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美联储年内第4次加息,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7日宣布加息75个基点,这已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四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二次加息75个基点。
如此罕见加息步调也进一步引发外界对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危机转嫁拖累全球经济的担忧。
美联储近期还会再加息吗?
美联储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27日发表声明说,委员会“高度关注通胀风险”;美国通胀率居高不下,反映出与新冠疫情相关的供需失衡、能源价格上涨和更广泛的价格压力;俄乌局势及其相关事件对通胀造成额外上行压力。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美联储可能在9月份会议上再次进行“超乎寻常的大幅加息”。鲍威尔6月份在美联储28年来首次宣布加息75个基点时曾说,加息75个基点非同寻常,预计这种幅度的加息不会经常出现。
美国经济会陷入衰退吗?
在发布会上,当媒体问及美国经济是否陷入衰退时,鲍威尔回答说,美国经济虽然增速放缓,但就业市场依然强劲,他不认为美国已进入经济衰退。但他也承认,美联储避免引发衰退、实现“软着陆”的路径已经变窄,且有可能变得更窄。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3月份至5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连续三个月在8%以上,6月份涨幅更是高达9.1%,创近41年来新高。越来越多经济学家认为,美国通胀仍旧居高不下,美联储继续激进加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美国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27日公布的最新预测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环比按年率计算将萎缩1.2%。此外,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对基金经理、分析师、经济学家群体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3%受访者认为美联储当前措施将导致经济衰退。
对全球经济有何影响?
分析人士指出,美联储此前过久延续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误判美国通胀形势,未能及时调整政策,对美国经济当前状况难辞其咎,如今为尽快遏制美国国内通胀飙升又加速加息,无异于转嫁危机成本,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外溢效应日益凸显,恐将殃及新兴经济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表示,随着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央行纷纷加息应对通胀,全球融资环境继续收紧,这可能引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债务危机。该机构26日已将2022年和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3.2%和2.9%。
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学家德斯蒙德·拉赫曼告诉记者,美国加息已导致新兴市场出现大量资本外流,造成一些新兴经济体货币大幅贬值,推升了一些高负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债务违约风险。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者詹姆斯·莫里森告诉记者,美联储加息必然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而美联储也必然清楚其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由于美国此前推行财政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全球市场不得不面对当前困境。美国如此应对通胀给全球经济带来衰退风险,其措施越激进,带来的风险就越大。
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受访的专家认为,美联储较快收紧货币政策以及全球进入货币紧缩周期,会引发资金外流和汇率贬值风险,中美利差倒挂,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但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这些因素足以支撑我国应对外部扰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仍有充分经验、充足工具予以应对。
汇市方面,美联储大幅加息促使美元指数持续上升,近期一度创下了20年来新高。受此影响,欧元、日元、英镑、澳元等非美货币不断贬至年内低位。相比之下,人民币汇率则坚挺得多,对比其他非美货币表现得更为稳定。这背后反映出,我国外汇市场总体形势平稳,处变不惊,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表现出了较强韧性。
在近日举行的2022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强调,更有信心也更有条件有效化解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中国外汇市场有望延续平稳运行态势。
第一,我国综合实力更雄厚,可以更好发挥吸收外部冲击的能力。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的落地见效,未来中国经济会逐步恢复,保持平稳增长。
第二,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更加稳健,可以更好保障跨境资金流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三,中国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可以更好地拓展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更有能力吸纳或平滑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有利于促进跨境资金流动的总体均衡。
第四,外汇市场调节机制更加成熟,可以更好地发挥人民币汇率调节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中国货币政策仍需坚持“以我为主”,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国内通胀形势整体温和态势有望延续,从而与美欧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经济基本面的这一根本差异决定了国内宏观政策具备“以我为主”的基础,无需跟进美联储实施政策收紧。
专家表示,要珍惜当前通胀相对温和及发达国家紧缩政策掣肘较小的时间窗口,推动前期稳增长政策加快落地见效。货币政策要继续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困难行业。同时,还要兼顾内外平衡,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关注物价走势变化,支持粮食、能源生产保供,防范输入性通胀风险,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来源:综合新华国际头条、经济日报
投稿/建议:geyan@ccpit.org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聚焦 | 借着消博会,和中外品牌谈谈“新”
热评 | 持续发挥有效投资在稳经济中的作用
分享 | IMF再下调预期!世界经济面临多重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