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强化古城内在文化特性 第二届平遥国际雕塑节隆重启幕 | 亚洲艺术

我系刚哥 亚洲艺术杂志 2021-06-2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有着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正在逐步消失或者变得同质化严重,如何能够在保留古镇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重塑”现代文明,并且为当地人带来可持续发展空间,是大家一直思考的问题,平遥近些年的尝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本,这是平遥继”平遥国际摄影展“和”平遥国际电影展“之后,又推出的一项文化活动,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平遥在古城或者传统文化发展中所做出的努力,同时也可以看到一座古城尝试通过艺术融入国际的“野心”,那么,平遥究竟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平遥古城站巨幅招贴


7月5日,第二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将在拥有2800多年历史的平遥古城盛大开幕,来自海内外多个国家及中国本土的著名雕塑艺术家齐聚古城,作品横跨传统至当代的中外雕塑作品600余件作品参展,借力这些国际文化交流,平遥县人民政府将把平遥古城这张文化名片向全世界推广。文旅结合,也为平遥县的经济发展带来活力,2018年,平遥县共接待游客人数达到1548.67万人次,全县旅游总收入达到180.78亿元。


平遥国际雕塑节开幕嘉宾合影


本届平遥国际雕塑节总顾问法兰西学院文化与通讯院士高里昂先生

本届平遥国际雕塑节总策展人彭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第54 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Arnold Obermayer


平遥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本届平遥国际雕塑节由平遥县政府主办、莫比乌斯艺术基金会承办,同时邀请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先生,著名艺术评论家邵大箴先生、法兰西学院文化与通讯院士高里昂先生出任本届平遥国际雕塑节总顾问。乌尔里希·劳克(曾任瑞士卢塞恩美术馆馆长、伯尔尼美术馆馆长)、彭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第54 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出任本届平遥国际雕塑节总策展人。两位中外总策展人将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思考,在全球化时代去“中心”的特质下,寻求和探索艺术与文化在当下及未来的延续与延伸的可能性。


本届平遥国际雕塑节总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先生现场参观


雕塑与古城的融合   让平遥焕发新的活力

(户外篇)


贾濯非 《红色照金》 高4米 青铜


雕塑是城市的眼睛,是凝固的历史,是文化的结晶。雕塑艺术是平遥多元、厚重文化中的精髓,源远流长,传承悠久,古刹双林寺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散落在城乡的5万多处砖雕、木雕、石雕等珍贵的民间雕刻艺术,使平遥成为天然的“雕塑艺术天堂”。本届雕塑节将以整座平遥古城作为户外作品展示空间,特邀艺术家进行互动性雕塑作品制作,让所有到访者零距离感受雕塑作品所带来的魅力;在世界的平遥举办国际雕塑盛会,必将更好地展示千年古城内在文化特性,更好地展示雕塑艺术特色,也将助力平遥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平遥古城墙前的陈志光雕塑作品(户外)



任哲 《中流砥柱》 210x180x250cm 不锈钢 2014


平遥古城内陈文令作品(户外)


本届平遥国际雕塑节总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先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通过举办平遥国际雕塑节可以很好地促进文旅产业的发展,展览涌现出来许多具有当代元素的作品,他们与古城的融合,产生了很好的化学反应,因此我觉得这个活动做起来比较有意义。



谷文达 《【天象】·碑林陆系 - a》尺寸可变 儒石 2014-2015


王艺 《世界那么大,我们去看看》 5700x2200x3000mm 不锈钢 2018


郅敏 《天象四神-白虎》 320x120x270cm 金属,陶瓷 2017


奥地利驻华使馆文化参赞Arnold Obermayer表示这次的活动组织者做的非常出色,为我们所有人提供了一个东西方文化开放和交流的广阔平台。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城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享有盛誉。我也很期待这次活动能在平遥取得更大的成功。很多来自世界各位的艺术家汇集于此,很多人都来这里参加这次展览,去互相学习和了解这些艺术作品和文化内涵。去了解更多不同的创意和想法,我认为这对平遥也是很好的,我希望这个活动能继续举办下去,能让平遥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王开方 《金砖围城》 420×400×260m 不锈钢镀钛金 2019


谢克 《当代山水》高度170cm 不锈钢烤漆 2012


印度兄妹工作室·丽金 《为世界和平而祈祷》 260x250x130cm 不锈钢 2012


印度兄妹工作室·巴拉特 《甜蜜的记忆》 200x350x350cm 青铜 2016


施力仁 《赤兔战马》 321x100x255cm 不锈钢 2017


田禾 《水》系列 100X100X100cmX3 不锈钢 2014-2016


强化古城历史意义  让“之间”串联古今、东西


(室内篇)


在如今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下,东西方间艺术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已经不再因地域而割裂,愈加频繁地互动正在让世界重新认识流传千年的东方文明的魅力。去年平遥走出了打造“中国雕塑之城”的先手棋,成功举办了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如果说首届以“雕古塑今”为节展的主题,那么今年作为第二届将更加强化千年古城的内在文化特性。平遥古城以文化为立世和扬名之魂,只有把提升本土文化艺术自主构建作为历史使命,让其既体现本土精神,又兼具有全球视野;既体现传统魅力,又兼具现代时尚。


展厅现场


本届平遥国际雕塑节总策展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提出以“之间”为主题,旨在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智慧的记忆,同时让我们意识到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巨大差异。这种“之间”不仅体现在我们展出的作品中,而且现实地存在于平遥古城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交融,形成一种兼顾二者的中间状态;我们期待能够在届时将身处在不同国家的雕塑家融聚在古城中心,把一切的‘过去’与‘未来’之间,在‘这里’与‘那里’之间,演绎着各式各样关系之间的联系汇集在一起。让艺术之间与我们,与古城,与世界产生一种具有历史性的对话,也希望在第二届能够重塑平遥古城的历史意义。历史的厚重与当代的时尚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本届雕塑节以柴油机厂作为室内展示主空间,展示数十位国内外知名雕塑艺术家的作品。在作品布置中,并没有对艺术家因地域、文化背景的迥异分开展示,而是以一种整体布局来考虑作品的安置,以“之间”的形式融聚在展厅里面。


岳敏君 《笑可笑 非常笑(编号2)》 高约2.1m 不锈钢,铁 2012


展望,《隐形81#》,224×142×220cm,流体力学与算法、3D打印、不锈钢手工敲制、热烤色


隋建国 《手迹系列15#、16#、17#》高(长)150cm 铸青铜 2017


“手迹系列15#,16#,17# 三件一组作品,是艺术家隋建国在捏石膏的时候,从手指缝里挤出来的碎片。2017年的时候,艺术家在放大镜下发现了这些个碎片的精彩,就将它们扫描后又打印出来,作为一组作品同时展出。”《手迹》呈现的泥状物,印有隋建国双手的纹路,这些烙印证实着身体的在场,而成型于最新的高精度3D 扫描技术和光敏数字打印技术的作品本身,却因为过度的精细,赋予“以手造物”这一定论以虚假的荣光。“机械复制的时代”不仅将图像与视觉经验推向了舆论的漩涡,也正在向触觉经验的呈现发起挑战。这种雕塑的呈现形式是对艺术家主体性的削弱、对媒材性质的强调,着重点的转移却反而引起我们对身体是否“在场”的思考。


张钊瀛,24小时艺术史,2019,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张钊瀛的作品《24小时艺术史》为观众打造一个有趣的艺术史剧场,打破传统美术馆“白盒子”的空间局限,以及“每逢周一闭馆”的时间限制,力图将艺术还给人民,把美术馆放置在一个如此公共的空间里,让所有人置身其中。张钊瀛巧妙利用灯光这种霓虹的夜景式衬托,让人不知身处何方,琳琅满目。当美术馆都要关灯闭馆停止观看了,观众仍能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发现艺术史尚未“停歇”,精彩仍在上演。张钊瀛希望观众们懂得,不论身处喧嚣的城市或者宁静的庄园中,总有一处能够吸引你去重新梳理所知的艺术史。其实生活与艺术就该面对面,近在咫尺之间。


阮家仪  Chrono Cross IV超时空 IV  塑料玩具、珠子、树脂、电机、齿轮、LED灯  2018年


阮家仪从油麻地九龙区的家庭经营商店和摊档收集了很多塑料玩具,每个物件都代表着香港50-60代制造业的时代。她以这些玩具制作成了一个微型城市天际线,又以三元灯光投射出多层次的维多利亚港的景色。每个物件都是一个符号,诉说着一个个小而迷人的故事、和香港人奋斗自力的历史记录,也记录了她对城市发展是必须和无可避免的感受和回忆。


任宏伟  永动机虎虎  玻璃钢、汽油桶、烤漆  56cm×90cm×100cm  2014年


任宏伟  永动机虎虎(局部)

任宏伟对待工业化废墟不是停留在冰冷的批判态度,而是以悲悯之心重铸。他呵护油桶材料的原始特征与质感,即使压瘪变形、与动物混合对接,油桶没有失去自己的原始特质转为新形象的附属,它始终是视觉和思绪轨迹的引线,这就保存了油桶材料丰富的原始信息。他构筑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制造了新物种。油桶与它者的混合对接,是伤害者与被伤害者的最终合体,无度的工业开发给世界带来的不只是创伤,而是对自身基因的彻底伤害——物种变异,这正是社会异化的形象写照,是他心理意识的反思与抵抗。石油据说是由亿万年前的动植物尸体腐渗入岩层和其他元素生成的,而任宏伟好像是把动物从石油中挤出来,或在动物的身体加个压扁的油桶,像是给动物按个油厢,又像是禁固的感觉。《永动机虎虎》希望能够展现过度的工业发展与自然的冲突关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郭工,切问—不锈钢C-2,2017-2018,不锈钢  122cm×118cm×118cm×2


吴达新  七重塔  不锈钢齿轮、电机  2018-2019年


吴达新的《七重塔》创作灵感来源于他的家乡泉州的两座古代石塔的塔顶部分。“七重”的塔状结构来自佛教经典,象征着生命之树,对泉州人而言,这两座古塔既是宗教建筑,也是为港口水手指引航程的灯塔。 艺术家用工业化时代的500多个齿轮组成了塔的形状,在缓慢转动中齿轮之间互相咬合,象征着生命的轮回。


王滢露《切开》 1件大:50x35x10cm;6件小:30x20x10cm 铜,树脂,丙烯颜料 2017


苍鑫 《自在系列》 250x140x100cm 铸铁 2007

人、社会、自然、宗教,哲学和神秘力量,这些元素融合在苍鑫的创作当中,逐渐使他摆脱了西方观念艺术的模式,更自觉地在内心灵魂深处寻找艺术创作的思想原点,并且通过不断身体力行地创作试图超越艺术观念的边界。近年来,苍鑫的艺术语境涉及到人类生命乃至宇宙的本源,陆续有《暗意识》《异次元生长》《精神颗粒》《能量模型》等个展面世,这些作品试图描绘一个源于古老传说和神话的、神秘且富有想象力的、代表东方文明又预示未来的世界。本次平遥雕塑节苍鑫要展出的作品是《自在系列》,延续着他一贯的对生命意识的表达。


田晓磊 《思想者》 高60cm 宽30cm 3d打印树脂 2019


数字媒体艺术是田晓磊创作的载体,他感兴趣这个时代快速迭代的不确定性,感兴趣未来进化中科技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感兴趣这个杂交时代所诞生出的新物种。他用艺术家的视角创造出未来的世界标本,杂糅历史,信仰,科技,身体,创造新的艺术体验。对于《思想者》这件作品的创作心路历程,作者解构了罗丹的著名雕塑“思想者”,雕塑头上的几何体、脑、种子等象征着社会中不断累加的技术元素,在人类代际不断升级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积累着不确定性。


栗子 《喷泉》 高220cm,直径180cm 不锈钢 2017


栗子的作品《喷泉》中的文字是意大利歌剧里有关于水的台词。喷泉使人想起过去,当时的人已经不存在了,而水流流过的腐蚀和残缺的效果就像时间快速流过,此刻的喷泉便成为了时间穿越的“提醒物”。作品把过去带到人们眼前,让人不禁思考,或许将来也会将此刻带去。《喷泉》中间的雕塑是巴洛克时期的贝尼尼雕塑的变体,还融入了米开朗基罗的雕塑风格,这是对于古典的传承,周围四个枪喷出的是水,表现了对文明和平的渴望。


琴嘎 《套圈-圈套》 300cm 树脂、煤渣 2013


钞氏兄弟 《东方红》系列  尺寸可变 陶瓷 2015-2017


谢晓泽 《牡丹亭·回生》 27.5x29x4cm 青花瓷器 2018-2019


洛鹏 《两个拳头》 高180cm 玻璃钢,泡沫 2018


章燕紫 《透气》 尺寸可变 纱布卷 2019


陈曦 《明亮的光》 250 x 125 x 180cm 底座直径:111cm 金属雕塑(不锈钢加铸铜) 2019


吴笛笛 《几何山水》 189x81x30cm 木,宣纸,水墨 2011


艾墨思 《自我》系列 不锈钢丝网 2019


李梦媛 《The Light in 7 Pieces》 240x240cm 和纸胶带、不锈钢、玻璃、等综合材料 2018


青年艺术家特展+雕塑市集 


平遥双林寺展出青年艺术家作品


关注青年艺术家的发展也是雕塑节的一项重要职能,在本届雕塑节中,增设“国际青年雕塑推动计划”板块,以平遥双林寺作为展览场地,为青年雕塑家的成长提供助力。本届平遥国际雕塑节总顾问、法兰西学院文化与通讯院士高里昂先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平遥作为雕塑艺术的天堂,这样的一个节展能够给青年艺术家一个很好的展示机会。


韦冬 《儿时的森林》 210x210x250cm 铸铜


温熙超 《二桃·三士》 75x75x300cmx3件 树脂,铁


苏凌志 《凌云》 540x68x270cm 玻璃钢


窦付坤 《景观.序》 1.7m 儒石


郑晓辉 《天边那朵云》 230x60x150cm 青铜铸造


刘辛未 《筑巢》 180x50x250cm 水泥钢筋


王将   《岁寒·藉秋风》 尺寸:170cm×46cm×92cm; 180cm×45cm×72cm 材质:铜


赵覃 作品:《薄云》 材质:青铜、不锈钢


本届雕塑节还将与中国著名雕塑企业山西宇达集团在平遥古城棉织厂合作举办雕塑市集活动。



展区+艺术市集,更接地气



雕塑市集活动


在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习近平主席“不忘本来、吸引外来、面向未来”的文化工作总体要求指引下进行国际文化互融,依托平遥古城悠久的非物质文化底蕴以及国内外大量优秀策展人、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第二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必将再次成为中国艺术界最具创新意义的国际文化盛宴!


 


更多开幕现场花絮


 

& 更多精彩阅读


直击2019 纽约军械库艺术博览会 细数那些受瞩目的亮点作品


征集 | 新介质、新图式、新观念 ——首届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展


一山:多维度艺术之路 | 亚洲艺术




关于亚洲艺术杂志《Asia Art》由亞洲藝術基金會主辦,亞洲藝術文獻出版社聯合出版。它將以良好的媒體經驗,專業素養與人際關係加速當代藝術發展步伐,並引起藝術界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讓更多的藝術愛好者可以在第一時間瞭解亞洲藝術發展的新動向;強調優秀藝術家、策展人與評論家的發展潛力,實現學術研究與市場研究並行,重視媒體化與時效性,打造亞洲當代藝術的新的傳播平臺。

欢迎订阅,点击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