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生起习性反应的这个事实 |《内观》书摘

威廉·哈特 Metta 2022-08-24


“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生起习性反应的这个事实,

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对象生起反应。


我们对存在的无常、无我的性质完全无知:

我们也同样不知道,对存在的执着就会带来痛苦。”










佛陀曾说:


一定要探究痛苦的真相至其源头。


在他证悟的那个晚上,以坚定的意志力坐着发誓:若不能了解苦的起源以及如何将苦拔除,誓不起座。




他清楚地看到,痛苦确实存在。无论它令人感到多么的不愉快,这是无法逃避的事实。随着生命的开始,痛苦也就开始了。我们记不起在母胎内的情形,但是一般的经验,都是我们号啕大哭的从母胎来到人世。出生是极大的创痛。


既然生命开始了,我们每个人都一定会经历生病和年老的痛苦。然而。无论我们病得多重,无论我们如何老迈、哀弱,没有哪个人想死,因为死亡是极大的痛苦。


一切众生都必须面对这些痛苦。我们在生命历程中,都一定会经历其他的痛苦,各种身体或心灵的痛苦。我们在痛苦中煎熬,而得不到快乐。我们得不到想要的,不想要的却反而降临到我们身上,所有这些情形都是痛苦。


这种种的痛苦,对于一个深思过痛苦的人而言,都是很显然的。但是成佛前的佛陀,对于这种理性局限的阐述,并不满意,他继续向自身内在探求,去体会痛苦的真正本质。他发现:


对五蕴的执著是苦。


就非常深的层面而言,痛苦是我们每个人对于这个身(色蕴)和心(识蕴、想蕴、受蕴、行蕴)过度执著。


人们对自己这个个体——身和心——有强烈的执取,而事实上,这个个体只是不断变化的过程而已。这种对自身的不实想法的执取,对一种事实上不断生灭的东西的执取,就是苦。



执取


执取有好几种。第一种就是习于追求感官享乐的执取。


上了毒瘾的人之所以会吸毒,是因为他想体会毒品在他身上造出来的愉快感受,虽然他知道吸毒只会加深他的毒瘾。同样地,我们对于贪爱这个习性,也上了瘾。


一旦某个欲望满足了。我们就生起了下一个欲望。所执取的对象其实是次要的,事情的真相是,我们渴求这种贪爱的状态能不断地持续,贪爱本身又会在我们身上制造愉悦的感受,而我们希望愉悦的感受能不断延续。


结果,贪爱本身成了我们无法打破的习惯,一种瘾。


就如同了上毒瘾的人,会渐渐对他所吸的毒品麻木,因为需要更大的剂量,才过瘾一般,我们的贪爱如果愈去满足就愈强烈。像这样,我们永远无法止息贪爱。而只要我们有贪爱,我们就不可能快乐。


另一个很大的执著,就是对 “我” 的执著,这个自我,这个我们认同的自我形象。


对每个人而言,“我” 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人。我们像是周围满布铁屑的磁铁,自动地将铁屑以自己为中心派成圆形。我们不假思索全都本能地想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安排这个世界,祈求吸引愉快的事物,排除不愉快的事物。


但是没有任何人是独自生存在这个世上的,某个 “我” 一定会和另一个 “我” 起冲突。每个人所制造出来的图形,都会被别人的磁场所干扰,而我们自己也会被吸引或被排斥,其结果只有不快乐与痛苦。


我们的执取,也并非仅限于 “我” :我们还将执取延伸到 “我的”,任何属于我们的东西。每个人都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产生很大的执取,因为它与我们有关。这些东西增强了 “自我” 的形象。如果这个所谓 “我的”,是永恒不变的,而且这个 “我” 可以万古常存,永远享有 “我的”,那么这种执取就不会造成任何问题。


但是事实上,“我” 和 “我的” 迟早会分道扬镳。离别的时刻一定会来临。当时候到了,若对 “我的” 执取愈深,痛苦就会愈强烈。



更进一步地延伸执取,就是对 “我的见解、信仰” 的执取。无论它们真正的内容是什么,无论正确或错误的,只要对它们产生执取,就一定会不快乐。


每个人都深信,自己的见解和传统是最好的,一旦有人批评,我们就会十分不悦。如果我们想要解释自己的看法,别人却不接受,我们也同样会十分不快乐。我们没有认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辩论谁的意见正确,并无意义。


比较有益的办法,是将任何成见放在一边,试着去看清真相。


但是我们无法做到放弃对自己见解的执取,因而我们一直不快乐。



最后,是对宗教仪式和典礼的执取。我们常强调宗教的外在形式,而较不重视其所蕴含的精髓;而且我们通常会觉得,不遵行这些典礼仪式的人,绝不是一个真正虔诚的信徒。我们忘了,缺少了宗教的精髓,它的形式层面只是空壳子。如果一个人心中始终充满愤怒、狂热和恶意,那么虔敬的课诵或遵行仪式是没有用的。


真正虔诚的信仰,是培养内心的虔诚的态度,也就是心的净化,对众生的爱与慈悲。


但是对宗教外在形式的执取,导致我们对形式的重视,远超过对其精髓的重视。我们忽视了宗教的本质,致使我们沉沦在苦海之中。



无论是何种痛苦。所有的痛苦都与这里所提的某种执取相关。


执取和痛苦同时存在。



缘起法则


是什么造成执取呢?执取是如何生起的呢?


未来的佛陀(指悉达多王子)分析他自己本身而发现执取的形成,是由于刹那刹那喜爱与厌恶心理的习性反应。


这些短暂、无意识的心理反应,一刻接着一刻地不断重复、加强,形成强大的引力和推力,形成我们所有的执取。


执取其实就是刹那刹那的习性反应所发展出来的形态,这就是痛苦的直接成因。



是什么造成喜爱和厌恶的习性反应呢?


他深入观察之后看出,习性反应的发生,是由于感受。我们感受到愉快的感受,便开始喜欢它;我们感觉到不愉快的感受,便开始讨厌它。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呢?它们是如何生起的呢?


他更进一步向内检视,他发现:

感受的生起,是由于接触——眼睛接触到影像:

耳朵接触到声音;

鼻子接触到气味;

舌头接触到味道;

身体接触到可触知的东西;

心接触到念头、情绪、想法、想象或记忆。


我们经由五种感官以及心体验到这个世界。每当某种对象物体或现象接触到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之一,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就生起了。



那么,为什么接触会发生呢?


未来的佛陀看出,因为有六根(五种感官以及心)的存在,接触就会发生。


这世界充满不计其数的现象:影像、声音、气味、味道、可触知之物、各种念头和情绪(即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只要接收的六根运作正常,接触是无可避免的。



那么为何有六根的存在呢?


因为它们是来自身心之流(名色)。


而为什么有这身心之流呢?它是由何而起呢?


未来的佛陀了解,这种过程的生起,是由于 “识”,这是一种将世界分为能知和所知、主体和客体、“我” 和 “他” 的认知行为。由这种划分,就有了个体的 “出生”。


每一个片刻,识一生起,就有某种特定的身、心的形式。在下一个片刻,识又变成一个稍微不同的形式。在人整个存在的过程中,识不停地流动、变化。最后到了死亡的那一刻,识仍不停止,毫不间断,心识在下一个片刻中,又变成一个新的形式。从一个存在到下一个存在,生生世世,心识之流持续不已。



那么,是什么形成这心识之流呢?


他看到,心识之流的生起,是由于习性反应。


心片刻不停地起习性反应,每一个习性反应都是心识之流的推动力,使它延续到下一刻。


习性反应愈强烈,它供给的推动力就愈大。


片刻间的轻微习性反应,只能让心识之流持续片刻。但是刹那刹那好恶的习性反应,如果强化成为贪爱或瞋恨,它的力量就增强,使心识之流持续好几个片刻,好几分钟,甚至好几个小时。


如果贪爱、瞋恨的习性反应更进一步加强,就会让心识之流持续数天、数月、数年。


如果一个人终其一生,都不停地重复、强化某些习性反应,这些习性反应所形成的力量,会让心识之流,不仅从此刻持续到下一刻,从一天持续到另一天,从一年持续到另一年,甚至从此生持续到来生。



而这些习性反应是由何而生呢?


他观察实相的最深层而了解到,习性反应的发生,是由于无明:


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生起习性反应的这个事实,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对象生起反应。


我们对存在的无常、无我的性质完全无知:我们也同样不知道,对存在的执着就会带来痛苦。


因为不知道自身真正的本质,我们盲目地起反应;

因为不知道我们已起了习性反应,我们持续地盲目反应下去,并且任由它们愈演愈烈。


因此,由于无知,我们被困在习性反应的牢笼中。



这就是痛苦之轮开始转动的方式:


若无明生起,习性反应就发生(无明缘行);

若习性反应生起,心识就生起(行缘识);

若心识生起,心和身就生起(识缘名色);

若心和身生起,六根就形成(名色缘六处);

若六根生起,接触就发生(六处缘触);

若接触生起,感受就发生(触缘受);

若感受生起,贪爱、瞋恨就产生(受缘爱);

若贪爱、瞋恨生起,执取就产生(爱缘取);

若执取生起,未来的存有就形成(取缘有);

若未来的存有形成,生就开始(有缘生);

若有了生,就有老、死、愁、叹、身心之苦、忧以及恼(生缘老、死、愁、叹、苦、忧、恼);

如是大苦蕴聚生起了。


就是这因果链——缘起的法则——将我们带到目前存在的状态,并且面对一个有苦的未来。


终于,他清楚了解真相:


痛苦始于对自己本身的实相无知,对所谓的 “我” 的这个现象的愚昧无知。而苦的下一个起因,就是心的习性反应。


我们被无明所蒙蔽而累积贪爱、瞋恨的反应,盲目反应发展为执取,导致种种不快乐。这种盲目反应的习惯就是业,塑造了我们的未来。而习性反应之所以生起,是由于对自己性质的无知。


无知、贪爱和瞋恨是生命中所有痛苦的三大根源。



离苦之道


未来的佛陀(指悉达多王子)在了解了苦及苦的起因之后,他所面对的下一个问题是:如何止息苦?他想到业的法则,因果的法则: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故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每一件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


若因缘灭,则结果亦灭。这么一来,可以将苦生起的过程逆转:


若根除无明,并将其完全止息,习性反应就止息(无明灭则行灭);

若习性反应止息了,心识就止息了(行灭则识灭);

若心识止息了,心和身就止息了(识灭则名色灭);

若心和身止息了,六根就止息了(名色灭则六处灭);

若六根止息了,接触就止息了(六处灭则触灭);

若接触止息了,感受就止息了(触灭则受灭);

若感受止息了,贪爱、瞋恨就止息了。(受灭则爱灭);

若贪爱、瞋恨止息了,执取就止息了(爱灭则取灭);

若执取止息了,未来的存有就止息了(取灭则有灭);

若未来的存有止息了,生就止息了(有灭则生灭);

若生止息,老、死、愁、叹、身心之苦、忧以及恼就止息了(生灭则老、苦、愁、叹、苦、忧、恼灭);

如是大苦蕴聚止息了。



如果我们不再有无明,就不再有盲目的习性反应,也不会有随之而来的各种痛苦。


而一旦不再有痛苦,我们就能体验到真正的安详,真正的快乐。痛苦之轮就转成解脱之轮。


这就是悉达多·乔达摩所证悟的。这就是他对众生所教导的。他说:


你做了不对的事情,

就污染了自己;


不做不对的事情,
就净化了自己。


每个人对于造成自己痛苦的习性反应,都要负起责任。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才能学会如何灭苦。



连续的存在之流


佛陀用 “十二缘起” 之轮,解释轮回(samsara)的过程。在佛陀时代的印度,这个概念是普遍接受的事实。对今日许多人而言,它似乎是一种非常怪异,甚至难以理解的理论。然而,在接受或否定它之前,应该先了解它是什么,不是什么。


轮回是一个重复的循环,是前世和来生的延续。我们的行为是驱使我们生生相续的动力。


每一生的卑下和高贵,取决于我们过去行为的低劣和高尚。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概念和许多宗教所教导的,根本上并没有不同。认为有一个未来的存在,在那儿,我们会因为此生的所作所为而得到赏罚。


然而佛陀体悟到,即使最尊贵的境界,痛苦依然存在。


因此,我们的努力,不应该是为了求得幸福的来生,因为没有任何来生是全然幸福的。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从所有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当我们将自己从痛苦的循环中释放出来,就会体验到纯然的快乐,远胜于任何世俗的享乐。佛陀教导我们就在此生体证此种快乐的方法。


轮回并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有一个不变的灵魂或自我,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中转世投胎。佛陀说,恰恰不是这样。他强调没有一个恒久不变、生生世世接续不已的实体:


就如同牛奶从乳牛而来,凝乳从牛奶而来,奶油由凝乳而来,清奶油由粗奶油而来,精制奶油由清奶油而来。


当它是牛奶的时候,不会被认为是凝乳,或是粗奶油,或是清奶油,或是精制奶油。


同样地,无论何时,只有现在的存在状况是真的,而非过去的或未来的存在状况。


佛陀认为,并非有一个固定的自我,在生生世世中一再轮回,但也并非没有前世或来生。


相反地,佛陀体悟到,并且教导我们:只要我们的行为不断给这个过程推动力,这个存有的过程是会一个接续一个存在下去的。


即使有人相信这一辈子是唯一的存在,仍是与缘起之轮有所关联。


每一刻当我们对自己的盲目反应茫然无知,我们此时此刻就会体验到痛苦。


如果我们能除去无明,不再盲目反应,我们就可以在当下体会到安详。


天堂和地狱就存在于此时此地,它们可以就在今生,在此身内体验。


佛陀曾说:


即使有的人认为没有其他的世界,行善行恶在未来并没有赏罚,但是一个人可以就在此世过得快快乐乐,只要他能让自己远离憎恶、恶念以及焦虑。


无论是否相信前世或来生,我们仍然面对此世由于盲目反应所引起的问题。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立刻去解决这些问题,采取步骤终止盲目反应的惯性,以终止我们的痛苦,并且当下体验解脱的快乐。



问题与回答


问:难道没有好的贪爱或瞋恨吗——例如痛恨不义,渴望自由,恐惧身体上的伤害?


答:瞋恨和贪爱绝不可能是好的。它们只会让你紧张,不快乐。


如果你行动的时候心怀贪爱或瞋恨,也许目的是值得的,但你却是用不健康的方法去完成。当然你必须行动以保护自己免于危险。但若是出于恐惧而为之,则会生成恐惧的情结,长此以往将会伤害到你自己。或是出于愤恨之心,即使成功地战胜了不义,但是愤恨却变成了一种有害的心理情结。


你必须对抗不义,你必须保护自己免于危险,但是你可以用一个平衡而不紧张的心去做。以平衡的心,出于对众生的爱,你可以努力达到好的结果。心的平衡永远有帮助,可以得到最好的结果。


· · ·


问:想得到一些物质的东西,来让生活过得更安适一点,这有什么不对呢?


答:如果那种需要是真的,就没有什么不对,只要你不对它产生执著。


例如说,你口渴,想喝水,这里面就没什么不对的。你需要水,所以你采取行动,拿到水,而解了渴。但是如果它变成一种非得到不可得执取,就没有一点帮助,反而会伤害你。


任何你需要的必需品,你正当以求。如果无法得到,就微笑着用别的方式再试一下。如果成功了,就要以不执取的心态来享受你得到的成果。


· · ·


问:对于计划未来,也是贪爱吗?


答:同样的,衡量的标准是看你有没有执著于你的计划。


人人都会预先设想未来。如果你的计划没有成功,就哭哭啼啼,该知道,你产生执著了。


但是如果你不成功,仍然可以微笑地想: “嗯,我已经尽了全力。所以失败了又有什么关系?下次再试就是了。” 这就是不执著,你也能常保快乐。


· · ·


问:停止“缘起之轮”,听起来像是自杀、自我毁灭。我们为什么要那样呢?


答:想毁灭自己的生命是绝对有害的,如同生命的贪恋也一样有害。相反地,我们应该学会顺其自然,不贪恋任何东西,即使是解脱(也不贪恋)。


问:但是你说,一旦习性反应之链最后终止了,再生也就停止了。


答:是的,但那是未来久远的事。好好关心此生吧!不要担心未来。把现在的日子过好,未来自然会好。确实,当所有造成新生命的习性反应都止息了,生死的过程就停止了。


问:那么这不就是毁灭、灭除吗?


答:是“我”这个幻相的毁灭,是痛苦的灭除。


这就是“涅盘”这个字的意义:燃烧的止熄。


每个人都片刻不停地在贪爱、嗔恨、无明中燃烧。当燃烧停止,痛苦也就停止了。那时所剩的只有正面的东西。但是要用语言文字加以形容却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是超越感官范畴的。你必须在此生中体验它,才能知道那是什么。那时,对毁灭的恐惧就消失了。


问:那时心识会怎么样呢?


答:何必担忧那个呢?思考某种只可体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是毫无帮助的。这只会令你忘了真正的目的是努力达到目标。当你达到那个阶段,你会乐在其中,所有的疑问都会一扫而空,你再也不会有任何疑惑了。努力去达到那个阶段吧。


· · ·


问:对这个世界没有执取,人们怎么生活下去呢?如果父母什么都不执取,他们可能会对孩子漠不关心。人怎么可能毫不执取地去爱、去过日子呢?


答:不执取并不意味着漠不关心。正确的说法是“圣者的无差别心”。


身为父母必须用全部的爱负起照顾孩子的责任,但没有执取。出于爱心,你做你该做的事。假如你悉心照顾的病人,病情毫无起色,你并不会因此而哭泣,因位那是无济于事的,你试着以平衡的心,找出其它的方法帮助他,这就是“圣者的无差别心”。


既不是冷漠以对,也不是以习性反应生起忧虑,而是以平衡的心,采取真正正面的行动。


问:好难噢!


答:是的,这正是你必须要学的。



故事:石头与奶油


某天,有个年轻人哭泣不止地来到佛陀面前,佛陀问他:“年轻人,怎么回事?”

他说:“我父亲昨天去世了!”

佛陀说:“那能怎么办呢?如果他已经去世了,哭也不能使他起死回生。”

年轻人:“是的,这我明白,哭并不能使我父亲再活过来,但我求您能为我死去的父亲做一些事。“

佛陀说:“哦?我能为你死去的父亲做什么呢?“


年轻人:“请想想办法吧!您这么有能力,一定办得到!您看,那些资历尚浅的巫师、术士都会为死者举行某些仪式。只要在人间举行某些仪式,通往天堂之门就会打开,死者便可以进入,得到入境许可证;佛陀啊!您这么厉害,如果您为我死去的父亲作法,他不仅可以拿到入境许可证,甚至可以永久居留——拿到绿卡!拜托您帮帮忙吧!”


这个可怜的家伙伤心欲绝,听不进合理的话,佛陀决定用其他方法让他明白。所以佛陀就说:“好吧!你去市场买两只壶。”年轻人很高兴,心想佛陀答应替他父亲举行仪式了。他跑到市场买了两只壶回来。佛陀说:“很好,把一只壶装满奶油,”年轻人照做了,“另一只壶装满小石头,”他也照做了。“现在把壶口都封住,”他封好了,“现在把它们丢到池塘里去。”年轻人也照做了,两只壶都沉到水底了,佛陀又说:“现在去拿根大木棒来,敲破这两只壶。年轻人很高兴,心想佛陀正为他的父亲举行非常庄严的仪式。


依照古老的印度习俗。人死后,他的儿子就把尸体带到火葬场,放在柴堆上点火燃烧。当尸体烧到一半时,儿子要拿一根大木棒敲破死者的头颅。根据古老的信仰,只要在人间敲开死者的头颅,通往天堂之门也就打开了。所以年轻人心想:“昨天父亲已被烧成灰了,现在佛陀用敲破泥壶来作为象征。”他很满意这种仪式。


年轻人听从佛陀的指示,拿木棒敲破了两只壶。其中一只壶的奶油立刻浮上来,漂浮在水面上;另一只壶的小石散了出来,沉在水底,然后佛陀说:“好了,年轻人,我所能做的就是这样啰!现在你把那些巫师,术士通通请来唱诵祈祷:‘哦!石头浮上来,浮上来。哦!奶油,沉下去,沉下去!'让我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噢!您在开玩笑吧,这怎么可能呢?石头比水重,只会沉到水底,不会浮上来,这是自然的法则;而奶油比水轻,只会浮在水面上不会沉下去,这也是自然的法则呀。”


佛陀说:“年轻人,你对自然法则了解不少。但你尚未体验这个自然法则:如果你父亲一生的所作所为都像石头一样重,那他必定会往下沉(坠入恶道),谁能让他上升呢?如果都像奶油一样轻,他必定会上升(进入善道),谁能拉他下去呢?”


我们越早体验自然法则,并依照自然法则生活,就能越早脱离痛苦。


文章来源:威廉·哈特,《内观》第四章:问题的根源。

更多文章请参见中国内观网:vipassana.sutta.org





内观》

作者:

译者:台湾内观禅修基金会翻译小组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年:2015.3


遵照乌巴庆尊者的传承,及葛印卡老师的教导

内观(V i p a s s a n a)是印度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在长久失传之后,两千五百多年前被释迦牟尼佛重新发现。

内观的意思是如实观察,也就是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等到觉知渐渐变得敏锐之后,接着就观察身和心不断变化的特性,体验无常、苦以及无我的普遍性实相。这种经由直接的经验去了知实相的方式,就是净化的过程。

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只是介绍葛印卡老师所教导的内观方法的梗概,希望借此增广对佛陀教导的了解,以及对佛陀教导的精华 —— 内观方法 —— 的了解。






Metta

上海内观旧生微信公众号


内观介绍


愿每个人都能在一生中,拨出十天的时间来修习内观。

只有透过亲身体验,才能真正体会它是什么。

透过实修获得属于自己的快乐、安详、解脱。

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

内观课程不需要费用,随喜就好。

了解更多关于内观禅修

·点击这里·


国际内观中文网  http://www.dhamma.org

中国内观报名网  http://ng.81355.net

少儿观息报名网  http://ctc.81355.net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国内观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