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來:義理史學的實踐——陳桱《通鑑續編》得失論丨202204-91(总第1973期)
原載《中華文史論叢》2021年第4期引用時請注明出處
文丨王瑞來
摘要:《通鑑續編》除了補充以前《通鑑》類史書未備之遠古敘述和契丹早期歷史的最初兩卷之外,其餘二十二卷都是記述宋代的歷史。相比較元代坊間之作的《宋史全文》,《通鑑續編》是陳桱獨力完成的兩宋史。雖然名為通“通鑑續編”,在時間上也是接續司馬光《資治通鑑》,但就史書體裁而言,實際上是綱目體,是對朱熹《資治通鑑》的接著說。本文除了發掘眾多史料,縷述編纂的艱難過程,重點在於闡發此書的價值,以期引起治史者對這部接續《資治通鑑》的綱目體史書的重視。而對於其中存在問題的發覆,相信亦會引起研究者的警覺。
關鍵詞:陳桱、通鑑續編、宋代、元代、綱目體
引言:《通鑑續編》其書
一、《通鑑續編》的編纂
二、《通鑑續編》的價值評說
三、《通鑑續編》本身存在的問題
四、《通鑑續編》的刊刻與版本
結語:《通鑑續編》的意義
注 释
[1]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標點資治通鑑小組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2] [宋]劉恕:《通鑑外紀》,《四庫全書》文淵閣本,台北:商務印書館影印本,1986年。
[3] [宋]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4]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繋年要錄》,胡坤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5] [宋] 劉時舉:《續宋中興編年資治通鑑》,王瑞來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6] [宋] 袁樞:《通鑑紀事本末》, 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7] [宋] 朱熹:《資治通鑑綱目》,孫通海等編文白對照本,北京:長征出版社,1996年。
[8] [宋 ]陳均:《皇朝編年綱目備要》, 許沛藻、金圓、顧吉辰、孫菊園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9] [宋]李𡌴:《皇宋十朝綱要》,燕永成校正本,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10] [宋] 佚名:《中興兩朝編年綱目》,燕永成點校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18年。
[11] [宋] 佚名:《續編兩朝綱目備要》,汝企和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12]迄今為止關於陳桱及其《通鑑續編》的研究,主要有王時鑑《通鑑續編蒙古史料考察》(《文史》第33輯,1991年)、錢茂偉《浙東學人陳桱史學述略》(《寧波大學學報》1992年底2期)、張偉《陳桱史學再探》(《史學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3] [宋]佚名:《寶祐四年登科錄》卷三。
[14] 《通鑑續編》卷首張紳序。
[15] 《通鑑續編》卷首周伯琦序。
[16] 《通鑑續編》卷首姜漸序。
[17] [元]佚名:《宋史全文》,汪聖鐸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18] [元]脫脫等:《金史》,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9] [元]脫脫等:《金史》,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20] [元] 蘇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21] [宋]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2] [明] 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23] [清] 嵇璜、劉墉等:《續通志》,《四庫全書》文淵閣本,台北:商務印書館影印本,1986年。
[24] [宋] 彭百川:《太平治跡統類》,影印本,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
[25] 《通鑑續編》卷五大中祥符元年正月載:“召王旦飲,歡甚,賜以尊酒曰,此酒極佳,歸與妻孥共之。既歸發封,則皆美珠也。旦悟帝旨,自是不敢有異議,而封禪之事成矣。”
[26] [元]脫脫等:《遼史》,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27] [宋]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宋] 歐陽修、宋祁:《新五代史》,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28] [宋] 葉隆禮:《契丹國志》,賈敬顏、林榮貴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29] 《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卷九史部二,清光緒常熟瞿氏家塾刻本。
[30] [清] 黃以周等:《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顧吉辰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31] [清]徐乾學:《資治通鑑後編》,《四庫全書》文淵閣本,台北:商務印書館影印本,1986年。
[32] [清] 畢沅:《續資治通鑑》,標點續資治通鑑小組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33] 參見《宋史紀事本末》中華書局點校本出版說明。
[34] [明]商輅等:《續資治通鑑綱目》,《四庫全書》文淵閣本,台北:商務印書館影印本,1986年。
[35]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七七至和元年九月辛酉條,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2004年,第4277頁。
[36] [明] 鄭瑗:《井觀瑣言》卷三,《四庫全書》文淵閣本,台北:商務印書館影印本,1986年。
[37] [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卷四七史部三編年類《通鑑續編》。按,館臣謂“陳耀文《學林就正》又謂,桱誤以范仲淹《赴桐廬郡至淮遇風》詩為唐介作,又改詩中強楚為狂楚,盡室為今日、蛟黿為魚龍,則引據未免疏舛”,只是學舌明人,並未實際檢視《通鑑續編》。遍檢書中,無論唐介還是范仲淹,並無提及《赴桐廬郡至淮遇風》一詩,自然亦無改易詩句之事。
[38]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第20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39] 王瑞來:《宋史宰輔表考證》,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40] 王瑞來:《宋季三朝政要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41] [宋]王稱:《東都事略》,影印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
[42] [宋]李綱:《建炎時政記》,清徐幹《邵武徐氏叢書》本。
[43]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44] [明]盛儀輯:《(嘉靖)惟揚志》,《天一閣明代地方志選刊》影印明嘉靖刊本,上海:上海書店,1963年。
[45] [清]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曹海花點校本,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年。
[46] [清] 彭元瑞:《天祿琳瑯書目》,徐德明標點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47] [清] 陸心源:《儀顧堂續跋》 ,《儀顧堂書目題跋彙編》本,馮惠民整理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48] [清] 孫星衍:《平津館鑑藏書籍記》,焦桂美標點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9] [宋]杜大珪編:《名臣碑傳琬琰集》,影印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50] [漢]許慎:《說文解字》,影印本,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宋代地方官的救灾防疫南宋 “祖宗之法”的记录——《皇宋中兴两朝圣政辑校》述评生长的墓志——从范仲淹撰《天章阁待制滕君墓志铭》看后人的改易
宋人多为纸背书
宋元变革视域下的江南儒学
子充必大 ——一个承平时代的士大夫传记的政治解读“诗可弄万象”——以诗歌为中心的周必大文学成就论
左右天子为大忠——兼论寇准在澶渊之盟前后的作为“尽信书不如无书”——透过《朝野类要》看《四库全书》对文献的改窜
如此四库:馆臣擅改文献举隅——以《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为个案
王瑞来:宋朝末代皇后之父—— 《全公墓志》考释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