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遇见小面再获2500万注资,一碗小面2年四次融资秘密何在?

2016-11-16 陈南 红餐网

重庆小面彻底火了,因为《舌尖上的中国2》,和孟非这个“重庆崽儿”开的小面馆,神州大地忽如一夜春风来,蹿出无数小面店,大有赶超兰州拉面的架势。


但进入到2016年,这些曾经疯狂生长的小面店,又如秋风扫落叶,开始成片死掉。不过,就在这一地枯黄背后,枝头上依然留有新鲜的绿芽。


弘毅投资入股遇见小面发布会


11月16日,遇见小面宣布获得2500万元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弘毅投资旗下香港上市公司百福控股。遇见小面2014年6月创立,是经营重庆小面为主的川渝风味面馆,目前在广州拥有10间直营店。


遇见小面此次融资比较让人吃惊的地方在于:


1、融资的时机。正是小面品类在全国走低之时。


2、近两次融资时间非常接近。2016年初才获得著名餐企九毛九的Pre A轮投资,11月又获得2500万元投资,这在投资界来说比较少见。


3、额度大。众所周知,餐饮业通常融资难,获得大额融资更难,这样一个单一品类餐企能获得2500万元融资,怎么也得让人侧目一下。


1

正宗和规模化的平衡



“一碗香气扑鼻的小面下肚,重庆人才真正醒来。”《舌尖上的中国2》如此描绘小面。


可能只有重庆这个火辣的城市,才会把重辣重油的小面,当做早餐。这也是这么多年重庆小面“走不出去”的原因之一——太重口味。


重庆小面最独特之处,在于调料的多样,油辣子、花椒、酱油等十多味作料的搭配、味道的平衡,全靠手上拿捏。这是重庆小面“走不出去”的另一原因——太难标准化,也就太难规模化。



《舌尖上的中国2》中的重庆小面


按惯常的逻辑,把地方特色美食拿到外地,卖的就是正宗,很多小面店也都是这么做的。


但这么做,意味着每家门店至少要有一个小面师傅,如果用两个师傅,他们下料的手感还得一模一样。要想进行规模生产,几乎不可能。


而遇见小面一开始就没有刻意追求极致的正宗,用其创始人CEO宋奇的话说就是,正宗不一定等于好吃。



遇见小面招牌产品豌豆杂酱面


有的东西对当地人来说好吃,但外地人可能接受不了,要把特色美食推广到全国,关键就在于做好“正宗”和“规模化”的平衡。


宋奇从香港硕士毕业后,没去大公司做白领,反而到肯德基、麦当劳打工。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学到了世界顶尖连锁品牌的精髓,包括做标准化、本地化。


所以,做遇见小面的一开始,宋奇就以品牌连锁为基调,所有环节都按连锁的流程去操作。



遇见小面创始人 CEO 宋奇先生


那么,口味就一定要稳定、可标准化。对此,遇见小面每年都会投入过百万元做研发。


一方面,研究外地人对小面辣味的接受程度、口味倾向等,比如,在重庆人和广州人眼中,微辣、中辣的概念完全不一样,这就需要在不影响小面本味的情况下,不断改良。


没有投入足够精力、财力做改良,也是一些小面店倒下的原因,消费者猎奇后很难再光顾。


确定了辣度,但每个辣度该放多少辣椒? 这就是研发的第二个方面,尽量标准化。遇见小面甚至归纳出了油温210度、加入20g盐、30秒这种精确术语。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便于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遇见小面所有门店无厨师,所有配料都由中央厨房统一配送。


这种研发,不仅帮助遇见小面把重口味的小面开出了重庆,还开在了以饮食清淡著称的广州。


2

需求端变化露出的机会


尽管如此,遇见小面以10家门店,拿到2500万元融资,多少还是让人意外,但往另一个角度想,如果它能拿下小面这个品类的冠军,那这2500万元融资可能也没这么邪乎。



遇见小面花城汇南区店面


现在正值整个中国消费升级,消费者越来越看重食品安全、就餐品质。


对快餐简餐而言,越来越多人觉得桂林米粉、兰州拉面那样的小铺,用餐环境实在有些砢碜,他们更愿意多花一点钱,吃好一点,吃健康一点,特别是CBD的白领们。而随着麦当劳、肯德基、真功夫等老牌快餐吸引力逐渐降低,中间就出现了一个供需不平衡的缝隙。


遇见小面正是看准这个缝隙进入市场,不去和街边小铺竞争,主打追求一定生活品质的广大白领、上班族市场。


现在遇见小面的10家门店,几乎都开在广州各大CBD、商业地产,装修风格干净、小资,每个服务员穿着“做好自己这一面”的T恤,统一打造“做自己”的品牌形象,给人干净、规范、又有个性的体验。




而且其30元的客单价,在一线CBD,可以算得上性价比产品。


这也是宋奇在肯德基、麦当劳学到的“快餐文化”:找最庞大的市场,用标准化做最大众化的产品,让消费者在最快捷、最方便的渠道购买产品。


就像麦当劳、肯德基卖的不是最好吃的汉堡,必胜客卖的也不是最正宗的披萨,但却是全球最顶尖的快餐品牌。


同时,能成功复制10家门店,也证明遇见小面的口味,及其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恐怕这也是投资方肯大方拿出2500万元的原因。


而遇见小面这轮融资的主要用途之一,也正是开店,他们希望3年内能在珠三角开出50家门店。


3

行业竞争才刚刚开始


就像宋奇形容遇见小面:前两年都在热身,在想着怎么活下去,在验证商业模式,现在才准备起跑。


这个比喻放在小面这个品类,也很适用,这轮清洗过后,可能才是小面要真刀真枪拼出品类老大的时候。


前期进入小面品类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玩票性质,中国这个喜欢跟风的社会,大家很容易看见什么火就做什么,加上餐饮本身进入门槛比较低,很多人没想好怎么玩就进来了。


二是做了准备的,比如遇见小面这样的。



遇见小面花城汇南区店面


这两年小面店过于饱和,加上小面的重口味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在“网红效应”热潮消退后,市场回归冷静,玩票的门店自然会被清洗掉。


同时被清洗的,还有做了准备,却没做好准备的,在迅速火爆后,没能解决好供应链、口味、本地化等问题,逐渐走低。


很明显,第一类门店会在这次洗牌中大量被洗掉,第二类的生存率则要高很多,这正应验了那句话:潮退了,才看清谁没穿底裤。而接下来,才是这些“穿了底裤”的比拼的时候:


首先,消费者对小面品类有了认知,大家都知道了重庆小面是怎么回事,喜欢的、不喜欢的,已经站好了队,不会因为猎奇心理,盲目进店,带来虚假繁荣。


其次,客源相对稳定后,更有利于连锁品牌搜集消费者信息做标准化,加速小面企业的发展、扩张,打造品牌。


第三大面积清理过后,像遇见小面这样活下来的,也验证了自己的商业模式,正好可以开始发力抢占市场。


遇见小面联合创始人


在一片混乱的时候,谁能快速占领市场,谁就能占得先机,让消费者形成消费习惯。目前看来,遇见小面已经在通往小面这个品类冠军的路上先开跑了。


未来的小面,依然会有街头小摊,但也会有品牌连锁,它们将是两条互不干涉的平行线,在品牌连锁吃方便、吃健康、吃性价比,到街头小摊尝百味,吃下那口“极端正宗”。


号外!号外!点击“阅读原文”“遇见小面”的心路历程,11月28日与遇见小面创始人宋奇面对面交流。



记者 |  红餐网_陈南

编辑 |  红餐网_白唐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图)

↓↓↓








内容交流  |  请加微信:hongcw66
  商务合作 | 电话/微信:18026395830

↓↓↓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