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三万撑不起暑假,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获得价值20000元外教课
每天10分钟,让孩子轻松读出80%单词!
转载自公众号:伊姐看电影(ID:eemovie)
最近,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家长群疯转。
文章里月薪三万的企业高管妈妈,为孩子一个暑假花掉3万5。
一趟美国行,10天20000元
暑假请阿姨照顾 5000元
钢琴考级,每周两节钢琴课,2000元
游泳班,2000元
英语、奥数、作文培训,6000元
教育资本这话题再度被提到大众面前——没有昂贵资本,就没有好的教育吗?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炫耀和焦虑交织的集体矛盾
这个花销明细我看了,这些课程以及活动项目,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不算夸张。
首先我承认,精英教育需要金钱做支撑。有条件的家庭,在教育上的投资,不止于一个月三万,但前提是这个是他的生活常态,这个消费比例符合他的收入水准,无可厚非。
但从这份账单里,我看到了一种力不从心的强撑。以及背后,就有展现消费能力的虚荣和攀比在里面。
“教育已经成为炫耀性消费?是的。”
还记得前段时间有一篇文也刷爆朋友圈:中产阶级教育的鄙视链,你站在哪一端。
孩子有英文名的,鄙视没有英文名的;
假期去欧美旅行的,鄙视去东南亚日本韩国的;
动画片看迪士尼的,鄙视看灰太狼和喜洋洋的;
甚至有的父母做得露骨,凭孩子的衣服品牌判断阶层——穿NIKE的阻隔与穿国产童装的家庭交往。
细想起来,这一幕简直是荒诞剧,势利短视到极端;但细想起来,又多出悲哀。
难怪有人评价,在这个鄙视链里,没看到中产阶级,只看到“穷怕了,恐惧回到起点的人。”
有篇文章在美国流传很广,叫做《炫耀性消费的终结》,除了把名牌包、首饰作为炫耀性消费,过度被夸大的教育LOGO也被划入其中。
它提到真正的精英基层在教育层面付出更多,但强调不以炫耀为目的。
比如,订一年《纽约客》杂志不过是一两百美元而已。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随口引用《纽约客》上的某句话,长期思考杂志所呈现的大格局的社会问题,这才是阶层——
它关乎的不仅仅是花钱,是你的家庭在餐桌上经常讨论的话题,是你整个消费背后的观念。
而这一整个的价值观,恰恰跟露骨的“中产阶级鄙视链”,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花钱买心安的集体焦虑
一连串的培训班,夏令营,不仅仅出现在暑假,也出现在孩子的日常教育。它直指的本质是:新式的托管式教育。
北上广的培训班,家长们几乎是拿着扑克一样的试听传单,这一波课程还没结束;得知有更有名的课程,立刻带领孩子奔赴下一个战场。
在层出不穷的辅导班、夏令营、亲子活动包围的环境下,“教育品质”的追求越高,花销越大,加上一些“贵族教育”,投入远高于一个成年人的学习深造。
家长把教育完全转移到了各种培训班里。之所以这样“懒惰”,一方面是焦虑而没用具体的好方法,另一方面,回看家长自己的教育过程,缺了“承担责任”这个意识。
这种焦虑的背后,也有一种转嫁心理——大家都上的辅导班我都上了,大家花的钱我都花了,我没有愧疚感了。
教育投入与钱有关,但不是正比例关系,更多关系是,父母本身是谁;父母的专注力和时间,有没有真的花在与孩子做有效的沟通上。
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前腾讯副总裁吴军,他的弟弟吴子宁也是清华毕业,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他们都出生于农村,完成这样的教育阶层逆袭,他们的父母却说不出什么大道理。
很久以后,吴军慢慢理解了父母的教育,在他的印象里,父母晚上从不应酬,也不看什么电视,总是非常有规律地学习。现在,吴军的妈妈快80岁了,依然每天坚持学习。
不管什么情况,一家人总是对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父母对兄弟倆的选择总是鼓励和宽容。
吴军兄弟认为,父母的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让他们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以及对父母的信任。而这两点,至关重要。
过度夸大了“金钱”在教育上扮演的角色,背后往往是误会了为人父母肩上的责任。
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引出
教育无论花不花钱,目的只有一个,好的教育最终指向的目的也殊途同归——
引出孩子内心的学习欲望。
我曾参加过一个幼儿教育活动,教父母如何正确地陪孩子玩耍。
它让父母了解,生活中处处皆是孩子的玩具和“游乐场”,并不是买的玩具越多越昂贵越高科技,参加的班越代表教育前沿成果,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一张旧报纸、废纸壳,厨房里的筷子笼、塑料碗,也能变身最强益智类玩具;孩子们本能的天生的探索热情,需要父母感情的投入才会升华。
这种学习习惯,比任何专业技能都重要。
因为,本质来说,教育没有起跑线,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的那一瞬间道路确实是非常拥挤的,但跑完1/4以后,选手们的距离就拉开了,起跑时占得的一点点先机此时已荡然无存了。
从这个意义来说,孩子需要的,是会“陪玩”的父母,而不是会“花钱”的父母。
花了那么多钱,如果没有付出心,你确定你了解你的孩子吗?
我最近读了日本女作家林真理子的新作《平民之宴》,讲述的是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中产阶级家庭,在按照教育学家说的做了一切后,如何迎来了全面失败。
儿子很反感妈妈所有的“要努力”的劝说,他很消极,对成长本身失去欲望;女儿认为妈妈的奋斗终究是为了“坐上头等舱并炫耀”,看不起妈妈的保守,以最大的自私在男人世界里发挥性别优势,达到同样效果。
妈妈迷茫地说,“我究竟做错了什么?难道不是做了一个受过教育的母亲必然会做的事儿?”
这本书深刻描述了过度透支的中产阶级炫耀式教育——
身处命运的夹层,表面优雅风光,其实却早已心力交瘁。
爸爸在书结尾处说的话发人深省,“你什么都没有做错,只是,对于孩子的命运,我们终究是局外人”。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以动态和整体的观点看待孩子的成长,别刻意放大某件事、某个阶段的意义。
自己都没有学会不断迭代、终身成长的父母,钱也无法培养出有内在学习热情、探索欲望的孩子。
二、把所有经济成本都花在孩子身上,本身是本末倒置。
与其真的那么担心孩子未来的阶层,有那个动力,还不如把自己现在的阶层搞牢固点。
所有富过三代的人,财富的保值也好,阶层的传递也好,是潜移默化、顺其自然传承的事,绝非一场豪赌。
三、输赢交替乃人生常态,用力过度,只会适得其反。
不管选择以什么方式度过暑假,最重要的是,多给予他们一些用心的陪伴。
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和金钱把孩子送出去适应这个社会,但从宏观的意义来说,从小让孩子真切感受到爱,有回家的路,也是无比重要的。
等到孩子们回首去看,他们一定会明白,影响他们最大的,不是走出去的那些路,而是这一生,与父母共度的所有时光。
作者简介:伊姐,14岁出版小说集,18岁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30岁出版畅销书《心若宁静,便是幸福》。专访明星十余年,爱电影的妈妈,分享光影中的感悟,关于育儿、关于婚姻、关于爱。原创公众号“伊姐看电影”(ID:eemovie) 新浪微博@sofialifehere
米粒妈碎碎念
周冲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心灵打动另外一个心灵”,就是在强调教育的特殊属性。“高投入,高产出”是个误区,它没有理解教育的真谛,忽视了孩子的诉求。孩子喜欢什么,孩子的真正意愿是什么,父母不知道。
做父母是天下最没有门槛的事情,但是科学和高质量的教育一定是最考验智慧与责任的事情,大家共勉。
米粒妈好文推荐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