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两大团圆的日子
一个是春节
另一个就是中秋节了
中秋节
又称,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
农历八月十五
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每逢中秋
阖家团圆,品尝月饼
同赏明月
……
今年中秋,你和家人团圆了吗?
你还知道哪些与中秋有关的事吗?
赶紧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因为月饼是圆的,代表了阖家团圆!!
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北宋之时,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
关于这种饼的来历,说法颇多 ↓
嫦娥后羿说
传说,嫦娥奔月后和后羿分隔两地,月饼成了两人寄情相思的东西。后来民间为了怀念两人,形成了每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惯。
元朝红巾军说
元朝时期,红巾军首领朱元璋领导农民起义,胜利的那天刚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而当时起义的指令,就被藏在了一种带馅的小圆饼中。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要吃这种小饼,以示纪念。
唐太宗讨伐突厥说
唐太宗李世民为讨伐北方突厥,大举进攻数次,终于在八月十五这天得胜回朝。举国欢庆之际,有个和唐朝通商的吐蕃商人,进贡了一种带馅的面饼,太宗吃后大喜,指着明月传旨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从此,有了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惯。
祭月、赏月、拜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始于魏晋,盛于唐宋。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人们便摆出果品,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
观潮
在古代,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时节,太阳、月球、地球几乎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是观潮的最佳时机。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佳景,美不胜收。为了点亮这等美景,便有了“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赏桂花、饮桂花酒
八月桂花香,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玩兔儿爷
清代宫廷,传说中的月中玉兔被称为“太阴君”,民间管它叫“玉兔儿爷”。兔儿爷原本是人们祭月的对象,由泥塑成,外型如人端坐一般,从清代开始,逐渐变为儿童的中秋玩具。
糍粑
八月中秋舂糍粑,糍粑是川渝地方的一种为中秋佳节制作的食品,主要原料是糯米,因为要用木棍杵打,俗称“打糍粑”。
麦箭
山东即墨中秋节吃“麦箭”。先用白面摊成煎饼,再加上肉馅或素馅,然后用秫秸卷成筒状蒸熟,吃时加上调料,味道十分鲜美。
大闸蟹
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节。一轮满月,一壶清酒,几个老友,一盘大闸蟹,这种滋味让神往。
芋头/芋艿
广东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在江浙一带,芋艿的发音与“运来”相近。所以中秋节吃芋艿,不仅仅只是享口福,同样也表示希望能够好运连连。
毛豆
江浙一带除了芋艿外,还会特地蒸些毛豆。毛豆在当地又称毛豆荚,而荚又与“佳”、“吉”等字谐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够吉祥如意,万事顺心。
梨
中秋节吃梨意思是把要把“分离”吃掉,表示永远团圆不分离的意思。而且中秋节前后正是梨上市的季节。
糯米莲藕
中秋食藕,是寄团圆之意。以糯米填充莲藕,再以桂花蜜淋之,米香、藕香、桂花香,香浓入口,意喻甜甜蜜蜜。
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因其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浆,成为桌上供品之一,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
团圆馍
在北方的很多地方,有一种中秋节的饮食和月饼的地位可谓说是相同的,那就是团圆馍,意味着团圆。团圆馍一共有两层,一层是顶一层是底,中间夹的是香香的芝麻,味道香,口感脆。
中秋节到了,你家吃点啥?
据预测,今年中秋,十五的月亮十七圆,中国的月亮比外国圆!
月亮最圆时出现在10月6日2时40分(望),中国各地不仅可观赏到最圆的中秋月,而且目睹到月亮的视直径更大,原因是月亮距离地球更近了。
但在西半球的加拿大、美国和秘鲁等部分地区,就看不到最圆的中秋月。
图片来源:CCTV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秋意渐浓
中秋已至
一轮明月寄乡思
此刻,你在思念着谁?
无论身在何处
别忘了给挂念的人一声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