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派 | 黄维然:我与MSRA的那些年
笔者按:黄维然是 MSRA 理论方向实习生,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直博生,师从姚期智院士。在这篇文章写作之时,他已经脱离学生身份,走上了工作岗位。这个声音洪亮,气场强大的男生,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四年,这里几乎记录了他整个博士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三篇顶会论文,若干实地项目,还邀请自己的 mentor 作为博士副导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黄维然在 MSRA 的那些年,走进他的科研生活与精神感悟。
在 MSRA 收获关键灵感
黄维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网络和在线学习。在 MSRA 实习期间,他曾发表过三篇顶会文章,目前还有一篇在投。 “在我的印象中,每一个 project 似乎都有一个关键的灵感收获于 MSRA。”黄维然说。
在他的第一个项目中,论文写作已经完成,他正做着最后的修改工作。“改着改着我突然发现,如果定义一个新变量,就可以把整个公式推导过程简化,结论也会变得异常简洁,更重要的是,这个新的变量本身就具备非常直观的物理意义。”黄维然既兴奋又紧张,马上跑到 mentor 陈卫的办公室告诉他自己的发现。“兴奋是因为这个 project 已经做了很久了,很久没有这种突破性的发现了,紧张是因为还有两三天就是 deadline 了,如果按照新的方法,paper 绝大部分需要重写,先前的公式推导也都要重新来过。”
Mentor 陈卫让他先不用着急, “我们先按新的方法,把整个 paper 过一遍,看看是不是正确的,如果是正确的话,我们就要在最后几天时间抓抓紧,把 paper 正文和公式推导都重新改一遍。” 后来,这个方法被证明可行,这篇重新改写的论文也成功投中了 AAAI-17。
黄维然提出一种利用大数据作为先验知识来减少采样样本数的方法。图为他在 AAAI-17 做海报展示
在另一个项目中,陈卫老师和组中的另一位实习生、来自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的博士生 Jungseul OK 则成功启发黄维然走出瓶颈。 当时他们需证明一个 greedy 算法能够达到最优整数解,黄维然为此挣扎许久,“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直觉上也坚信结论是正确的,可就是证不出来。”
后来一次吃饭时,他与 Jungseul 聊到这个问题。Jungseul 回去写出了一个证明,他们二人与陈卫老师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再度推演,却卡在了看似显然的一步上。讨论结束后,黄维然一个人留在会议室里苦思冥想了许久,在将证明重新整理的过程中,他找到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有一个很重要的单调性没有用上!加上这个单调性后,原来的问题就可以等价为在一个矩阵中找出最大的 K 个整数,greedy 算法自然而然地就能保证给出的就是最优解。”问题迎刃而解,Jungseul 不仅成为了他的学术伙伴,也是生活中的至交好友。
Mentor 陈卫是我的榜样
聊到在 MSRA 的生活,黄维然最想感谢的人就是 mentor 陈卫。陈卫不仅是他学术道路上的领路人,更是他为人处事的榜样。在和陈老师共事的过程中,黄维然的性格、人生观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跟陈老师做科研总让人觉得浮躁的心会慢慢安静下来。”黄维然说,“每次我在研究过程中走投无路的时候,他都能很快指出问题的本质和接下来可以施力的方向。”
除了指出问题,陈卫还有一种让人不再浮躁,回归沉稳的“魔力”。“每次我觉得快做不出的时候,很容易心浮气躁。陈老师总会坚持跟我讨论,会说:‘这个问题可能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来,我们先来看看它对应的最简单的情况应该怎么做?我们先把简单的 case 想清楚了,有助于对整体问题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然后一步步把我引导向问题的本质。” 黄维然表示,和陈老师沟通完以后,不管自己再怎么焦虑,看到 mentor 的坚持,都会让他继续埋头做下去。
与 mentor 陈卫(左四)及组里其他实习生一起爬山团建
在陈卫的帮助下,黄维然还获得了去哈佛大学访问交流的宝贵机会。“当时觉得时机比较成熟,想出去交流一下,陈老师就推荐我到哈佛的 Yaron Singer 教授那里好好体验一下,刚好研究方向也比较匹配。陈老师在申请过程中也给予了我很多帮助。”黄维然说。
在哈佛的 4 个月让黄维然深化了自己的研究,也结下了难得的缘分。“Yaron 教授组里的学生都很 nice,其中跟我最熟的是 Dimitris Kalimeris,他对社会网络和组合优化问题都很感兴趣,我经常会和他一起讨论。他还非常热心的帮我推荐了哈佛开设的机器学习相关的课程,波士顿周围好玩的地方等等。在我回国后,我们仍然会在 Facebook 上聊天。” 后来,Dimitris 亦来到 MSRA 实习,师从陈卫老师。
黄维然与 Dimitris
和陈卫老师共事四年,他多年如一日的健康作息和家庭的和乐也让黄维然十分羡慕。 “陈老师总是很早就来到公司,下午 5 点多准时去接女儿放学。每逢节假日,都能看到他陪同家人一起度假的动态。 “顾家”、“耐心”、“性格好”这几个词语被黄维然反复提及,陈老师的工作与生活模式也成为了他心中的最佳范式。
与 MSRA 一起成长
四年恍如一瞬,黄维然感叹,“看着很多同学从 intern 变成了 mentor,忽然发现,我已经在 MSRA 待了很多年,可以说 MSRA 见证了我的成长。”
MSRA 是黄维然眼中的科研圣地。他的研究集中在理论方面,时常会遇到瓶颈与困难,因此,他很喜欢和不同组的同学一起交流研究近况,这帮助他快速切换研究思路,并在不同领域里发现对自己研究有助益的内容。 “MSRA 的研究方向很多,其他领域的研究能让我更全面地认识我自己所做的内容,在这里真的结识了很多优秀的人。”
黄维然对科研保有很大的热忱,在采访过程中,他很少提及工作之外的生活。不过据小伙伴介绍,他也是一个很喜欢参加户外活动的人。Mentor 陈卫经常组织组里的同学一起看电影,爬香山。他有时也会参加桌游社的活动,或和同期的实习生一起打羽毛球。
黄维然与在 MSRA 的清华学姐、学术合作经理蒋运韫,及人才项目负责人 Sophia 合影
找工作时,在 MSRA 的实习经历也让黄维然受益不少,“很多公司看到有 MSRA 的实习与发文经历,就会免去笔试,直接进入面试环节。”MSRA 不仅让黄维然科研素养和视野获得到拓展,更让他收获了一群意义非凡的良师益友。如今,正在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的他,也会不时回到 MSRA 来看望 mentor 与老朋友们。
采访结束后,黄维然走到自己工作了四年的工位旁,和曾经一起工作的伙伴聊起了当下的生活。他们之中,不乏收割了 BAT 等各大互联网公司 offer 的“大佬”,亦有许多人选择留在他们热爱的 MSRA。无论前途如何,聊起在 MSRA 的那些年,大家都能心有灵犀地会心一笑,继而大步流星地迈向心中的未来。
馒头寄语
“维然同学来自清华大学姚期智先生主持的交叉信息学院,他也同样具有很多叉院学生的优秀素质,聪明,勤勉,做事认真仔细。在 MSRA 与我合作的几年中我也见证了他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长,从开始解决局部的技术问题到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作为清华大学的校友和交叉信息学院的兼职教授,我很高兴能帮助我的母校培养出一名优秀的博士毕业生。维然也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他对于漫威宇宙的全面知识就让我对那些超级英雄有了更新的理解。祝愿维然在走出学校走入职业生涯后的生活事业都更加精彩优秀。”
——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陈卫
前文提到的了黄维然的好友 Dimitris,他出生在希腊,现为哈佛博士。想了解这个帅哥大牛更多信息,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今后的“实习派”推送!
你或许还想看:
实习派 | 裴瑞:从传播学到计算机,闪光少女的 MSRA 奇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