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您要我们观察感受?| 感受的起因

内观研究所 Metta 2022-08-24

我们实际上不是对这些外在事物起反应。


缘「六入」而有「六触」(入缘触) 

salayatana paccaya phassa;

缘「六触」而有「感受」(触缘受) 

phassa paccaya vedana;

缘「感受」而有「贪爱」(受缘爱) 

vedana paccaya tanha。


一但忽略了感受,就只是和外在的事物交战。

只有从感受下手,整颗心才能得到完全的淨化。

每当有愉悦的感受,就是去除贪爱习性的最佳时机。


借由观察感受,这方法可以去除所有的随眠烦恼。







问与答

葛印卡老师2001年7月3日在泰国 DhammaAbha 中心回答学员的问题 


问:为什么您要我们观察感受?

答:因为这正是佛陀要我们做的:对感受保持觉知。 

这是佛陀了不起的发现,在他之前没有人知道。与佛陀同时代、之前和之后的导师也都不明白,其实我们是对感受起反应。 


与佛陀同时代和之前的老师,他们教导的是 —— 

不要对与感官根门接触的所缘起反应,即眼所能见之物、鼻所能嗅之气味、耳所能听之声等等。即:「当你的感官接触到各种所缘时,不要起反应,不要去评量好坏,不要对它起贪爱或厌恶的反应」。这是他们的教导。 


佛陀说我们实际上不是对这些外在事物起反应。


如果是的话,佛陀一定会说:缘「六入」而有「爱」 salayatana paccaya tanha. 佛陀并没那麽说。


他说的是: 

缘「六入」而有「六触」(入缘触) 

salayatana paccaya phassa;

缘「六触」而有「感受」(触缘受) 

phassa paccaya vedana;

缘「感受」而有「贪爱」(受缘爱) 

vedana paccaya tanha。


而不是说:缘「六入」而有「贪爱」 


这是觉悟者的伟大发现。佛陀成为觉悟者是由于这伟大的发现。


从前很多人都说不要对「六入」 (salayatana) 产生反应,但他们并没有成佛。历史记载很多老师曾说要从渴望和厌恶、贪爱和瞋恨脱离出来,不要再产生贪 (lobha) 和瞋 (dosa) 。 


佛陀则说,只要「 痴 」 (moha) 还在,贪与瞋是不可能消除的。


因此,必需先消除「痴」。

那什麽是「痴」?

痴就是无明 (avijja) :不知道内在发生了什麽事,不知道贪和瞋真正的原因,这就是无明。 


如何从无明中超脱出来?

必需从问题的根源「感受」下手才能离苦。

一但忽略了感受,就只是和外在的事物交战,「这是美的」、「这是不美的」。就只是在表层用功,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 






佛陀是因为发现缘起法(paticcasamuppada 因缘生灭的链结)而开悟的,这是空前的发现。


缘起法中有三个重要的环节。 


第一个是「行缘识」—— sankharapaccayavinnana 以「习性反应」为基,「意识」得以生起。因为过去累积的业行 (sankhara) ,而有新的受生(意识 patisandhivinnana)。 


另一个是「有缘生」—— bhavapaccayajati 以「有(成为某某)之惯性」为基,「生命」得以生起,从这一世到下一世。 


第三个是「受缘爱」—— vedanapaccayatanha 以「感受」为基,「 贪爱」生起。 


我们无法改变「行缘识」,那已是既成事实。这就是「我」:身和心加上六个感官,这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必需慎重地面对未来,「有缘生」,不断的「有」,不断的受生。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亡何时会降临。


所以,佛陀指出了这一条殊胜的道路:「活在当下」 。 

你是此时此刻的主人,你也是未来的主人 。 Attahiattanonatho,attahiattanogati. 

你是你自己的主人,你创造自己的未来。 


如果你能掌握当下,未来将一片光明。

你无须担心。 

活在当下,不要对感受产生贪爱和厌恶


无明仍在,你就无法觉知感受,而不断地产生贪瞋的习性反应。 

佛陀要我们对此时此刻的感受保持觉知,

保持平等心、

不做习性反应。





旧的习性会一直对感受产生贪爱和瞋恨的反应。也就是说,不断复制痛苦。旧的习性一向如此。


佛陀教我们这美妙的方法。

对当下呈现的任何感受保持觉知。


所谓的般若智慧就是当下的实相 —— 

生灭、生灭、

无常、无常。

于是你有了了知,不再无明。

因此,改变了轮回流转的路径。 


在此之前,我们都走在轮回痛苦的道路上,因为不断地对感受产生习性反应、不断地产生贪瞋,生生世世不断地在受苦。现在改变了,我们知道如何保持平等心, 无贪无瞋,我们开始改变方向。 


感受就好比道路或铁轨的分叉口,从这里分出两条路来,一条路是导向痛苦的生起 (dukkhasamudayagaminipatipada)  ,另一条路是导向痛苦的止息 (dukkhanirodhagamini-patipada) ,你自己可以做决定。


佛陀不要我们盲目地接受他所说的话。他从来没要求任何人盲目地追随他。不要有盲目的信仰。

你必需亲自体验这个实相

如果发现它是有益处的,才去接受它。然后,不只是接受,还要身体力行,走在正法的道路上。 





这就是为什麽无论任何宗派信仰的人来参加十日课程,都会有相同的体验。他们亲身体验这个真理 —— 感受始终存在,对感受起习性反应,就会受苦;不起反应,保持平等心,就会快乐。 


再者,我们也要注意,避免去批评不如此修行的人。纵使他们没有去觉察感受,如果他们至少在理智上,不去产生贪瞋,他们的理智会比较纯淨。我们有幸遵照佛陀的教导,要知道仅仅在理智上用功,而忽略了感受,那只是心的表面得到淨化。


悉达多·乔达摩 (SiddhatthaGotama) 不满足于这种表层的淨化,而是要心的彻底淨化。因此必需从心的根层,最深处下手,而心的最深处永远和身体的感受联结。每当有感受,反应立即生起。因此,忽略感受,贪瞋就在不知不觉间不间断地繁衍。他非常清楚,心必须彻底完全的淨化。


佛陀的开示是如此明确: 

Sabbapapassaakaranam 

诸恶莫作。 

kusalassaupasampada-samadhi 

善心的定 

Kusalacittassaekaggatta. 

善心的专注。 


人对不善的 (akusala) 事物也可以一心专注 (ekaggatta) 。比方说,扒手偷钱时,需要高度专注。在进行不善的行为时,也需要某种程度的专注。但这不是正定 (samma-samadhi) 。


只有当你确定不伤害任何人时,此时心的专注才是正定。 


佛陀说这还不够,还要: 

sacittapariyodapanam 

心必需完全得到淨化。


"Pari" 的意思是「 完全的」。

只有从感受下手,整颗心才能得到完全的淨化。


否则,按照佛的说法, Anusaya Kilesa「随眠烦恼」依然存在,往昔所累积的无明烦恼会像沉睡的火山, 随时爆发。





佛陀发现,借由观察感受,这方法可以去除所有的随眠烦恼。


他明示:「于乐受时去除贪爱」,意思就是指,

每当有愉悦的感受,就是去除贪爱习性的最佳时机。


旧的习性是每当有愉悦的感受,就一直产生贪爱、贪爱,只要贪毒 (raganusaya) 还在,你就不断地繁衍贪爱。


同样地,佛陀说:「于苦受时去除厌恶 (dosanusaya) 」。 

旧有的习性是对不愉悦的感受以厌恶 (patigha) 反应之。

当你学会保持平等心,不产生厌恶,瞋毒 (patighanusaya) 即得以消除。 


与佛陀同时代和之前的老师,都说要远离贪瞋,但并不知道如何摆脱随眠烦恼。


佛陀说,

借由愉悦的感受,可以断贪。

借由不愉悦的感受,可以断瞋。


—— 否则你就不是遵照佛陀的劝导。 


我们不应该批评没有以感受来用功的修行者。重要的是,我们正确了解佛陀的教导,并按他的指示用功。





佛陀描述了感受的八种成因 —— 

Pittam semham ca vato ca, 

sannipata utuni ca; 

Visamam opakkamikam, 

kammavipakena atthamiti. 


胆汁、痰液、风, 

生理反应、季节变迁, 

失衡及外在逆境, 

成熟业果为第八。 


佛陀教导弟子们,

以每时每刻升起的感受做为禅修的所缘。

无论感受的成因为何,

学习以冷静的心去面对它们,

了知感受必将灭去。


经由这样的锻炼,

佛弟子可以超越所有的感受,

而体验到苦的止息。

这就是涅槃。






在很多禅修方法中,感受(vedana)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除了佛陀之外,没有人深入地探索感受真正的本质。


感受有时粗重、有时微细。当心专注时,微细感受会更加分明,但是,强烈的感受很难客观地检视其真实的本质。因为心已激动不安。


过去有练习禅修的沙门(samana 修道人)及婆罗门(brahmana 印度教祭师)主张:感受肇因于业(kamma 过去世的所作所为)的成熟。于是他们透过苦行及折磨身体,故意制造感受。他们相信借由这些苦受可以摧毁过去所造的业果,而达到「至善」(summumbonum)的境界:终极的平静。 



佛陀并不强调感受的起因,而是教导弟子们去理解无常的真实本质,以淨化内心。


也就是说,对一切感受保持平等心,

不贪求愉悦的感受,也不要厌恶不愉悦的感受

要了解所有感受的本质都是无常,势必灭去。


禅修者应学习观察感受的实相,

它们的升起 (Samudaya) 和灭去 (atthangama) ,

也要了知贪着感受 (assada) 的危险 (adinava) ,

并观察感受的止息 (nirodha) 和趣向止息之道 (nirodha-gamini-patipada)。


佛陀教导我们淨化内心的唯一方法,

即是观察并理解感受的真实本质是无常


只有这样,禅修者才能打破生死轮回的枷锁,达到超越身和心的阶段,从所有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佛陀说: 

Samahito sampajano, sato Buddhas sasavako; vedana ca pajanati, vedananam ca sambhavam. Yattha ceta nirujjhanti, maggam ca khayagaminam; vedananam khaya bhikkhu, nicchato parinibbuto. 


佛弟子要专注、觉知、时时彻知无常

清楚地明了感受的生起、灭去和趣向止息之道。


一位已到达感受尽头,彻知感受所有层面并超越它们的禅修者,他远离了一切渴爱,获得了完全的解脱。 






在相应部(杂阿含经 SamyuttaNikaya) Sivaka 经中提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名叫 MoliyaSivaka 的苦行外道,向佛陀说,有些沙门和婆罗门主张,感受完全是由成熟的业所引起。


佛陀回答说,这是走极端 (atidhavanti) 的偏见,因为感受也会由其它因素引起。还有些人主张胆汁 (pitta) 是感受生起的唯一原因,这也落入另一个极端。两种看法都不正确 (miccha) 。认为业是感受的唯一起因者,会采取无益的苦行和折磨肉体的方式,希望能借此去除过去所造作的恶业,以达到纯淨安祥的阶段。


佛陀遍知实相,指出感受还有其他的起因,比方说胆汁、痰液 (semha) 的增多也可能是一种成因、体内的风 (vata) 也可能加剧而形成不同的感受。在某些时刻,这三者会失去平衡,随着体内化学反应的扩散 (sannipata) ,会形成种种感受。


季节的变化 (utuni) 也会造成感受。例如,天冷时会有某些感受,天热时也有不同的感受。此外,处于逆境或者遭到惊吓,会破坏 (visamam) 身心的平衡,也会形成不同感受。


当然,由于不正确的见解,而采取苦行和折磨肉体的方式,以求清除罪孽,而得到纯淨平稳的生活 (opakkamikam),这种方式,也会形成感受。


最后,佛陀不否认业的成熟也会形成感受。但他不同意上述两种极端的看法,也不同意业或胆汁是感受的唯一成因。 




以上文字摘录自内观研究所出版的「感受及时时彻知无常的重要性」一文。

文章来源:《内观文集》,原文标题:“感受的起因”。

更多文章请参见中国内观网 - “法的开示”一栏:vipassana.sutta.org 

图片来源:cnu.cc





《内观》

作者:

译者:台湾内观禅修基金会翻译小组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年:2015.3


遵照乌巴庆尊者的传承,及葛印卡老师的教导

内观(V i p a s s a n a)是印度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在长久失传之后,两千五百多年前被释迦牟尼佛重新发现。

内观的意思是如实观察,也就是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等到觉知渐渐变得敏锐之后,接着就观察身和心不断变化的特性,体验无常、苦以及无我的普遍性实相。这种经由直接的经验去了知实相的方式,就是净化的过程。

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只是介绍葛印卡老师所教导的内观方法的梗概,希望借此增广对佛陀教导的了解,以及对佛陀教导的精华 —— 内观方法 —— 的了解。









Metta

上海内观旧生微信公众号


内观介绍


遵循乌巴庆老师的传承,及葛印卡老师与其助理的教导


内观(Vipassana)是印度最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

是一种能将苦从根拔除的方法。

内观的意思是如实观察,也就是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

它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

不管什么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修习,

每一个人都能平等无差别地获得实际的效益。

了解更多关于内观禅修 

·点击这里·



中国内观报名网  http://ng.81355.net

国内少儿观息报名网  http://ctc.81355.net

国际内观中文网  http://www.dhamma.org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国内观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