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讯 | 港中大(深圳)李潇雨老师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立项




近期,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公布2020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名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李潇雨老师申报的项目《近代西方中国图像学中的华南海疆研究》获得一般项目立项。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由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主办。该小组受省委、省政府委托,领导全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工作,统筹协调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事业的发展。该规划项目包含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岭南文化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获资助的一般项目将有助于推进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的基础研究,及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应用研究。




李潇雨老师的课题《近代西方中国图像学中的华南海疆研究》将从跨学科的角度进行图像学研究。该研究将着重讨论图像以及具体的符号如何形成一个独立且复杂的、具有特定运作逻辑的意义生产机制,考察近代西方如何生产关于中国的知识


具体研究中,李潇雨老师一方面将对华南海疆图像进行脉络式探索,对其中的外销画、摄影、水彩画、铜版画等系统讨论,在图像体系内部建立类型比较研究;也试图拓宽图像研究的范式,将图像材料纳入社会史、传播史、文化史的讨论范畴。另一方面李潇雨老师也将重点分析近代西方人的视觉作品如何建构兼具繁荣、落后、文明、低等的华南形象,并讨论这些矛盾形象背后的文化、政治意义。


李潇雨老师表示,在历史上,西方人对中国的观察与描述粗略分为语言和图像两种,前者大致以13世纪传教士撰写的行记为先河,后者则发轫于17世纪出访中国的传教士画作,其后伴随着中西交通的深入与欧洲“印刷资本主义”的活跃发展成以插画、水彩画、油画、摄影集为载体的“中国图像体系”。这一图像体系既是承载认识与想象的中介,反映了历史上不同利益主体对中国进行的观念建构,也塑造了欧洲人关于中国的普遍性认知和想象,因此作为知识的再现类型意义重大。当然,除了学理上的重要性外,西方的中国图像体系内部数量丰富、类型多样、信息量巨大,注定意味着这些历史材料将会是研究的“富矿”。


为了在研究上更加有的放矢和贴近“本土”,李潇雨老师特别从“华南海疆”这个人文地理的角度去规限自己在“中国图像体系”里的研究对象。




知识点


“华南海疆”指的是华南地区的陆地范围及其近海水域、内陆河网,包括广州、汕头、潮州、香港、澳门等城市,也包括珠江、北江、黄埔河道及其周边等地方水道和近海区域。


之所以强调“海疆”,是因为近代来华的西方人并不局限于我们通常着重看待的城市与陆地。而上文提到的这些“接触区”作为中国与海外交往的前沿地带,成为西人访华的重要目的地,也成为西方人图像再现的重要对象。




李潇雨老师简介


李潇雨老师于2014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博士,从2015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她的研究领域为视觉文化研究,空间与文化政治,中国现代性。相关学术研究多次发表于《文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东亚观念史集刊》、《文化纵横》、《二十一世纪》(香港)、《学海》和《山花》等期刊。




对话李潇雨老师

对于“近代西方中国图像学中的华南海疆研究”课题,您的研究灵感是什么?


我在硕士阶段的时候就对文化研究和视觉研究产生了强烈兴趣。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这一领域“触角广阔”,大有可为,但要开拓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就必须在一个具体的生产、流通的场域中将视觉材料“历史化”,并立足于此,来讨论和回应更广泛的文化史、艺术史、社会史等相关问题。因此,在写博士论文时,我选择以1860至1911年间外国旅华摄影师在中国的摄影作品为研究对象。不过,我舍弃了传统的艺术史、摄影史考察取径,致力于讨论同一批照片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与20世纪90年代以降的当代中国这两个不同的社会语境和时段中的具体运用方式,以分析视觉再现、历史叙述、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讨论“民族”、“革命”、“中国”等概念如何被摄影再现和塑造。这种跨学科的视角,可以在“双时轨”的对比结构中为晚清视觉文化研究打开新的探讨空间。


博士论文给了我系统考察图像与其他学科之间关系的机会,也为我提供了相应的思考和写作训练。本次我的广东省哲学社科研究课题就是从这样的积累中生发出来的,也是我自己这些年研究兴趣生长的结果



作为教授通识教育的老师,您会和同学们分享哪些研究经验,如何引导、帮助对文化研究课题感兴趣的同学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我在港中大(深圳)开设了两门通识课,不论是课程讨论的题目还是具体教授的内容,都贯彻着自己的学术训练、研究经验和学术旨趣。我主讲的其中一门名叫“视觉中国:从1860到2010”的课程更加鲜明地体现了我的研究兴趣:以各种视觉材料来讨论中国从19世纪中叶至当下的文化史。但课堂毕竟不是研究经验分享会,因此不管是介绍方法论还是提供问题视角,可能对同学而言更多地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我每年都会担任“暑期社会实践”的导师,指导一些学生项目组进行实际的研究和考察。相较于课堂,社会实践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同学进行研究同学们通过与我的讨论、与组员的配合与实操,来得到更加具体和深入的学习机会,更能深入理解理论与现实、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复杂关系。



关于学术研究,你有哪些想跟同学/我们分享的呢?


答:我想谈谈自己的老本行——文化研究。一方面,这个学科新生不久,生气勃勃;另一方面,它似乎又无所不包,但又大而无当。不过对我而言,文化研究是一个在讨论议题上庞杂,学术旨趣却相对固定的学科:一方面,它研究和讨论的对象是复数的,可以是主体性与身份政治,族群关系与国族建设、性别议题、各种视觉再现问题,甚至是空间的性质和生产方式;而因应着这些多元的文化议题,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是跨越传统学科界限的,多种学科的理论资源的都可以建构其分析和批评框架。另一方面,文化研究带着强烈的政治批判精神,具有“实践的品格,政治学的旨趣,批判性取向以及开放的特点”,因此它不喜做“不及物”式的空谈,而往往是非常“接地气”的,有着热烈的现实关怀。这些年来,作为一个以讨论“文化”为业的学人,我在学术训练中得到了一种思维方法的锻造:从单维到多维,从平面向纵深。但如何跳出自己经验和眼界的窄门,开拓自己的议题与社会的连接,剖析其复杂性,不仅是我,也是每个有志于此的人所要面对的功课。


与此同时,文化研究毕竟是一门人文学科,它对你的训练将塑造你看待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人文学科呼唤和依靠感受,但同时,它也需要抽象和理性:我们通过人文学科的训练,来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建构起一个深入的考察框架寻求解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锻炼着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共情能力;而在整理和呈现自己的思考时,我们需要面对观点,逻辑,以及经验材料之间的协调,也需要时时拷问观察、理解和共情的边界。这种不断的建构、质疑和推翻带来及其有趣的成长,将帮助你成为一个更深刻、更准确、更自省、更有洞察力的人。



李潇雨老师与同学们的课堂合影



End


转载自人文社科学院微信公众号

内容及图片由李潇雨老师提供

版面设计:传讯及公共关系处


CUHK-Shenzhen

博 文 约 礼

● 微信号 : cuhksz2014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