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羡慕月入3万的煎饼大妈,辛苦读了985,你是不是落入了大妈陷阱?

2017-08-31 霍老爷 霍老爷

每一个很酷的人都置顶了霍老爷

体力劳作和智力劳作本身就没有攀比性。



1



辛苦劳动可以收获不错的收入

终究不是财富

 


最近摊饼大妈月入3万的话题,几乎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有人说大妈的收入,让现在的大学生尴尬了。其实,何止是中国摊饼大妈的收入,中国很多劳作看似上不了台面,实则有着不错的隐形财富。


做得好的快递员,月入过万不是问题;


市场里卖猪肉的,杀鱼的,卖海鲜的,逢年过节单天的收入就能过万;


高楼上的清洁蜘蛛侠,月入2万算是少的;


很多矿洞里的民工,装修工人,旺季月入两三万不是问题;


月入五万的月嫂,去到服务主家里,人家还得客客气气,送红包加送礼品。


而对很多大学生来说,月薪上万还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坎。



于是很多人惊呼,什么清华北大,统统不如卖煎饼,我不知道这样的人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卖煎饼的大妈这么赚钱,为什么一直在卖煎饼?


首先要承认一点,认定体力劳作收入必须低于智力型劳作的收入,或认为智力劳作收入比体力劳作差就是丢人,是源自极其幼稚的一元化思想和腐朽的价值鄙视链。


摊饼大妈月入3万,看似很多,实则是对超时工作的弥补。煎饼大妈并不是只有站在路边卖煎饼的时间,除了站在路边一天以外,还有备货,买菜,加工,我家里做过餐饮行业,餐饮以前叫做“勤行”,就是说这行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无非就是看你勤不勤快。


一个煎饼大妈,通常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节日福利,没有五险一金,没有任何福利。


所谓的月入三万,只是作为日后医疗和社保的自我支出。所以,你会发现,看似小富婆的摊饼大妈,实则很难跻身中国的财富一族。


月入3万并不等于年入36万,更不等于十年360万,更可能是腰肌劳损和静脉曲张。




2



百万富翁不是靠重复性的劳动

 

大学生月入不过万,大妈月入3万,但是大学生却没有想成为卖煎饼的大妈,为什么?


因为百万富翁不是靠重复性的劳动。


有个笑话,是说一个人去乡下玩,看到一个老婆婆编的竹筐很好看,老婆婆一天编两个竹筐,每个可以卖10块钱,一天赚20块钱,这个人问,既然竹筐那么好卖,干嘛不编20个竹筐,一天就赚200块钱,您很快就能发财致富了。


老婆婆说,一天编20个,我就累死了。


虽然是笑话,其实说了一个道理,一件事能赚10块,并不是把这件事重复一万遍,就是10万。


你会发现,卖煎饼的大妈,总是在卖煎饼,也就是说,她的月入3万的煎饼摊子,并没有让她的生活更好,她始终在她的阶层里打转。


大妈为什么不雇人,首先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如此低的社会地位,根本没有人会跟着大妈干。


其次,大妈的煎饼摊子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只要极低的经济成本,买一个煎饼小车,稍微练习一下手艺,就可以复制,可能没有月入3万,但绝对比跟大妈干有前途。


最后,煎饼并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实际上,大妈十年前月入3千,现在月入3万,看起来收入增长了10倍,但这实际是通货膨胀的结果,物价也涨了不止10倍,大妈赚的钱其实一直没变,而大妈的生产力,一直是一天1000多张煎饼,而市场也差不多那么大,无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一直没有改变。


白领无须羡慕大妈,当然也更没有必要歧视大妈,实际上,大多数职场人士的人生也是另外一种煎饼大妈,终生固守一个死工资,看起来工资数值一直在涨,但是,生活一直在一个低端水平循环。


因为,财富的积累并不是靠努力得来,把你的工作重复10000次并不能让你的财富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3



煎饼大妈们和白领们都是青春饭


很多自媒体拿着“摊饼大妈月入3万”来说事,嘲讽大学生的低收入。


但是大妈与大学生白领不用互相伤害,大家吃的都是青春饭


往深层次地看待中国劳作的隐形收入,会发现无论体力还是脑力,劳作阶层牺牲的是个人的时间,燃烧的是健康。


现实中,多数民工工作时长超过12小时,甚至长达15小时。农民工的工作人人排斥,实际上,在人人羡慕的金融行业,同样也是这样的工作时间。


很多人会说,金融行业工资高,没错,金融行业工资确实相当高,对于初入行业的毕业生而言,金融行业的工资,是能够带来优越感的,但是,金融行业同样也是青春饭,30多岁的金融工作者,如果不能成长为中高层,那么就会迅速沦为金融民工,经验、资历都没有用,你会发现你永远干不过刚毕业精力旺盛的小年轻,本质上说,这也是个吃青春饭的行业。


无论任何打工的行业,本质上都是吃青春饭,资本家们会精心算好你的剩余价值,给你一个与你创造的价值相匹配的工资,靠着工资你过得体面也好,苟且也罢,但都不足以让你跳出你的阶层。


当你们的健康资本降低,体力打入不从前,就不可能再挣到同等的价位收入。


所以,某种意义上说,农民工也是吃青春饭的。当摊饼大妈的手因劳损,而受天气、年龄等诸多因素影响,也许六十岁的时候就很难达到每天摊那么多张饼,达到月入三万的巅峰。即便金额超过三万,也只是通货膨胀的障眼法而已。


如若能明白个中的道理,并拥有一双智慧洞察的眼睛,相信就也就不会再拿摊饼的大妈来说事。


煎饼大妈的月入3万,其实是一种陷阱,我们可以叫大妈陷阱,一旦进入这个死循环,你就无法跳出。


月入几万的油条店主,凌晨四点就要开店,开始和面,为五六点工地开工的民工提供食物。


一天超时长干体力活的民工,燃烧的是青春和时光,损耗的是健康。


那些高楼作业的“蜘蛛侠”,并不是在卖技能,而是在卖命!


月入N万的快递员,风里来雨里去,刚淋湿的身体再晒晒太阳,那种酸爽只有他们知道。


而你,5+2,白加黑,996,辛辛苦苦,终日营营役役,不得空闲。


打工不能致富。


这是分配方式决定的。雇佣者给予劳动者的工资,是最大限度榨取剩余价值之后的蝇头小利。而长时间的劳作,会加速他们身体的劳损,降低他们的健康资本。健康资本降低,收益就会降低。


同样的,如果重复简单、低端的脑力工作,如此循环,领取一份死工资,也很难改变自己的阶层,充其量就是高级民工。


利用多年来的学习经验,学会分析工作现状,合理规划前景,然后选取一个技能点作为支点和突破口,攻下来,自然才能踩上翘班越级。


否则,所谓的脑力型工作者,也不过是在所谓的“体面”下层里游走。





4



赚钱这回事,你要突破格局

 

大多数人终生的赚钱模式,都无法突破自身行业的藩篱。甚至,连自己父母的格局都无法突破。


而赚大钱这回事,不突破你的格局是办不到的。


大妈陷阱之所以是陷阱,本质上就是,无论大妈也好,白领也好,都是在卖时间,而卖时间,你是永远无法赚大钱的。


卖煎饼的大妈赚得再多,也是处于饮食行业的低端水平;白领赚得再多,也是企业基层。


他们要想赚到钱,必须抛弃原来的格局,进行系统升级,再造一个系统,当然,我绝对不是让大妈找一百个人开一百个煎饼摊子,因为这还是一种简单重复。


大妈要想赚到更多的钱,要么换个地方,把煎饼卖到美国,美国有个小伙子卖中国煎饼,一个煎饼卖18美刀,每天卖几百张煎饼,算下来最少几千美刀,还开了连锁店,比起大妈来,这个才是真正的大赚特赚。


或者大妈去好好学学餐饮管理,放弃煎饼摊,改做餐饮,这或许有风险,但是要摆脱低端循环,从月入3万,到年入百万,这是另一种可能。


而白领们的升级道路也一样,无论月入8000,还是月入五万,要想让你的收入增长十倍,只有一条道路,成为管理人员,纯粹的销售,纯粹的设计师,纯粹的计算机工程师,都很难让你的收入增长十倍,只有成为统领其他人才的人才,才能做到。


这是一种实质性的进化,因为他并不是把你的任务重复完成,而是一种重新再造,其中必将经历痛苦折磨。


而这种认知升级,必然是身心的重塑,意味着生活、思维方式、格局重新打碎再建立,但这种升级是你摆脱煎饼大妈陷阱的唯一路径。








【霍老爷】其它优质文章:

郭迹:有关文学的那些睡和被睡

在中国,有超过1个亿的人在热爱假装生活




霍老爷说


在这个时代,平庸的人总是多数。有趣、有才、有钱、有影响力的人总是一种稀缺资源。有趣有才的人通常有钱有影响力。


我在“小鹅通”开了一个专栏,放一些深度文章,在这个专栏里,霍老爷将手把手教你成长,提升你的认知,让你成为有趣有才的人,进而成为有钱有影响力的个人品牌。这是一个付费订阅栏目,价格299元,一年104篇精彩文章,每个月一杯咖啡钱都不要,你还等什么?


扫描二维码订阅专栏

与霍老爷一起成长





上升之道微信群已经建立

各位扫码加小助理微信

发送“上升之道”专栏付款截图

即可加入“上升之道”专栏微信群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并关注

回复“ 100 ”可获得世界的正确打开方式

与我一起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