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难与父亲和解,但可以尝试理解他|微思客
三木|微思客编辑
1
近来应酬婚宴,喝了些酒。站在醉酒边缘,我理解了酗酒者。
酗酒是成瘾症状,即便身体机能损伤,也难摆脱。外人不解,酗酒使精力不济、思维不清,误事误人,为何沉溺其中?这种看法倒因为果。
有种可能。现实太苦,再鼓劲也难应付,困境让精力不济、思维不清,不得不求助酒精作用于身体,分泌激素——至少在醉酒时刻,深信自己仍有与现实一搏的能力。甚至,借助酒精可以视作求生本能。现实复杂冷酷,足矣导向绝望。
除了给予快感,酒精不能办好事。一时之快,清醒后,现实扑面而来,一如既往招架不住。身侧酒精招手,喝一杯吧。循环往复,坠入酗酒泥潭。
酗酒、吸毒、赌博……现实将人逼入成瘾境地,这是一种经典解释。
2
父亲曾酗酒。
他高中毕业参军,那时算高学历,入伍后成了部队记者,随领导采访。两年后转志愿兵,颇有前途。入伍五年,曾祖母多病,爷爷数封电报催父亲复员回家。长子长孙,理当在旁侍奉。不得已,父亲与驻地宁波的女友分手,黯然回乡。
爷爷是法官,将父亲安排进县法院做书记员,辗转不同派出法庭。后来,父亲参加成人自考,入读大学法律系。兜兜转转,落在老家闽南小镇的司法所。
小时侯,父亲带我出没镇政府、派出法庭。小镇公务员不多,知识密度最高是在县二中。一向自恃文才的父亲,放下写作、摘抄习惯,收敛文人气,与群众打成一片。
执果索因。后来父亲染上酗酒陋习,想必小镇的安稳令他苦闷。好在,经历一场大病后,他决定走出小镇,去了厦门。故事并未就此向好,多年陋习,哪能轻易革除。
很难猜测父亲行为背后的原因,我并不了解他。上述白描,来自多年道听途说。自小厌恶他喝酒,逃避家庭责任。儿时的厌恶,以致长大后关系生疏。即便同为法律人,我俩几无专业交流,遑论体己话。我送他法律书,想开启话头,但话到嘴边,跨不过心理隔阂。
读了一些书,做了一些事,我能理解父亲的行为。亲情绑架、司法制度变迁、法律服务由计划转向市场,乃至社会结构因素,影响行为的机制“多对一”。放进社会科学的研究层次中,可以解释出基因、个体、群体、地区、国家、国际社会多个层次。
杀鸡用牛刀,即便技艺高超,也做不出庖丁解牛的效果,只能剁碎了、搅烂了,骨肉不分。
3
三言两语勾勒一生,挺荒诞的。为人子,还原不出父亲的过往。让父亲细致回顾,恐怕也难,人只能记住自己愿意记住的。
盲人摸象,望不尽过往,却要情景重构,提炼事实,比对理论模型,用“普世”的机制和规律解释。有时严丝合缝,有时谬之千里。传统社会科学的研究困境,在这里显现。
那么,解释意义何在?
解释过往,目的仅在启发自己,不为寻求答案,不为实现父子和解。
“解释”的行为,相当于从“我”中演化出另一个“我”,冷眼旁观。“本我”幼稚,执拗地埋怨、焦虑,随波逐流。仅有本我,难生同理心。有了旁观者,给埋怨、焦虑一些解释,或许可以缓缓情绪冲击,不那么揪心,不会歇斯底里。
仅此而已。
这种无力,注解了“读过许多书,走过许多路,仍过不好这一生。”
不过,我喜欢另一句话,财新主编、耶鲁世界学者王烁写,“这样都不行的人,得是有多挫。”(《唯一靠谱的人生策略》)他为终身学习注解,话里有“希望”。
还是要多读书,多走路。
4
试图理解父亲,与他和解,是为了与自己过去和解,重新定义亲情关系。毕竟,父母与子女,亲密好过疏远。
不着急,慢慢来。
另外,我宽恕自己了。有人穷尽一生,跨不过这道鸿沟。若跨不过,就算了。人性有缺,人与人之间,需要和善、诚实、理解,也容得下谎言、嫌隙、怨恨。活着不能事事安心顺心,至少要真实。隔阂就隔阂,契机到了,会迎刃而解。
这不是无为。要惦记这件事,心里有个念想,把该做的事做好。这好比有了问题意识,不论读书、走路,念想时不时跳出来供咀嚼,或者直接在潜意识里发酵,说不准哪天想通了,解开心结。
我庆幸所生活的时代,父母为我筑好免于家庭压力的基底,我努力走出笼罩在上一代人心里的“小镇”,我没有乡愁。过去,父亲只能将苦闷藏进酒里,我只要迈开腿,换个活法。我可以埋怨他未尽家庭责任,我不能“指点”他人生不应这样过。
5
电车难题有种解法。你们仍在牺牲一人或五人的决断间犹豫,我鼓起勇气,将轨道扳向一人,列车驶过。事后,由我,而不是你们,面对法律或道德审判。我的勇气使你们在道德上获释。
我是道德上的幸运儿。
父亲替我经历了那些困境,不想我再受亲情羁绊,选择不干涉我的人生。我在抉择时,不必承受父母“关爱”的压力,面对“孝”带来的道德困境——没人要求我继续求学或工作,没人催我结婚生子,没人逼我在京或返乡。
其实,道德困境仍在。即便我有选择自由,同样要思考事业规划与赡养责任的矛盾,尽己所能解决,也必须在与父母关系上有向好的努力。只是,这些行为不来自外部压力,它们自然嵌在让自己变好的期待里。
说回酗酒。
我仍会埋怨父亲,不过,埋怨里多了一些遗憾。或许,这是走向和解的标识。
幸好醉酒了,幸好心里有念想,记录醉酒时的感觉。清醒后,反刍读来的理论或金句,回望记忆里的事件,片状想法涌现,幸好有写作整理碎片。看来,运作同理心,要一些刻意、一些运气。
编辑:杨林毅
wethinker2014@163.com
微思客重视版权保护,本文首发于微思客,如需转载,请联系微思客团队。封面图片作者岳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