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青团格外香
自己做青团已成为美好的回忆,这种自己手工制作的青团吃起来既糯又清香,别有一番味道。
清明时节吃青团,是一种习俗,好多店家平时也出售青团,青团已不再是“当令食品”,让人感叹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家为适应市场变化,还推出腌笃鲜、咸蛋黄肉松馅料的“网红青团”,年年都有新花样。
然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里,要想在商店里买到青团,那真是一件“奢望”的事。于是,也就有了人们在家自制青团的经历。
吃青团的“高手”都知道,青团之所以是青色的,是因为所用的原材料是青色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居家附近的邻居都围有院子,里面都种些蔬菜,四周免不了会有些杂草和小花,这其中就有做青团的“原材料”艾蓬。那时,市场上很少有青团卖,加上计划经济年代,买食品都需要粮票,因而到市场上去买青团吃,也算是一种“奢侈”行为。于是,每当清明时节,母亲总是在家里自己做青团。
自做青团,艾蓬是不可或缺的。由于邻居家院子杂草中有野生的艾蓬,于是,每当清明节前,我便一手提着小竹篮,一手拿把小刀,到邻居家院子的四周去采艾蓬。艾蓬生长在野草中,有时还很难分辨,一些野草长得像艾蓬,往往一刀下去,艾蓬、野草一把抓。半天工夫,“成绩”便显现了出来:小篮子就装得满满的。其实这小篮子里一半是艾蓬,一半却是杂草,回家还得分拣。
有了艾蓬,自做青团就成功了一半。不像现在,城市甚至农村都很难见到艾蓬,现在自家如果做青团,大都用别的替代品,味道自然大不如前。不少年轻人,会在网上晒些面包蛋糕饼干的烘焙杰作,却很少有晒自制青团的,恐怕并非因为中式点心比西式点心难做,而是原材料比较难以采购。
采完艾蓬拿回家,经清洗后放在水里煮。此时,一边煮一边能闻到厨房里飘出的阵阵清香味。然后,母亲把煮过的水同糯米粉搅拌在一起,雪白的糯米粉即刻变成了青色,搅拌成一团团后,包上少量的豆沙馅,放在蒸笼格子里蒸。当时,豆沙馅也是自己买了赤豆煮,煮烂后放些白糖搅拌,便成了豆沙馅。这种自己手工制作的青团吃起来既糯又清香,别有一番味道。同时,还特别有成就感。
今天,自己做青团已成为美好的回忆,要吃可以随时购买。对于我们这些有点年纪的上海人来说,青团的外皮到底是艾蓬的清香还是香精的味道还是分得出的,有时突然在某家店吃到传统青团的艾香,会着实惊喜,而那些保质期超长的包装青团,味道和以前比真是差远了。
关于我们:
本公众号乃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的官方微信,《夜光杯》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副刊,在微信平台,我们将以全新的面貌继续陪伴您。欢迎免费订阅,我们将每日精选两篇新鲜出炉的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机。所有文章皆为《夜光杯》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击下面的篇目链接,可重读夜光杯微信公众号2月高点击率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