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在前几天6.16号茅台股东大会,现场提问环节,有股东表示希望公司提高分红的比例。对此董秘是这么回答的:“茅台从成立到现在,分红比例也好,累计分红数据也好,在A股市场上应该都是屈指可数、表现卓越的企业。茅台从分红到现在,特别是这三年,都保持了52%的比例。虽然这个比例不是资本市场上最高的,但是基本上是非常稳定,而且绝对额是在不断增大的。我们希望我们的股东能有一个更加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茅台在整个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未来茅台还会有其他的计划,会有大量的资金需求,需要强大稳定的现金流。”茅台股东大会我觉得这个话是有问题的,公司是股东的,对重大的资本支出和分红事项,不是管理层来指导股东,而是管理层听命于股东。说白话一点就是,股东想分多少就分多少,管理层照办即可。茅台快沉淀2000亿的冗余资金在账上,又没有大的项目要投入和投资的话,加大分红比例是回馈股东的最佳方式,否则那么多现金就放在银行拿那么一点利息,完全是浪费资本,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投资,就应该归还股东,让股东自己去配置。当然,茅台管理层是没这个胆自己决定分红比例的,本质上,都是背后大股东的意思,管理层只是传话给小股东听而已。茅台的控股大股东是背后的国资委,茅台本质上是国企。董秘提到未来茅台还有其他的计划,会有大量的资金需求,这个即使是未来扩产,茅台也花不了2000亿,找个地方扩产,投资一点固定资产,凭茅台的实力,现在一年的利润拿出一小点都绰绰有余了,茅台本来是个不用什么太高投入的生意。所以,还是控股大股东太贪婪,小股东又无可奈何。大股东大概占64%的股份,其余36%是公众股东。大股东从几个方面从茅台这个现金奶牛攫取利润:一个是销售公司里占股5%。销售公司可简单的认为就是茅台的销售部门,初始为避消费税设置的,茅台出厂价把酒给销售公司去销售,销售公司的利润就简单了,赚的净利润,还要被大股东拿去5%,冗余资金存在财务公司,财务公司的利润又要被大股东攫走一部分。还有,给经销商的批发价是969,大股东又自己做起经销商,从969到2600左右的批发价格之间再赚一波,而且是排名前几的经销商,所以可想而知,为什么不愿意提出厂价,如果提价是按比例跟所有的股东分,单独自己赚969到2600之间的差价,这个利润都是自己的,这不香吗?大股东旗下还搞个习酒,让市场说道同业竞争多年,但也没啥大动作,据说最近可能要剥离了。这就引出来今天的主题,那就是公司治理的问题。整体而言,资本市场会对治理机制完善的公司有更高的溢价,当然,对商业模式好的公司,也有更高的溢价。公司治理到底是什么东西?公司治理就是关于钱和权的顶层制度设计,主要是针对股东和管理层来说的。公司治理机制设计的好,股东和管理层的积极主观能动性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公司的发展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如果公司治理机制设计得不好呢?那就是很多新闻都报道的股东内斗,管理层掏空公司,大股东大搞关联交易利益输送伤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还有的是另外一种反面,最能干得力的灵魂人物的责和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励,导致公司发展裹足不前,有些甚至大股东被赶出公司。好的治理机制是,让最能干的人、贡献最大的人,得到的控制权和收益权也最大,责权利都要匹配,人才才能被激励;而如果拥有最大权力的人对公司的发展不利,利益分配不公,掏空公司,胡乱投资,利益输送,不分红给中小股东,有亏损则由中小股东承担,发生了这种情况的话,公司也要有治理机制可以制衡大股东或者管理层。如果大股东或者管理层胡作非为却得不到制衡,有能力的人却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励甚至被排挤,我们就认为公司的治理机制不佳,这种公司就要比较小心,至少这部分得分不能太高,即使业绩不错,那么业绩发展的好处能否落在你这个小股东身上,也要打一个大大的疑问号。比如最近热议的中远海控,爆赚892亿,却只分红139亿,又没有什么资本开支,但就是不分红,小股东联合3%的股权向董事会倡议,甚至股东大会对分红提案投反对票,也无济于事。这就是典型的中小股东和大股东之间的矛盾,中远海控是有控股股东的,不存在让职业经理人乱来的情况,但是现在就是制约大股东的手段有限,权益得不到保障。所以,公司价值是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这句话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这个赚的钱能真的到股东手上,这也就是为什么巴菲特和段永平强调好文化和好管理的原因。管理层本身是不是正直可信,以股东利益为重,这个非常重要,所以不能简单的看一个公司赚大钱了,pe低,便宜,就买入,评估一个公司是一个全盘的考量。设计治理机制不是目的,最终还是通过制度去信任人,当然,如果只有能人,但是没有制度,长久而言,出问题的概率还是相对大,因为无法保障一直有能干的人上去,机制保证了权力的制衡。所以,看公司文化,其中一部分内涵就是也要看看公司的治理机制回到开头话题,对茅台大股东一些与小股东利益冲突的方面,靠集结股权投票抗衡大股东不可能,因为大股东绝对股份就已经接近64%了,处于无可撼动的地位,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依赖外部治理机制,比如舆论监督,之前管理层要捐款当地政府修路,小股东就扬言要法律诉讼,说管理层没有得到股东大会授权,这是违法行为,后来管理层马上就撤销了这笔捐赠。当然,其他的投资者对这个事情也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就小股东制衡大股东和管理层而言,这确实算是一个小胜利,当然,管理层最终要做出这笔捐赠,完全可以召开股东大会,修改公司章程,由于绝对控股的地位,集齐67%的投票,就可以改变,这简直不要太容易。对茅台这类公司,你只能观察大股东的行为,只要吃相不是太难看,考虑他卓越的生意模式,还有A股上其他公司带来的机会成本,我估计大部分小股东也只能承受。所以投资没有绝对的完美主义,都是打分制,不是生意模式到了茅台这种才能投,也不是大股东和管理层一点瑕疵都不能有,投资就是比较,在能看懂的里面选最好的,世界不是完全的黑白,世界是灰色的,所谓的灰度认知,黑白决策。所以这也是我困惑了很久的问题,不能简单看到生意中一些问题,就打上「生意模式不好」的标签,看到公司管理层有一些问题,就打上公司管理层「文化有问题」的标签,这都是打分制,然后里面选最好的,但这个最好并不是绝对的好。我们看洋河的话,生意模式比茅台是差一点,比其他的行业的生意就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但是公司治理机制又要比茅台好一点。洋河本身的股权比例是大股东(国资委)、公司管理层和公众股东大概各⅓的样子,这样公众股东就有了制衡大股东和公司管理层的可能,中小股东的利益也就得到了保证,而且管理层的股权激励足够到位。洋河的管理层股权激励足够,才有了后来从一个资质平平的公司,到成为白酒企业前三甲的故事,洋河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一个现代公司的模样,不管是分红比例,管理水平,包括积极为冗余资金寻找投资渠道等等,这个可以在前面聊洋河的一篇文章看到。所以看股东治理机制是否合理,股权比例是一个重要的维度。创业的股权设计新公司开始,股权结构设计,就是在设计公司最重要的治理结构。股权分配的好,大家精诚合作,同心协力把事情做好,这个没做好,公司很容易就干不下去了。很多初次创业的人,喜欢平分股权,这都为后来埋下巨雷。大部分时候,都是碍于面子,都是跟朋友同学一起创业,说自己应该分更多的股份,都说不出口。分配股权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呢?是贡献最大的人,最有能力认知水平最高的人获得最多的股权比例。一旦违背了这个规律,朋友甚至亲人反目,都是常见的事情。比如非常知名的中餐连锁品牌真功夫,他的创始人蔡达标和小舅子潘宇海就是股份平分,一人一半,初期潘宇海的贡献更大,但后来发明了一个解决中餐标准化的设备后,蔡达标的战略、管理和经营能力就提现了出来。两人日渐就经营中的问题出现了矛盾,最后两人的政治斗争以蔡达标被判14年收尾,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关于这个案例,请看今天的第二篇推文。最大的股权应该分给贡献最大的人,但一家公司初创的时候,大家谁也不知道谁以后贡献更大,所以这里可以设计动态股权机制,大家先说好,只分配一部分股份,后期再定期讨论贡献问题,再进行二次分配剩余的股份。甚至,可以设计退出机制,以溢价回购相对贡献很一般的合伙人的股份,分配给贡献更大的那个人。当然这里需要默契,可能难免有不愉快,因为涉及到贡献的认定。还有一些方法,就是根据贡献,根据成果,一年年的释放股权,比如说有研发能力的,有带资源进来的,到一定进展给一部分。海底捞案例带来的思考海底捞的两对创始人夫妇,初始创业也是各50%股份,结果到了2007年,张勇强势提出,要求施永宏以原始股成本1000多元转让18%的股份给他,最后施居然同意了,2018年海底捞上市,当天市值945亿港币,施永宏即使转出去了18个点,剩下的股份依然还有差不多255亿港币。这个案例非常值得思考和玩味,而且,你完全可以把自己代入,假设你是施永宏,你的合伙人要你基本无偿转让股份你怎么办?或者假设你是张勇,你会不会这么强势的要求你的合伙人无偿转让股份给你?你是否开得了口?从结果上看,施永宏这么干,非常成功,也确实是大智慧。自己不做控股股东,做一个从属的位置,没有任何问题,投资最终的目的是赚钱,施永宏让张勇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张勇的能力更强,也确实把海底捞带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更好的激发了张勇的积极性,从而让自己也受益。所以,这里的一个启示是,如果你的能力、贡献确实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把股权主动让出来给能力更强的一方,维持这个盘子,其实是大智慧,看起来短暂失去了一些,但其实得到更多。比如上面的真功夫的案例,如果小舅子潘宇海看姐夫的能力更强,于是主动让出一部分股份,让蔡达标拥有控股权,真功夫是很有可能是比今天强大得多的,也可能早上市成功了。当然,蔡达标在其中过程中,也有做的不聪明的地方,在掌权后,居然把好几个要害部门让自己的家族人员参与和把守,让潘宇海进一步边缘化。家族企业反而最后要注意不要太家族化。可能多数人初始创业,对自己处于小股东地位有点不舒服,这可能是人的本性中需要寻求人群中的重要感的本能决定的,但是完全不用这么想,谁重要就谁当老大,不同的项目,可能老大也是不同的人,你在这个项目上是小股东,也可以在另外一个项目上当老大,把事情干成,获得投资最大的回报最重要。芒格跟巴菲特合伙,就克服了自己这种心理,心甘情愿的和比小他7岁的巴菲特成为合伙人,并处于从属地位,才成就了伯克希尔帝国的投资神话。然后说到张勇,这里也给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如果你的能力更强,贡献更大,你必须提出来更高的股份占比,否则,这也是对大家长远利益不利,因为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没有得到最多的留存利润索取权,这一定会伤害积极性,不要拉不下面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坦陈沟通,「不好意思」,「怕别人说你心贪」,「怕对你的人性发出感叹」,但都无法掩盖你内心的不平衡,时间长了,一定会出问题。当然,这里有涉及到,你觉得自己贡献更大,但是有可能这只是你的自利性偏见,所以开诚不公的定期讨论,把大家做的工作摆上台面,大家充分的考虑到别人的工作的情况,才更好评估贡献,当然,最后还谈不拢,就只能某个人出局。分配股权,还有个点是,参与经营的股东和纯财务股东,不能完全根据出资比例分配股权,最好是财务股东出资多一点,占股少一点,经营股东出资少一点,占股多点,这样才是合理的,也才能走的更长久。参与经营的人,就是把自己这份人力资本也参与了入股的意思。那些天使投资,往往出100%的资本,但只占10%-15%的比例。如果做成一个项目,钱比人重要的多,那么财务资本占比更大一些也合理,但多数项目,人的作用还是更重要一些,现在股份公司也不是要严格按出资比例来分配股份的。这其实就是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博弈。现实生活中,很多财务股东出资后占很大的股份比例,但不参与经营,这其实有很大的隐患。总之,股份的分配比例,都是极其重要的事情,要理性和坦诚,提前学一些股份分配的知识也非常重要,大家有一些共识,就比较好沟通。公司治理里,一个重要点就是股东治理,股东治理结构的设计的重点就是钱和权的分配。股权分配有几个雷,总结一下就是:平均分配股权过早过急的分配了股份混淆股东类型:财务股东应该出资多一些,占股少一些经理治理公司治理还有个重点就是,对管理层的治理结构设计。公司做大了,慢慢的很多创始人就退居幕后,做纯粹的股东,日常经营管理交由职业经理人打理,很多上市公司甚至股权极度分散,没有控股股东,公司一盘散沙,出现问题没有一个主事的,结果CEO就获得了公司的控制权。以CEO为代表的管理团队并不完全跟股东利益一致,很多时候也出现CEO为一己私利侵蚀股东的利益。ceo给自己开天价薪酬,以公司名义买私人飞机,豪华游艇,装修奢华的办公室等,都是侵害股东利益。这种公司,在国外的资本市场上,就会遭到门口野蛮人的敲门。这个野蛮人的称呼,其实有点带贬义,但实际上“野蛮人”是有积极意义的,当没有控股股东,管理团队侵害股东利益的时候,有一些资本,就会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公司股份,一旦获得足够控制权,就会入驻董事会,血洗管理层,重组董事会和重新招聘管理人员。正是因为有这种机制存在,这就给在位的管理层团队形成了很大的威慑。国外那个3G资本,就专门干这个事情,巴菲特很喜欢和他们合作并购公司。治理结构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了给权力一个制衡的可能,就是万一这个实控人有问题,大家有制衡他的选项。作为股票市场的中小投资者,最好的方式,还是不要想着去制衡,最好开始就把管理团队的历史给扒一遍。唐朝分析福寿园的过程,其中一个就是看股本扩张的过程中,管理团队是不是诚实可信本分,那些在经营过程中给自己兜了太多好处,和创造的效益不对等的管理层都要小心。对管理层的治理方式,不准备展开说了,概括下主要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