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规学术月 | 王引:杂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道法术器
王 引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本文为作者在2022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业务交流大会上的主题发言
杂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道法术器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地天彼此的逻辑关系是法自然,讲的是规律性的内容。千年以前中国人关于自然界的认识观已经达到很高境界,但现今的我们在现实工作中却很难有如此认识,是个遗憾。今天结合学术交流会,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粗浅体会,供大家批判。
一
何谓道法术器
什么是道?中文里有很多含义。比较简单的理解,道是道路。既然是道路,一定是具有方向的;既然是有方向的,一定是有目的的;因此,道是目的。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逻辑关系来讲,道是规律。当我们说悟道、讲道理时,道是本质。往玄学方面说,道是灵魂。日常工作中可能我们会遇到一些较好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完整性非常好,表达非常清晰,但是有时候你会觉得这些作品可能缺点儿什么?大家就在找词儿,缺点精气神?缺乏灵气?其实可能就缺了那个灵魂。当然这是很高的一个层次,是一个高境界,也是我们的一种追求。这个作品在它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可能悟道有欠缺,因此成果的展示就缺了那么一点点东西,这么一点东西看似无所谓,但是有可能是决定成败的最关键的内容。所以我们说悟道,即对道的理解和在现实中的应用是规划设计中很重要的环节。从老子的自然观来说,道是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因此是世界观,同时也是方法论。从这个角度说道是哲学的、是思想的,而哲学的、思想的在我们现实中加以应用的时候就是现实的和物质的。由于是哲学的、思想的,所以有可能是复杂的、抽象的,在现实中应用的时候可能处处碰壁,也许纠结不清,因此需要把它转化成简单的、具象的,这样就提高了道的实用性。
什么是法、术、器?法有两层含义,一是具体的方法和路径;二是判定的标准。法是无形之手、无影之绳。术是技术、技巧、技法、手法。器是容器,是结论、成果。这是对道法术器的定义和理解。
二
道法术器的关系
道法术器是顺序,是衔接,是包含,是循环;是周(周全、周而复始)。道是最高境界,依次往下是法、术、器,但是彼此之间不是割裂的,是相关联的,是相互衔接的,彼此还会有包容、包含,也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是循环的。
为什么说是循环的?当我们即将或已经完成一份成果时,经过自己的反思或外人点评,我们会因为成果缺少某些内容或整体结构不完整等因素而对成果(器)不满意,从而反过头来修正那个道,或重新评估采用的法和术的正确性和适用性。因此结果对前序会有反作用,所以是一个循环。道是目的,器是目标,明晰了目的才有明确的方向。法和术是达成目的的保障,也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法与术关系密切,有时会彼此不分,混为一体,故必要时应捋清彼此,概念清晰。目的是根本,是因;目标是结果,是果。二者之间是因果关系,目标要展示目的,结果要变成成果。
为什么强调结果要变成成果?结果强调的是一种自然的因果关系,它是自然流淌出来的,可能朴实无华的,没有升华。而成果则是突出因果关系之外的主观意识的结果,是收获,是经过人的大脑的判断,经过梳理、归纳、总结等等形成的结果,那个结果我们称其为成果,它是一种升华。
三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
大家非常清晰国土空间规划的定义,在此不做赘述。从国土来说,其实就是行政辖区,在这个行政辖区范围内包括了三个体,即固体、液体和气体,就是土地、水和空气。空间是行政辖区范围内垂直的范围,上到天空,下到地下。空间常常以具象的形式出现,比如街角空间、室内空间、室外空间等;当然也有抽象的概念。国土空间规划常常关注具象的空间。
规划的定义非常多,理解非常丰富,我想突出的有三点。第一,它有时限,强调时间关系;第二,突出空间关系,即图形;第三,是有规则、有法度的发展计划。规划的对象是各种物质,即涵盖三个体的所有物质。以前我们考虑比较多的是城市,也会考虑田野,即所谓的自然景观;同时还包括空气,尽管空气中的各种物质我们看不见。现在考虑的要素则丰富很多,同时还包括各物质要素彼此之间的关联性。因此我们可以把国土空间规划理解为行政辖区范围内各种物质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遵循客观规律,按照一定规则的发展计划,包括自然生长与人的促进。城市是以人为主建造的生命有机体,应该自然生长,在其自然生长的过程中,要降低人类行为的主观干扰,也即人的活动应该顺应城市自然生长的“势”,尽管我们不排除大事件对城市的影响。我们有个俗称,国土空间规划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
各种物质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个体、群体及其社会组织。我们常常关注人的社会组织,也关注动物的社会组织,可能较少关注植物的社会组织、微生物的社会组织,以及各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与人类一样,各种物质及其社会组织在自然演进的过程中互相影响,或抵触或促进,实现生命共同体的动态平衡,这都是我们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该要考虑的相关内容。
四
对“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的认识
计划经济时期城乡规划重视技术,后来重视了政策,因此城乡规划是公共政策,是技术+政策。土地利用规划注重政策,这些政策与被管理的各种物质具有天然的技术关联性,故而又增加许多技术管理内容,因此土地利用规划是政策+技术。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是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作出的预测及政策目标,是政策性质的。国家各个管理部门、各个行业自身发展的相关内容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影响非常大,它是条状的,是单一的;部门有部门的法规和规章,部门有部门的技术,这些技术和规章彼此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技术会影响规章,规章会制约技术。
因此我们说国土空间规划既是技术的也是政策的,既是复合的也是单一的,既是人工的也是自然的。而天人合一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最高境界,是大自然观的一种理念。这是我个人对国土空间规划的认识。
五
国土空间规划的道法术器
国家层面有“五级三类四体系”,北京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三级三类四体系”,基本内容一致,有微小的差异;比如北京有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等。四体系也不完全一致,是北京的特殊性造成的,也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这里想强调一下相对性的概念。当我们说总体规划的时候,其实总体规划所包含的内容与深度有很大的差异;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与一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差异非常大,因为空间尺度不一样,考虑内容不一样,规划深度也不一样。对于同样一个名词,要去了解它真实的含义,才能把这个名词的内容搞清楚,需要进行相对性考量。
就国土空间规划整体性而言
上位规划是下位规划的道;
下位规划是上位规划的法;
相关专项规划是综合规划的术;
综合规划及专项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器;
四体系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器+。
为什么这么说?前面我们提到了道是目的,是规律、本质,是灵魂,上位规划处于高层级,是精神,是下位规划应该遵循的“法条”,所以说上位规划是道。下位规划要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去满足上位规划的相关要求,所以说下位规划是上位规划的法。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中,各专业部门及专业领域均有其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规划,综合规划是各专业规划的复杂集合,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技术与技法;技术技法不一样,表达的形式也不一样,每一个环节里面都有各自的术,这些术是达到目的的有效的支撑;因此相关专项规划是综合规划的术。综合规划及专项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器,因为它是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内容自然推演的结果,是结果的升华,是成果。四体系为什么是器+?这涉及到我们的政策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政策对技术的影响、技术对政策的影响,彼此是相互的;国家层面的四体系和北京市层面的四体系不一样是道、法、术不一样的具体表现。同时,因为世界是变化的,物质是运动的,每一个地区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对整个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而言也是这么一种逻辑关系,因此体系的内容会有增减,四体系是器+。
六
道法术器的要求
要悟道、参法、理术、明器。
悟道就是要哲学思辨,科学探索。在生活与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应该科学悟道,要有所选择,方法对路。为什么说道是世界观是方法论,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参法就是要辨析方法、科学创新。参考、分析、辨析各种各样的方法哪一种适合于你,适合于项目。参法是既有方法的再确认,也是新方法的创造,是方法探索与创新。
理术就是要技术创新,科学实证。各种各样的技术技法哪一种是合适的,科学实证很重要。既有技术在新场景中的再实验,也有新技术在场景中的实证;新的技术技法的实证应用,常常使规划成果达到更高的境界,所以理术是创新的实证。
明器就是要简明扼要,科学实用。丰富的成果、复杂的内容要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出来,并且要强调成果的实用性;明器是复杂的思辨与精湛的技术共同造就的成果的直观而简洁的展现。我们要学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但是当面对一个简单的问题时,是否也可以简单化处理?答案常常是否定的。因为看似简单的问题可能背后藏着复杂的背景,这个时候用简单的方法处理就欠妥了;反而应该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处理之后再简单的表述出来。这也是矛盾相对性的体现。
七
道法术器与科学、创新、实用的关系
科 学
在悟道的过程中如何做到科学,在技术工作中如何科学地组织元素并构建框架体系,如何运用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判断,如何产生符合科学逻辑的实用技术成果等等,是专业技术人员不懈的追求。唯此,方能有科学的思维、探索的精神、实用的成果。
在科学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不必求全责备,因为我们可能是一个幼儿,可能是个小学生,也有可能是一个大学生,所以我们不求科学的高大上,但求科学的精神,这是工作态度。我们不求短期内实现科学的完整性,但求平和的心态与点点滴滴,这是一种积累的行为。我们不求技术成果的高段位,但求各专题专项小而精与高起点,这是标准与要求。只有孜孜不倦的努力探索我们才能修成正果。
创 新
创新可以体现在科学方法、理论研究、专业领域扩展等大的方面,也可以体现在技术技法、算术算法、工作统筹等小的方面。创新的源泉是思维,多元的不落窠臼的严谨缜密的思维。我们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力争实现一种自然而然的创新。
创新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在传统的已经十分熟悉的专业技术之上进行拓展;
二是将其他成熟的学科引入本学科,丰富并发展本学科;
三是在一、二的基础上再拓展,在包容并蓄的基础上再探索。
实 用
成果的实用性要体现出成果的精准,要展现科学的逻辑方法,要验证新技术和新方法,要对技术成果的科学性内容进行提炼并转化为某些范式。转化为某些范式非常重要,这是推广、普及、宣传以及实证的良好方法。
为了做好科学、创新、实用,我们要给自己设定一些目标。一是要求即追求:非流于一般要求的追求,是主观能动性的高进阶的发展;二是行动即探索:非流于一般规定动作的行动,是源自高进阶主观能动性驱动的探索行动;三是结果即成果:非流于一般技术成果约定的工作结果,是哲学思辨下的“科学”技术成果。我把“科学”加了一个引号,因为不敢造次,科学是神圣的,我希望有个高进阶。
做好这三件事,所谓的道法术器,所谓的科学、创新、实用,可能就自然而然了。
八
结 语
20年前一个愣头小伙子在办公室呆坐着,突然间一道闪电掠过他的头脑,出现了16个字:勤于积累、善于总结、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积累的内容非常广泛。一是资料的积累,前人已经做过的资料汇集及相关的规划你要去了解;二是手的积累,要相信笔的记录比头脑管用;三是眼的积累,通过眼睛分析空间与各物质要素,培养出专业的锐利眼光;四是腿的积累,身临其境,永生难忘;当然还有大脑的积累。这些积累是往上升华的基础,没有这些基础想往上升华谈何容易,因为我们不是天才,不是仙人,更不是先知,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积累以后要有汇集,要善于总结,不要勤于总结;总结是一种梳理,注重的是方式方法,而不是时间与数量的多少;巧于思辨方能有质的提升。勇于创新就是有了想法敢不敢干,敢不敢往前迈这一步是能否创新的关键一步,因为创新是有代价的,可能涉及名与利;当然,我们强调的是脚踏实地的创新。还要敢于实践,有了这个勇气要付诸行动,光有勇气而不付诸行动,是纸上谈兵。比如首钢的工作,我们积累了十年,其实就是敢于实践;我们不求初期的、阶段性的、不成熟的成果,我们培育,我们不着急,我们等待着它开花结果;这是一种敢,要舍得,只有舍才有得。
最后,送大家八个字
法无定法,即为有法
世间法则,没有普适,只有对应;所谓灵丹,是对症的施法。
天地万物,没有绝对,只有相对;所谓平衡,是相对的稳定。
北
规
学
术
月
今年恰逢北规院步入事业发展新阶段,年度业务交流大会也将升级为一整月的学术盛宴。7月作为北规学术月,将陆续带来一系列学术活动,交流大会、设计大赛、规划论坛、讲座沙龙……内容丰富,领域广泛,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相信你一定会大快朵颐,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