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伦森效应:轻松获得别人喜爱的方法!

汤汤和爆米花 胡慎之 2020-08-22

# 欢迎关注并置顶我 #

《这些神奇的效应/原理,你听说过吗?


每周日效应栏目准时等候大家!


这周给大家介绍一个跟改善不良行为有关的效应。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讲诉一下你对这个现象的理解或亲身经历!!


如果有想让我们说的效应或原理也可以留言互动,如果觉得这个效应挺有意思的话,可以给我们点个在看哦!


第二十九期的栏目,分别介绍一个关于纠正不良行为的效应——就是阿伦森效应


湖边老人的智慧


在介绍阿伦森效应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位老人退休后,找了个宁静的地方住下来,想好好安度晚年。可没多久,这种平静的生活就被打破了。


经常会有一群年轻来到老人的房子附近玩耍,有时还会大吵大闹,严重打扰到老人的正常生活。为此,老人特意想了一个方法。


他知道直接叫那群年轻人离开是不可行的,而且还可能会引起反效果。所以他故意对那些年轻说:“谢谢你们,让我的生活热闹起来。如果你们每天都能来这里玩,我就每天给你们一块钱。”


听到老人的提议后,年轻人们都很开心,他们没想到玩耍的同时还能挣钱。于是,他们玩得更开心了。


前几天,老人还按照约定给他们钱。但过了几天,老人“愁眉苦脸”地对他们说:“我的养老金还没发下来,从明天开始,我只能给你们每人5毛钱”这句话显然让那群年轻人感到不开心,但他们还是接受了这个结果,只不过变成了下午才过来玩。


又过了几天,老人“非常惭愧”地跟他们说:“我的养老金可能不太够,真对不起,我以后只能给你们每天一毛钱。”


这时,那群年轻人无一例外地觉得这个“交易”太不划算了,他们对老人说:“才一毛钱?我们才不会为了一毛钱在这里浪费时间!”说完,转头就离开了。


老人的清净日子又回来了。



先褒后贬,只会让人厌恶


大家是不是好奇为什么老人这么做,就可以把那群年轻人赶走呢?


这其实跟一个效应有关,那就是阿伦森效应,它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提出的理论。


阿伦森效应,指的是人们更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不喜欢那些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效应,他把实验人员分成四组,让他们对被试给予不同的评价。


  • 第一组始终表扬赞赏被试;

  • 第二组始终贬低否认被试;

  • 第三组先褒后贬

  • 第四组先贬后褒


该实验最后得出的数据是,绝大部分的人最喜欢第四组,最讨厌第三组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挫折感。从一开始的褒奖有加,到后来减少赞扬,最后直接不再表扬,这种递减会让人产生挫折心理。


一次两次的挫折,人们还可以承受,但连续的挫折打击会让人感到很痛苦,并且无法接受这个结果。所以,连续递增的挫折感极度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排斥。



先褒后贬,只会让人厌恶


阿伦森效应可以运用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以下这三方面的表现最为突出。


第一,人际交往方面


既然我们知道持续的赞扬,可以获得别人对我们好感的增加,那么在日常和别人的交往过程中,多表示我们自己对他人的崇拜、欣赏,是有助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第二,不良行为矫正方面


持续的挫折感会降低一个人做某件事的动力,我们可以运用这点来纠正他人的不良行为。例如:孩子喜欢在墙上画画,怎么说都不听,我们可以尝试跟他说:“你画得真好,每次你画一幅,我就奖励你3颗糖”,然后再把奖励慢慢减少,最后直接不给奖励,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就能轻松解决掉孩子乱画画的行为。


第三,亲密关系维系方面


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两个人之间的摩擦肯定也会增加,如何维系彼此的感情浓度就成了一大难题。那么这时,阿伦森效应就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尝试每天坚持表扬对方一句,观察下彼此之间的关系有没有发生新的变化,双方是否会变得更加亲密?


阿伦森效应还适用于其他方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告诉我,你们是如何运用阿伦森效应的?



< the end >

喜欢这篇文章,请给我们一个在看吧。


 作者介绍 


汤汤和爆米花,胡慎之公号电影专栏作者,爱养羊,爱吃爆米花的电影爱好者,公号:胡慎之(hushenzhixl)。


推荐阅读

郑秀文原谅许志安:爱情中,最不能相信的是什么


☟ 点击原文链接,可免费收听胡老师的课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