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拿命去赌生孩子,她的名字叫母亲——快拉老公去看纪录片《生门》

2017-01-03 米粒妈 米粒妈频道


一次在大银幕观看纪录片,还是几年前的《海洋》。


一向进电影院只看进口片、视国产片为雷区的米粒妈,居然选择开车跑到20公里外的一个电影院去看深夜场,一部国产的纪录片
听上去就不怎么吸引人吧。
当时跟米粒爸说要看纪录片,他问,讲啥的,我说生孩子的。
不去不去,谁要去看那个。
但是当我拉着他看完时,偷偷瞄过去,一向男儿有泪不轻弹的米粒爸,竟然眼角闪烁着泪光。

电影一开篇就是一位产妇正在产床上奋力生产,那种真实地用尽全力、抽搐,货真价实,可不是电视剧里女主角怕妆会花掉、随便挣扎几下的表演。


当女人生孩子的时候,要承受……的痛楚,大概是碎了20根骨头的样子


有些妈妈可能要做会阴侧切术,不打麻药在你最敏感的部位一刀剪下去,却毫无知觉,因为剪断皮肉的痛完全比不上生产痛。


有些妈妈顺产生不下来,还要遭受传说中的二茬罪,再拉去手术室剖腹。


剖腹产可并不是像人们所说,一点儿也不痛,轻轻松松孩子就拿出来了哦。


产妇要弓起身子露出脊背,进行麻醉的针管大概比火柴还粗一点,打完腰麻的针眼差不多过了半年还在淤青,锥心的腰痛更会持续半年至一年之久。



剖腹开刀可不是你想象的一层一层切开,最外面的真皮层切开后,里面的肌肉层是生生用手撕开的……当时米粒妈做剖腹产手术自己也不知道,这次看到纪录片里的手术台上,左右各一个医生,一人一边用手扒着刀口,用力往开撕,好像在撕什么橡皮口袋似的,真是瞬间又觉得肚子好痛……


(此处太恐怖,没有截图)


这部纪录片里有四个主人公,她们都属于比正常妈妈更不幸运的那一群人,焦虑、煎熬、矛盾、时刻面临着生死的挑战。

命悬一线:夏锦菊

32岁的夏锦菊看上去眉目清秀,乐观坚强,从怀孕4个月开始就被告知是高危:第二胎的胎盘长在了第一胎的刀口上,凶险性前置胎盘,必须一直卧床。


夏锦菊躺在病床上,依旧乐呵呵地和医护人员沟通着。


很多人潜意识里觉得灾难不会降临在自己头上,夏锦菊也一样——


不是第一胎了,她不觉得紧张。



然而,在顺利产下男婴后,夏锦菊却遭遇了子宫大出血。


为了止血,医生不断用纱布堵住出血口,纱布填满了整个腹腔。医生像拧抹布一样拧纱布上的血,计算失血量。


如果想要活命,医生建议取出孩子后,就摘除子宫。


但夏锦菊仍然坚持:李主任,能不能不切呀,我才只有32岁呀。


她觉得,自己还这么年轻,一个女人,这么早就没有了子宫,那……



抢救期间心脏停跳两次,输血量等于全身的血换过四次……再停跳一次,她就真的死了。



对于主刀的李主任来说,这个以每分钟500cc大出血的子宫,就是个炸弹。


不及时拆除,就随时会引爆。


夏锦菊的爸爸在手术室外用颤抖的手点了一支烟,而她的丈夫还远在广州做生意。每一个爸爸,最不愿意看到就是自己的女儿经历这一幕了吧。


还好还好,九死一生的夏锦菊,出了手术室又住了十几天icu,总共输血2万多毫升,总算命大挺了过来。


出院那天,她和被她称为“再生父母”的医生合影,露出了一个劫后余生般的笑容。


五万块救三条命:陈小凤

妻子陈小凤怀上了双胞胎,全家都好开心。


但被诊断为前置胎盘加糖尿病,陈小凤在床上一动都不敢动,生怕侧一侧身就会引爆自己这个定时炸弹。正常人睡一觉要是保持一个姿势都会腰酸背痛,而陈小凤却一直平卧了几个月。


而最难的,却是没钱。


来到武汉的几千块钱都是东拼西凑找人借的,现在医生说至少要五万块钱。五万块救三条命总是划算的吧,可是她的丈夫到哪里去找五万块钱。再别说孩子早产出来住保温箱,一个小孩就得十万。


陈小凤丈夫的大哥到处借钱,把一个村子都跑遍了,一路心酸无奈,收获无几。


贫穷的丈夫只能根据借到的钱的数额,来调整妻儿安全的内心期待值。


他们能不用药就不用,能出院立马出院,就靠身体硬扛着……


邻床的一家人生了孩子,开开心心,陈小凤一家只能在一边掉眼泪。


生孩子要钱 ,孩子保命要钱。即使借到了钱,又要怎么还债?


太多心酸无奈,不足为外人道。


这句是大实话,听着有点儿难受,但这就是现实。


连同村人娶媳妇马上要结婚的钱都借来了。


双胞胎顺利生下来了,但还是开心不起来。


后面的事,是两个早产儿十几万的治疗费,是孩子将来上学、医疗、生活所有的开销……


一个婴儿来到世上看似简单。

但不知背后有多少人,为他努力推开了那道生门。

不生儿子抬不起头:曾宪春

河南农妇曾宪春是两个女孩的妈妈,与夏锦菊一样也是中央性前置胎盘,随时会面临着生命危险。从信阳一路求医到武汉,然而,所有的医院都拒绝收治,中南医院收留了投医无门的他们。而她的拼死一搏,只是为了让曾家能有一个儿子。


产后出院的妈妈曾宪春给大女儿展示肚子上的伤口,女儿好奇地想摸,妈妈教会了她一个词:“痛”。


重男轻女虽然在中国明面上是政治不正确,但从大都市到农村,文化上遗留的性别倾向却不是个体可以撼动的。曾宪春或许不想成为为夫家生儿子延续香火的机器,但是在同村人戳你脊梁骨、因为没儿子看不起的你的环境里,不生都不行。

最艰难的抉择:李双双

整部电影最让人揪心最令人深思的,却是这个看上去年纪很小的孕妈妈,李双双。孕30周,却到医院要求引产。


因为她孕期重度子痫,优生科的大夫说孩子生下来很有可能将来大脑发育有问题,他们选择来医院引产。


到底要不要“把孩子往死里打”?(引产就是先把孩子打死再生出来)


作为孕妇的李双双只是流泪,不说话。毕竟和孩子的血肉相连,只有她才感受得到。要把生出来已经可以存活的宝宝打死,哪个妈妈不是心如刀绞。


另一边年轻的丈夫,还有公公婆婆都在和医生争论。


医生说30周了,我们不能这么做,这是违法的,28周以后没有医学指征上致死性的畸形,不可以给你做引产。


而家属考虑的是现实,以及无法预知的风险。


而医生考虑的是人道、人性。


李双双的公婆反复问医生,你能保证孩子生下来以后没有问题吗?将来长大都是健健康康的?


医生也不是神仙啊,谁能给你打包票?


一个年轻的女医生说,健康的孩子长大还可能出门遇到车祸呢,谁能保证你孩子以后一直健康?


但想要骂她的丈夫和公婆重钱财轻人命怕风险,恐怕没那么容易就伸出手指头。


在别人眼中,孩子是无辜的生命,但对一个具体家庭来说,真没那么简单。


因为生命,同时还是一项昂贵的投资——时间、感情、钱……


而在中国,判定一条新生命是否值得付出,往往也被附加上条件:必须健康、必须是男孩……


这些,都不是母亲一人可以左右的。


见惯了疑难杂症的医生,也忍不住感叹“好难”。

换做是你,会如何选择?


“上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用奉献去拥抱!”

                  ——泰戈尔


每一个生命的到来,都是奇迹。


每一对母子,都是真正的生死之交。


任何一个环节,少了那一点点的幸运,结局都不可想象。


女人生孩子就是鬼门关上走一遭,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为新生命奋力推开这一扇生门的,是拿命去赌却无怨无悔的妈妈,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爸爸,是爱人如子妙手仁心的医生,是所有真心祝福生命的人们。


看片时米粒妈几度落泪,回想起过去自己经历的一切,也好想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说一声:妈妈,我爱你!


这部片子对于我们现在生活的意义,我想就是珍重生命,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感恩,惜福!


  • 作者简介 | 米粒妈,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科学育儿、英文启蒙、剁手推荐。欢迎关注!

  • 米粒妈原创文章,转载请回复“授权”

这些文章也很赞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不管生不生二胎,这些影响生育的因素你一定得知道



孩子,你在我肚子里10个月,在我怀里3年,却在我心里一辈子



中国全球生育率倒数第一,我们到底要不要生二胎?

关于米粒妈
 

米粒妈,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科学育儿 、英文启蒙、剁手推荐。如果你是个妈妈关注我准没错,也可以加我的个人微信 milima106,愿我们成为育儿路上的温暖陪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