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

豌豆 豌豆花 2019-04-28

“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

58岁的埃莱娜、功成名就的埃莱娜、子孙满堂的埃莱娜,回忆过去时,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

而在几年后,她交往60年之久的好友莉拉,将从这个世界消失。她将抹去自己在世上的所有痕迹,就好像从未存在过一样。

埃莱娜莉拉,是“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一对女主人公。

这对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出生于那不勒斯的贫民区,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却因为不同的人生选择,而有了不同的人生际遇。

阅读“那不勒斯四部曲”,我跟随主角们经历了完整的人生:从少年立志,到青年时的反抗、挣扎与迷茫,到中年生活陷入困顿,再到老年人生走向开阔与晦暗两种结局。我看到生活被剥去华丽外衣后的面目,读罢不禁五味杂陈。


1

决定命运的一天

当二十三四岁的埃莱娜发表自己的第一部小说时,她一定会感谢她的父亲,在她11岁的夏天所做的决定。

而莉拉,当她在香肠厂卖力干活时,当她年近不惑依旧与那不勒斯的人、事纠缠时,她也一定会对同一年的那个夏天感慨万千。

埃莱娜是政府门房的女儿,莉拉是鞋匠的女儿。埃莱娜温顺、淑女,有金色的卷发和白皙的皮肤,是所有人眼中的乖乖女;而莉拉顽皮、大胆,皮肤黝黑,瘦骨嶙峋,头发乱糟糟,是大家眼中的坏孩子。

她们都是成绩很好的天才少女,但她们的原生家庭都充满危机:贫困阴影笼罩下的家庭,所有人都暴躁而粗鲁;孩子与父母三两句不和,便有可能挨巴掌;女孩读完小学还想继续念书,简直异想天开。

两位女主人公都巴望着逃离这样的原生家庭。学校是她们的避难所,知识是她们的救命稻草。

然而,贫穷是教育的天敌。贫穷的聪明女孩想要逃离她们被困住的命运,就注定要比别人更用力。

莉拉因为向父亲争取读初中的机会,与父亲爆发了激烈争吵,在父亲一怒之下,她被从自家窗户扔了出去。撞上坚硬水泥地面的那一刻,她也触摸到了坚硬而贫瘠的现实。

埃莱娜的情况要好一点,她的父母同意她继续读书,前提是她必须成为成绩最好的学生。

当埃莱娜成为一名初一学生时,莉拉失学在家给修鞋匠父亲帮忙。莉拉“以知识改变命运的路”似乎被堵死。

在那个夏天,父母为她们做出两种不同的选择。他们和她们都还未意识到,这件事的余波,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影响她们的心态,决定她们对世界的看法,渲染她们的生命底色,最终将她们带向不同的人生终点。


2

渐行渐远的青年生活

失学后,莉拉混迹于城区的底层角落,与木匠的儿子、蔬果商贩的儿子、疯寡妇的儿子成为了朋友,大家都很喜欢她。

就连城区有名的混世魔王、富商索拉拉家的大儿子马尔切洛也对她展开热烈的追求。但莉拉厌恶马尔切洛。

当莉拉成为城区男孩们的中心、舞会上的女王时,沉浸在象牙塔里的埃莱娜,与这个城区日渐疏远,成为舞会上一个孤单而模糊的影子。

莉拉没有放弃学习,她自学拉丁语、希腊语,以家人的名义从图书馆借书,成为城区里借阅图书最多的人。

但即便这样,她也回不到那条求学路上了。

莉拉虽然认命,但并没有投降,她向命运发起了第二次挑战——她要设计一款全新的手工皮鞋,她要开一家专门制作手工皮鞋的赛鲁罗牌鞋厂。

也在这个时候,她和小学同学阿方索的哥哥斯特凡诺擦出了爱情火花。这个多金又和善的男人愿意帮她实现梦想。

她还发现和他在一起,能逃离被规定好的命运。她似乎找到了除“知识改变命运”外的另一条路径。


3

婚姻作为逃离命运的途径

莉拉和斯特凡诺结婚。但在婚礼那天,她曾经幻想的一切都化为泡影。

她看清了斯特凡诺的真实面目——唯利是图、精于算计、没有原则、现实而功利。

她怀着怨恨与不甘进入婚姻,她的新婚初夜,就像一场强暴。

她逃离命运的尝试又失败了。这次她陷入了更加尴尬的处境——她成为富家太太,却对丈夫心怀怨恨;她刚结婚,就发现婚姻已经终结;她不用再忍受生活的贫困,却无法逃离内心的煎熬。

婚后,她又怀着巨大的仇恨,介入斯特凡诺家的生意。她怀孕,折腾,又流产。

若不是因为尼诺出现, 她也许会再过几年富太太的生活。

昔日邻居家的小孩尼诺已经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大学生。

尼诺的出现,为莉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尼诺谈论哲学、政治和社会思潮,让她着迷,那些知识比她生活中的鸡零狗碎和周围人的平庸见解更高级。她想借由与尼诺的结合,逃离难以忍受的丈夫,以及一眼望到头的围绕着肉食店、鞋作坊、街坊八卦、商业斗争的沉闷生活。

干柴烈火,一点即燃。他们私奔了。

但新生活仅仅持续了23天,尼诺就反悔了,他丢下莉拉落荒而逃。

回归家庭的莉拉心如死灰,最终还是离开了斯特凡诺,与向她伸出援手的恩佐一起生活。

告别养尊处优的生活,为了养家,莉拉不得不在香肠厂谋了一份工作。

莉拉结婚,出轨,离婚。莉拉从丑小鸭变成女王又坠落至社会底层。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她就经历了过山车般的人生。

读完高中去比萨求学的埃莱娜的人生则要顺畅的多,先是与校园里的一位风云学生恋爱,分手后又与著名公知的儿子彼得罗恋爱、订婚,大学一毕业,就借助未婚夫家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

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埃莱娜已经成为了人生赢家,只是她还未意识到,命运的馈赠,潜藏着危机。


4

中年危机,蕴藏着人生转机

埃莱娜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的年月,在外人看来一片灿烂,只有她自己知道她陷入了怎样的动荡与挣扎——

她从那不勒斯的贫民区进入上流社会,实现了人生跃迁。

但她的学究气,她通过练习和模仿所习得的上流阶层的说话和思维方式,在那些从小浸淫于上流生活、有着真正教养和学识的人面前,还是显得有些刻意和不自然。

她进入更大的世界,自惭形秽,不断陷入自我怀疑,不断寻求他人认可,试图在一个新的阶层里寻找和确认自己的位置。

结婚后的现实生活,也同她内心的挣扎一样折磨着她。

她没有工作,必须照顾家庭,她怀孕生孩子,很长时间都写不出像样的东西,她埋怨生活,原来读了那么多年书,只是为了给一位大学教授当全职太太。

她喝下了生活的迷魂汤,晕头转向,不知道如何摆平生活的难题。

当她陷于生活的鸡零狗碎难以自拔时,她也遇见了尼诺,被他丈夫带回家做客的尼诺。

像莉拉当初不可思议的爱上尼诺一样,埃莱娜也爱上了尼诺。与莉拉不同的是,埃莱娜从小就暗恋着尼诺。

她和尼诺出轨了。

埃莱娜的冲动和莽撞,从坏的方面解释,预示着她陷入了人生中最无知、最迷乱的状态。

从好的方面解释,这预示着她开始走出“关于自我的迷雾”,褪去怯懦自我的外壳,摆脱依附和讨好的姿态,开始释放内心真实的欲望,成为一个更真实、更独立的个体。

埃莱娜陷入了我们俗称的“中年危机”,但危机中也蕴藏着人生的转机。

当埃莱娜在一地鸡毛中消耗着自己时,莉拉和恩佐却开启了新的事业。恩佐成为了很厉害的计算机工程师,莉拉成为了他的助手,他们依靠技术的力量积累了巨额财富。

凭借着事业上的成功,莉拉重新在那不勒斯城郊的老城区赢回了名声和尊敬。她变成了城区人眼中“和索拉拉兄弟一样厉害”的人物。

经历了年少失学和婚姻不幸的莉拉,终于找到了逃离底层命运的途径。


5

回归那不勒斯

为爱情奋不顾身的埃莱娜,很快就与丈夫摊牌。她离了婚,跟随尼诺回到了那不勒斯。

埃莱娜逃离那不勒斯,又回归那不勒斯。但这次回归,她成为一个有身份的人,住进了那不勒斯的富人区。

一开始,她与尼诺的新生活算得上幸福平静,她怀着喜悦与期待生下了尼诺的孩子。

这个阶段,埃莱娜和莉拉的关系也恢复了从前的亲密,她们还在同一年生下了孩子。

直到一个早晨,出了门的埃莱娜中途返家,撞见了尼诺与女佣——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女人——在卫生间里做爱,她看清了尼诺的真实面目——花心、滥情、谎话连篇。

至此,埃莱娜彻底与尼诺断绝了关系。她搬回老城区,住进了莉拉楼上的房子。

再次融入老城区的生活,让埃莱娜的写作得到了滋养。她发表的第三篇小说,以那不勒斯老城区的故事为原型,受到了极大欢迎。

如果故事进展到这里就结束,那就皆大欢喜。

只有小学文凭的莉拉,凭借顽强的意志摆脱了所有向下拉扯她的力量,终于实现了人生逆袭。

而埃莱娜,在经历过婚姻不幸、情人背叛后,也从依附走向独立,并通过写作收获了巨大的名声。

两位从贫民区走出来的女孩子,尽管历经波折,最终都凭借自我奋斗成为了人生赢家。

但小说作者费兰特不喜欢这种“励志式”的结局,她要将生活的真相掰开了揉碎了呈现给我们看。所以有了接下来的故事。


6

失踪的孩子

莉拉四十岁出头时,她四岁的女儿离奇失踪,再无音讯。

自那以后,莉拉的生活一落千丈,她变得易怒、敏感、神经质。她卖掉公司,无心于家务,不管丈夫和孩子,整天像幽灵一样漂浮于那不勒斯的各个角落。后来恩佐也离开了她。而她的儿子越来越不争气,吸毒,不能自理,成年后还要依靠埃莱娜的救济。

埃莱娜呢,她的女儿们也不省心,早恋、逃学、私奔。幸好她很好的处理了这些问题,没让她们受到太大伤害。但她的事业也陷入了停滞期,她渐渐失去读者,被人遗忘。更大的危机来自于她对自己这一生所有成就的怀疑:“现在让我觉得烦恼的是,我写的任何东西都没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最后,莉拉失踪了,像她开玩笑时说的那样:把自己从这个世界删除了。

在四部曲的尾声,埃莱娜收到了一个包裹。包裹里是近六十年前她和莉拉扔到城区地窖里去的两个布娃娃。

这个包裹,宣告着莉拉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独立的活着,也为埃莱娜和莉拉近六十年的友谊画上了句号。


7

晦暗人生

关于“四部曲”,我之前写过这是“女性如何逃离从她们出生时就被规定好的命运”的故事,也是关于“女性的友谊与战争”的故事,也是关于“女性实现人格独立、思想独立、经济独立”的故事,还是关于 “知识的可能和局限”的故事。

点击标题可跳转到前3部书评

豆瓣评分9.4,所有在生活中挣扎的人都该看看这部剧

豆瓣9.0,1000万人熬夜也要看完的女性启蒙故事

中年危机,早在年轻时就埋下了伏笔


看完《失踪的孩子》,我很长时间都处于失语的状态,被作者所呈现的晦暗、缺失意义的老年生活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如果在你小时候,就可以预见到未来人生充满波折、琐碎和凌乱,完全不如你想象中那般激动人心,并且,活的时间越久,生活越将失去华丽的色彩,变得艰涩、毫无希望,你还有勇气长大去面对那样的人生吗?

“那不勒斯四部曲”呈现的就是充满波折和不幸的人生,同时也是不断逃离和反抗的人生。

爱情、友谊、婚姻、世俗的成功,所有世人所憧憬的东西,在作者的笔下,都失去了光环,袒露出真实而粗粝的肌理。

爱情,是情欲的产物,是自我理想的投射。它既不能超越生死,也不能将两个人合二为一,还会在生活的鸡零狗碎中节节败退。

友谊,在发自内心的欣赏、关心、同情、理解、惺惺相惜之外,也夹杂着嫉妒、攀比、算计和猜疑。

婚姻,更不罗曼蒂克,它很多时候是利益交换的产物,是共同抵抗不幸生活的联盟,是繁衍后代的现实需求。

世俗成功,除了背后有很多不为人道的苦楚,其意义也值得怀疑。就像埃莱娜所说,她这一生为提升社会地位所进行的斗争是“低俗”的,那些曾经为她赢得名声与地位的文字也是脆弱的,那些书其实也许没什么价值。


8

尴尬的真实

费兰特写作的特点是“令人尴尬的真实”、“不加评判的真实”。

这一点,从她对埃莱娜的人物塑造上就可以看出来。小说以埃莱娜为主视角,因此对她的内心世界袒露得最为彻底:向上爬的狂热、对上层社会的献媚与讨好,既满意于自己的社会地位又怀疑自己的学问与能力,不具备独立的思想和坚定的立场等等。

同时,她对埃莱娜的这些可悲可笑的努力未置一词、不加评判,最多通过小说主角“我”的口吻进行自我评价:“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

“我”从未掩饰自己的功利,也对自己的世俗成就无比满意,同时也意识到了这些成就的微不足道,并对自己人性深处的弱点进行了最深刻的自我反省。

我想:我吃了多少苦,经历了多少事情啊!每一步都好像要跌倒了,但我都挺住了。我离开了城区,又回到那里,又成功地摆脱了那里。没有任何东西会把我和我生的几个女儿拉下水去,我们都得救了,我没有让她们任何一个沉沦下去。

从那时候开始,我内心发生了变化。我时不时会拿起我的书看几页,我觉察到那些文字的脆弱。我一直以来的不自信越来越明显了,我越来越怀疑我的作品,还有我的能力。


9

现实主义VS理想主义

不带道德偏见的看待两位主人公,我觉得她们代表着两种人生观取向。

埃莱娜是一个漂浮着的、无根基的现实主义者,而莉拉是一个扎根现实、一心要改变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同样为了改变命运,埃莱娜的做法是逃离和向上爬;而莉拉的做法是扎根在悲剧发生的地方,与暴力正面抗衡,试图重建当地的社会秩序。

埃莱娜虽然也谈论政治,谈论拯救国家、社会变革和女性主义,但她所谈论的一切,不过是从书本、从他人那里获得的二手观点。她学会了知识阶层思考问题的方式,但失去了对暴力、对底层生活的真实感知,她所言说的一切,都像空中阁楼般虚幻、不切实际。

相比于改善社会现状、解决社会问题,她更加关心的是自己的成功——她的书会不会受欢迎、她的家人的安危等等。对于政治和改变社会,她从未有十分迫切的需求。

而莉拉却是一个改变现实的实干家,她不计代价的帮助昔日好友、亲人,她斡旋于那不勒斯城郊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与索拉垃家的势力抗衡,搜集索拉拉家从事贩毒、高利贷等黑暗勾当的记录,寻找机会要将他们一举打败,她也通过以暴制暴的方式去对付那些凶悍难缠的人。

莉拉对于暴力有着最深切的感受,因此也对改善社会、铲除黑恶有着最真切的期待。她从不相信逃离能够解决问题,她想要从暴力的源头上去解决问题。

然而,对改变现实满怀热情的莉拉,却遭到了现实最无情的捉弄和嘲讽:她女儿的失踪,极有可能与她公开反抗那不勒斯黑暗势力有关。

在这里,费兰特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相:好人未必有好报,灾祸会无条件的降临。在索拉拉兄弟背后,盘根错节的黑暗势力依旧在这个国家猖獗,暴力流血事件依旧在上演。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译者陈英教授评价说:“‘四部曲’对于女性人生的探索和深入挖掘,似乎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讲述的时间跨度很大,涉及了女性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也牵扯到女性教育、恋爱、婚姻、生育、家庭和工作体验的方方面面。”

在女性主题之外,它也诉说着关于生活的真相,展现出血淋淋的社会现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