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古典舞汉唐舞,学过的人才能领略它的美!

2018-02-06 中国舞蹈网

“罗衣从风,长袖交横。绰约闲靡,机迅体轻。”——东汉张衡《舞赋》


汉唐古典舞,就是以中国古代文明史中最辉煌的汉朝、唐朝精神和所在的艺术气质为审美主干,以中国汉朝、唐朝为代表的乐舞文化传统和明朝、清朝以来发展成熟的戏曲舞蹈形式为主要根据点而产生和保留下来的——汉唐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汉唐舞之经典舞蹈(部分)

汉唐舞《踏歌》

踏歌,汉民族传统舞蹈。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所谓“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它的母题是民间的“达欢”意识,而古典舞《踏歌》虽准确无误地承袭了“民间”的风情,但其偏守仍为“古典”之气韵,那样一群“口动樱桃破,鬟低翡翠垂”的女子又如何于“陇上乐业”呢。《踏歌》旨在向观众勾描一幅古代俪人携手游春的踏青图,以久违的美景佳人意象体恤纷纷扰扰的现代众生。


汉唐舞《相和歌》

《相和歌》选自《铜雀伎》的片段,此为盘鼓舞,于汉代最为流行。相和歌是汉代时期在“街陌谣讴”基础上继承先秦楚声等传统而形成的。相和歌也是极具汉族代表性的汉族舞蹈之一。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演奏,也用于宫廷的元旦朝会与宴饮、祀神乃至汉族民俗活动等场合。《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汉唐舞《楚腰》

“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当时的楚国人认为细腰的女人是最美的。这部作品的腰部的动作是最有特点的,描写了女子翘首折腰的美态。《楚腰》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中国古代舞蹈的现代诠释,重现了中国古代楚地特有的舞蹈形态与风味。仿古,却不泥古;创新,却不媚俗;在浓厚的文化背景的支撑下,从现代人对历史思考、追寻的视角,审视传统的文化精神。


汉唐舞《踏歌》《楚腰》《相和歌》合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1959zexoo&width=500&height=375&auto=0


汉唐舞《玉兔浑脱》

北周时代由龟兹传入中原的《玉兔浑脱》舞,此舞蹈名称来源于宋代宫廷乐舞(宋代宫廷队舞之一小儿队),“浑脱”是为胡语指帽子,“玉兔浑脱”是指头上戴有精美的兔形帽饰。


汉唐舞《玉兔浑脱》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159hn8ly9&width=500&height=375&auto=0


汉唐舞《抢鼓》

《抢鼓》的灵感来自于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该画描绘了墓主人生前的娱乐活动,在排箫、鼓瑟和打击乐的伴奏下,艺人跳起踏盘舞……,这一舞蹈还有1956年彭县太平乡出土的汉代盘舞画像砖为证:舞者身前置六盘,盘各双置,中间置两鼓,恰如张衡《观舞赋》中“盘鼓焕而骈列”之语,一女子挥舞着长巾双足各立一鼓上,腾挪跳跃,其舞姿“翩若惊鸿,矫若游龙”,盘舞为东汉后期至魏晋时期在宴享中最普遍的歌舞,其调属杂舞曲中的相和歌。


舞台上窈窕俪人们古拙但又不失婀娜的舞姿完全符合小编对汉画像砖上那些款款身影的美好想象,而优美含蓄的歌词、温婉的歌声则让我沉浸在汉乐府那种清新质朴的境界中。


每每听到那熟悉的“君若天上云,侬似云中鸟; 

相随相依,浴日御风”的踏歌歌声,

我都有一种想回到古代中国的冲动。 


不知道你们是否对汉唐舞有所了解呢?

相信大家都不会拒绝这种雍容、大气的舞蹈吧~

如果你对汉唐舞了解不深,

但是很有学习欲望的!

可以尝试一下

云青少儿汉唐古典舞师资培训-专业一级

此套教材适用中国舞班,艺术特长班、舞蹈集训班

可以当做训练元素和特色组合穿插在教学中,也可以针对本年龄段学生,进行汉唐古典舞教学!

云青少儿汉唐古典舞专业教材,更能让舞蹈老师们对汉唐舞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提升。


扫描下方二维码,

了解更多课程详情~



如果你有中国舞的底子,

或者想要在古典舞这一块走得更远的

可以参加云青少儿汉唐古典舞师资培训(专业1-2级)


课程内容包括

专业一级(6-8岁) 教学内容:

一、起式

二、上肢塑形

三、下肢塑形

四、重心

五、步伐

六、空中塑形

七、收式

八、附赠成品《踏歌》片段


专业二级(8-10岁) 教学内容:

一、起式

二、上肢塑形

三、重心练习

四、踢腿

五、上肢训练-甩

六、下肢训练-抖

七、点步转练习

八、附赠成品《挽扇仕女》片段


扫描下方二维码,

了解更多课程详情~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看不见,红霞影树鹧鸪鸣。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直至三春花尽时。

   ——刘禹锡《踏歌行》


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

加入到汉唐舞的大家庭中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