子·说符》就说“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又如王阳明讲“万物一体之仁”,人应该把有知觉的动物、无知觉的植物甚至无生命物体都看作自己身体和心灵的一部分。当然,在天地万物中,首先应该敬畏和关爱的是生命。而在各类生命体中,作为唯一具有主体性的人类,不但不能欺凌其他生命种类,而且应该对它们充满关爱之情,当它们受到伤害时,要有怜悯之心,尽力呵护。

第三,养成爱惜环境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自然资源的消耗者、污染物的制造者,因此,让广大民众养成爱惜环境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看,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节约资源,消除浪费,特别是对于如食用野生动物、餐饮铺张等猎奇、炫耀式的行为,要坚决杜绝,尽量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力戒对自然生态的不必要伤害;另一方面,要少制造污染物,不污染或少污染环境,遵守公共生活规则,让垃圾正确分类、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等成为生活常态,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对于青少年来说,进行文明生活观教育,不只是让他们懂得量力而行的经济生活实践意义,还有厉行勤俭节约的品德养成意义,更有珍爱天地万物的情怀生成意义。

◆  ◆  ◆  ◆  ◆  

 

【作者:蔡志良,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柴晓丽,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中国德育》2020年第21期】

【责任编辑:刘 烨】

【微信编辑:宋 芳】

 


声 明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推荐阅读

新刊速递丨中国德育2020年第22期

推荐 | 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第1~39批全名录

征稿|2021年第3期话题: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

德育40年·盘点∣40件德育大事(政策版)

观点|刘次林:道德测评——科尔伯格的贡献

第一线|王志刚:班主任应如何开发学校晨会课程?

讲堂|任苏民:落实立德树人——叶圣陶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荐读|傅国亮: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品德教育

征稿 | 中国德育固定栏目征稿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2021年杂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