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友话说 · 职业发展与选择|王唯羽:做现实主义者,求不可能之事




友话说·

校友谈职业发展与选择


“做现实主义者,求不可能之事。”


“友话说”系列从“校友线上分享”活动开始,邀请了来自互联网、快消、金融、咨询、广告/公关、房地产等行业的校友,从本校校友的角度出发,为在校的港中大(深圳)学子们提供了择业或升学的经验分享以及建议。


这一次,“友话说·校友谈职业发展与选择”将邀请到我校第一届毕业的校友们,其中包括傅邱书豪、唐欢、王唯羽、黄润华、杨永铿、郑子萱、魏雪琛等校友(排名不分先后,邀请名单未完待续),他们将从不同的升学及就业方向,以及目前进入的不同行业,讲述自身的职业发展与选择。希望本系列采访能启发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主动培养自我认知及职业兴趣,为自身职业道路的选择做好前期规划。



第五期

    如何在本科阶段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如何选择合适的实习?

    选择高校项目有哪些经验与建议?

    让我们一起听听王唯羽的故事。




自我介绍


                         王唯羽   

本科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应用经济学专业,2014级首届本科毕业生

研究生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量化社科项目

现于美国高校担任人口发展方向数据分析研究员






与王唯羽同学的问与答




Q1. 王唯羽同学从大一开始实习,实习的行业分布广泛(包括研究助理、银行、互联网、联合国)。你为什么会尝试这么多种类的实习项目呢?

实习其实也是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在大学的前两年,我还没有很清晰的职业规划,当时也尝试过银行和互联网公司的工作,但并没有很喜欢那时的工作内容和环境。直到大学后期,我才渐渐明了对于社科研究的兴趣,所以就找机会去教育研究机构和联合国实习。

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在低年级的时候找实习比较困难,其实第一份实习并不需要有big name或者找到特别有意义的实习,对当时的自己要求也不用太高。只要凭着自己感兴趣的点,找一个相关的实习就好。我觉得,尤其是在大一、大二的时候,试错成本相对较低,这是一个摸索自己的兴趣、了解行业的关键时期。如果在低年级的时候有过一些实习经历,那么对在大三、大四申请更高质量的实习也是有帮助的。




Q2. 在本科就读期间,有哪些经历或因素对于你职业或升学规划起到了关键作用或者积极的影响呢?

本科阶段做RA的经历其实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做RA的时候跟导师的密切交流,不仅让我对于学科有更深刻的认识,也积累了数据分析和建立模型的经验。而且这段经历使我有机会阅读大量和学科相关的论文,了解比较前沿和重要的研究内容。做RA的经历也让我对于社科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其中导师对于我的鼓励更是坚定了我的选择。

而且作为第一届的学生,学校当时也非常重视并提供了多方位的协助。大学就业处(现职业规划与发展处)当时有提供1对1的咨询,我和好几位老师聊过自己的升学选择。Vincent(原协理副校长)当时的建议给到我很大的启发,他对于公益及教育的看法对我影响很大。而且后来Vincent和Anne都有来过纽约,还约了我们在纽约的同学一起见面,非常用心。

如果说是在申请的过程中,我觉得除了标化成绩,最重要的应该是Passion在Personal Statement和面试中需要让面试官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道路。要让对方知道自己的trigger,也就是什么经历引发自身的改变和思考。尤其是我现在所处的行业属于Non-profit性质,这是一个非常Mission-driven的行业。除了量化的背景,申请者本身的Commitment是非常重要的。




Q3. 在本科升学的过程中,你是否遇到过什么阻碍或困难?你当时是怎么克服的呢?

我遇到最大的困难可能就是需要去克服自己的焦虑。首先,当时我们是港中大(深圳)的第一届学生,外界对我们的了解很少,很难知道外界是如何定位我们的学校。其次,虽然以后我想要走社科方向,但是上学时间仍旧在经管学院上课,沉浸在经管的大环境中。也因为选择了一条和别的同学不一样的道路,所以在看到别的同学找到好的实习,而自己没有做什么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焦虑。

但后来在申请的过程中,这种焦虑就渐渐消退了。在我看来,升学也是一个了解自己的过程。正因为需要思考自己想要申请什么样的项目以及想要做什么事情,我反而能面对自己的内心,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并认真思考。后来,我学会了不把自己和大家放在同一个坐标系中比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想通了之后就觉得没有焦虑的必要了。




Q4. 回看过去的本科生活,你是否有什么新的感悟?

现在回想起来,学校是一个非常真空的环境。因为当时学校小,同学们也都相互认识,大家对外界想的比较理想化,同时也被学校的老师保护得很好,大家都处在一个同温层的bubble中。可能也因为我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做RA,所以对于外界的职场了解也不是很多。但像读研究生之后,我遇到了一些来自不同背景、拥有不同经历的同事和同学,这些多样性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觉得应该时时刻刻反思自己的privilege, 避免陷入精英主义思维。




Q5.  在研究生项目及院校的选择上,当时为什么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社科量化项目呢?

我当时申请了很多Master of Public Policy相关的硕士项目,后来选择哥大的量化项目。一方面因为自己从经济学出身,对于统计的模型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认为数据科学、量化社科(运用量化的方法解决社科问题)也是大势所趋,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Q6.研究生院校的项目为你的职业道路带来了什么样的收获和帮助?

研究生项目给我带来的收获是各个方面的。第一,收获了智识,可以跟很多学科领域很顶尖的教授上课、交流和做RA,对于自己想做的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第二,通过接触不同背景的同学和老师,让自己的职业规划和目标更加清晰。第三,学校也提供了很多求职方面的帮助以及校友的networking。




Q7.目前你在美国高校做人口发展方向的数据分析研究员,你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呢?

我还是会在研究的领域继续深化,希望未来能够连接学术界和企业界,结合数据科学和社科研究,生产出更有影响力的政策研究和报告。




Q8. 请分享一句影响至深的职业发展格言。

做现实主义者,求不可能之事。生活充满变化,尤其在职场中会遇到很多现实的阻碍,但还是希望自己可以在现实中寻找理想的缝隙。




写在最后

Best Wishes to CUHK-Shenzhen students

王唯羽·友话说 / Alumni Talks

希望大家不要过分焦虑,不要被Peer Pressure影响,要多尝试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点击浏览更多

友话说 · 职业发展与选择 | 郑子萱:Seize the Day

友话说 · 职业发展与选择 | 杨永铿:坚定自己的想法,勇敢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友话说 · 职业发展与选择|唐欢:张弛有度

友话说 · 职业发展与选择|傅邱书豪: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采访|谢玮(2017级 理工学院 学勤书院)

排版|陈彤(2019级 理工学院 祥波书院)

审核|职业规划与发展处

图片由王唯羽提供

微信公众号:CUHKSZCPDO


职业规划发展处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升学与就业咨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