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九一八” || 抗战中的石室记忆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
中华民族开启了
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
中华大地满目疮痍
3500多万同胞伤亡
91年了,硝烟散去,警钟长鸣
今天,我们一起悼念同胞、缅怀先烈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在这场战斗中
石室中学的爱国师生
抗日救亡,为国为民
岿然不惧,力挽狂澜
用青春之火,直面风雷突变
当年风华,依旧熠耀今朝
01
奔走呼号 点燃爱国之火
泱泱华夏外忧内患
觉醒青年振臂救亡
1931年9月20日
成属联中(石室中学)各班学生代表
召开“抗日救国大会”
大会由郝威、王高同两名学生主持
会上商讨筹备了示威游行事宜
9月21日-23日
石室爱国青年走上街头
掀起了浩浩荡荡的示威游行
以抗日救亡的口号为旗帜
激昂愤慨,振臂高呼
为民族的解放而呐喊
02
集体示威 勇做救亡先锋
“九一八”事变后
成属联中(石室中学)数百名学生
到二十八军军部集体请愿
强烈要求立即抗日
学生们将一口大钟放在军部门口
连撞数声,震耳欲聋
他们对前来问询的副官长说:
“你们还不知道日本人打起来了,
我们用钟把你们撞醒,
请你们军长出兵抗日。”
当天,学生代表同军长
从上午九时商谈到下午三时
成功说服军长签署出兵协议
以实际行动彰显石室人
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和
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03
时刻准备 响应抗日怒潮
学校组织多支宣传队
在文庙前街、下南大街、外南浆洗街、
黉门街、小天竺街一带
深入开展抵制日货宣传活动
很多班级自发办起墙报
每期近万字
利用课余时间撰稿、眷正、张贴
团结广大师生 宣扬抗日精神
全校学生踊跃参加
每日午后的军事训练
时刻做好应战准备
在历史长河中
每位学生都是渺小的个体
他们用渺小的力量组成伟大的火炬
在炮火中印下深刻的烙印
04
以身作则 投身抗战一线
学生:郭沫若
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1912年就读于石室中学新八班。
“七七”事变后不久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
旅居日本近十年的郭沫若
只身回国,投身抗战
1938年,遵照周恩来指示
时任中共秘密党员的郭沫若
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
为促进国共合作、团结抗战
发挥重要作用
学生:李一氓
无产阶级革命家,南昌起义参谋团秘书长,后在中共中央特科工作。1919年8月-1923年8月就读于石室中学第三十一班。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
中国共产党组建新四军
作为直接领导的抗日力量
1938年-1940年
李一氓出任新四军秘书长
直接领导正面战场上的抗日活动
学生:郭汝瑰
郭汝瑰
黄埔5期生,著名军事将领,是中共插入国民党内部最大的红色间谍。1923年1月-1926年12月就读于石室中学第三十八班。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郭汝瑰率部队先后参加:
华北抗战(1937年)
淞沪会战(1937年)
武汉会战(1938年)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942年)
鄂西会战(1943年)
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作出突出贡献
教师:曹葆华
诗人,翻译家,致力于马列主义著作和文艺理论翻译介绍工作。1935年-1939年在石室中学任英文教师。
曹葆华在石室中学任教期间
任学生进步刊物《战地学生旬刊》名誉理事
并常去中共成都地下党组织领导的
“战地学生旬刊社”参加活动
结识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的人士
1939年赴延安
到鲁迅艺术学院任教
参加敌后抗日宣传活动
教师:何其芳
散文家、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诗人。1937年-1938年在石室中学任语文教师。
何其芳在石室中学任教期间
讲授自编活页文选
首将新文学带入石室讲堂
指导学生创办
《学生文艺》《战时学生旬刊》
在校期间发表《成都,让我把你摇醒》
鼓励成都人民抗日
1938年赴延安
到鲁迅艺术学院任教
参加敌后抗日宣传活动
★
有一种历史,应当铭记
有一种精神,值得传承
石室中学的血脉
始终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相连
无论何时何地
石室人始终
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不懈奋斗
用汗水与热血
书写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往期推荐
文字 | 李永琴
编辑 | 程远嘉
审核 | 学校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