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关切,罗湖来回应!| 我为群众办实事


近日

罗湖掀起了一场“模拟考”

还原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场景

相关部门应对结果如何

一起来关注~


当辖区内一项“邻避”基础设施建设遭到居民反对,引发热点舆情,有关部门应该如何处置?


11月25日,一场突发事件舆情演练的“模拟考”在罗湖区举行。现场聚焦设施建设案例,相关部门一起应对,针对情况通报、记者提问、部门解答等各环节,还原新闻发布会“实战”场景。


面对现场“犀利”发问

相关部门有理有据

一一回应群众诉求

顺利完成了演练任务


近年来,罗湖区不断健全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机制和应急预案,构建“应急预案+实景演练+成效评估”的平战结合、战训结合体系,为各单位舆情管理和应对工作提供规范指引、积累有益经验,为群众排忧解难,在辖区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面对突发事件

精准高效的舆情应对

能够及时阻止谣言扩散

稳定居民情绪、凝聚社会共识

在营造正向的舆论环境方面

罗湖是怎么做的呢?



高效应对

30分钟内应答、120分钟内发声


早在2014年,罗湖区印发实施了《关于加强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指导意见》,对突发事件舆情处置作出120分钟内首次发布权威信息、后续滚动发布的明确要求;


2016年,制定了突发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预案,成为全区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制定“突发事件舆情协同处置工作机制”,旨在加强突发事件舆情处置的应急指挥、信息发布、媒体沟通等应对能力提升,实现突发事件现场处置与舆情处置的闭环衔接、高效协同。


具体而言

罗湖区突发事件

舆情处置应急预案

建立了分级响应机制

将突发事件舆情由高到低

科学地划分为四级

力争做到“早发现、早研判

早处置、早解决”


应急响应 方面,罗湖区委宣传部、区应急管理局和各相关部门之间建立舆情信息快速通报机制,各部门在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下发30分钟内完成应答,并及时做好信息互通报送和舆情处置应对工作。


信息发布 方面,预案明确,首次信息发布时间原则上为应急预案启动后120分钟内,相关部门要第一时间主动发声,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增强舆情预警、处置和引导能力 方面,罗湖区先后组织了包括桌面推演、模拟发布等形式在内的多场舆情应对处置实战演练,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其中2020年举办的“地面坍塌事故应急演练桌面推演”,通过预录视频、现场解说、互动讨论、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模拟了地面坍塌事件应急处置的全流程。


同时,在全区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中,均将舆情应对处置作为关键环节之一。


各单位舆情处置工作人员

在实战演练中亲身体验

危机事件研判分析

实情处置、媒体沟通等场景

为今后应对处置工作的

开展积累有益经验

 


评估考核

推出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


今年8月6日凌晨,由于受多日强降雨天气影响,位于清水河街道相思林公园的一处山体发生了一起小型泥石流,数辆小汽车被埋,无人员伤亡。事发现场图片和视频在网上传播,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了400万,引来了周边小区居民的担忧。


事发后,罗湖区应急管理局、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清水河街道办等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马上疏散小区人员,联系车主开展车辆定损和转移,并进行现场清淤、临时安置居民,开展房屋安全检测评估等工作。


与现场处置同步进行的是舆情应对。事发当天上午,罗湖通过权威媒体发布了事件及处置的基本情况,针对后续处置进展还进行了滚动发布,让居民和公众及时了解掌握动态。

“从发布的信息来看,基本满足了市民知情权,通过媒体及时发布信息,使得事件过程相对透明。总体效果不错。”深圳市政协委员张学虎认为,此次事件的跟进速度、响应速度都值得肯定。


为处置好突发事件舆情

罗湖区制定了标准化的

评估考核机制并不断优化

 


推出《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按季度评估考核辖区各单位舆情工作成效,既梳理做法、推广经验、互学互鉴,又找准问题、分析原因、补齐短板。榜单遵循第三方原则和专业原则:


一方面,每季榜单由深圳舆情研究院基于网络公开信息独立制作完成,过程公开透明;


• 另一方面,多行业、跨领域选聘专家学者参与评议,提供专业意见和行业视角,为舆情应对工作建言献策。


今年以来,罗湖区推出了3期《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24起热点舆情的应对处置工作被纳入了排行榜。当中就包括了此前广受关注的梧桐山顶“蹦野迪”、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逗留东门、清水河街道一小区后山山体发生小型泥石流等事件。


从评估结果来看,考核工作对各部门舆情应对能力提升有较好的推动作用,及时主动应对突发事件舆情已成为共识:


应急响应 方面,各责任单位均能按要求及时启动预案、利用权威发布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行动措施 方面,就舆情反映的问题能及时开展核查,并依法依规处置,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了“透明政府”“效率政府”“责任政府”效能。



积极回应

借助网络平台察觉辖区治理漏洞


在罗湖社区家园网、罗湖Plus APP等网络平台,每天都有许多留言更新:交通拥堵、噪音扰民、垃圾暴露……每一条群众诉求和建议,都是社情民意的直观表达。


 “网络上的直言诤语,帮助我们了解社情民意,完善政策措施,凝聚改革发展共识。”2021年,罗湖区给网友的公开信中这样写道。通过网络,相关部门能够第一时间察觉辖区的治理漏洞,及时打上“补丁”;可以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呼声,促使规划政策更加科学合理。


对于治理的难点、盲点

遍布罗湖各个角落的网民

总是最敏锐的发现者

为增强处置突发事件的及时性

罗湖用足用好网络平台

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不断提升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太白路松泉公寓路段老是有污水漫出来,臭气熏天!”有居民在网上贴图投诉。


罗湖区水务局马上到现场排查,发现是由于周边排水户没有及时清疏化粪池导致。很快,排水户完成清理。“我们将要求辖区排水设施运维单位督促化粪池管理单位加强清疏,确保排水设施运行正常。”区水务局回复表示。 

 

不久前,多名居民留言表示,春风路一家商铺招牌灯光刺眼,给对面居民楼造成严重影响。


 南湖街道办事处执法队队员前往查看,发现该处商铺招牌亮度确实不符合LED户外广告使用规范,于是责令其停止使用并整改。

 

10月底,网友“请输入用户M”发现,新平社区文体公园内有一处工地,现场围挡有缺口,“小朋友容易跑进去,存在安全隐患。”


✍ 随后,东湖街道办事处立刻联系了施工队,当天就封闭了缺口,第二天完成复绿。


除了反映城区治理的bug

网民们还在网络平台

为罗湖发展建言献策

互联网汇聚民智

形成一个“开放的智库”


11月17日,位于东晓街道的围岭公园土地整备签约,引起了辖区居民的关注。公园该怎么建?居民在网上提出各种建议。



“能否考虑靠近小区的地方设置一个登山道,这样附近居民去公园休闲散步都更方便了。”有网民留言道。

 

✍ 罗湖区城管局回应表示,待公园立项后,方案设计将公布并征求广大市民意见,“我局会充分考虑您提出的关于设置登山道的需求。”


“回复迅速,积极响应民生诉求,点赞。”网民表示。


未来

罗湖将加强网络互动建设

让网络平台发挥党群政民

“连心桥”和“回音壁”作用

积极回应突发事件社会关切

切实增强舆情应对水平

进一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更多投诉发帖入口

点击这里查看#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 夏凡

统筹整合:新时代新罗湖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往期精彩回顾

1、华为平板、自助餐券……“罗湖Plus”2周岁啦!硬核福利大放送!

2、百年湖贝南坊如何蝶变?行业大咖齐聚,最新动向来了!

3、108家!深圳这些医院看门诊可刷异地医保卡啦(内附操作攻略)

4、网络安全关乎你我!快来答题赢大奖

5、花展变“车展”?@罗湖人,出门赏花前记得看这里!

6、深圳招录超900人!广东省考明天开始报名




来都来了,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