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进“双高”路|回眸与展望
2/0/2/2
回眸2022
展望2023
2022年,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产教融合为主线,全力推进双高建设,在教育部、财政部中期绩效评价中获评“优秀”。据武书连2022中国高职高专综合实力排名显示,学校在全国1302所高职院校中排名全国第76位,较2021年提升96位。
开展示范创建和品牌建设
开创党建思政新局面
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开展“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01
示范引领
党员参与学校重大项目比例达70%,对口支援成华区龙潭街道疫情防控21名。获评成都市“蓉城先锋”示范基层党组织1个、“学习强国”学习使用先进单位、学习标兵1名。
02
党建品牌
分级分类推进国家、省、校三级样板支部、标杆院系、“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15个,其中省级及以上4个;文旅学院教师党支部通过全国样板支部验收;培育创建“党旗引领 燕尾行动”等党建工作品牌4个,总结提炼“‘1+N’支部共建”等优秀支部工作法11个。
03
思政建设
联合西南财经大学成功申报全国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获批四川省第二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组织育人”类精品项目1个。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三教改革”,助力学生技能成才,据高职发展智库2022年全国技能大赛获奖名单获悉,学校排名全国第21位,较2021年提升24位。
01
教学改革
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10项,并推荐4项参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
02
资源建设
建成国家级课程2门;省级课程12门、规划教材7部、云教材35部;在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专业(群)教学资源库7个共76门课程。
03
育人平台
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试点高校;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四川唯一)。
04
师生成长
教师获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高职组)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16项。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80项,其中国家级12项;获双创类比赛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40项,蝉联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
▲《龙莹九天—应急通信设备研发的忠诚卫士》项目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集智创新融合共享
注入创新服务新动能
积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融入产业发展、行业企业和人才培养,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
01
教学科学研究
发表SCI论文、EI收录等高水平论文38篇,出版专著4部,立项横向课题50项,市厅级以上纵向课题40项,获市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项。
02
技术技能服务
师生获得授权知识产权成果31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纵横向服务经费2230余万元。
强化内涵建设
助力高水平软件技术群新发展
对接区域产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标准引领,不断深化内涵建设,充分发挥国家高水平专业群的示范引领作用。
01
校企合作
校企共建工程中心2个,开展各类培训14540人次;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典型案例1个;“成职-京东方新型显示产教融合示范项目”获批2022年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
02
教学改革
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并推荐国家教学成果奖评审;教师获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高职组)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奖项2项。学生获省级及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28项,其中国家级奖项5项,集成电路开发及应用赛项蝉联国赛一等奖。
▲“集成电路开发及应用”赛项蝉联国赛一等奖
03
资源建设
校企共建专业资源库2个,在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27门课程;获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参评四川省“十四五”规划教材6部;编写工作手册、活页式等教材13部。
04
标准输出
向坦桑尼亚输出信息技术工程师NAT8级职业标准;牵头制订金砖国家未来技能课程开发和国际团体标准1个,参与职级技能等级标准制定1个。
▲金砖国家未来技能课程开发和国际团体标准“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开发”项目启动会
引培并举多元赋能
激发队伍新活力
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实施高端人才引培工程,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多维度多途径提升教师能力,建设高水平双师队伍。
01
名师领航
获成都市市级荣誉称号教师8人,获“四川技术能手”“四川工匠”称号教师1人。
02
人才引培
全年引培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29人,公开招聘人才35人;立项培育校级学科(专业)带头人22人,新增申请攻读博士学位教师达10人。
03
能力提升
入选第二批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支,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2支;立项建设四川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名师工作室”1个,市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教授工作室6个;全年开展双创、双语培训、新教师能力提升、辅导员能力提升等培训500余人次。
平台支撑双园跃升
构建产教协同新生态
完善产教融合发展平台,优化协同育人运行机制,支撑高新融创产教园和新津融创产教园再次跃升,促进产学研创新成效。
01
产教融合平台
牵头成立成都现代服务业产教联盟,包括中高职院校及行业协会、知名企业等49家单位,学校任理事长单位。
▲成都现代服务业产教联盟在我校正式成立
02
融创产教园建设
新增产业学院1个;新增校企合作企业25家,累计完成产教融合示范项目11个,入选四川省2022年产教融合示范项目1个;入驻融创产教园企业产值累计6942.8万元,开展技术培训达9421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03
产学研创新成效
获评2022年产教融合优秀典型案例国家级2个,省级1个;成功申报教育部第一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项;“成职-京东方产教科深度融合及协同创新示范应用”项目获川渝产学研创新成果二等奖。
多维供给精准化支撑
提升服务新效能
优化服务地方产业、国家战略、社会培训等服务体系,多维度精准化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
01
服务区域经济
入孵学生企业56家,开展技术服务60项;发挥成职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功能,服务企业516家,服务学生10507人,毕业生当地就业率达84.71%。
02
服务乡村振兴
实施帮扶项目12个,累计投入帮扶资金92万余元。招收重点地区学生716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技术技能等培训459人。
03
服务现代职教体系
新增2所中高职衔接联盟学校,为26所中职学校开展实习实训达3446人;联合3个本科院校录取软件工程、旅游管理等4个本科专业学生共计185名。
04
服务终身学习
与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共建“四川省退役军人职业培训示范基地”;社会服务达19.4万人次,实现社会服务产值1178.13万元。
▲四川省退役军人职业培训示范基地落户我校
完善制度体系和多元治理机制
构建治理新范式
落实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完善学院治理体系,发挥多元主体合力,创新学院治理模式,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01
修订管理制度
修订学校章程和管理制度60个,完成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复核;建设“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荣获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
02
完善治理结构
坚持专家治校、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学代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教材选用委员会的咨询、辅政、引领作用,学术治理水平和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03
促进群团建设
2022年,学校工会获成都市四星级工会。
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学校智育新高度
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聚焦云教学、师生数字化能力提升和信息化服务,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改点试点。
01
数智学堂
“两线双栈”网络及10个节点的私有云建设,助力“智慧+“专业群教学资源便捷融入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数智学堂云端教学广泛融入师生数字校园生活。
02
信息化服务
完成信息化项目70个,其中重点项目17个;建成虚拟工厂及智慧教室10个,师生信息化素养培训6352人次,为40家企业提供产学研创信息资源服务。
03
改革试点
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应用试点5G+智慧教育项目1个;继被授予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和全职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之后,成为教育部第一批数字校园建设试点校、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四川省试点校。
深化海外办学交流平台建设
开拓国际新视野
依托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以国际产能合作发展需求为基础,深化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内涵建设,提升国际影响力。
01
中外合作办学
与意大利库内奥美术学院共建“库内奥艺术设计学院”(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完成首届招生200名;送培49名教师在线参加境外研习。
02
国际服务交流
依托“丝路学院”海外办学平台,招收当地学生68名,开发“境外培训课程包”和特色课程13门;开展非学历外籍人员培训7831人日;完成国际合作项目9个,新建“熊猫工坊”和“熊猫学堂”2个,国际辐射效应进一步扩大。入选2022年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典型院校。
▲成功举办“第二届泰国中小微企业跨境电商培训项目”
03
标准认证输出
开发的坦桑尼亚职业标准获得首个认证,3个标准正式纳入坦桑尼亚职业教育体系。
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奋进谱新篇!2023年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的收官之年,学校将持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党委、行政的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饱满的激情、有力的行动,抢抓机遇、只争朝夕,奋力推动学校事业开拓新局面、实现新发展、迈向新台阶!
排版|文凤
供稿|双高办
< 往期精彩推荐 >
2023新年贺词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大事记
教育部公示!我校获评优秀!
每日金句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