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全”丛书上新: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三全”本出版

宋凤娣 中华书局1912 2022-05-12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被称为中医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方剂被称为“经方”,《伤寒论》也被誉为“众方之祖,医门准绳”。我们常说医圣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可是现在中医院校开设的课程却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三本书之间是什么关系?《伤寒论》只是讲如何治疗“伤寒”吗?其中的方剂可以治疗瘟疫吗?现代人为什么还要读《伤寒论》?
 

1

张仲景何时被称为医圣?


张仲景与华佗和曹操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


张仲景(约150—约219),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南阳邓州)人;
华佗(约145—208),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曹操(155—220),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可是在正史《三国志》和《后汉书》中却没有张仲景的传记。现在所知最早的张仲景传出自唐代甘伯宗的医史人物传记专著《名医录》。因《名医录》在宋元之际亡佚,我们仅知道北宋林亿等校正的《伤寒论》序中征引的几句:

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寥寥数语,这是目前比较可信的张仲景生平资料。

张仲景雕像


与华佗生前便名满天下不同,张仲景由凡入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对张仲景的评价直到宋代才出现关键性的转折。

北宋朝廷成立校正医书局校订刊印了大量医书,其中由高保衡、孙奇、林亿等校正的《伤寒论》于治平二年(1065)刊刻出版。出版后引起医界的极大关注,宋代医家许叔微(1080—1154)首先称颂张仲景:“论伤寒而不读仲景书,犹为儒不知本有孔子六经也。”

金代医家成无己在1156年成书的《伤寒明理论》中则明确说:“惟张仲景方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实乃大圣之所作也。”此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序中直接说:“仲景者,亚圣也。”自十二世纪开始,在医界,关于张仲景为“亚圣”(相对于中医始祖黄帝、神农和岐伯而言)的说法开始流行,这距张仲景去世已经九百多年了。

嘉靖二十五年(1546)由明藩唐王和地方儒医共同捐资在张仲景墓畔修建了医圣祠。1556年明朝新安医家徐春圃在其《古今医统大全》中首次称张仲景为“医圣”:“张机,字仲景,南阳人……凡移治诸证如神,后人赖之为医圣。”这距张仲景去世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

此后“医圣”“亚圣”之于张仲景仍然更多是一种赞颂之词,并常常混用。由此可见,“医圣”逐渐成为张仲景的特指称号并非出于官方规定,而是“同行评议”的结果,是医界对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价值的服膺和崇礼的必然选择。
 

2

《伤寒论》里的方剂能治疗瘟疫吗?


在明代赵开美刊刻的宋版《伤寒论》中保留了张仲景的自序,其中说道:“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限于当时动荡的社会形势,此书在张仲景生前并没有得到广泛流传。张仲景去世后,《伤寒杂病论》很快出现结构散乱、内容佚失的情况。其间,虽经魏晋太医令王叔和整理,但主要在民间流传。直到北宋,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治平二年(1065),高保衡、孙奇、林亿奉敕校正完成专论伤寒的《伤寒论》,共十卷,二十二篇。宋神宗熙宁年间,三人又完成了专论杂病和妇科病的《金匮要略方论》的校正,共三卷,二十五篇,后世简称为《金匮要略》。由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其中《伤寒论》为本,《金匮要略》为用;《伤寒论》为原则、纲领,《金匮要略》为补充、条目。在实际运用中,《伤寒论》中方剂的运用比例远远高于《金匮要略》。因此《伤寒论》也成为张仲景的代表作。

《伤寒论》(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张仲景撰著《伤寒杂病论》的缘起在其序中有明确表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十几年间,家族二百余人有三分之二死去,其中十分之七的人又是死于伤寒,正是这种切肤之痛让张仲景发愤著书。

据《资治通鉴》等史籍记载,从汉代桓帝、灵帝直至献帝,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不时爆发大瘟疫。尤其是建安年间(196—220),瘟疫发生更加频繁,建安二十二年(217)的大疫,使“建安七子”中除早逝的王粲和被杀的孔融外,其余五子均被瘟疫夺去生命。对此,曹植的《说疫气》对这年的瘟疫惨状进行了形象地描述:“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就写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光和二年己未(179),春,大疫。——《资治通鉴·卷五十七》(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

那么,张仲景所说的“伤寒”只是伤风感冒吗?和当时所发生的瘟疫有什么关系?

其实,在古代中医术语中,“伤寒”有广、狭义之分,如《难经•五十八难》就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狭义的伤寒是指感受风寒后即发热的疾病。广义的伤寒指一切外感发热类疾病。在广义伤寒中也可以将“寒”视为“邪”,因此广义伤寒就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引发的疾病。如《黄帝内经•素问•热病论篇第三十一》所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黄帝内经》(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此外,广义伤寒也是瘟疫的雅称。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曾引用《小品方》说:“伤寒,雅士之词,云天行、瘟疫,乃田舍间号耳。”因此在古代说到“伤寒”时往往也包含着四时不正之气所导致的疫病及后世所说的传染性的瘟疫。

不仅如此,明代赵开美刊刻《仲景全书》收录宋版《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张仲景有关著作,在序言中讲到其刊刻缘由:自己家乡发生瘟疫后,家中奴婢有人得到沈南昉的救治后起死回生,于是赵开美追问沈南昉“操何术而若斯如神”?沈南昉回答:“特于仲景之《伤寒论》窥一斑两斑耳!”

《伤寒论》不仅写作之初就是要解决瘟疫大流行的时代难题,目前最为珍贵的宋版《伤寒论》得到赵开美刊刻的直接原因也是缘于瘟疫的流行。明代吴又可写作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温疫论》,更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瘟疫的病因病机,而在诊断辨证、治法方药上也充分吸收了《伤寒论》的成果,并对其中的三承气汤、白虎汤、茵陈蒿汤等方剂进行合理化裁和进一步发展。

《温疫论》(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将近两千年前成书的《伤寒论》迄今依然能护佑当代人的生命健康,是因为其论述的广、狭义的伤寒及各种病证现在依然存在。
 

3

现代人为什么还要读《伤寒论》?


《伤寒论》作为现存最早的完整、系统的中医临床著作,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的形式,以望、闻、问、切为主的诊病手段,以六经辨证、八纲辨证等论治方法,不仅论述了多种外感病和许多杂病的辨证论治方案,还记述了大量中药炮制方法、煎煮方法、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病后护理等内容,提供了从诊断、治疗到护理、康复的全面解决方案。这与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个体化治疗、精准医疗、综合医疗可谓不谋而合,因此《伤寒论》迄今仍然葆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了解《伤寒论》也成为普通人提高自身健康素养的重要一环。

其实了解基本的中医知识几乎是古代读书人的必备修养,迄今一直流传着“秀才学医,笼中捉鸡” “一个秀才半个医”等民谚。到了宋代范仲淹所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使学医成为读书人出处进退的一种人生道路选择。与顾炎武王夫之同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之一的傅青主也是《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的作者。至于药圣李时珍画像的“模特”、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萧云龙更是弃官从医的典范。

《本草纲目(全本插图版)》


人们常说:“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因此,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认为,相比于追求功名利禄,人更应该加强自身的医学修养,以达到“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这样当面对疾病时就不至于将自己珍贵的身体任由庸医随意处置。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伤寒论》旨在为现代读者架设起一座走向中医经典的桥梁,为此我们约请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原所长李心机先生进行译注。李心机先生长期在中医院校讲授《伤寒论》,并从事临床工作五十余年,具有扎实的文献功底、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出版学术专著《伤寒论疑难解读》《伤寒论通释》《伤寒论图表解》等。李心机先生注释、翻译和解读《伤寒论》时始终坚持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文献的历史背景下,践行“让张仲景自己为自己作注释”“让《伤寒论》自己诠解自己”的学术主张。这种返回到经典文本自身的细读、诠解,纠正了中医界沿袭自金代成无己以来对《伤寒论》 “半表半里”之说、 “传经”之说等问题的误解,并以现代人易于理解的方式揭开《伤寒论》的面纱。

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曾经说:“明理可以治惧。”阅读理、法、方、药并重的《伤寒论》未必会让我们成为医者,但可以让我们因为了解医理,能够更好地维护生命健康,在面对疾病时可以葆有一份淡定和从容。

 众方之祖,医门准绳

点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统筹:陆藜;编辑:白昕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