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团今年高增,拼多多营销收入新高,腾讯企稳……

刀刀2021 商业迷 2023-04-05

最近我持有的公司发生了很多事,发财报的就有4家,这里一起来捋一捋。


1 腾讯发布2022年q4财报

腾讯还是很稳,降本增效起了作用,第四季度不再下滑,收入没有增多少,但是一些成本和开支降低了,比如营销费用,不过行政开支还是涨了,网络上大家评论降本降的还是不够,员工平均薪酬不但没降还涨了,我没啥看法,整体是是稳住了不再下滑了吧,反正是好消息。

关键问题来了,现在腾讯还便不便宜?

腾讯的估值思路,是要算出大概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25,得到主营业务本身的估值,然后加上一堆股权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得到腾讯的估值。

主营业务2022年盈利能力是1024亿左右,一堆股权的公允价值是6621亿,周五收盘腾讯是3.61万亿港币市值,汇率大概1.2,减掉股权金融资产的价值后,得到主营业务的估值大概是23倍。算法详细如截图所示。

我认为腾讯现在已经到了不算便宜的价格了,23倍不贵也不便宜,4季度的态势表明今年很可能实现15%甚至20%的增长,腾讯的超强护城河也没有变化,今年业绩增长,如果估值也增长一点,整体股票在今天基础上再实现各25%甚至30%的涨幅完全可以期待。

当然,也可能也就最终10%的业绩增长。

考虑到腾讯占仓位已经过50%,更考虑到美团出现了更好的机会,我很可能会在下周进行换仓交易。下面继续讲到美团的财报再详细说。


2 拼多多发布2022年q4财报

套路卷王拼多多去年4q收入干到了398亿,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6%,单季净利润也到了95亿。

而且,广告营销费用一个季度就到了177亿,也创了新高,估计temu花了不少钱,同时因为四季度的情况,拼多多也肯定也加大了补贴力度,补贴也都是放在营销费用里的。

前面两个季度,管理层都提醒,那种盈利不是常态,疫情稍微恢复就会继续加大投资,这果然就来了,而且研发费用拼多多首次全年突破100亿,拼多多也越来越变成一个研发驱动的科技公司。

全年盈利315亿,2023年盈利个50-60亿美元的概率非常高,这还是在投资加大的情况下。如果考虑拼多多国内业务的盈利能力,还会高过这个盈利数字,考虑到今年还会增长,今年pe可能会到15倍左右,现在的盈利能力大概是17倍左右。

有大v提到,考虑到国内电商竞争已经非常剧烈,那么17倍就是合理估值,我觉得也有道理,保守点没错。

拼多多现在还送了个跨境电商的风投业务temu,而且现在增长势头非常不错,祖传的砍一刀,没想到在美国同样吃得开。现在拼多多已经在加拿大开了站点,也即将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开站点,据消息,未来也会考虑在中东和拉美开站点。

拼多多这完全不走寻常路啊,前辈们都觉得欧美发达国家亚马逊太霸气,试过之后只能避其锋芒,都去东南亚卷,但多多首站就在这个星球消费的第一强国美国开卷,而且后面全是英联邦国家,今年会覆盖欧盟所有国家,先把富裕国家给拿下,品牌就立住了。

不过,随着tiktok事件又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最新tiktok CEO在美国接受议员质询,相信最近很多人都看了相关视频,当然,我们这边的都是在调动一些情绪的多😄。

tiktok这次可能最终真的被迫出售,所以字节跳动背水一战,我们这边又涉及技术出口不让,民营公司就这么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这个一定给到拼多多旗下的temu很多警示,最近temu连续几月在美国霸榜,成为下载最多的app,我相信 temu 得到的美国用户数据一定也会成为美国攻击目标。

据传,拼多多内部正在对temu和拼多多采取分隔措施,互相数据不能访问,团队公司都分开独立运作,这应该是在为美国运营进一步壮大在做准备,以避免遭受tiktok的命运。

这事,咱心理也没底,只能说,好不容易熬到了我们的互联网公司有实力去全球跟美国的互联网公司掰掰手腕了,又碰到中-美之间这么紧张,股市当然也蒙上一层阴影,周五中概全部以跌势收盘。

投资者,只能静观其变了。

对了,拼多多最近还被爆出一件事,那就是他们旗下的那个快团团,正在招商进入本地生活!这也是个重磅,巨头之间互相进入对方战场互相厮杀更激烈了,多数业务没有微信这么强的规模效应,竞合是常态,我昨天还在抖音上刷到了美团的广告了😄。


3 美团发布2022年q4财报

大家都知道,2022年第四季度的情况,只能待在家里对美团的打击应是最大的,但是,美团 2023q4收入还是同比增长了21%,其中本地核心商业增长17%,这说明那些放开的日子里,美团同比去年要增长更多才行,第四季度环比第三季度也才跌一点。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美团现在在做的业务正处在一个强劲的增长通道上,如果不是疫情,我们肯定可以看到一个强劲的增长,实际上这疫情3年,美团都是增长的,而且增速还不低。

服务业是一个巨大的赛道,随着经济发展,服务业的占比就会越来越大,这在发达国家都是规律,而线上对服务业的渗透还处在早期阶段,在一线城市点外卖已经很普遍,但美团买药和买菜即使一线城市还有很多人没有体验过,更何况低线城市,低线城市也很多人没点过外卖,更不用说上去订酒店和买门票这些了。

所以说,服务电商还有很大的空间。

4Q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72亿,比第三季度的93亿少了一点,但是预计2023年核心商业的经营利润超过360亿是大概率事件,也就是每个季度至少赚90亿的经营利润。

管理层带来的消息也非常喜人,王兴在财报会上透露,美团到店 2023 年 2月的GTV增速达到了30%,3月增速会更快。而据多家券商的调研,美团到店酒旅今年Q1的GTV和运营利润率都大超预期,3月前三周的GTV 更是同增长了75%。所以说,2023年疫情放开之后,起码第一个季度,已经看到了美团是实打实的强劲增长了,不管是外卖还是到店业务。

至于市场都在异常担心的抖音的竞争?

管理层这次有明确的给出了回复:外卖业务在客户基础、商户基础以及即时配送网络三个方面具有深厚的基础,这让现有玩家和其他新玩家较难突破。至于到店?美团到店为用户和商家提供了差异化的价值,今年会专注创造外卖和到店的协同效应,利用平台能力巩固优势。整体来说,短视频平台冲击有限。

前面我们也多篇文章进行分析,抖音主要切的是头部连锁餐饮商家的广告推广需求,而且还主要切的不是美团的,因为美团广告位有限,头部商家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抖音切的是其他广告平台的生意。

外卖日订单峰值已经达到了6000万单,而闪购的峰值已经到了1100万单,美团也说了,以后一天一亿单外卖是中长期目标,问题不大,争取每单赚一块钱,闪购也处于强劲增长中,财报也提到要抓住银发经济的红利,说到底,老龄化社会正在到来,老年人会产生更多在家下单,然后百货商品送到家的需求,这一波需求,主力玩家还是会是美团。

美团占据的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其中的主导位置,我们需要站远一点看清楚这一点,而且服务电商的护城河比实物电商的宽,亏钱是在不断的投资的结果。

新业务方面,首先是亏损收窄了,而且美团买菜业务也迎来强劲增长,据媒体报道,美团买菜最近已经实现了盈亏平衡,模型已经跑通,正准备新开城,继续做大规模,前置仓这个模式,玩家也只有叮咚、美团和朴朴超市了。

美团买菜是30分钟达超市,服务高线城市,美团优选是明日达超市,服务广大低线城市,这定位都理得很顺。

美团打车最近也公布消息,美团放弃打车自营,转向聚合服务,大幅收缩投入,我在观察美团的这些业务的时候,我主要看他是怎么个打法,持续亏损后要怎么办,美团的做法我一直都很欣赏,投入上都是很谨慎,先小规模测试模式和打法,一旦测试成功,就会投入一波新的资源铺开,还不错,就继续投入资源,而一旦投入后效果一般,UE模型跑不太通,他们也一直会跟踪ROI数据,一旦投资回报比不成正比,马上就停止,而且如果完全看不到希望,彻底关停也很常见。

而对比阿里做的不少业务,我感觉他们在控制ROI上似乎相对要差一点,养着一堆不赚钱的业务,但是还是在投入,有些业务也看不到太明晰的希望。这也是我之前一直在说的,用巴菲特的思想做企业,也就是留存利润不断投资未来,管理层一定要对投资的ROI有强烈的意识,否则只是做大了规模,没有回报或者回报率太低都毫无意义,都是价值毁灭。

前几天看了一篇冬琪的《“战神的开局”,美团在踏入一个新战场时,都会做些什么?》一文,里面详细提到了美团做新业务的方法论和流程,通篇看下来,我的感受就是,美团非常注重roi,还有新业务对整体的协同效应,完全不是所谓的胡乱多元化,也非常有章法,会考虑潜在规模,每一步要做到什么程度,派谁去做这个业务有更高胜率,还会考虑胜率,里面的方法如果对比投资的话,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是一样的。

亚马逊做新业务也差不多,他们会非常谨慎的进入一个新业务,对股东而言,这就是高增长的来源,用户创业,永远day 1,而且尽最大的可能避免了价值毁灭,一旦验证模式跑的通,美团就会开始强调要抬高进入的壁垒,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美团今年已经比较高确定性的会继续高增长,疫情积累的几年需求今年会集中爆发一波,我们等着看一季度财报吧,考虑到美团现在的估值,我认为称不上很便宜,但是也是合理偏低,考虑到潜在增速比腾讯要高不少,护城河比腾讯弱一点,而且王兴正值当打之年,腾讯400港币以上,我可能会换一点到美团上。

财报会议上,还有几条值得关注的点:

1、新业务里的快驴(也就是给餐饮行业供应食材的),在12月实现了全国城市的盈利;
2 充电宝业务实现了全年盈利;
3 共享单车业务也连续几年实现了正的现金流,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长;
4 美团买菜创新高,而且最新消息已经实现盈亏平衡,正在继续开城;
5 美团优选低线城市自提点超过了110万个;
6 预期闪购会成为高增长业务,并将会成为与外卖配送一样强的业务。

新业务里主要就是:美团优选、美团买菜、美团打车、快驴、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车、充电宝、餐厅管理系统和其他,现在传来的消息是多个新业务都开始盈利或者盈亏平衡,打车估计是烧钱大户,最近也停止自营和不再投入资源,团队并入其他项目,买菜也盈亏平衡,那么可以期待的是2023年美团的新业务亏损会进一步收窄,甚至会微微盈利。

美团做新业务有几个特点,就是他们会思考,这个新业务会不会让美团整体变得更强,还有对整体有没有协同效应,同时要考虑ROI。

比如王慧文就讲过为什么收购摩拜单车,他认为共享单车是个完美的生意,但是无法独立存在,财务上不太能赚钱,虽然可以赚一点,但对美团其他业务有巨大的协同作用,这个生意的几个特点:

1、高频刚需;
2、流量来自线下,自带曝光,不需要营销成本;
3 有一定的规模效应;
4 有政府准入规则。

美团收购摩拜是从战略角度来考虑的,要的是单车的整个生态系统、用户和数据,数据越多越好,数据是有规模效应的,并购摩拜会让美团整体上更强。

我曾经思考,如果仅仅是以已经产生的自由现金流去评估一个生意,共享单车这种就没有价值,但有一些业务的价值不在直接的产生现金流上,这也提醒我们拓展对于价值的看法,有一些业务有战略价值,有一些有协同价值

最近美团还公告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王兴入股王慧文的光年之外这家新成立做人工智能的公司,王慧文也从美团的执行董事变成了非执行董事,超级投票权也随之放弃,这说明王慧文的重心已经彻底离开了美团,投入到自己的新事业中去了。

我看过王慧文的经历和访谈之后还有他的清华讲课文稿后,对王慧文非常佩服,美团不能说失去他吧,离开了他也是蛮可惜,当然,老王也应该给美团培养了不少创业型产品经理,我看他的讲课稿都学到了不少东西。

以上对美团的分析很可能有我的盲目乐观因素存在,投资有风险,切勿盲目跟风,美团整体上没盈利,还是会有一定风险。

动动你发财的小手点个赞👍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