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颗星星,我们都看见了……

小青梅 青春湖工 2023-02-22


在“天上”的三位航天员

又登上了热搜

#航天员一周前已开始训练准备出舱#



自6月17日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以来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

在轨工作生活已满2个月

近日 他们将择机执行第二次出舱任务


那么中国太空事业的发展史

是怎样的呢?

跟小青梅一起来看看吧!


古人想“上天”   


古人对天空的向往
是怎么样的呢?
在西昌的卫星发射中心
有一个很特殊的人物雕像
他是世界航天第一人——陶成道
也被称为万户


万户他不爱功名钱财
一心扎在科研上
“他想上天”
虽然以失败告终
但他做出了现代火箭的雏形
也在月球上“承包”了一座环形山

(以万户命名的环形山)

距离万户几百年后
一位24岁的少年
写下了这段话:
“你在一个清朗夏夜
望着繁密群星
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失望吧
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
不,决不!
我们必须征服宇宙”

这个少年就是
开辟了中国航天之路的钱学森
那些和钱学森一样的人们
如星星之火
开启了中国航天的燎原之势


夹缝中长出“参天大树”  


上世纪的中国,难!
发展中国的航天
难上加难
没钱,技术被限制
怎么办?

制造第一枚火箭时
没有火箭上的发动机推进剂?
用自行车打气筒加压打出来啊!
发射时,没有控制时间的器械?
用小闹钟自己制作啊!
没有点火装置?
用灯泡内的钨丝,裹上硝化棉改啊!
还有火箭的发射
只能靠指挥员的大喊和手势......

即便如此
中国依然成功研发出了第一枚探空火箭T-7M
并将其发送至8000米高空
它是中国踏入太空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长征”、“东方红”、“嫦娥”等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航天计划
都是站在T-7M的肩膀上振臂高飞
漫游太空!


中国航天员   


25年前,国家正秘密计划
从现役空军飞行员中
挑选未来航天员

年龄需在25~35岁之间
身高1.60~1.72米
体重55~70公斤
飞行时长在600小时以上
这只是初选条件

筛选周期长达两年
程序极多,项目繁杂
其严苛程度闻所未闻
甚至家属同样需要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总计3000多名战斗机飞行员参与初选
最后只留下14人
淘汰率超99%

这14人是谁?

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翟志刚、景海鹏
刘伯明、潘占春、刘旺、张晓光、陈全
邓清明、赵传东、吴杰、李庆龙


太空一日游   


2003年10月15日
凌晨两点
医保人员敲响杨利伟的房门
敲了两次才把他叫醒
可见他的心理素质有多强

毕竟当天九点
杨利伟就要执行神舟五号航天任务
他倒一点不紧张
踏踏实实睡足了6个钟头
还调侃:“行,这觉挺好使的”


出发前
杨利伟接受全面体检
穿戴航天服

翟志刚与聂海胜也在
两人是此次备选人员
他们在杨利伟身边轻声叮嘱
入轨之后的注意事项
杨利伟把常戴的手表交给聂海胜保管

训练中心总设计师黄伟芬说
当时她看到这些场景泪就下来了
只得跑到卫生间擦眼泪
其实所有人都紧张
但不想表现出来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
谁都没有把握

返回舱预定落点处
医疗队正紧张演练
低温箱里装有同血型血液
手术医疗器械早已备好
没人知道到时会是何种情况
只能预想最坏结果


点火前有一段对话
“利伟
明天早上我们将在
内蒙古草原迎接你胜利凯旋
预祝你圆满完成任务
咱们明天见。”

“明天见。”


九点整
神舟五号点火升空
但意外出现了

火箭加速升至三四十公里高度时
开始剧烈抖动
震动叠加在6G的负荷上
杨利伟的痛感越来越强烈
五脏六腑像要碎了
他昏了过去

“在痛苦的极点
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
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昏迷过程达26秒
传回的画面卡顿
杨利伟一动不动


直到飞控中心有人喊
“他眼睛动了”

共振慢慢减轻
杨利伟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如释千斤重负
他开口第一句
“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分离”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继而鼓掌欢呼起来


原计划五小时的睡眠
杨利伟只睡了半个小时
“机会难得,不舍得睡”

他在太空共完成了200多项操作
与地面通话29次
写了7页飞行日志


他手写展示道
“为了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
中国人来到太空啦”
温和,赤诚!


但他没料到返乡又是生死之搏
“快速行进的飞船穿过大气层与之发生摩擦
高温将舷窗外烧得一片通红
防烧蚀层开始剥落
红色白色碎片不停划过
更骇人的是右舷窗出现裂纹
宛如强化玻璃被敲碎时的细纹蔓延开来。”
他当时在脑海里想
“完了!”

2月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时
就是因隔热材料脱落击中机翼
高热使得航天器解体
7名宇航员命丧归途


飞船落地时
强烈撞击地面
大风作用下
又被降落伞带起
杨利伟果断切伞
船体再次重重跌到地上


杨利伟佩戴的麦克风
在巨大冲击力下划破了他的嘴
弄得他满嘴是血
此时他还头朝下脚朝上
被座椅压着


活着回来了!
地上五年功
为了更广阔的宇宙
他们囿于方寸之地


计划为期5年的航天员培训
包含8大类140多个专业项目
除了知识学习
还有超重、失重、噪声
振动、低压、缺氧等
极端环境训练


飞天是梦也是劫
2008年神舟七号发射升空
执行任务的是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
这一次
他们要完成太空出舱行走

但意外频出
先是舱门打不开
只能用棍子撬
再是翟志刚出舱后
仪表盘突然响起警报
显示轨道舱着火


刘伯明:“继续!”
翟志刚:“明白!”
刘伯明:“着火我们也来不及了,不管了!”
翟志刚:“成!”

翟志刚说那时他们
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但国旗必须要展示
后来才发现是仪表误报
虚惊一场


不是每个航天员都能圆梦
截止目前
首批14名航天员中
有8人圆了飞天梦
有5人于2014年停航停训
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
且现役的只剩邓清明

女儿哭着问他
“为什么你总是上不了天啊”
他只能笑着安慰女儿“还有机会的”


6月17日
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
4月份传出的拟定名单中
出现了邓清明的名字
但是最后的确定名单中没有他

他今年55岁了
这是第四次成为备选
他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他愿一直等下去


原来
我们有无畏的英雄
也有等待的英雄
我们有瞩目的英雄
也有沉默的英雄

“三室一卫”中国空间站   


按计划
神舟十二号的航天员们
将在轨工作生活3个月
“太空之家”舒适吗?
航天员在天上如何生活?

▲ 神舟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天舟货运飞船组合体交会对接

2011年,“天宫一号”成功发射
舱内活动空间仅为15立方米
但现在的空间站可以满足3名航天员
同时在轨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活动空间
已升至接近150立方米
“标间”升“别墅”
核心舱内设置了多个功能区
提供更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 舱内景

睡觉自由
醒来“元气满满”
能够享受独立的睡眠区
确保睡觉不受干扰
喷枪清洁
“包裹式淋浴间”
wifi覆盖
全屋智能家居


航天员人手一个手持终端
避免长时间处于单调的环境所带来的不适
天地通话
还能和家人“私聊”

维护维修
不看错、不误操作
完成空间站的建造任务
保持空间站十几年的运行
其中有一些甚至需要出舱
在舱外完成
航天员在太空中
绝对是“忙碌的宝宝”


▲ 舱内景

地面有“模拟空间站”
120多种航天食品
全部按航天员的喜好定制
食谱周期为一周
食物重复率很低
“太空厨房”中还设有微波炉
航天员可以对食物进行加热


空间站工作任务


根据任务安排,神舟十二号飞行中,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完成四个方面的主要工作:


一是要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包括天和核心舱在轨测试、再生生保系统验证、机械臂测试与操作训练,以及物资与废弃物管理等。

二是要开展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包括舱外服在轨转移、组装、测试,进行两次出舱活动,开展舱外工具箱的组装、全景摄像机抬升和扩展泵组的安装等工作。


三是要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进行空间应用任务实验设备的组装和测试,按程序开展空间应用、航天医学领域等实(试)验,以及有关科普教育活动。四是要进行航天员自身的健康管理。按计划开展日常的生活照料、身体锻炼,定期监测、维持与评估自身健康状态。


四是将首次检验东风着陆场的搜索回收能力。着陆场从内蒙古四子王旗调整到东风着陆场,首次开启着陆场系统常态化应急待命搜救模式。上述这些技术的突破与能力的验证,将为后续空间站建造及应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


2008年9月27日
翟志刚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密切配合下
完成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任务
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神舟十二号任务飞行乘组亮相

▲2020年5月8日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
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为神舟十二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荣耀时刻,出仓! 


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8时11分
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着
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
已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
并已完成工作
后续将在机械臂支持下
相互配合开展空间站舱外作业
这是继神舟七号飞行乘组顺利完成出舱任务后
时隔13年
中国航天员再次执行出舱任务

▲航天员刘伯明出舱画面

舱门打开时
地面指挥中枢响起掌声!
刘伯明出舱后感叹太漂亮了
聂海胜则温馨提示:“慢点,不要着急……”


▲出舱期间
两位航天员安装好的相机所拍到的首张照片
是两位航天员的舱外合影

▲出舱后所摄画面

▲刘伯明身上摄像机所摄图像

▲汤洪波身上摄像机所摄图像

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令人激动万分!
网友高呼“何其有幸!”




航天员的“平凡”日常   


“太空一天十六次日出,但航天员的作息制度跟地面是一样的,工作八小时,睡觉八小时,休闲锻炼吃饭八小时。这次至少准备了六十种以上的食物,有主食、副食、调味品,还有饮料等,至少五天不重样。”

▲图自“我们的太空”微博

大家期待的直播终于来了
汤洪波扎着马步
好像坐在凳子上
一边吃苹果一边用电脑工作



事实上他是在失重状态下
采取类似于坐着的姿态
看到汤洪波全方位直播吃苹果 网友表示
“要买几个苹果吃,天地同步下”

眼力好的网友除了发现了苹果

还在刘伯明睡眠区的外墙上
发现了一只小牛



此次神舟十二号任务每位航天员
都配备了一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他们可以正常地接打电话
网络视频数据传输速率与地面
几乎没有区别
这是中国空间站的一个首创

洗漱、吃饭、“拆快递”
午休、工作……3位航天员
太空生活忙碌且充实

在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
巴黎八分钟里
一位法国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
吹奏了法国国歌
《马赛曲》的最后一段旋律
可谓才艺满满


原来乐器也能带上去啊
小青梅不禁感叹
想当航天员的难度又增加了
没点才艺还不行!


对此

我国的航天员表示毫无压力
早在神舟十号任务时
我们的航天员就将乐器带上了太空


而在东京奥运会期间
我国的三位航天员
在空间站里也没闲着
在繁忙工作之余也不耽误看奥运


航天员在太空能看奥运会吗?
当然能!
在太空看奥运会
是不是很神奇!
航天技术人员
通过卫星把电视信号实时转进空间站
航天员就可以在空间站里面观看奥运赛事直播


(头发怎么理?Tony竟是我自己!)


(互相采血做超声!小菜一碟)

(眼底检查)

航天员们除了拥有精湛高超的技能
非常强健的体魄和强大稳定的心理
以外还要充当Tony、护士、摄影师等
三位“一专多能”的航天员
已经在轨工作生活了近50天
希望他们太空差旅的后半段
一样顺利精彩


早在以前
先辈们曾站在这片土地上
痴痴地望着那一片星空
幻想着翱翔于天际 只手可摘星

而如今
航天员们不断挑战人类的极限
勇敢地向太空迈出属于中国的步伐
“昔日君子飞天之梦
早已化作青烟
随神舟上了九天”

在未来
中国的太空事业将会落到
我们这辈青年的身上
吾辈之青年定会
不忘初心、坚守梦想
一定也是能够创造奇迹的一代!

编辑 / guilty

校审 / 米虫

责任编辑 / 一只水瓶儿

封面图来源 / 网络




党史日历

重要论述

1944年8月18日: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指示阐明了党的外交工作的性质、内容和原则立场,指出:这次外国记者、美军人员来我边区及敌后根据地,不应看作是普通行动,而应看作是我们在国际间统一战线的开展,是我们外交工作的开始。我们的外交政策是在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指导下,以共同抗日与争取民主、扩大我们的影响为中心内容。


党史回眸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现行制度存在的各种弊端必须进行改革。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



21级的小萌新们有什么想问小青梅的吗?
点击下方图片就可以向我们提问啦~

👇


点击下图即可爬入树洞
我们期待在这里“听到你”

👇

为中国航天“三连”一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