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来临?别扯了!这就是餐饮最好的时代!
裁员潮、投资低迷、社保入税……桩桩件件,看上去餐饮人似乎就要没有活路了。但是,数据不会说谎,而数据告诉我们:餐饮业正处在最好的时代!
危机中,把握“机遇”比抱怨“危险”更有用。
大企业都在裁员,大家都节衣缩食了,收入支撑不了,我这个餐厅大概也要裁员了。
附近一条街前期装修了4家餐饮店,一家装修好了不敢开张,一家开张后不久就关门了,还有两家在经营,但门可罗雀,经营惨淡……一个字:难。
“社保入税”政策一旦实施,用人成本再一增加,赚不到钱我的店就要关门了,怎么办啊?
生意越来越差,每个月的人工工资、房费、电费、物业费,压的我喘不过气来,供货商天天催命要钱,2019我都不知道怎么才能坚持下来。
……
”春江水暖鸭先知。
最近,红餐(ID:hongcan18)的公众号后台收到很多餐饮人对自己“生存境况”的担忧。从社会整体的裁员潮、“社保入税”、行业的投资低迷、外卖平台抽点增加到街边店大量减少等,与大家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得到了比往日更多的探讨。这其中,“丧”的意味居多。
大家都担心,“寒冬”来临了,餐饮行业是不是也要挨饿受冻了?
未必。
正所谓“危中有机”,很多问题,换个角度看也有向好的一面。
“裁”的惨烈,也是“招”的机遇
在餐饮行业,除了星巴克、麦当劳等巨头的裁员,红餐(ID:hongcan18)记者也切身感受到了最近的一桩裁员事件,是某一线城市餐饮连锁品牌2018年年底裁员三分之二,从600多人裁到200多人。
“2018年的效益不如往年,况且我们做的还是特殊品类,冬天生意本来就冷清,没办法只能先让员工们回家,来年春季用工的时候再招。”提及此,老板也净是无奈。“没办法,自保续命是第一要务,除此之外都是浮云。”
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企业只能缩减规模“过冬”。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是裁员缩编还是人才引进,本质上都是企业“求生欲强”的表现。“先裁再招”不失为一种求生策略,但很多人只看到了别人“裁”的惨烈,兔死狐悲,而忽略了“招”的机遇。餐饮作为重体验、重服务的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始终存在。
就在前述餐企大规模裁员的同一时期,另一位做牛肉火锅连锁的餐饮老板虽然也感叹门店效益下降了,但最头疼的却依然是人手不够的问题,“只要店还开在那里,生意还在,人就一直是紧缺的”。更何况春节马上就要过去了,节后用工荒能让店长、老板们“愁死”。
短时间内餐企对一线员工的需求还会增加,而各行业大幅度裁员反而可能是餐饮行业招人的良机。一方面是本行业内流动劳动力增加,另一方面,其他行业的人才也有可能顺势进入餐饮行业,增加行业人才的多元性。
特别是对于二、三线城市而言,一线城市人才竞争加剧、餐企死伤惨重,恰恰就是二、三线城市企业引进人才的机会。旧历年关还未过,重庆一快餐连锁企业已经抢先制作了招聘公告,目标直指“他乡归来的游子”,五险福利、免费住宿、工作餐,培训和晋升渠道齐全,相较一线城市而言除了工资低一点其他都不差,谁说这不是吸引力呢?
抹掉资本泡沫,回归理性
2018年,资本对于餐饮品牌似乎兴趣冷淡,有人认为这也是行业陷入低迷的重要信号之一。
据《2018年中国餐饮及餐饮供应链投融资报告》,去年餐饮行业披露的融资案例共361起,相比2017年的505起,大幅下滑。获融资的餐饮品牌数遭到了腰斩,从2017年的100个,减少到46个。并且投资资金近92%都流向了餐饮供应链服务商、食品属性的餐饮品牌和餐饮新零售品牌,只有8%流向餐饮品牌。
不被资本看好,一些人想要靠烧钱快速占领品牌高地这一条捷径就不好走了。但从另一面来说,这也更利于餐饮行业清除资本泡沫,回归理性经营。
自2015年起,虽然餐饮业的投资案例数逐年下滑,但进入到行业的资金金额却不断增长。
“获得投资的餐饮项目(品牌)数量越来越少,但金额越来越大,资金开始向优质企业聚拢。”比如瑞幸咖啡一年拿下27亿、连咖啡也获得1.5亿投资,茶饮品牌喜茶和奈雪の茶的分别获得4亿和1亿投资,线上线下融合的烘焙品牌幸福西饼获得3亿投资,中式快餐品牌老乡鸡融资2亿等。番茄资本创始人卿永表示,这是餐饮产业逐渐由分散走向集中的一个信号。
通过资本加持,品牌可以快速复制和开拓新业务,而资本期望的却是快增长和高回报。大多时候,在追求“快”的过程中,品牌和资本的目标是一致了,但对于餐饮实体而言其实并不是好事。
如今回看,获得投资的一众品牌中,只有一小部分的发展路线和规划尚有迹可循,大部分品牌更像是昙花一现,在融资的一刻获得了高光,之后便泯然众人了。
餐饮与资本的结合,应该是餐饮品牌基于自身已经磨练出的足够稳定的运营和营收模式,再借助资本做锦上添花的事。如老乡鸡苦心经营15年,自己慢慢开出500多家门店,引入资本之后仍是不紧不慢,按原计划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
一味追求“快”,追求所谓的第一,只会被高速甩出原来的赛道。摒弃资本的“诱惑”,把速度放慢让经营的初心回归到“吃”这个基本点,踏踏实实为“吃”做服务,这才是餐饮人应有的心态。
“‘快’可以快速生成大,甚至短期内会毁掉一些不那么快者,但唯有‘慢’才能让你回归商业常识,才有机会反思和完善自己,从而炼就出伟大的品质和能力,才能走得更远。”(语出自媒体人尹生——编注)这句话值得每个创业者铭记。
行业正规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去年下半年,“社保入税”政策将在2019年实施的消息在餐饮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荡,大家都在计算着政策正式实施之后,自己会损失多少利润。“原本各项成本都在上涨,行业利润已经越来越少了,政策一旦实施,至少又要少10%的利润。”不少餐饮老板因此怨声载道。
然而一片忙乱中,也有置身事外之人。上海某餐企自成立以来一直规范企业制度,按照法规给员工购买社保。多年来,企业员工上千名,社保覆盖率达到了80%。“所以社保要纳入税务部门的消息出来的时候,对我们没有丝毫影响,员工该干嘛干嘛,做好本职工作就好。”
“社保入税”在多数餐饮老板看来是灾难,是大雪天气里的又一阵寒霜,在利润缩减的情况下的又一成本支出。有多少人认真觉得这部分支出,原本就是用人成本里的一部分?
企业单位只要和员工建立劳动合同关系,30日内依法为员工购买社保这是法律明文规定,各行各业都不例外。只是餐饮行业把规避员工社保默认为行业潜规则,一直沿用着罢了。
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国家强制推行社保政策会让一部分规模小、经营无特色的门店经营困难,并淘汰掉一批经营不规范的企业,但从整个行业来看,利大于弊。
“按照政策的要求给员工交社保会让餐企付出一定的金钱,但是如果大家都做到规范经营对整个行业会是一件好事,行业环境将更规范和公正。”
虽然目前“社保入税“政策又暂缓实施了,但这把悬在餐企头上的大刀迟早会落下。若你把今天的苦恼留给了明天,也许明天会让你付出更惨重的代价。长痛不如短痛。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餐饮全年总收入42716亿元,年增长率达到9.5%。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9236亿元,占餐饮整体收入的21.6%,这说明近80%的收入仍然由腰部以下的餐饮散户贡献。
去年全国GDP增幅为6.6%,受到大环境的影响,餐饮行业增速较去年放缓了1.2个百分点,但还是维持了高位增长。而在消费领域的增长,餐饮市场也仍然是领跑者,增幅高于整个消费市场0.5个百分点。
消费者在吃上的花费增长比例依然是最大的,可见餐饮行业的活力源泉仍然在。
餐饮人的问题,经营知识缺失导致的危机永远无法排除,而至于前文大家最为关注的几个“问题”,相信你们也有自己的答案了——
别人裁员我捡漏;没有资本提速,就自己慢慢磨练基本功,来个厚积薄发;今天我给员工交社保,员工没准就能安心工作少跳槽……
凡事都有两面性。很多人都在说“寒冬来了”,但“寒冬”跟餐饮业有多大关系?退一万步讲,就算餐饮业确实遇到了一些危机,那么,危机之时,与其总是对“危”进行无休止的吐槽,不如把关注点放在“机”之上,着眼于整个行业,回归餐饮本身。理性地看待当前境遇,做好基本事物,胜过毫无意义的抱怨。
编辑 | 红餐_左永君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图)
↓↓↓
内容交流/转载 | 微信:hongcw66
商务合作 | 电话/微信:13265099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