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法治强省】“破”在眉睫 实达“重”生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动实达集团高效重整,创造全国审理时间最短、执行效率最高的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纪录——
3月,一场春雨过后,坐落于福州市鼓楼区的福建实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实达集团”)总部大楼整洁如新,员工喜上眉梢。然而,过去的一年,这里却经历着不一样的惊心动魄。
实达集团是全国首家在A股上市的IT企业,家用电脑销量曾一度排名全国第二。然而,市场形势突变,它一度深陷债务危机,被证券交易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股价最低时仅有0.8元/ 股。银行不愿放贷,市场失去信心,处在破产边缘……
而随着2021年12月31日福州中院裁定确认实达集团重整计划执行完毕,这家本土老牌IT企业迎来重生。如今,重整后的实达集团将作为国有大数据产业上市平台,公司股价回涨,原先离职的核心技术骨干相继回归岗位,业务逐渐恢复,新旧产业逐步衔接。
“实达破产重整案是我院坚持重整市场化、法治化、信息化原则,助力困境企业恢复生机的典型案例,既充分彰显了破产制度的社会价值与破产审判的社会责任,又为福建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应有的司法力量。”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丁仰豪表示。
分秒必争——
启动预重整 全力与时间赛跑
2018年以来,受经营不善与内外环境压力等因素影响,实达集团及其下属核心子公司均陷入债务危机。实达集团2019年净利润亏损超过30亿元。
由于连续两年亏损,2020年6月,实达集团股票被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冠上“*ST”标志,这意味着如果不能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通过重整程序实现净资产转正,企业将被强行退市。
2021年2月,债权人向福州中院申请实达集团破产重整。根据相关规定,受理上市公司重整案件前,须由上市公司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向中国证监会出具支持上市公司进行重整的函件,并取得中国证监会的无异议复函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准。正式受理后,还需要经过30天的公告期。
↑实达集团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线上)
时间紧,任务重。仅仅是走完这些程序就需要大量时间,而当下的实达集团显然经不起拖延。要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上市公司重整程序,福州中院年轻的法官团队面临严峻的挑战。
回想起当时刚刚接手这个案件时的情景,福州中院清算与破产审判庭80后法官唐宇恒显示出了这个年龄少有的沉稳,在他看来,“实达”这两个字伴随着他们那一代人的成长记忆,他说,从接下任务以来,“清破庭的同事都是以跑步的姿态迎接这个挑战”。
“如果不能重整成功,破产清算债权清偿率预估只有12.29%。而实达集团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安防系统集成等国家鼓励发展的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和优势,有较高的重整价值,我们大胆启动预重整机制,和时间赛跑,尽最大可能保住这个本土上市企业品牌。”福州中院副院长赵彦邦说。
福州中院随即启动预重整工作,并尊重主要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商结果,指定上海方达律师事务所作为预重整阶段临时管理人,开展债权申报审查、对接意向重整投资人、重整受理报批等工作。在实达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背景下,合议庭结合管理人汇报事项的情况并邀请债务人共同研讨关键事务,确保整个重整程序公开公平公正推进。
搭台聚力——
府院巧联动 高效统筹速清障
据了解,由于实达集团48个债权人均为公司或者机构,遍布全国各地,为提高沟通效率,预重整工作通过福州地区破产审判辅助系统展开,实现全流程线上办案,债权申报、债权人会议、重整进度查询等事项均可在线上进行。同时,为把紧关键节点,合议庭要求临时管理人提前制定每周的工作计划表,及时给予指导,并针对金融债权人内部审批流程繁杂、用时长的问题,指导管理人提前提交重整计划草案,为后续债权人决策预留充分时间。
但重整依然受到内外部重重阻碍。如由于资金紧张,原实际控制人在财务报表中存在违规现象,受到证监部门核查,如果核查时间过长,将为按时完成重整工作带来诸多不确定性。而债权人中有不少国企均表示,为避免国有财产流失,希望100%清偿债权,也不愿作出权利让渡,这将导致案件走向破产清算的风险。
↑法官在实达大楼里和管理人,企业,投资人讨论重整细节
依托府院联动机制,福州中院协调证监部门加快审查速度,推动解决了证券监管难题。通过争取债权人当地国资委的支持,让国企转变观念,以让渡部分债权换取更大经济利益,扫清了协调障碍。
府院联动机制的效率得到管理人的认可。他们表示,虽然期间现场工作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在政府、法院、实达集团等各方的支持与配合下,预重整期间的工作成果为正式重整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大大节省了重整时间。
在省法院与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福州中院与省证监局、省金融局、市金融局、马尾区政府等相关部门召开十余次府院联动协调会,搭建府院联动平台,共同推进解决金融支持、职工安置、社会维稳、税收优惠等难点问题。
同时,重整期间实达集团不停牌持续交易,督促债务人和管理人充分、准确、及时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加强风险提示,帮助出资人和中小投资者做出理性决策,保障债权人充分了解重整事项,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标本兼治——
对接大数据 深度重整促“双赢”
经过多轮商业谈判,实达集团最终引入由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全资持股的福建省大数据公司作为产业投资人,入主实达集团后,有望择机注入大数据相关的优质资产,与实达集团原有的AI、安防信息系统集成业务形成优势互补,全面扩展政务信息化及配套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不少上市公司力求通过重整保‘壳’,但仅靠外部资金注入难保企业长期发展。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多家投资人之间作比较,引入与实达集团业务相融合的福建省大数据公司作为产业投资人,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赵彦邦认为,实达集团引入投资人并非着眼于短期“摘帽保壳”的要求,更注重把握重整实质,从“治本”入手查找病因,结合实达集团自身优势寻找最优方案,真正让企业恢复持续经营能力和改善盈利能力。
↑法官在讨论实达重整细节
2021年11月26日,终于迎来最关键的节点——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同意实达集团重整,福州中院当日裁定受理。
经过30天的公告期,12月27日,实达集团第一次债权人会议通过福州地区破产审判辅助系统在线上召开,重整计划草案经债权人会议一次性表决通过,有财产担保债权组通过率高达100%,普通债权组通过率高达92.41%。
当天,福州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并于12月31日裁定确认实达集团重整计划执行完毕,这场与时间的竞赛最终获得成功。
“重整过程中,法院主动作为,指导实达集团在合法框架内针对不同类别的债权人制订个性化的清偿方案,切实可行且平衡各方利益,确保各类债权公平清偿,最大限度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管理人指出了重整计划草案获得各方高度认可的背后原因。
“我们支持各方充分磋商,让‘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打破路径依赖,尊重破产规则所蕴含的市场规律,引导各方在法律的框架内充分博弈,最终达成符合各方利益的重整计划,让困境企业恢复生机、重返市场。”福州中院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庭长吴华说。
从受理重整申请到裁定批准重整计划仅用时31天,自批准重整计划到重整计划执行完毕用时仅5天,这起福州地区首例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也因此成为了全国范围内审理时间最短、执行效率最高的上市公司重整案件之一。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福建法治报
责编:王梓娴
审核:方琮 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