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da Workshop | 微软携手北大,予力计算机领域女学生成长

微软学术合作 微软学术合作 2021-04-27


“说起计算机领域的代表人物,同学们第一个会想到谁呢?”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总监马歆向在场的北京大学学生发问。


“比尔·盖茨!”

“图灵!”

“Ada Lovelace!”


最后一位同学提到的 Ada Lovelace 正是微软 Ada Workshop 的名字来源——她被珍视为“第一位给计算机写程序的人”。但随着时代变迁,在计算机领域中,女性却常常面临着“不适合”的偏见。


中国顶尖高校计算机系中女学生比例约为 15%,计算机产业界女性从业者比例约占 20%;在计算机领域最高奖项“图灵奖”的获奖者中,70 位中仅有 3 位女性。


为了改变现状,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该如何去做?


12 月 4 日,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联合微软亚洲研究院主办的“ Ada workshop 科技·媛动力”活动在北京大学勺园弘雅厅正式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和微软的各位前辈与在场近 40 位怀揣科技梦想的女生,在兴趣挖掘、职业发展和科研经历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


这一次,我们也许找到了一些答案。



打破隐形偏见 

北大微软合力创造不凡


在多元与包容文化(Diversity & Inclusion)的倡导中,微软与北大理念相通。微软将“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组织成就不凡”作为企业使命;在北大,“兼容并包”的精神则一直薪火相传。本次合办 Ada Workshop,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此次 Ada Workshop 活动得到了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以及系主任胡振江教授的大力支持,北京大学与微软还共同创立了性别多元化工作小组,以期未来更好地协力推动计算机领域的多元与包容。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讲席教授谢涛进行欢迎致辞


在欢迎致辞中,北京大学计算机系讲席教授谢涛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了关于多元化的思考。他提出,“多元化”不仅仅与女性有关,我们需要发展更多男性同盟,进而打破性别等造成的隐形偏见,为计算机行业乃至其他领域带来可见的改变。“多元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同维度的视角能带来更丰富的想法,为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带来更全面的思考。”


作为微软的致辞代表,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总监马歆介绍了计算机领域的杰出女性,提出女性在领域中做出巨大贡献从来不是孤例。她也介绍了微软在倡导多元文化方面做出的努力,通过举办“编程一小时”、DigiGirlz、Ada Workshop,Women Think Next 等一系列活动以助力不同年龄层次女性的职业发展。“我们呼吁更多人与我们一起在推广多元与包容文化方面携手努力。”马歆提出倡议。


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总监马歆介绍微软 D&I 文化


成长经验传递

发现更好的自己


大学教授、研究员、研发工程师、算法工程师,几位在行业内扮演不同角色的优秀女性分别讲述了自己在计算机领域的探索和思考。她们也都从燕园走出,为师妹们进行了最为真诚的分享。


北京大学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长聘副教授郝丹老师结合自己在软件测试领域的科研实践经验,鼓励当下正在计算机领域探索的年轻女性要更享受每一段经历的过程而非结果。她为在场的女学生们带来了“一勺鸡汤”:不要害怕失败,成功会带来刹那的喜悦,但失败能为人生带来更多可能。


郝丹说:“女生首先要认可自己,不要给自己打标签。如果你能突破自己,你的成长会比别人更快。“同时,她强调了执行力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清楚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而不要被周边的一些声音去影响。”


北京大学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长聘副教授郝丹

讲述《源于实践,归于实践》


微软亚洲研究院系统研究组主管研究院陈琪认为,作为一名研究员,更多时候需要“自我驱动”,自己去面对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并在挑战“不确定性”中找到乐趣。


她为同学们介绍了启发她科研课题选择的四个来源:研究兴趣、实际应用、同事启发和研究热点。回顾自己的研究经历,她发现:“女生在研究过程中其实有很多的优势,比如说女生很细心,也很有耐心,擅长多线程工作,这些优势应该得到很好的发挥。”


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陈琪

讲述《享受研究的“不确定性”》


作为刚走出校园不久的一位职场新人,微软亚洲研究院研发工程师王金予还能够清晰地回想起自己从燕园到微软的故事。她自谦走过的是“平平无奇”的媛生,但事实上,她的努力与尝试值得每位“独一无二”的程序媛参考。


王金予通过分享自己获得 MSRA 实习与工作机会的过程,强调了“敢于尝试,把握机会”的重要性:“我觉得如果大家真的觉得有一个好机会,并且不想错过的话,有的时候腆着脸皮也没有什么关系。” 她也结合了工作中开展的结构化电子表格数据集和冷扑大师 Libratus 等工作,鼓励师妹们戒骄戒躁,拒绝盲目跟风,做好眼前每一件“平平无奇”的小事。


微软亚洲研究院研发工程师王金予

讲述《我这平平无奇的“媛“生》


最后,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高级算法工程师邓瑞伶进行了以“兴趣驱使,多元发展”为主题的分享,为同学们解答了一些关于未来专注发展方向的疑虑,并真诚地建议师妹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要经常回顾自己的目标,不要因陷入细节而迷失主线和时间节点,做好充分的调研准备、完成效果预估和计划执行,从而去解决和发现问题。


“女孩子在沟通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希望同学们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处理合作的每一段关系,这样的话我们也能够尽可能地避免交流中的误解和潜藏的问题。” 邓瑞伶说。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高级算法工程师邓瑞伶

带来《兴趣驱使,多元发展》主题分享


双向有效沟通 

拨开发展前途迷雾


在嘉宾讨论环节,除了陈琪、王金予、邓瑞伶外,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副教授刘家瑛、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学术合作经理孙丽君也加入讨论,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博士二年级学生刘锦怡代表同学们对嘉宾们进行提问。围绕“女性如何走好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如何平衡科研和实习”、“如何使自己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远”等话题,大家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


刘家瑛老师从自己指导的学生经验出发,鼓励同学们及早发现自己的兴趣:“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我觉得最容易的事情是发现自己不喜欢什么。在研究生时期思考自己适不适合做科研其实为时已晚,在本科阶段去接触一些暑研或实习,都可以让你对不同的环境有自己的体会。


刘家瑛认为,女生在科研道路上呈现出非常强的韧性和耐力,所以大家无需害怕选择科研。无论读硕读博,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许多需要面对的问题,问题逐一解决之后,也能够确定哪些是可以自己做,哪些是可以分给小伙伴做,哪些是要号召大家一起来做,选择的思路也一定能够慢慢清晰和明确。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刘家瑛老师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许多同学也向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学术合作经理孙丽君师姐表达了对微软的向往和期待。孙丽君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验之后才会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在计算机领域学习阶段,应该努力在保证专业课成绩的基础上,将自己打造成“三好学生”,即“数学好”、“编程好”、“态度好”,同时要勇敢地尝试想做的事情,结合当今的时代形势,跳出自己的专业去了解更多交叉融合的知识。


她也介绍了微软亚洲研究院为同学们提供的职业发展帮助:MSRA 的科研气氛开放包容,同学们可以自由地敲开资深研究员的门,与他们交流科研与职业发展;MSRA 也为同学们组织了一系列前沿科研讲座,帮助大家拓宽视野。针对女实习生,MSRA 特别组建了 Girl’s Club,定期邀请大家一起聚餐与交流。


同学们认真聆听师姐们的回答


“一帆风顺不容易,挫折不断才常见。”陈琪师姐鼓励每一位科研道路上的师妹都能够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静待好的结果出现。谈到科研与实习的平衡,王金予师姐则建议“多去尝试才能更接近自己想要的东西。”邓瑞伶师姐认为,如果未来想要从事工程方向,一定要“提高自己切换任务和多线工作的能力,适应快节奏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活动最后是同学们与嘉宾们的小组深度讨论时间,她们针对性地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师姐们与畅谈。那些看似遥远又闪亮的愿望在各位前辈身上得到了真实的体现,也鼓舞着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在追寻自己梦想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与师姐探讨个人体会


她们的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而 Ada Workshop 带领大家看到了这团火。期待每一个有科技梦想的女孩都带着这团火,勇往直前。


关于 Ada Workshop


为了激励、启发和帮助心怀科技梦想的女生们走得更快更远,鼓舞女性 IT 工作者坚持梦想并为她们提供切实的支持,助其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换,微软亚洲研究院自 2016 年起携手中国高校启动 Ada Workshop,邀请资深“研究媛”、“程序媛”作为主讲嘉宾,为计算机领域内的女生们讲述自己的职业发展经验与成长故事。


Ada Workshop 取名自 Ada Lovelace 伯爵夫人,她为计算程序拟定了“算法”,写作了第一份“程序设计流程图”,被珍视为“第一位给计算机写程序的人”。


2016 年 12 月至今,微软亚洲研究院已举办四届 Ada Workshop 年度大会,并联合十多所中国顶尖高校举办了十余场 Ada Workshop 活动,共计与 1000 多名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高校的女生面对面。微软亚洲研究院还携手顶尖国际会议 SOSP2017、ISSTA2019 合作举办 Ada workshop。



你可能还想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