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等奖+6!北工大首都“挑战杯”再创佳绩!

工小V 北京工业大学 2023-12-28

近日,“青创北京”

2023年“挑战杯”

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落下帷幕

北京工业大学再创佳绩

获得特等奖6项

一等奖11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2项

捧获2023年“挑战杯”

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

在首都“挑战杯”竞赛主体赛中

获得特等奖1项

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

首次实现12项作品入围终审决赛

参赛的15项作品全部斩获奖项

作为全国“挑战杯”竞赛发起高校

获得最高国赛报送名额6个

 特等奖

一转成桥——超大吨位转体建造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成员郭若楠、张孟琦、张明昊、王家祺、杨绍虎、潘信宇、孙克荻、佟宇暄

指导教师张文学

所在学部(院)城市建设学部

项目介绍:该项目针对大跨度、大吨位、多T构转体桥建造过程存在的共性痛点,研发了模数式拼装球铰、多点联合称重和基于拟动力叠加原理的转体安全监测三项创新技术,实现了对转体桥技术的优化创新,为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注入新活力。


 一等奖

“镁”不胜收——“介入无植入”新型脉血管支架研发

项目成员 侯宁、张睿、王辰心、李悦、张越麒、郑旸、夏懿馨、谢嘉蕊

指导教师刘轲、杜文博、梁红星

所在学部(院)材料与制造学部

项目介绍该项目从材料设计出发,选取人体有益元素作为主合金化元素,获得了新型医用镁合金的新配方;结合镁金属的塑性变形规律,开发高效、低廉的微细管(支架产品原料)复合加工制备新技术;设计多种支架筋型,使用无接触激光雕刻技术完成支架产品定型,并分析微细管和支架相关性能和机理,对产品的优化和大规模生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为我国血管支架医疗事业发展助力。


慧首科技——智能仿生手引领者

项目成员周恩岐、张子博、吴天伟、王天语、刘嘉铭、梁建烨、彭嘉盈、施秉男

指导教师张文利

所在学部(院)信息学部

项目介绍该项目自主研发了“三层嵌套窗”肌电信号处理技术,通过Z-score峰值检测算法对肌电信号时域、频域进行特征提取,创新性地将BN-BLS网络应用于肌电信号手势识别中,设计出动作更准确、响应更快、训练时间更短的仿生手控制系统,将信号放大倍数提升约40%,训练时间降低75%,识别延迟降低70%,识别准确率提升7%,做到了实时训练,达到更好的康复治疗效果。


Green Guard:智能激光自动除草系统

项目成员郭枫、杨茜、韩锐、方紫耘、施秉男、李骁骐、张子博、李悦

指导教师方娟、张文博

所在学部(院)信息学部

项目介绍该项目以农业大棚和中大型粮田为研究对象,研究稗草、狗尾草、马齿苋等多种类杂草,总结共性问题,应用通过Mindspore、华为云数据库、Modelarts、华为云服务器、激光除草等技术,确定了智能化技术集成程度、自适应数据处理效果、智能决策系统研发和效果评价及优化四大指标。该项目有效地去除杂草防止其争夺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农作物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提供了指导与借鉴。


血脉互联·关护无界——无创组织血流动态监测仪

项目成员白江涛、张敬玥、邹沛雯、张宇、姜敏楠、李一帆、薛浩、陈子懿

指导教师冯金超、李哲、贾克斌

所在学部(院)信息学部

项目介绍项目以实现心脑血管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为目标,将信号与信息处理、人工智能、医学光学等技术深度交叉融合,开发了基于扩散相关光谱技术的无创组织血流动态监测仪。本项目实现了组织血流连续实时动态监测;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国产化一体式整机;完成了小范围临床样本试验,可提供24小时床边监护,适用范围广;为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初筛和预后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有助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挖潜京郊:特色乡村如何振兴?

——基于京西马栏村追踪调研的探讨

项目成员张国威、高欣然、范伯瑜、何淏儒

指导教师高璟、赵之枫

所在学部(院)城市建设学部

项目介绍该项目团队发挥专业优势,立足实地调研,结合田野调查,提出地理空间与人本感知相结合的“双维数据感知法”,设计出“1+3+N”的具体振兴路径以及包含品牌设计、多款文创、网站开发、三类别体系构建、十几处项目打造、跨区域游线设计的详细开发路径,并总结出具有可复制性、针对全国大城市周边特色村振兴发展的马栏模式。


水碧山青——连续流单级AO IFAS高效低耗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项目成员王嘉辉、梁浩然、董琦、张虞、段俏、叶子静

指导教师彭永臻、任尚、张方斋

所在学部(院)环境与生命学部

项目介绍该项目自主研发新型连续流单级AO IFAS高效低耗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提出在连续流单级AO IFAS系统中构建针对不同时期垃圾渗滤液的组合工艺。通过设置水质预处理单元和PNA-PDA-IFD单元,有效解决了当前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高能耗、高药剂投加、剩余污泥产量大、温室气体排放高等诸多问题。


本届“挑战杯”还增设五个专项赛赛道

“青学二十大”红色专项赛

“青聚奇思”黑科技专项赛

“青智攻坚”创新赋能专项赛

“青振京郊”乡村振兴专项赛

“青砺基层”社会治理专项赛

北工大共获得特等奖5项 

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8项


 特等奖

智能汽车行车场景下多模交互设计研究

项目成员盖森、刘东昆、张钰坤、蔡逸飞、钟瑞、肖俊、刘昱呈、张少捷

指导教师:鲁艺、李旭阳

所在学部(院)艺术设计学院

项目简介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赋能汽车的背景下,车与人的人机交互方式变得复杂和多样化。该项目通过多模态主动交互,来简洁化人机交互步骤,打造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最终产出了一套从数据库和算法模型出发,用于智能汽车多模主动交互设计研究方法,并用该理论指导产出了相关设计实践。


单级连续流高效低耗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项目成员任尚、姬庆庆、张虞、董琦、王宇譞、王嘉辉、叶子静、段俏、梁浩然、张逸静

指导教师彭永臻、李夕耀、姜浩

所在学部(院)环境与生命学部

项目介绍:该项目基于厌氧氨氧化工艺高效节能等优点,并考虑到单一厌氧氨氧化技术所面临的厌氧氨氧化菌持留难、富集难、亚硝底物供应不充足、硝态氮产量高且难以实现深度脱氮等诸多实际问题,提出在连续流单级AO IFAS系统中构建针对不同时期垃圾渗滤液的组合工艺,实现对早、中和晚期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


基于厌氧-好氧-缺氧运行的新型低 C/N 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系统

项目成员梁浩然、姬庆庆、段俏、常宇欣、汪小桐、张逸静、朱颖佳、任尚、王嘉辉、李立莹

指导教师彭永臻、李晨宇、李夕耀

所在学部(院)环境与生命学部

项目介绍:该项目采用三级SBR系统依托“红菌”处理垃圾渗滤液,将三个反应器有效耦合及优化控制,通过厌氧段去除原水有机物、好氧段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产生亚硝态氮并实现氨氮和亚硝态氮联合去除以及最终的缺氧段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实现对硝态氮及氨氮的深度去除。


基于EEG的抑郁状态辅助诊疗检测系统

项目成员宋静茹、周晓帆、程浩楠、王禹洋、户晨阳、李可远、薛祺、陈柄旭

指导教师王卓峥、刘帷

所在学部(院)信息学部

项目介绍该项目针对抑郁状态的评定依赖于医生的观察检查,依靠人工评定的问题,开发了基于EEG的抑郁状态辅助诊疗检测系统,提出抑郁状态分类诊断脑机接口方法。该项目使抑郁状态识别率达95%以上,实现了多场景多群体抑郁状态筛查,解决了医生主观经验造成准确率低,大型设备复杂,诊断时间长等问题。


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过程智能分析系统

项目成员刘洋、赵诗雨、侯宁、李孟燃、邵启倓

指导教师张勇

所在学部(院)信息学部

项目介绍:该项目基于数据挖掘和数据可视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本科高校学生课堂行为数据进行探索与分析。该项目提取北京市某高校学生线上线下行为大数据,构建学生的校园活动序列并提取特征,接着借助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手段,为校园管理者提供便捷简单操作平台并为平台提供运行维护服务,也为学生、企业、校园提供更为详尽的人事报告服务并收取相应服务费用。


近年来,学校紧密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科专业特色,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依托“基金—竞赛—实践”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创业工作体系,不断引导提升学生对国情社情的了解,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开展科技实践,带动北工大学子投身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学校双创成果向服务社会延伸。

为做好作品选拔推荐工作,学校自2022年12月启动2023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先后共有122项作品参赛。通过答辩评审,最终确定了15项作品代表学校参加2023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打磨完善国赛参赛作品,力争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再创佳绩。

奋斗不止步,挑战在路上

无数个昼夜的努力

无数个志同道合的伙伴

时时刻刻肩并肩

相互协作、共同成长

北工大人将继续

在科技创新中增长智慧才干

在追求卓越中锤炼意志品质

科创先行,强国有我!

工小V推荐

@全体北工大人,这份六一礼物请查收!

北工大党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致敬心中的每一束光!北工大科技工作者热学热议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

来源:校团委

排版:管优扬、鞠孟奇

编辑:吕洋、宋霖涛

审核:张海涛

版权声明:工小V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今天也是工小V

祝贺北工大学子取得佳绩的一天

你还想了解哪些获奖项目呢?

咱们评论区见!


一起为创新进取的北工大人

分享 + 点赞 + 点亮“在看”吧~

点分享

点赞

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