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干货 | 红杉资本如何深度布局互联网金融
2016年初,红杉资本领投京东金融,弥补了与互联网金融巨头失之交臂的遗憾。早在2011年,红杉开始将目光投向互联网金融,试图从庞大的金融概念下,寻找一个精巧的切入口。
他们围绕传统金融领域最核心的三条线——银行、证券、保险,寻找单点突破的机会。他们当时接触到平安普惠、亚联财等公司,虽然最终没投,但迅速捕捉到消费金融的趋势。
2014年前后,红杉集中布局十余家公司。此时,内部投资团队趋向成熟,又恰逢创业公司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红杉一举投下融360、拍拍贷、随手记,获得丰厚回报。
如今,红杉已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投资数亿美元,生态体系布局几近完整。借贷、基础设施、金融服务集团、财富管理、互联网证券均有涉及,唯独互联网保险行业还在持续观望中。
近期,我们采访到红杉资本董事总经理王恺,关于红杉资本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投资逻辑、如何布局、对业态的认识过程以及对未来作出的趋势性判断等问题进行了深度交谈。爱分析(微信公众号:ifenxicom)是一家专注于创新企业研究和评价的互联网投研平台。我们将持续提供各个创新领域榜单和洞察。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王恺
Q:监管收紧给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A:首先肯定会增加监管成本,包括互联网金融公司和传统金融公司。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争相布局互联网金融,获得极高估值;与之相比,在美国,像Facebook、Google、Apple均未涉足金融业务。其中一个原因,则是美国监管成本较高。与之相对的是,过去三年,互联网金融领域鱼龙混杂,很多人都在考虑压线去做事情。
互联网金融基于互联网用户体验先行和金融风险后置。在这样的情况下,资本大量涌入。如今整个互联网金融产业已具有极大规模,倘若一直缺乏监管,势必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果。所以,从长远来看,监管收紧存是必要的。
在这个过程中,先跑出来的公司会获得更从容的发展空间,而不突出或者新进入的公司则会面临严峻的挑战。
Q:红杉内部从2011年就开始讨论互联网金融?
A:2011年的时候,我们更关注业务模式和系统的行业梳理。
当时的情况是,同行大多都在关注牌照业务,比如,融资租赁牌照、担保牌照、小贷牌照。但我们发现,在中国,大家都在用不同的牌照做着同样的事情,而那些拿牌照的公司,只是获得一个特许经营的资格,并不能建立一种真正差异化的运营壁垒。
如今,这些业务模式创新的公司也需要通过牌照进行背书,现在去关注牌照是有价值的。
Q:当时关注哪些业务模式?
A:当时非常看好消费金融。金融的概念太大,我们需要找一个入口,接触了一些创新的金融公司,比如,平安普惠、亚联财等等。
这类业务的链条从韩国、日本到台湾、香港、深圳。它的特点是,单位经济模型很好,具有极高的资本回报率;技术驱动,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这样就把金融模型化、可操作化。另外就是,从需求看到的时间点很好,在国内个人零售信贷的供求错配很严重,个人杠杆提升的空间很鲜明,市场处在开始爆发的前期,这在金融领域也是极少有的。
当时出于各种原因没投,但对我们来讲是个特别好的学习过程。
Q:当时投了哪些公司?
A:2012年我们投资了第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拍拍贷。
我们投拍拍贷并不是因为P2P本身,P2P是一个组织的方式。而是看好这个业务代表的方向。但是拍拍贷的核心在于切了一块中国在结构性上供给不足的资产,它服务的用户是无法通过主流银行借到钱的个人。另一方面,拍拍贷是纯线上平台,在客户获取和风险评估上体现了技术发展和效率提升的方向。
我们相信互联网会改变金融,一方面是用户行为的全方位线上化使得金融服务特别是零售金融都回全面线上化,另一方面是互联网金融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比如降低操作成本,丰富风控标签的维度,还可以在细分市场形成品牌集中度。
Q:2014年红杉投了将近十几家互联网金融公司,是对市场认识更清楚吗?
A:2014年,我们团队进入到一个比较成熟的状态。另外,当时创业公司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选材更广。实际上,以红杉的基金配置比例来讲,与同行比,我们投的并不是最多。我们系统梳理各个细分行业和商业模式之后,在形成自身投资主题之后,决定在一些细分领域前瞻性的选择投资逻辑比较完整的公司。
Q:比较看好细分领域的哪些模式?
A:银行、证券、保险,代表了传统金融最核心的三条线。我们围绕这三条线去发现传统金融的创新机会。
我们专注早期、成长期的投资,反过来去看传统金融领域,哪些效率比较低、哪些方面可以拿出来单点突破。
通过研究发现,传统金融的机制特点以及对大而全的追求导致效率不集中,资本和团队之间的结合也可能错位。
我们看重单点突破的机会。比如在整个信贷盘子里,我们选择了零售金融、消费金融,是因为第一它存在一个结构性的错配,第二这类机会适合创业,从0到10的过程,是一个突击队长通过技术和经验带着团队完成的过程。在证券领域,我们看重互联网对零售经纪业务和资管业务的改变。
Q:在互联网证券领域看了哪些比较不错的公司?
A:雪球和牛股王。它们有两个特征,第一都是做零售业务,第二切中中国股民的特征。
在美国,属于这种充分机构化的市场,社会化投资平台不大有生存机会,而在中国,散户则是最核心、最基础的资金链,而散户有一个非常鲜明的需求是交流和社区化。
牛股王和雪球这两家公司从社会化投资的需求切入,通过炒股搭建基础产品,服务用户,再把金融交易切换到平台上。虽然今天看起来是做金融,但是在创业初期,并没有直接商业化,只是做社区。这反而是对的。当时投资这两家公司,很清晰,就是它作为一个创业公司先把社区做好,有了用户和资本基础之后,他和所有传统证券公司的服务维度已经不一样了,然后再去做商业化变现,还可以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合作。
Q:雪球和牛股网本质上讲是一件殊途同归的事情,两家同时布局,有哪些考虑?
A:雪球和牛股王是两家非常有特色的公司,他们服务的人群特别不一样,没办法用一家公司覆盖掉整个市场。就像我们会投拍拍贷、手机贷和大数一样,也是因为他服务的人群不一样。
Q:如何看待高端财富管理类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
A:第一是,从渠道价值转向资产端价值。
第二是,机构化。机构化需要加强专业性。在高净值财富管理领域,要想服务好金字塔尖的人,需要服务+资产管理能力+品牌,这种资产管理是长期时间积累的强信任的结果。你很难在互联网上找到精准投放渠道。
我觉得资产管理依然是非常好的细分领域。
Q:零售信贷领域比较看好哪些模式?
A:金融不是标准化的商品,对于不同的人群,产品的定义、获取客户的方式、风险控制方式和风险定价都不同,所以我们按照人群去切入。
信贷业务横向扩品类的难度系数更大。它不像做电商,京东可以从图书到3C产品,利用平台进行迅速复制。做金融的公司品类扩张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投的手机贷指向的是中国巨大的蓝领市场,蓝领的信贷风险极高,但是需求巨大。
比如大数金融是一个少有的红杉在BP阶段投资金额较大的案子。他们主要做小微企业贷款,单笔金额在10到20万左右。服务的人群区别于拍拍贷、买单侠、手机贷这类消费人群,团队之前是平安银行的核心团队。这件事情在平安银行已经做过尝试,并且把整个过程模式化、风险可控。
Q:红杉在借贷、基础设施、证券、财富管理都有布局,保险领域有没有一些在看的案子?
A:一直在看,坦白讲,保险领域创业难度更大,我们没办法先于创业者想太多东西。我觉得大家要想清楚这里边有价值的创新产业,想清楚模式,团队是其次。
可以从渠道和产品两方面来看保险行业。从渠道来看,这并不是一个简单流量变现的事情,不是简单粗暴的在互联网上做一个保险销售平台就能成功,在产品方面,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你在具有产品设计能力的情况下去切入一个大市场。
我们持续关注这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讲,真正创新也还并不多,但在技术和保险结合、数据的改善和补充方面,一定会产生新的机会。
Q:最近这些年,资金、资产端需求有哪些变化?
A:其实,客观上资产和资金的需求没有变。过去十几年的融资和资金配置需求都在房地产一端,房地产往后十年会远远不同于过去十年的需求,所以要去寻找新的机会。
但是在美国,资产、机构资金大都配置到ABS或者消费金融里。消费金融未来可能是资产证券化的标的。
Q:从投资本身的角度来讲,是不是互联网金融投后期的项目有较高的风险,早期可以通过高成长去弥补?
A:我们有三方面考量。
第一是细分市场有多大。我们投一家公司不能认为他无所不能,不能把它的业务边界想的太大,尤其在金融行业,而是界定清楚它专注的领域是不是足够大。
第二个是成长性。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未必规模大的公司成长性就弱,我们很多时候决定不投资,更多的原因是他的天花板比较低。如果天花板足够高的话,后期的公司也有它的优势。因为金融是一个容易犯错的行业,而且错误在杠杆驱动的商业模式里是被放大的,1块钱的决策错误可能会带来10块钱的损失。反而规模化之后的金融公司和机构,他的体系更完备,可能犯错的环节可以更少。
第三个是周期,金融是存在鲜明周期的行业,周期变化对金融业务的增长和风险都带来影响,投资时要清楚处在周期的哪个阶段。
Q:互联网金融领域有哪些发展趋势?
A:过去几年业务驱动、应用层面的公司类型已经比较充分,下一阶段业务型公司比拼的是长跑中的内功。业务型公司成熟的过程中,市场开始出现连接型业务的发展机会,比如在数据层面围绕金融的核心要素做一些事情。比如数据服务与用户营销和风控结合的机会。我们接下来更多看一些连接型、更底层的机会。
Q:有哪些问题提醒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业者?
A:核心还是要对风险心存敬畏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