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外课程咨询 | 通识·写作,有凤来栖 ——许昌学院“问道”欧亚

郭海玲 卢卓元 Eurasia全人教育 2021-11-09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指出“通识教育关系到国家高质量人才的成长。通识教育着眼于学生身体、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全面、视野广阔、教养博雅和人格完整的人。不仅注重传授宽厚广博的知识,更强调要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研判思维能力、辨别价值能力。”而高校对于学生通识能力的落实,无疑需要基于通识课程的构建。


基于通识教育的理念及对课程的需求,分院近年来大力推行通识课程改革,通过深入研究、多方学习、精心打磨,逐渐建立起独具欧亚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结构化写作、批判性思维、俱乐部制体育课等课程日渐成熟,部分课程在全国高校进行线上推广,受到广泛的关注。


近日,多个院校来我院进行学习交流,针对通识课程进行详细的咨询,在分享改革成果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和其他院校一同更致力于通识教育的推广与通识课程的探究与实践。


我院一直致力于深化课程改革,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和谐、全面发展的“全人”为目标,努力打造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化写作》课程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DNA课程之一,力求通过思维与表达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与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截止目前,欧亚学院作为唯一一家开设《结构化写作》的高校,在写作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极大的创新,在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写作能力方面已初现峥嵘。



家有梧桐树,自有凤来栖。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我院的《结构化写作》课程也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仁前来参访学习。近日,河南省许昌学院16名骨干教师组成取经队伍,在许昌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杜书廷和通识教育中心主任贺洁的带领下,就“结构化写作”课程向我院问道。我院黄鑫副院长高度重视,重点委派《结构化写作》课程负责人卢卓元老师以开展工作坊的方式与许昌学院各位同仁相互切磋,相互启明。



工作坊伊始,我院副院长黄鑫老师率先对远道而来的同仁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讲到:“这次合作是一次美丽的相遇,我们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来到欧亚学院,希望大家像回家一样开心、放松,悦享这一过程”。许昌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杜书廷老师也表示希望能与欧亚学院多多合作,共同进步。



此次工作坊以“结构化思维与表达”为主题,内容主要分为四大单元:


LEVEL1:“定调子”


卢老师用“相见欢”的形式进行破冰暖场,在现场气氛活跃后,顺势引出结构化思维的特征及其四个重要原则,为本次工作坊确定了基本方向。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LEVEL2:“找根源”


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卢老师以“活力圈”游戏为引子向大家介绍了左右脑的差异和金字塔原理的主结构及子结构,并辅以全脑练习活动引导大家探寻思维结构化的根本源头。



LEVEL3:“建结构”


卢老师以欧亚学院董事长胡建波教授在2016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恰如其分的美》为案例分析了文章的结构,从而引出结构化表达的万能模式和OPEN序言的结构内容,并从标题、读者/听众、目标等维度详细阐述了结构化表达前应做的规划。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LEVEL4:“能实践”


卢老师倾心为大家分享了如何在结构化思维与表达中进行纵向展开和横向联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卢老师的带动下,许昌学院的同仁们精诚合作,将所学落实到课堂实践中,在学习中行动,在行动中学习,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工作坊结束,我院院长助理潘珊珊老师发表总结讲话:“这次工作坊是我们和许昌学院的同仁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过程,这次合作仅仅只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希望以后我们能够长期合作,互助共赢”。


而许昌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杜书廷老师也发表感言:“这次取经使我们不仅学到了新鲜的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更是启发了我们在写作课程建设方面的思路,回到许昌后,我们一定会学以致用,积极推进我校《思维与写作》课程的建设”。


我校《结构化写作》课程从2016年上线,属于是欧亚DNA课程。将近3年,从16级到18级,每一届学生中都有很多人表示,这门课从思维架构到表达沟通,对他们都起了很大的作用。2017年6月,《结构化写作》被列为校级重点课程之一;由任课教师自主编写的《结构化写作》教材也将在2019年7月出版;下一步,我们的在线课程也将开始录制,逐步实行混合式课程。


但这些远远不够。


随着我校通专融合的进程加快,写作课程也会进一步思考自己在整个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和定位。写作需要融入更多内容和形式,需要在以往的基础上不断精进,创造更多的成果,以对校内学生起到更多的贡献和作用。同时也要进一步向社会输出,与更多有志于在写作课程方面不断探索的学校、企业及个人合作,实现我们的理念、价值最大化。此次许昌学院来我校学习,即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我们一直在努力,努力将课程做得更好,努力让更多人在课程中受益。我们在路上,看到更好的风景,遇到更多同路的人。


供稿 | 人文与艺术课程中心 郭海玲 卢卓元

摄影 | 招弘瑶

责编 | 何青蔚

排版 | 肖越新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