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听我说|李依洁:公益是我探索世界的桥梁
+ + + +
编者按
“成长”是大学中一门不在课表上的必修课。
在日常专业学习之外,每个人对于自己成长道路的探索一天都不曾停止过。“成长”可能曾让你面对漆黑一片找不到方向的未来,也曾让你在泪水中艰难前行。但别忘了它能给你带来浴火重生的光芒,也会给你的生活画上最缤纷的色彩。
对于“成长”,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独特的经历和埋藏在心里最珍贵的故事。
那么这一次你坐下来静静听我说吧。
“请听我说”,这些我最想告诉你的,关于“我”的故事。
请听我说 EP.03
///
李依洁
2016级人文社科学院翻译专业
逸夫书院
高中毕业于湖北省宜昌一中
曾任AIESEC校园团队队长
曾在深圳国际公益学院、B CORP CHINA共益企业中国、《创造营2020》节目组等实习
曾参与多项国内外志愿与文化交流活动
我是李依洁,朋友们也时常叫我Echo。
大学里,我花了近半的时间,在公益和社会实践的道路上探索。非营利组织的运营,相关的课程与实习,环保、教育、动物保护类志愿活动……我似乎一直在路上,却难得有机会停下来问问自己:
“公益对我来说是什么呢?”
大学的前几年,它在我生活中的占比几乎超过所有主修科目。
我奔波于会议、活动、团队管理之中。忙忙碌碌、风风火火之后,最核心的公益足迹凝练成为大半张简历,好几份荣誉,甚至是研究生申请文书的主线故事。
直到现在,我好像才终于有机会做个“旁观者”,重新倾听表象背后我最真实的心声。
我从来不认为公益对我来说意味着纯粹的奉献,我清楚地知道我想从中得到些什么,我也的确在不断地行走与收获。
所以我想,公益或许像是一座桥梁,通往更广阔世界的桥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这座桥,或许是学业与绩点,或许是实习与创业尝试,又或许是阅读、旅游、五彩斑斓的兴趣爱好。
而我走上了公益这座小桥,它不那么起眼,但走起来饶有乐趣,我一路种着花,且在路途中边交朋友、边内省成长、边脚步不停地往前晃荡。
///
“每次奇妙旅程,
都指向相遇与亲近”
我是一个很在意与「人」的连结的人。
上大学以来,几乎所有我的朋友都是在公益道路上慢慢结识的。
AIESEC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由青年领导的非营利组织,在我入校时它还是以每个校园为单位,现在变成AIESEC深圳后,可能已经不那么被同学们了解。
最初加入AIESEC,是因为我误打误撞地走进了他们的宣讲会。
当初刚进学校的我,还在为着身边同学的严谨律己而诚惶诚恐,但这群人却显得格外开朗不羁,在台上说着跨文化交流、青年领导力等等让我陌生的词语,还时不时说着俏皮话大笑起来。
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加入了他们,“能拥有一群一起大笑的伙伴也足够酷了吧”,我想。
这就是我公益之路的开端,由「人」而始。
接下来的两三年里,我亲历着我在宣讲会上听见的、看见的一切。
我们为了更好的方案开会、争吵,为了更好的团队默契深谈、交心,也为了得来不易的荣誉庆祝、拥抱。
三年里,我们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分会送上大陆区、甚至亚太区的荣誉榜,也为校园里近三百名学生提供了海外志愿者、实习生机会。
直到现在,我们的友谊也仍然很坚固,大概是我们已经在反复的磨合中熟悉每个人最真实的一面了吧。
左图为日常开会及参加大陆区活动合影
右图为AIESEC亚太区荣誉奖杯
2018年暑假,我去到印尼做志愿者,在那儿遇到了我非常珍视的新加坡朋友Hui Ling。
我们参与的是同一个志愿者项目,主题是环境与河流保护。一连六周时间,我们一同用APP打摩托车版滴滴出门,在烈日下种树、去河边捡垃圾、到学校与乡村科普卫生常识。项目间隙,我们一起对抗无法识别信用卡的ATM机,一起挑选每次干洗不一样的奇怪香味,一起坐在废弃的寺庙里谈论宗教、谈论学业、谈论感情。
项目的最后一周是自由旅行时间,但我们原本想去的布罗莫火山需要提前预约。
坐在旅行社门口的台阶上,我们用了两三分钟就决定更改计划,去梭罗隔壁的日惹默拉皮火山看看。
我至今记得那种一拍即合的欢愉。我们三下五除二地选好了民宿,碰运气约的滴滴车(这回是正经汽车)刚好认路又愿意跑长途。
去到日惹的第二天清晨,我们在浓重的雾气里摸黑起床,紧抓着摩托车扶手登上近乎直角的大山坡,倚靠着对方边取暖、边等着对面火山后羞怯的太阳。
那天的日出有多美呢,大概是当我们提起“我又想起当时在日惹看见的日出”时,我们彼此都清楚,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很想念你。”
和Hui Ling在日惹看的火山日出
分开的前一天,我们和项目的其他朋友去了麦当劳聚会。在等着本地的朋友们取摩托车时,我和Hui Ling站在门外,听着球迷们收看世界杯的喧嚣。我摘了一朵树丛里的野花,没头没脑地对她说:“你数数这朵花一共有几瓣,我们之后就还能见几面。”
六瓣,还清楚记得当时那朵花上有六瓣花瓣,但我们早已不止六次重逢。
2018年底,我们一起去了另一位越南志愿者家跨年;2019年夏天,我去了新加坡上暑课,每个周末我们都去到各个地方游玩;而如果不是疫情,她此时应该正在香港完成她的交换学期。
总之,这一路上我真的遇到了许许多多精彩又有趣的行人,也因各种各样的契机与他们从陌路变成友人。
这大概是缘分,但或许也是倾注真心的注定。
///
“认知「世界的参差」
不问为什么,去想怎么办”
我从前有些理想化,时常会因为事实与想象的不符而愤怒。
而带着这样的性格走着公益路上的我,可以说是有被好好毒打到。接触的人事物越多,身处的环境文化越多元,我心中那个很狭隘的理想世界就越是千疮百孔。
五条人乐队有句歌词写,“理想的世界就躲在你的梦里面”。而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这句歌词更应该是:“理想的世界只能躲在你的梦里面。”
最早还是在印尼,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深深的文化冲击。
当时我们的组织方是当地一所大学的学生,他们人非常热情又友善,只是日程安排常常出现拖延。好多次我们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打开手机却收到推迟半小时开始的通知。
刚开始时我很愤怒,但我逐渐发现这或许与文化差异脱不了干系。
我去的只是一个小城,接触的也只是身边的那一群印尼朋友,因此我只想分享一些当时关于“时间观念”好气又好笑的故事。
刚到印尼时,我问一位印尼朋友,你们走扶梯时是靠左还是靠右。他显得很迷惑,问我是什么意思。当我解释说,人们一般会靠一侧给赶时间的人留出快速通道,他恍然大悟地笑着跟我说:“我们这里没有赶时间的人,想站哪边都可以。”
我和印尼项目组朋友们的合影
在印尼,我遇到的朋友都是穆斯林,他们有自己严格的祈祷时间,每天早上五点都要听着街边的敲锣声起来祷告。印尼的天亮得很早,他们祈祷后一般就不再睡了。
我有次很好奇地问他们醒来的这段时间都会干嘛,他们又乐呵呵地跟我说,不干什么呀,就随便玩一玩到正常的早饭、上学时间。
身为一位老实在应试教育中长大的中国学生,很难否认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想指责他们浪费时间。但转念一想,他们本身也不是过着和我一般争分夺秒的生活。
因为本来就不同,我没有立场,也没有资格去评点。
左图摄于印尼垃圾山前
右图为在柬埔寨访学时的合影
这样的不完美还有很多,当事件从个体上升到城市、国家时,我也经历过比失望更大的“痛心疾首”。
比如我们在印尼梭罗参观新型垃圾处理厂,却被告知计划在等待实施阶段好几年了,对面的垃圾已经被“土方法”堆成了山,小孩在垃圾上玩耍,待宰的牛羊不时吃进去垃圾。
又比如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上暑课时修读了一门“贫困人口的健康”课程,我们去柬埔寨考察时,金边医院里的传染病房人满为患,病床连走廊也摆不下;乡村医院的护士由于人手紧缺,生完孩子两个月就被迫上岗,孩子独自在楼上的病床睡觉、哭闹。
我知道世界上的各个角落都还可以更好,写下这些的目的绝不是想指点江山。相反,我是一个很不愿意输出观点的人。
只是在这一路亲身体验差异、体验不公、体验贫穷的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压抑“不同”带给我最原始的愤怒与委屈。转而去更冷静、客观地看待背后的因果,并思考作为我这样的个体能作出怎样的行动。
最近《创造营2021》很流行一句话叫“让你们看看世界的参差”。那么对我来讲,看过“参差”之后,行动与思考永远比情绪更有意义。
///
“我或许走得不快
但也在自由的环境中越走越远”
坦白说,在我大一刚开始时,公益的确算是校园里一个冷门的选择。
当我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做另一件事时,我的成绩实在算不上理想。在家长的担心和现实的压力下,我不是没有怀疑过自己是不是走错了。
但所幸,这座桥有它自己通向的站点。
我还记得当我第一次拿到国际公益学院的实习时,无比开心地和爸妈说:“我之前做的事不是在瞎搞。”
当时拿到实习后发的朋友圈
这之后,我怀着被认可的喜悦更坚定地积累经验,并逐渐将兴趣与现实需求更好地结合。
我从AIESEC志愿者经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暑课学习中逐渐对可持续发展领域萌生兴趣,又从在B CORP CHINA共益企业的实习中,更具体地认识到SDGs在各个领域如何发挥着作用。
所以在研究生升学时,我选择继续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修读全球研究硕士。希望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这一分支下学习和研究,为我所关切的事情更有底气、更科学地作出努力。
而在整个过程中,我非常非常感谢学校提供给我的自由环境。
无论是开放包容的校园氛围,还是客观上的较为宽松的假期安排,都让我能够更大胆地去走一条稍显偏僻的路,有时间去探索各种各样的精彩体验。
同时,我也明显感觉到校内对公益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关的机会和活动资源也越来越多了,我也为此感到非常开心,希望在研究生阶段还能够抓紧时间多多尝试(笑)。
我常被问到是否会在将来投身公益行业,把这作为我的事业去完成。
其实在当下我很难给出确定的答案。
但至少我认为,公益对我来说是那座探索世界的桥,只要它没有倒塌,我对世界的热情没有消失,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都很愿意去实践。
同时,最近读《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时有一段话很让我动容:“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对我来说,公益的旅程也很像是对现实的“积极逃离”。
偶尔身处更广阔的世界中,或许会觉得此刻的烦恼也不过如此。
- END -
传讯及公共关系处(CPRO)出品撰文、图片、排版:李依洁(2016级人文社科学院、逸夫书院)
视频剪辑:倚海若(CPRO)
拍摄:倚海若(CPRO) 张芳洲(2017级数据科学学院、思廷书院) 王研(2019级经管学院、逸夫书院)采访:倚海若(CPRO)
黄舒旎(2019级经管学院、祥波书院)
CUHK-Shenzhen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结合传统与现代 融会中国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