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验谈 | 本科“直博”清华、上交,来查收他们的独家秘籍!

祝你一路开挂的 中大招生 2024-04-29


上个学期末

中大招生和“中国大学生在线”联合报道了

3位优秀中大学子的直博故事

让大家羡慕得不行~


我和直博的距离不会真的只差几份直博秘籍吧!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另外2位师兄师姐

他们也曾是中大招生的直播嘉宾

分别成功直博清华和上海交大


如何跨学科探索全新的领域?

如何协调兴趣爱好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怎样在升学过程中克服困难成功上岸?

……

还不快搬来小板凳认真听讲~


Q1

学长学姐先来个自我介绍吧!




黄崇致学长:我叫黄崇致,来自中山大学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高中毕业于广州市第六中学,直博清华大学求真书院。




刘洁如学姐:我叫刘洁如,来自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高中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直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4+4专业。



Q2

听说两位也在中大招生的直播里介绍经验,请问在哪里可以看到学长学姐呢?




黄崇致学长:我参加了中大招生·导学课第五场,高考倒计时100天的直播课堂。感谢中大招生,让我有机会去梳理和分享自己大学的成长之路。




刘洁如学姐:在中大招生跨学科培养路径直播中可以看到我。现在我已经在上交大就读了,祝大家学业进步,都能去到自己理想的大学。



锦囊来了!高考冲刺期,中大奥运冠军、心理专家和学霸师兄给你支招!

经验谈 | 直博清华学长的大学时光轴!数学学院黄崇致:唯我所爱,无问西东

直播回放 | 干货满满!2022年中山大学广东综合评价招生政策解读与跨学科培养路径介绍

中大追光者 | 商科学子怎样成功保研临床医学博士~刘洁如的多学科圆梦之旅!



Q3

学长学姐们请介绍一下直博的专业




黄崇致学长:我的专业包括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我比较感兴趣的方向是分析与概率,属于基础学科。




刘洁如学姐:我的专业是“4+4临床医学”。它的培养模式是,在双一流综合性大学完成本科四年非医学专业学习后,通过选拔进入医学院中再进行四年的临床医学学习,完成后颁发博士学位。上交大的这个项目要求申请者具有理工科的学习背景,且每年录取的人数仅有25人。



Q4

黄学长除了学业成绩优异以外,还是中大游泳队阳光组的组长,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的游泳冠军。请问学长如何协调校队训练与学习呢?




黄崇致学长:


我认为两者是一个慢慢磨合、相互促进的过程。


刚入学时,我的生活就是要把要学的知识弄明白(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epsilon-delta语言我琢磨了两个多月),然后跟着运动队的高手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每周最基本的两三次的锻炼时间,我几乎全部放在了游泳池里面。渐渐地,我发现游泳之后整个人会特别冷静,有很多难以解出的作业题都是在训练结束静下心来之后解出的。我相信这正是运动带给我们的好处——挥散焦虑、让人心平气和。


我沉浸式地学,累了就去游泳,觉得这是一种劳逸结合的方式。我的作业全部独立完成,教练布置的计划尽量去完成。就这样过了半年,我发现自己的进步特别大,感觉自己学到的知识比高中三年数学课加起来的还要多,游泳水平提高的幅度比中学六年还要大。我想,也许是大学丰富的资源被我充分利用的缘故吧。


渐渐地,这种进步也给我很大的鼓励,我开始试着管理自己的时间。我自己虽然不会刻意列个时间表,但是对自己一天每个时间的安排都是“心里有数”的。我觉得一天从早学到晚一刻不停是不科学的,穿插运动训练也让自己的作息更科学。有时我会选择下午两点半到六点连续地学习,晚上六点半到九点游泳训练,训练完可以思考一些比较琐碎的问题,或者去图书馆借点经典的作品看一会去充实自己。这样下来我慢慢地把学习和运动两件事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保证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游泳水平。


还记得我大学生涯最重要的比赛广东省大运会,恰好在我面试各个高校研究生的那段时间。在那个冲刺阶段,我以三年来养成的习惯为基础,并将时间安排得更加紧凑。现在回忆起来,那时解决的更多的是心理焦虑问题,学习和运动的方法是水到渠成的,运用起来也更加灵活。比如某一天早上我花很多精力看一个比较难的定理,下午睡醒之后先去游泳池做60个引体向上和若干腰腹训练,放松400米之后赶四点半的课,晚上就把课内的作业完成一下。


总之,我认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需要有取舍,选择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大学这几年,除了专注学习和锻炼,也没有持之以恒、专一地做过其他事情了。协调很多事情不容易,有一个摸索,慢慢渗透交融的过程,养成习惯后应该是让自己感到乐在其中的。



Q5

刘学姐是跨学科直博,请为我们讲讲商科、工科、医科的区别




刘洁如学姐:


我本科的第一志愿是工商管理,商科学科范围广,刚上大一时能接触到经济学、管理学、商法等知识,大部分以理解记忆为主,通过对工具学科的学习和运用(数学,经济,会计,金融,管理)来创造商业价值,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注重提升自己的软实力,例如:沟通能力、分析能力等。


为了申请“4+4”的医学博士项目,大二我转专业到智能工程学院。理工科技术性强,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以及对现有科学与技术的灵活运用,但同时需要大家具有一定天赋,才能带给我们持续的热情,并且在相关领域精益求精,得到别人肯定,形成正向循环。


医学需要善于思考挖掘,通过表面症状去深挖疾病原理,同时要较有逻辑性的思维方式,“诊断”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逐步推理的过程。选择医学也要有足够的热爱,因为医学之路确实比其他学科更艰辛,周期更长,但如果能从为病人解除一点点痛苦中获得极大的满足与安慰,就会有持续的动力。



Q6

学姐的直博之路想必也遇到很多挑战,你怎样解决困难的呢?




刘洁如学姐:那段时间由于大量专业知识需要复习铺天盖地的夏令营信息需要自己挖掘整理,所以时间安排非常紧凑。我之前参加的所有夏令营几乎都是waiting list,很长时间都陷入自我怀疑中。但夏令营排得很紧,只能快速投入准备下一个。调整方式我会选择找朋友父母倾诉或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例如打羽毛球、跑步、读书和看电影。我觉得每个人都尝试着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可以让自己短暂地忘却烦恼。




写在最后



  我很享受每一次解开难题时带给我持续的满足感,很享受在游泳池累瘫之后看看彩虹和晚霞的时光。我认为咬牙的毅力可以帮助我冲破瓶颈,但是养成习惯和经年累月的坚持更多来自于我们的热爱。祝福大家都能过一个健康充实的生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并且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事情。

——黄崇致学长


  务必尽早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并搜集信息制定具体规划,然后勇敢走下去就是了。社会中给年轻人试错和了解自己的机会还是太少了些,许多人刚进入大学甚至直到毕业也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高考志愿很多时候都是根据热门和家人的志愿所选择的,但是没关系,趁年轻还有机会,在不断尝试中会发现你的答案,接着就是需要靠坚定的勇气和毅力了。

——刘洁如学姐



中大招生说:

“很幸运与优秀的你们相遇!”

我们的经验谈栏目和“直播”咖位虚位以待

闪闪发光的你

快加入我们的大家庭吧!


师佳鑫,高中毕业于石家庄二中中山大学2019级数学学院基地班-统计学直博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统计学专业


李大千,高中毕业于哈尔滨市第九中学中山大学2019级生命科学学院基地班直博至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专业


詹然,高中毕业于深圳中学

中山大学2019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

直博至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专业


END


推荐阅读

中大招生“直播”的嘉宾“直博”啦!秘籍大放送!


文稿:宗书雅、张苇林

整编:许筱驰

排版:许竹

校稿:李钏瑜、胡译匀

初审:胡文涛、张洁、聂林

审核发布:荐志强



欢迎点击“在看”分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