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鸟朝凤》讲漏的历史,唢呐身份的暧昧与尴尬

2016-05-17 刀背藏身 历史研习社



文/刀背藏身

明清史研究原创团队


1644年,清军入关,成百上千的中国人誓死不愿剃发留辫

1900年,洋人进京,成百上千的中国人誓死不愿割辫蓄发

1559年,明朝人徐渭望着金元外族留下来的唢呐,感慨中华正音的衰落;

2016年,电影《百鸟朝凤》,唢呐成了中国民间乐器的代表,遭受西洋管弦乐冲击。

历史,时常在不经意间,给人一种轮回之感。



因为一跪,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成了近期最热门的电影。电影中,两代唢呐匠人对于唢呐这门传统艺术的执着追求,师徒之间的真挚感情,电影人的集体背书,让我们收获了戏里戏外的不少感动。




从电影艺术层面来看,《百鸟朝凤》或许是成功的。从一个有点历史学“毒辣”眼光的看客角度来说,这个电影对于历史的把握有些偏差,使得原本可以更深刻的艺术电影,平添了几分中央六套的调调。


这个偏差在哪里呢?其实就是电影中被赋予了象征意义的唢呐。焦三爷抚摸着珍藏的一个小唢呐,自豪地讲唢呐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清朝。恍惚间,我们会觉得唢呐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民间乐器,是中国传统器乐的代表。


其实不然,这个在我们眼里已经中国化到“老土”的乐器,在一千多年前也是从西方传进来的“洋乐器”;在四百多年前,还因为外来者的身份,被那时的中国人嗤之以鼻。。




关于唢呐的起源,日本学者林谦三在他的著作《东亚乐器考》中说: “中国的唢呐, 出自波斯、阿拉伯的打合簧(复簧) 乐器苏尔奈”。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唢呐这个名字是波斯语zourn¨a 的音译。美国出版的《世界乐器》(见附录) 一书中也讲道: “shawm (即唢呐———笔者) 家族的乐器可追溯到古代中东和欧洲文明。”


于是,这个在《百鸟朝凤》里看似“土的掉渣”的乐器,追究其来源竟然也是来自“西方”。只是那时的西方,是西域而非西洋。


唢呐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学术界还有争论。但从一幅唐代骑马俑的照片中,我们看到俑人手里举着的乐器,正是管身比较短粗的一支唢呐。或许,在唐代的时候,唢呐这件来自于中东地区的乐器,已经随着丝绸之路的漫漫黄沙,传入了中国。在长安城的街边,跳着胡旋舞的异域女子,身旁就有一个吹唢呐的乐师在伴奏。




明代的中国人,依然把唢呐视为外族的乐器。徐渭在《南词叙录》中所说: “至于喇叭、唢呐之流, 并其器皆金、元遗物矣。”在徐渭的眼中,唢呐是金朝、元朝的遗物,是女真人、蒙古人带到中原来的乐器。徐渭进而愤愤不平地说道,琵琶、古筝、笛子这些中华传统的乐器,现在存不下来几首完整的曲子了。唢呐、喇叭这些“胡人”的乐曲盛行,中华正音不在。



徐谓撰,成书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在徐渭的抱怨中,我们似乎看到了400多年前的一场对决。一边是以琵琶、古筝、笛子、阮咸为代表的本土乐器,一边是以唢呐、喇叭为代表的外来乐器,那时的唢呐犹如《百鸟朝凤》里的管弦乐,站在台上睥睨地望着太师椅上的本土乐器们。这个似曾相识的场景,放佛是历史的轮回一般。


明代的唢呐不仅被用于民间,在军中也有一席之地。戚继光《纪效新书》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号笛就是唢呐的别称,用于传递军事训练的信号。明代龙正《八阵图合变说·八阵号令》记载:“闻中军号笛响,马步官骑诣,中军听发放讫,回还各队,传令示众,不许喧哗及错乱队伍。”形象说明了唢呐在军队中的地位。


清代的唢呐迎来自己的繁荣时期,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清朝文献通考·乐一》记载:“‘御前仪仗内乐器’:上命酌量裁减,寻议准:锣二、鼓二、画角四、箫二、笙二、架鼓四、横笛二、龙头横笛二、檀板二、大鼓二、小铜钹四、小铜锣二、大铜锣四、云锣二、唢呐四、乐人绿衣。”在这里,唢呐成了清朝皇帝倚仗的组成部分,在重要的国事活动中,充当着王朝正乐的代表。唢呐这个原本传自于西域的乐器,一跃而成了中华乐器文化的象征,历史值得玩味。


清代民间唢呐的繁荣是全方面的。唢呐不仅登堂入室,成为王朝正乐。在民间的婚丧嫁娶、节庆仪式及戏曲歌舞中,唢呐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在少数民族的嫁娶活动,也要用到唢呐。当初徐谓眼中作为胡乐代表的唢呐,已然成为了传统乐器中影响广泛的一种。


于是,这才有了《百鸟朝凤》中端坐在太师椅上吹奏乐曲的唢呐匠,有了黄河岸边不能没有唢呐匠的自豪感。焦三爷追溯了清代唢呐匠的历史,那时,正是唢呐最为辉煌的日子。


唢呐在中国的历史,正是一个洋乐器本土化的历史,本土到我们已经忘了它曾经的“洋身份”。当新时代,新的洋乐器喧闹纷纷时,那个原本被明朝人徐谓称为是外族胡乐的唢呐,一下子成了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


从这个角度琢磨,你是否对《百鸟朝凤》中唢呐的衰落有了不同的认识?


《百鸟朝凤》中唢呐班子与管弦乐班子的对决,或许在400年前也出现在明朝中国的宅院里。只不过,那时对决的乐器可能是琵琶与唢呐,来自异族文化的唢呐获得了胜利,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播,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沉淀,它深入到中国的民众的生活,人们忘掉了它最初的来源,它成了中国的民俗乐器,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该怎样看待民俗、看待中国的传统呢?我们又该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西方文化,看待那些“非主流”的文化呢?或许,这是唢呐的兴衰历史最值得让我思考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刘勇《中国唢呐历史考索》

2、陈家齐《唢呐的历史源流》


征稿启事


1、来稿必须为原创、首发文章;字数在3000以内宜,配图三张,署名及微信号。

2、主题以明清史为中心,内容为学术论文“干货版”,将学术研究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

3、稿酬:25-3000元,根据阅读量来支付(支付宝或微信);

4、“原创团队”征募:文章优质且每月保证5篇以上,欢迎加入原创团队(邮件申请),稿酬比普通投稿高20%。

5、投稿邮箱:mingqinghistory@qq.com,投稿请在邮件标题标明“题目+作者”



编排:@二师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