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流派名剧汇编】京剧“荀(慧生)派”《金玉奴》

铁老牌 京剧方舟 2022-08-12

请点击上面蓝色文字,关注“京剧方舟”!  

编者按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名家如云,名剧似海。

音响视频,整理汇编,传承弘扬,继往开来。

京剧《金玉奴》简介

 《金玉奴》,又名《鸿鸾禧》《豆汁记》《棒打薄情郎》等,是戏曲传统剧目,也是京剧大师荀慧生的代表剧目。此剧取材于《古今小说》第二十七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各种地方戏比如豫剧、评剧、河北梆子、川剧、越剧、黄梅戏等都有演出。


【剧情】故事讲述书生莫稽,落魄行乞。值严冬风雪,饥寒交迫,倒卧于乞丐头领金松门首,被金女玉奴所救,并结为夫妇。莫稽赴试,得中进士,嫌妻出身微贱,乘赴任行舟途中,推玉奴落水。金玉奴为江西巡按林润所救,被收为义女。林假称欲以己女配与莫稽。莫稽喜出望外,欣然进入洞房,不想痛遭棒打。金玉奴当众斥责莫稽薄情负义。

      荀慧生早年于1925年和1930年分别灌制过唱片,一次是“认女”的【二六】,一次是“棒打”的念白。解放后,荀慧生在中国唱片社录制了很多唱段,基本上都与解放前灌制过的唱片不重复。《金玉奴》原剧本唱段不多,主要在“遇救”“推江”“认女”“棒打”几个场次。
[西皮二六] 奴名叫金玉奴丐头所养,

自幼儿守闺阁丧却亲娘。
有秀士名莫稽饥寒浪荡,
遵父命奴与他匹配鸾凰。
新得放德化县上任同往,
船行在半江中推奴落江,
(哭头)若不是林大人救奴船上,喂呀,大人呐!
[摇板] 这也是奴命薄该遭祸殃。

(白)薄情郎啊!你、你好狠心也!曾记得你不得第之时,沿街叫化,天降大雪,肚内无食,冻卧我家门首,若不亏我父女一碗豆汁救你活命,险些做了饿殍;我父见你人品出众,又念你是本城的秀才,才将我许配于你,夫妻自招赘之后,是何等的恩爱;爹爹劝你上京赶考,可怜我父沿街叫化助你成名。今放德化县知县,夫妻上任同往,船行半江之中,你嫌我是扛头之女,将我诓出舱外推入了江心!多亏义父林大人救我活命,一闻此言就要打本进京,参掉你的狗官。多亏我苦苦地哀求才饶恕你的性命,今日设计重圆,我说是冤家呀,我把你这狠心的狼崽子!我看你、你、你拿何言对我啊!
[西皮散板] 叫丫环到此时莫要闲论,
奴岂是马前水来求买臣。
(遇救)

[西皮原板]人生在天地间原有俊丑,

富与贵贫与贱何必忧愁。

老爹爹为衣食东奔西走,

雪地里路难行叫儿担忧。

[摇板]见此人眉宇间一派清秀,

不像个久贫人沦落在街头。

招赘他做儿婿金门有后,

又恐怕父不允难结鸾俦。

女儿家终归是外姓所有,

到此时又何必面带害羞。

 (推江)

[二黄导板]对岳父唤金二令人悔恨,

[回龙]他刚得中脸飞霜,实难忍耐他盛气凌人,

[原板]出舱去呀见爹爹船头睡稳,

孤零丁无遮盖冷露难禁,

酒醉后呼唤他酣睡不醒,爹爹,苦命的爹爹呀!

水连天天连水哭诉无门。

转柔肠进舱去我暂把气忍,

到任所我再看他……月色光明。

 (棒打)

[二黄导板]林大人他与我巧计设定,

[原板]嘱咐我洞房中鸾凤和鸣。

他本是负义人天良丧尽,

我焉能俯首听命飞蛾投火自烧自身,

丫环们准备下无情棒棍,

等到来着力打不可留情。

[原板]非是女儿不从命,

他人反脸便无情。

莫稽豺狼是天性,

杀身之仇难忘情。

穷人自有穷根本,

又道是人贫志不贪。

一朝贵贱难等论,

也不知他何年何月再送儿残生。

我若是将他推江死,

落得个谋害亲夫万剐凌迟大大罪名。

爹娘救得儿性命,

难防他阴毒、狠辣,他、他是个兽心的人。

[散板]多谢义父、义母与我报仇雪恨,

回家去做针黹勤操劳侍奉爹尊。

荀派《金玉奴》嫡传

 大凡“荀门嫡传弟子”都擅演《金玉奴》,可以看做是“荀派”的基础剧目之一。这出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从“遇救”到“赶考”,金玉奴这个人物主要是“花旦”应工,后一部分从“得中”到“棒打”,主要属于“花衫”应工。由于人物身份、故事情节等都有很大的变化,这种行当的变化也随之产生,而“荀派”正是特别擅长这种变化,很多戏都是前后差别很大,甚至“一饰二角”,比如《红楼二尤》《诓妻嫁妹》等。

《金玉奴》清唱片段

刘长瑜  演唱

《金玉奴》选场
童芷苓、姚玉成、刘斌昆  主演

1980年上海演出实况

《金玉奴》选场
李薇华、孙正阳、顾铁华  主演

《金玉奴》选场
荀令莱、俞振飞、郎石林  主演

1981年9月北京演出实况

《金玉奴》全剧实况
宋长荣   主演

荀派《金玉奴》发展
      《金玉奴》作为“荀派”代表剧目,在长期的演出中也在不断地发展。解放后出版了《荀慧生演出剧本选集》,在重新整理的时候,荀慧生写道:

      《金玉奴》是传统戏,原名《鸿鸾禧》。但旧本有鸿鸾星照命,强调婚姻本天定,含有封建迷信色彩。情节上,我认为莫稽忘恩负义,是十足的反面人物,而旧本为维护“一女不嫁二夫,必得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偏要在棒打之后,使二人言归于好,破镜重圆。我每演至此,总感心情压抑,甚为金玉奴不平。但多少年来,一直如此演出,未加改动。

      一九五九年,北京市直属艺术表演团体会演,我以此戏列为个人参加会演剧目,但不欲照搬老本,计划重新改编,使《金玉奴》以新面目出现于会演舞台。改变后,保留传统精华,删去鸿鸾星的迷信宿命情节,精炼语言和场子;最主要的是将原剧大团圆结尾改为不团圆收束。演出后,曾经展开讨论,虽也有人主张仍以团圆结尾为好,但大多数同志以为不团圆的收束,更为有力。近年来,我的弟子们均按此改本演出。

      从中可以看出,重点改动的地方主要是最后“棒打”一场。原先是“棒打”之后,金玉奴痛斥莫稽的忘恩负义,但在义父、义母的劝说下,金玉奴父女原谅了莫稽,最后是团圆的结局。1959年的改编本,增加了“非是女儿不从命,他人反脸便无情。莫稽豺狼是天性,杀身之仇难忘情。”和“穷人自有穷根本,又道是人贫志不贪。一朝贵贱难等论,也不知他何年何月再送儿残生。”等唱段来回复义父、义母的劝说,坚定地表示不能原谅莫稽。

      童芷苓(1922~1995)是早期的荀门弟子,1939年拜荀慧生先生为师,后来也拜了梅兰芳先生为师,40年代在沪上以擅演四大名旦拿手戏的多面手著称。但其最炉火纯青的还是“荀派”艺术,不仅继承得全面,而且还能加以融化和创造,她的代表作《尤三姐》《金玉奴》等都是“守正创新”的典范,而新编戏《武则天》《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等都是满满的“荀骨童筋”。


1980年,中国唱片社出版了童芷苓《金玉奴》唱腔选

      就在其老师改编的同时,童芷苓也对《金玉奴》作了修改,在唱词方面基本都是遵从荀先生的处理方式,就是最后“棒打”的部分,把荀先生比较简短的【原板】加长,更为细腻也更为合理地述说自己为什么不能原谅莫稽,唱腔也是浓浓的“荀味”,与整出戏的风格浑然天成。在60年代,两种《金玉奴》同时在上海的舞台呈现,可见童芷苓的创造既得到了荀先生的认可,也得到观众的认可,这种改革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二黄原板]非是儿性倔强不肯从命,

思前情想后事我伤透了心。

可记得那一日风雪寒冷,

你身穿薄衣腹内无食气息奄奄倒卧在我的家门,

我见你苦无依顿生侧隐,

端一碗豆汁才救活你残生。

可怜我老爹爹忠厚成性,

不嫌你落泊潦倒反许我终身。

可记得为赶考同把京进,

我爹爹呀亲为你照料行程。

可怜他起早贪黑不得安稳,

可怜他年迈人东家讨粥西家要饭,

忙前跑后费尽了精神。

只说是得佳婿半子之份,

又谁知你一旦得中变了心。

你嫌我父女二人出身微贱配不上你这富人的门生做官的人。

你忘却了风雪中我救你性命,

你竟然趁黑夜下绝情诓我赏月就推至在江心。

多亏了义父母救我活命,

今日里洞房之中当着了义父义母要把那嫌贫爱富、薄情无义、衣冠禽兽、杀妻灭口、冤仇孽债算一个清。

说什么贪荣华将他来认,

难防他阴毒、狠辣,他……是个兽心的人!

1979年,童芷苓、俞振飞、刘斌昆演出后合影
《金玉奴》选场

童芷苓、俞振飞、刘斌昆  主演

1979年上海演出实况

无独有偶,“荀门弟子”孙毓敏也对《金玉奴》最后一场“棒打”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增加了唱词,重新设计了唱腔,也重新设计了服装和头饰造型,在“梅兰芳金奖大赛”上一举夺得“金奖”。之后,这段“花烛夜勾起我绵绵仇恨”便风靡大江南北,不仅其弟子们加以传承,很多票友也争相学唱。

《金玉奴》全剧(老词)

孙毓敏  主演

北京京剧院80年代演出实况

《金玉奴》“棒打”(新词)

[二黄导板] 花烛夜勾起我绵绵长恨,

[回龙] 恨难抑,思前因,恶缘成仇更填膺,苦命女偏遇着负心人。

[慢板] 林大人暗地里巧计设定,

嘱咐我洞房中鸾凤和鸣。 

[原板] 他本是无义人把天良丧尽,

我焉能俯首听命、飞蛾投火、自烧自身?

丫环们准备下无情棒棍,

等到来着力打不可留情。

非是我性倔强不肯从命,
思前情想往事我伤透了心。
他本是落魄人万般穷困,
那一日大雪纷飞北风凛冽,
他身无衣、腹无食、气息奄奄倒卧在我的家门。
金玉奴女儿心生恻隐,
想不到救他命也暖不了他的心。
我的父人忠厚心地良真,
实指望收留他儿婿两当半子传孙。
实可叹为赶考同把京进,
老爹爹年迈人忍饥饿、受欺凌、沿途乞讨,成就了他的功名。
只说是得佳婿改换门庭,
谁知他面如秋霜心如冰。
他嫌我父女二人出身卑贱,
配不上他这圣人的门生做官的人。
他忘却了风雪中救活一命,
下绝情把我这结发之妻救命恩人推……推入了江心!
多亏了老义父救我活命,
今日里洞房之中当着了义父义母,
要把这嫌贫爱富薄情无义冤仇血债算一个清!
儿要问做县令知法犯法罪加几等,
望义父明镜高悬执法严明。
老义父若不把恩情准,
我父女沿途乞讨在本京城把冤伸,
也不让这忘恩负义、阴毒手辣、不法之徒,他他他……再害黎民。

荀派《金玉奴》传承
      目前舞台上的“荀派”《金玉奴》,主要有三种样式,一种是以宋长荣、刘长瑜等名家传授的“老荀派”的版本,主要是其弟子比如蒋兰兰、朱俊好、耿巧云、管波等;一种是以孙毓敏的的版本,主要是其弟子比如龚苏萍、常秋月、唐禾香、许翠等;还有一种是以学习童芷苓为主的版本,主要是上海京剧院的史依弘、熊明霞等。
“遇救”唱段  史依弘
“推江”唱段  管 波
“棒打”唱段  耿巧云
      有一些并不是以“荀派”为主的比如台湾的魏海敏、上海的史依弘等,她们都是“梅派”名家,但也擅演这出“荀派”剧目,可见这是一出非常受欢迎的剧目。
《金玉奴》全剧
蒋兰兰  主演

黑龙江省京剧院演出实况

《金玉奴》全剧
常秋月  主演

北京京剧院演出实况

《金玉奴》全剧
熊明霞  主演

上海京剧院演出(像音像)


【流派名剧汇编】
【京剧】“高(庆奎)派”《哭秦庭》
【京剧】“程(砚秋)派”《荒山泪》
京剧】“麒(麟童)派”《追韩信》
【京剧】“梅(兰芳)派”《生死恨》



 “京剧方舟”微信平台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