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治理减排,船舶企业该怎么干?
《中国船舶报》记者 李俨儿 上海报道
为推进上海市船舶工业企业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治理减排工作,构建上海政府、企业和专家间的交流渠道,12月15日,“上海市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减排技术研讨会——船舶工业企业专场”顺利召开。会上,来自上海市管理部门、船舶工业企业、环保技术产品供应商的代表,就VOCs防治的相关政策、技术及推进情况进行了交流。进入2017年,上海市将对企业收取20元/千克的VOCs排污费,本地船企正积极通过绿色工艺、管理提升、涂料替代、末端处理设备改造等方式,提升喷涂效率、降低VOCs排放,上海船舶工业VOCs治理的脚步正在加快。
法规倒逼行业升级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上海市‘十三五’期间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污染防治处处长任菊萍在会上介绍。VOCs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一个较新的课题,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国十条),明确提出将VOCs纳入排污费征收范围。2014年,上海市对VOCs防治展开全面部署,近年来相关的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任菊萍表示,改善环境质量要从“我”做起,上海本地船企的VOCs排放治理工作任重道远。她呼吁船企创新理念,从源头替代、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将上海船舶工业的VOCs治理工作推向新高潮。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委员会船舶产业处处长付春红表示,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的出台,对船厂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上海地区大部分船厂的生产节奏逐渐放缓,这正是企业苦练内功、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扩大技术优势的黄金期。上海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王琦在会上表示,船舶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以保护环境为己任,积极行动。船企VOCs的治理应以源头减排为核心,过程控制为重点,末端治理为手段。上海船协将主动对接上海市VOCs治理要求,搭好政府与企业、船企和环保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引导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推进绿色造船。
2015年12月,上海市启动VOCs排污收费,分三阶段实施不同的收费标准:第一阶段自2015年10月1日起,收费标准为10元/千克;第二阶段自2016年7月1日起,收费标准为15元/千克;自2017年1月1日起进入第三阶段,收费标准为20元/千克。船舶制造行业属于重型装备制造行业,被上海市列为VOCs排污收费第一批试点行业。
上海市于2015年出台了VOCs专项扶持政策,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代表解读该政策时介绍,船厂作为重点排放企业,其开展的末端治理、在线监控等项目可申请财政补贴,单个企业补贴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上海市环境监察总队代表就VOCs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环境监管要求做了介绍。
船企已有响应
会上,来自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介绍了各公司的VOCs治理减排进展。钢板预处理和涂装,是船舶行业产生VOCs的两大主要环节。要实现VOCs减排,企业的普遍做法是:通过使用水性涂料、高固体份油漆等低VOCs含量涂料替来替代高VOCs含量涂料;加强油漆定额管理、膜厚管理;采用扫砂、可剥离防护涂料、大包装涂料等绿色工艺等办法,加强对VOCs源头和过程中的防治。在末端治理方面,三家船厂通过调研,结合船厂涂装作业空间大、不连续、浓度不稳定等特点,都选定了设备改造试点方案,最快今年年底将通过验收。
VOCs防治相关技术在船舶工业中的应用,尚待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呼声很高的替代涂料——水性涂料在船舶工业的施工局限性很大,应用范围仅限于机舱和车间底漆;船体涂装作业多在室外进行,对于无组织排放的VOCs,收集处理是一大难点;船厂在末端治理设备方面,行业内目前尚无成熟先进且较为经济的治理案例可供借鉴。上海市船舶工业企业的VOCs治理依然任重道远。
不可否认的是,相关设备的升级改造以及排污收费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成本压力。据悉,上海某骨干船厂2015年第四季度排污费为200余万元,按同等产能标准计算,2016年全年合计排污费将达1000多万元。会上有专家建议,船企应根据现有产能,切实规划涂装工场改造方案,分阶段实施。
会上,日本北九州市环境局代表介绍了日本VOCs治理经验,来自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水性分会、上海大学以及国内外涂料厂商的相关负责人,也从工艺、材料等角度,交流了VOCs治理经验。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联合主办,来自市经信委,市环保局以及区级环保部门的相关技术人员、船舶工业企业和环保供应商共15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